創作內容

12 GP

【寫稿】第一版兵種篇 - 春秋戰國誌

作者: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2012-11-07 01:31:07│巴幣:24│人氣:1455
起先呢,當然說明一下兵種能力…

衝鋒值(WS) 白兵戰時的作戰能力,也代表一個部隊的攻防能力。
攻擊時這值是攻擊力,被攻擊時這值就變成防禦力。
需注意的是,衝鋒時的殺傷力同時也會跟兵力有關係。
火力值(BS) 射擊能力,越高當然殺傷力就越強,
不過射擊力會受敵兵數影響,照比例去扣殺傷力,
敵兵數越多死傷人數越多,
但當敵人數量減少後,死傷人數會少很多,無法給敵人致命一擊。

射擊能力在被攻擊時沒有作用,
BS值的殺傷力不受兵力值的總值影響,
也就是說 200人和 100人的射擊殺傷力基本相同,
但是兵力損失也會按比例降低殺傷力。

每點火力值等於平均敵人總數 5%的殺傷力。
機動值(I) 機動性,機動值較高的部隊會先行動。
兵力(Str) 兵力值,
兵力值下降將會導致射擊和白兵的破壞力下降,
兵力降至 0則不能作戰。
士氣值 士氣代表行動力,沒有士氣將不能行動。
另外,士氣值降到 0的時候,WS 值也會降至三份之一。
沒士氣被敵人用白兵戰攻擊時,會死的很慘,
請盡可能留一格士氣抵抗敵軍的突擊。
補給值 這遊戲的戰爭以部隊為單位,
每個部隊都有一個「維持補給值」,
每回合你都需要給一次維持人力。

一旦無法維持部隊,則部隊算會承受被擊潰一次的損害。
部隊在戰場被擊潰或者補給不足,
如果有「額外擴編」的話,就會縮編 10%。
如果沒有額外擴編,等級大於 0 級,則等級會下降 1 級。
但是如果沒有額外擴編和等級等於 0,則部隊會消滅。
兵種種類 兵種會影響到在不同地形的作戰能力以及攻擊範圍、整補方式、特殊能力等。
擴編數 每一次擴編都可以 +10%的兵力,另外對抗射擊的能力也會上升。
在被敵人擊潰時則會縮編一級。
強化部件 部隊可以購買若干強化部件去增加額外的性能


----------------------------------------

兵科介紹

兵科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性
民兵
(非正規部隊)
正前方 正前方 基本兵種。
所有勢力均可徵召,
徵召和維持成本均低,
但士氣和射擊較弱,
擅長在險惡地形和城市作戰。
步兵 正前方 正前全排 協助防禦其他部隊的防禦者。
在戰場中,當兵力是 75%以上時,
能夠為所有同陣營的部隊被白兵時
提供全體 +1白兵的獎分。
在整補時只損失一半士氣。
騎兵 前排時為敵全體
後排時為敵前全排
正前方 在沙漠、平原、高原都有很出色的戰鬥表現。
在士氣用盡時,近戰值不受影響。
並可越過我方前排部隊衝鋒敵人,
在我方前排時則可衝鋒敵全體。
弓兵 無法衝鋒 敵全體 根據自己的 BS值,
攻擊時能夠減低對方的戰力,
如果 BS值大於對方的 I 值時,則減低量雙倍。
戰車兵 正前全排 正前全排 在山丘、高原和叢林的適應性極其惡劣,
在戰場中,當兵力是 75%以上時,
能夠為所有同陣營的部隊
白兵攻擊時提供全體 +1白兵的獎分。

----------------------------------------

兵種介紹


兵種

民兵
便宜加上兵數多是賣點,當然的戰力是最差的單位。

各族民兵
比民兵強一點,擁有各自地型作戰的加成是一大特色,不過不強。

墨者
墨門,為最強的民兵,不但攻防基礎素值高,還擁有守護者的能力。

周步兵
民兵經過訓練後,升級為正規軍就成了步兵,素值只比民兵強一點,
使用的兵裝是青銅武具戰力有限,
但訓練較嚴格,後期成長性比民兵好。

輕步兵
步兵輕甲版,擁有較佳的機動性與抗射能力,當然的攻擊範圍得到了強化。

重步兵
步兵重甲版,裝備高階的鐵甲,攻防能力更上一級的步兵。

周弓兵
最基礎的弓兵,擁有破壞陣地與射程上的優勢,
可在白兵戰前弱化對方的能力。

長弓兵
弓兵的強化版,射擊能力更強。

弩兵
士氣低,射擊力與速度極強的兵種,先制能力很強。
兵科是屬弓兵,一樣擁有破壞陣地的能力。
弱點是無法近戰加射程短。

各國兵種
戰國七雄擁有各自的步兵、弓兵、騎兵、車兵。
能力比基礎兵種強上一階,因為裝備強化到鐵器武具了。

原則上燕、趙強在機動,
齊、韓強在射擊、
魏、秦強在衝鋒,
楚國強在人多。
當然也各有獨特的兵種,
魏武卒、齊技擊、秦銳士、死士、
韓弩、燕騎兵、趙騎兵、楚車兵,各有用處。


這是天朗兄幫我畫的兵種圖,真的很讚,在此感謝。

這裡需說明一下:原始數值 / 升級

升級是每升幾級後,該數值加一,依民兵為例,衝鋒是 3/3,
那代表等級 4 的民兵衝鋒值提升到 4 。

名稱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民兵 民兵 3 3/3 2/4 3/3 100/30 0% 正前方 正前方 -- 1/4 2
山之民 民兵 3 3/2 3/3 3/3 100/30 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山地強化 2/4 10
山之勇士 民兵 4 4/2 3/3 4/3 100/30 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山地強化 3/4 20
胡族 民兵 3 3/3 3/3 3/2 100/30 0% 前排全體 前排全體 沙漠強化 2/3 15
越之民 民兵 3 3/3 3/2 3/3 100/30 0% 前排全體 正前方 澤地強化 2/4 10
越之勇士 民兵 4 3/3 4/3 4/3 100/30 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山地強化 3/4 20
墨者 民兵 4 4/2 4/2 4/3 100/10 3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民兵強化 4/3 60
死士 民兵 5 5/2 3/4 4/3 100/10 10% 前排全體 正前方 突擊者 5/2 55
步兵系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步兵 3 3/3 3/4 3/3 100/30 10% 正前方 正前方 -- 2/4 15
奮擊
步兵 3 4/3 3/4 3/3 100/20 15% 前排全體 正前方 -- 3/4 30
甲士
步兵 3 4/3 3/4 3/3 100/20 2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防禦專家 3/3 40
各國步兵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燕步兵 步兵 3 3/3 4/3 4/3 100/20 15% 前排全體 正前方 高原專家 4/3 40
齊步兵 步兵 4 4/3 4/3 3/3 100/20 2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治軍專家 4/3 45
趙步兵 步兵 4 4/3 3/3 4/3 100/20 15% 前排全體 正前方 高原專家 4/3 45
魏步兵 步兵 4 4/2 3/3 3/3 100/20 3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步兵專家 4/2 55
韓步兵 步兵 3 4/4 5/4 3/3 100/10 3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防禦專家 4/3 50
秦步兵 步兵 5 4/2 3/3 3/3 100/30 10% 前排全體 正前方 士氣鼓舞 4/3 40
楚步兵 步兵 4 4/3 4/3 3/3 100/30 1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澤地專家 4/3 40
越步兵 步兵 4 4/2 3/3 4/2 100/10 10% 前排全體 正前方 澤地專家 4/3 45
特種步兵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魏武卒 步兵 4 5/2 5/2 4/3 100/10 40% 前排全體 前排全體 步兵專家 5/1 100
齊技擊 步兵 4 5/2 4/3 4/2 100/10 20% 前排全體 正前方 守護者 5/3 80
秦銳士 步兵 5 5/2 5/2 4/3 100/10 30% 正前方 前排全體 衝鋒掩護 5/2 90
越女劍士 步兵 4 5/2 3/3 5/3 100/10 20% 前排全體 正前方 澤地專家 5/3 75
弓兵系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弓兵 弓兵 3 2/4 3/2 2/4 100/20 0% 後排可攻 -- 4/3 30
長弓兵 弓兵 3 3/4 4/2 3/4 100/10 0% 後排可攻 -- 4/2 40
弩兵 弓兵 2
3/4
4/2
5/3
100/10 0%
前排全體 -- 5/3 50
連弩兵 弓兵 2
4/4 5/2
5/3
100/10 0%
前排全體 -- 5/2 65
床弩 弓兵 3
2/4 5/2
2/4
100/10 0%
敵全體
-- 6/3 85
井欄 弓兵 3
2/4 4/2
2/4
100/20 0%
敵全體
-- 5/3 75
投石車 弓兵 2
2/4 6/2
2/4
100/10 0%
敵全體
-- 6/2 100
各國弓兵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燕弓兵 弓兵 3
3/4
3/2
3/3
100/20 0%
後排可攻 高原專家 4/2 40
齊弓兵 弓兵 3
2/4
5/2
2/4
100/10 5%
後排可攻 治軍專家 5/2 65
趙弓兵 弓兵 3
3/4
4/2
3/4
100/10 5%
後排可攻 高原專家 4/2 45
魏弓兵 弓兵 3
3/4
4/2
3/4
100/20 10%
後排可攻 -- 4/2 45
韓弓兵 弓兵 3
2/4
5/2
2/4
100/10 10%
後排可攻 弓兵專家 5/2 65
秦弓兵 弓兵 4
2/4
3/2
3/3
100/30 0%
後排可攻 鼓勵士氣 4/3 40
楚弓兵 弓兵 3
2/4
4/2
2/4
100/30 0%
後排可攻 澤地專家 4/2 45
特種弓兵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韓弩 弓兵 3
4/3
5/2
5/2
100/10 20%
前排全體 -- 5/2 100
騎兵系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斥侯騎 騎兵 3
3/3
2/4
5/2
100/10 0% 後排可攻 前排全體  
-- 3/4 40
輕騎兵 騎兵 3
4/3
3/3
5/2
100/10 10% 後排可攻 前排全體  
-- 4/3 50
重騎兵 騎兵 3
5/2
3/3
4/3
100/10 20% 前排全體 正前方   衝鋒掩護 5/2 60
特種騎兵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燕騎兵 騎兵 4
4/2
4/3
5/2
100/10 20% 後排可攻 前排全體  
高原專家 5/2 65
趙騎兵 騎兵 4
5/2
4/3
5/2
100/10 20% 敵全體 前排全體  
高原專家 5/2 85
胡族騎兵 騎兵 4
4/3
4/2
5/2
100/10 10% 後排可攻 敵全體 沙漠強化 4/2 55
死士騎兵
騎兵 5
5/2
3/3
4/2
100/10 15% 敵全體 正前方  
突擊者 5/2 75
戰車系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輕車兵 戰車 3
5/2
4/3
4/3
100/10 20% 前排全體 前排全體 恐怖大王 5/3 70
重車兵 戰車 3
6/2
4/3
3/3
100/10 40% 前排全體 前排全體 恐怖大王 5/2 80
特種戰車 兵科 士氣 衝鋒 射擊 機動 兵力 射擊抗性 衝鋒範圍 射擊範圍 特技 補給 價格
楚車兵 戰車 4
6/2
4/3
4/3
100/10 40% 前排全體 前排全體 恐怖大王 6/2 100
象兵 戰車 3 7/2 3/4 3/4 100/10 10% 前排全體 正前方 恐怖大王 6/1 80
戰車 4 6/1 -- 4/3 100/10 0% 後排可攻 恐怖大王 6/2 75

--

技能 效果
政治家 政治力 +1
改革家 改革力 +2
外交家 外交力 +2
輿論專家 傳媒力 +2
制度專家 腐敗度 -2%
人脈 補給 +2
商人 收入 +8
兵力強化 每級 +15兵力
士氣 +1 部隊士氣上限 +1
機動 +1 機動值 +1
火力 +1 火力值 +1
衝鋒 +1 衝鋒值 +1
防禦專家 防禦力 +10%,即減少所有攻擊的傷害百份之十
地形專家 高山/冰原/城市/沙漠/叢林/山地,
每級在當地作戰時不論攻守 +15%
兵種專家 分別為:民兵 / 步兵 / 騎兵 / 弓兵 / 戰車
使用該兵種作戰時戰力加10%,最高60%。
訓練專家 部隊獲得經驗值 +20%
民國無雙 在戰場上最強的「民國無雙」,
可以在開戰之前減低敵方的士氣
攻勢專家 攻擊戰時,作戰回合數 +4,增加作戰時間
遲滯專家 防守戰時,作戰回合數 -4,加快防守戰結束
後勤專家 -15% 部 隊的維持費用、整補費用,最高可 -90%
猛將 增加衝鋒傷害(不論敵我)
治軍專家 減少腐敗對戰力的影響
攻堅專家(攻城專家) 待命消除減成
醫療專家(醫護專家) 待命回復兵力
陣地防禦 與機槍相同的防禦效果,可累加
庸才 降低機動力
白色彗星(空沙塵) 可以連續行動
防禦貫穿(突擊者) 可以抵消陣地防禦或者機槍的功用
鎮壓射擊(砲兵王) 射擊時降低對方的加成
鎮壓衝鋒(亂戰)(恐怖大王) 在衝鋒時可以減少對方的加成
聯合防禦(守護者) 可以為其他部隊被衝鋒時提供 +1 的衝鋒技能
鼓勵士氣(士氣鼓舞) 待命時可以回復較多的士氣
裝甲巨鎚(衝鋒掩護) 幫助其他部隊衝鋒時 +1 衝鋒技能

各兵種的地型加成:
地型 \ 影響 秏回 人力 商治 民兵(非正規部隊) 步兵類 騎兵類 砲兵類 機械類
平原(Plain) 2 8 75 -05 -05 +10 -05 +20
山丘(Hill) 4 7 100 -10 -15 -25 -30 -30
叢林(Jungle) 8 6 100 -10 -20 -25 -30 -35
高原(Highland) 8 5 100 -15 -25 -05 -35 -40
凍原(Tundra) 8 3 100 -15 -25 -15 -25 -25
沙漠(Desert) 8 4 100 -15 -20 -05 -25 -10
城市(Urban) 2 10 50 +10 -10 -20 -30 -40

----------------------------------------

各國兵科的升級路線
周王朝與山東各國 周民-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斥侯騎(LV4)

周步兵-輕步兵(LV3)-燕步兵(LV4)
            \楚步兵(LV4)
            \死士 (LV5)
   \重步兵(LV4)-趙步兵(LV4)
            \韓步兵(LV4)

周弓兵-長弓兵(LV3)-燕弓兵(LV4)
            \趙弓兵(LV4)
            \齊弓兵(LV5)
   \弩兵 (LV4)-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斥侯騎-輕騎兵(LV3)
   \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胡民-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斥侯騎(LV4)

燕步兵

燕弓兵-弩兵 (LV4)-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燕騎兵-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民兵-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墨者(LV7)

齊步兵-齊技擊(LV6)

齊弓兵-弩兵 (LV4)-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斥侯騎-輕騎兵(LV3)
   \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胡民-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墨者(LV7)

趙步兵

趙弓兵-弩兵 (LV4)-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趙騎兵(LV5)-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民兵-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魏步兵-魏武卒(LV7)

魏弓兵-弩兵 (LV4)-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斥侯騎-輕騎兵(LV3)
   \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民兵-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韓步兵

韓弓兵-韓弩兵(LV4)
   \井欄 (LV4)-投石車(LV5)

斥侯騎-輕騎兵(LV3)
   \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山民-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秦步兵-秦銳士(LV7)

秦弓兵-弩兵 (LV4)-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斥侯騎-輕騎兵(LV3)
   \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越民-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墨者(LV6)

楚步兵

楚弓兵-弩兵 (LV4)-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斥侯騎-輕騎兵(LV3)
   \重騎兵(LV5)

楚車兵-輕車兵(LV3)-楚車兵(LV4)
蜀巴 山民-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周步兵-輕步兵(LV3)-燕步兵(LV4)
            \楚步兵(LV4)
            \死士 (LV5)
   \重步兵(LV4)-趙步兵(LV4)
            \韓步兵(LV4)

弓兵-長弓兵(LV3)-燕弓兵(LV4)
           \趙弓兵(LV4)
           \齊弓兵(LV5)
  \弩兵 (LV4)-楚弓兵(LV4)
           \魏弓兵(LV4)
           \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斥侯騎-輕騎兵(LV3)
   \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越族 越民-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周步兵-輕步兵(LV3)-燕步兵(LV4)
            \楚步兵(LV4)
            \死士 (LV5)
   \重步兵(LV4)-趙步兵(LV4)
            \韓步兵(LV4)

周弓兵-長弓兵(LV3)-燕弓兵(LV4)
            \趙弓兵(LV4)
            \齊弓兵(LV5)
   \弩兵 (LV4)-楚弓兵(LV4)
            \魏弓兵(LV4)
            \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斥侯騎-輕騎兵(LV3)
   \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胡人 胡民-周步兵(LV3)
  \周弓兵(LV3)

周步兵-輕步兵(LV3)-燕步兵(LV4)
            \楚步兵(LV4)
            \死士 (LV5)
   \重步兵(LV4)-趙步兵(LV4)
            \韓步兵(LV4)

周弓兵-長弓兵(LV3)-燕弓兵(LV4)
            \趙弓兵(LV4)
            \齊弓兵(LV5)
   \弩兵 (LV4)-楚弓兵(LV4)
            \魏弓兵(LV4)
            \連弩兵(LV5)
   \井欄 (LV4)-投石車(LV5)

斥侯騎-胡騎兵(LV4)
   \重騎兵(LV5)

輕車兵-重車兵(LV4)

--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79507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春秋戰國

留言共 10 篇留言

秘密影
能力比兵種還更有變化[e41]

11-07 08:25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那只是兵科而已,兵種還沒設11-08 14:23

民國無雙不知是否能改成春秋無雙?

11-07 12:08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戰國無雙先完成,有人要改可以再拿我的去改11-08 14:23
羅萊特
傷亡比例影響士氣!我記得我看過一篇文章講解傷亡到幾%還沒有潰軍就算是菁英了

11-07 16:37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士氣在這作品很重要11-08 14:23
任孤行
士氣論!

11-07 16:42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一鼓作氣11-08 14:24
刀聖李
《荀子?議兵》中有所謂“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在這個連續的比較中,秦國銳士的戰鬥力最強。事實上,在戰國後期,秦國銳士所向披靡,征服列強。留言請注意禮節與尊重他人,良好的交流環境需要你我共同維護。

11-15 18:00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我不認為武卒會輸給銳士,吳起用武卒與各國大小戰役打了七十餘場,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由此可知武卒的能耐,而魏國後期敗亡,
是在政治上,在外交上,在國際情勢上出了問題,不是武卒弱。11-16 00:12
刀聖李
不過魏武卒在吳起之後就幾乎滅絕了 魏國武卒有一說是被孫臏殲滅掉
不然就是徹底滅亡

11-16 15:10

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我覺得是國力跟練兵方式無法延續下去的問題。11-18 01:11
刀聖李
又例如,与秦穆公同时代的晋文公在伐邺时也用了骑兵“赏其末则骑乘者厚,赏其本则臣之郤虢。”这里所说的“骑乘”绝不是一般的骑马者,显然是骑兵。秦人早就以养马著名,直至周代还是一个以畜牧为主的民族,主要是牧马。《史记•秦本纪》说:“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又说:“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之后:“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马卯马耳耳之驷。”直至周孝王时“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秦地处西北,长期与戎狄杂居,被东方各诸侯国视为戎狄,排斥于华夏之外。善于养马御马,这就为骑兵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从秦仲时起,秦与戎族的战争一直未断,连秦仲都被戎狄所杀。秦人为了对付戎狄,学习戎狄胡服骑射是很正常的。周平王东迁后,戎狄大量内徙,西周古地成为杂居区,秦国经过长期对戎狄战争,不断融合戎狄人。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十一年,县义渠。……义渠君为臣。”所以说秦率先在中原发展骑兵也不是偶然的。晋文公时为了对付北方狄人的骑兵侵扰,建立自己的骑兵亦是可能的。骑兵之所以在中原出现晚,首先,殷周中原是一个农耕民族,其社会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具有保守性的农村公社制度,没有为大规模的骑兵的出现提供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当时战争是规模小,时间短,机动性差的“结日定地”进行决战形式。其次,中原地区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出产骑兵使用的良马。“内郡人众,水泉草不能相赡;地势湿湿,不宜牛马”。仅有马匹也因长期挽驾驮载,品种退化。再次,中原非游牧民族素乏骑马习惯。骑兵要求有高超的骑马术,这对中原那种“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是培养不出好骑手的。虽然殷周时代中原地区已有单骑和骑兵的出现,但这始终未能转化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而转变的契机是对缘边游牧民族的交流。总之,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变革时代,而且也是民族大迁徙、大纷争、大融合的伟大时代。“华夏”是与“戎狄”“夷狄”“蛮夷”“诸戎”对举相应产生的。总之,中原各国骑兵的出现不能不与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有关。

11-16 15:13

刀聖李

秦骑兵的马具也有了进一步改善。从战国秦汉考古发现来看,陕西咸阳出土的2件骑马俑,骑俑是裸骑在马背上。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古代中原地区马鞍出现在西汉时期,而二号俑坑出土的陶鞍马,马背上所饰的马鞍,其前后两端略略隆起,中部低凹,属低桥鞍。它的发现将马鞍出现时间提前了一百多年。特别到了东汉,马鞍已由秦时的低桥鞍变为高桥鞍。马鞍的使用在骑兵战术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骑兵的双手进一步获得解放,有效地增强了骑兵的战斗力。

11-16 15:16

刀聖李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就是为了让骑兵便利于在马上使用弓箭。所以战国时的骑兵普遍都装备弓箭的武器。从洛阳金村出土的战国铜镜上我们还看到骑士一手还拿着短剑。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骑兵俑手势及其周围伴随出土的铜镞、弓等来分析,可以判断秦代骑兵装备有弓箭。那么秦骑兵为何不使用弩呢?自战国以后,虽然弩由于射程远和命中率高而成为军队普遍装备的兵器,但因其张力太强,发射速度慢,没有弓轻便,因而骑兵不便使用弩。但弓只适用于中远距离的进攻,而不适于近距离在马上的格斗和防护自身安全,因此估计秦骑兵的武器还应有格斗兵器。但由于秦俑二号坑目前发掘面积有限,至今尚未发现除弓箭外的其他兵器。

11-16 15:17

刀聖李

其次,我们从二号俑坑出土的骑兵俑可以看出,当时秦对骑兵选择有一定标准。战国时期各国骑士的选用都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六韬•武骑士》中言:“选骑士之法,取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已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弛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也就是说骑士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体魄和才智,才能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发挥骑兵的优势而战胜敌人。秦国选择骑士的标准亦不外乎于此,陕西咸阳出土的2件骑马俑,体型伟岸,神态自若。秦始皇陵二号俑坑出土的骑兵俑,平均身高1.80米以上,体型匀称,神态机敏,正符合文献上所载的对骑士选用的标准。而且秦国骑士在当时非常著名,如《汉书•灌婴传》载:“汉王乃择军中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习骑兵。”《文献通考•兵考二》上曰,秦之故地“上郡、北地、陇西之地多骑士”。可见秦骑兵的素质非常高。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

11-16 15:18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2喜歡★ss70111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定稿】政體修正篇( 3... 後一篇:【轉貼】春秋戰國時的中山...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chaosolivier巴友們
小屋繪圖更新,這次是法環中的藍色老婆大人喔!歡迎入內觀賞!看更多我要大聲說2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