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港口的故事--聖胡安:富裕之港

尼米茲 | 2007-09-14 02:53:34 | 巴幣 0 | 人氣 485

西班牙人殖民之初將此島命為「聖胡安」(San Juan)以紀念「施洗者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而首府則命名為「波多黎各」(Puerto Rico),意思就是「豐饒的港口」(Rich Port),後來「島」和「港」名稱互換使用。


聖胡安

波多黎各歷史名城。位于該國北海岸瀕臨大西洋的島嶼上,連接著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間的交通,為天然港城。1493年,西班牙殖民者J.龐塞·德萊昂隨C.哥倫布第二次遠航,發現了這片島嶼。1508年,他奉命率領50餘人前去探險,來到了這裡,稱之為波多黎各,西班牙語意即“富裕之港”。1521年,正式在此建城並推為首府。為了防禦歐洲其他殖民者的侵犯和掠奪,該城週圍築起了許多城堡、工事和護城牆,僅通過城門和城橋與外界聯系,成為典型的西班牙式牆垣之城。   


今古城的兩個小島仍保存著西班牙城市的風格,城內街巷狹窄,路面用青磚鋪砌,房屋低矮,大都帶西班牙式陽台,十分優雅寧靜。城內有不少殖民地時期的歷史古蹟,如建于1533年的拉福塔利塞宮,雄偉壯觀,為古城第一座城堡,1640年起成為總督官邸,現為歷史博物館;舊城西北端聳立著 1539 年建造的埃爾摩羅古堡,高居聖胡安灣的入口處,與著名的軍事要塞聖克裡斯託拜爾古堡共同守衛著古城的海灣和陸地;聖約瑟教堂,建于1532年,是西半球歷史最悠久的教堂;1542年始建的聖胡安鮑蒂斯塔大教堂,是龐塞·德萊昂的墓地;還有龐塞·德萊昂為其兒子建造的凱撒·布蘭卡宮、17世紀的環城牆和曾為重要通道的聖胡安城門等。聖胡安城門于1635年第一次被啟用。1949年波多黎各政府公布聖胡安為古歷史地區,並加以保護。


波多黎各是大安的列斯群島四個大島中最小的一個島,位於多米尼加共和國東面,在小安的列斯群島西北。它包含一個主島和若幹小島。整個地區分為78個市級行政區,面積9104平方公里。全部人口四百多萬,聖胡安有43萬。 星星代表波多黎各,兩條白色條紋代表「自由和人權」,三條紅色條紋代表「行政」、「立法」、「司法」三權。
邦旗


簡史

島上最初居民是印第安人。1493年哥倫布在第二次航行中到此島,並命名為聖胡安島(San Juan),以紀念施洗者若翰(John the Baptist)。此後西班牙在這裡建立了殖民據點。1509年,行政中心波多黎各建成,其後聲名大噪。有鑑于此,當地政府于1521年,將島名改為"波多黎各",其首府則改名為"聖胡安"。亦因如此,為了抵禦其他歐洲列強的爭奪,西班牙人在聖胡安附近修築了諸多堡壘。這些堡壘成功的抵擋了法國、荷蘭和英國的進攻。


1809年西班牙將波多黎各設為西班牙的海外省,1868年爆發了爭取獨立和人身自由的起義,但是很快被當局鎮壓下去。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派兵佔領了波多黎各。西班牙戰敗後,在巴黎條約中將波多黎各割讓給了美國,自此波多黎各總督由美國總統指派。1917年美國給了波多黎各居民美國公民的地位。30年代波多黎各人民在波多黎各國民黨的領導下舉行了起義,但再次被鎮壓。1948年開始總督由波多黎各居民選舉產生。1950年2名波多黎各愛國人士刺殺美國總統失敗。1950年10月30日波多黎各人民舉行武裝起義,31日失敗,100餘人被逮捕。 1952年波多黎各頒布了自己的憲法,在憲法中確立了在美國內自治邦的地位。1997年,美國在波多黎各舉行全民公決,宣布波多黎各否決了作為美國第五十一個州加入聯邦的議案。在1950年代後,波多黎各迅速實現了工業化,當今的波多黎各不僅是旅遊勝地,也是醫藥業和制造業中心。
人種

波多黎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哥倫布在1493年11月19日登陸波多黎各,並將之納為西班牙版圖。西班牙人登陸後,當時原住民印第安人約有六萬人,他們逐漸退居內陸山區,後因反抗西班牙人的統治而被屠殺,少數則因通婚而同化。西班牙人初期在此採集金礦,採完金礦後發展農業,因農業需要大量人手,就從非洲買進黑奴,黑奴的買賣直到19世紀中葉才禁止。現在的波多黎各人有四分之三為西班牙人的後裔,非白人(混血或黑人)約佔四分之一。

--------------------------------------------------------------------------------


La Fortaleza (1983年宣布為世界遺產)
英文The Fortress,就是堡壘的意思。建於1533~1540年,目的為防衛聖胡安。也是新天地最古老的官邸。1822年重建後成為宮殿,作為政府官員的居處,並曾接待過甘迺迪夫婦(1961)。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