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NERF/軟彈發射器之南亞水管與白色水管的測試心得

花生仔 | 2024-11-05 20:50:59 | 巴幣 102 | 人氣 50


警告,這篇非常評價個人主觀,僅供參考

白色水管到手幾天就在測試
使用的白色水管是16mm規格(外16內12.8),陸規美規都是差不多的
16mm又稱半英吋(1/2)水管,指的是內徑12.7mm寬(實際上大約12.8mm)
國外自製NERF發射器常見的發射管就是用半英吋管

南亞三分水管(W13),我之後就稱呼為灰水管,灰管
內徑13mm再多一點點,零點幾而已

這次測試兩種水管當發射管的性能

先說白管
內徑12.8mm左右可以說跟軟彈非常合
甚至說他是塞進去的不為過,軟彈比水管寬一咪咪
塞進管子裡後基本怎麼晃都不會動
然後外徑16mm,能用南亞4分水管(W16)去套住做轉接
或者水族用3分透明管(外18內16)轉接成南亞3分管口徑
基本跟其他3D列印發射器的金屬管是一樣規格
甚至懷疑金屬管也是照水管規格去統一規格的
手邊沒有貴貴的3D列印發射器故無法測試,但是看設備規格基本一樣
把白管拿去做一體式INLINE CLIP可能就有問題了,大問題
相比那些用推嘴進彈的
靠重力推進的一體式管很難把子彈推進去
基本就是軟塑膠彈頭卡在洞口泡棉彈身在外面
空氣出力夠的話問題不大
但是出力太小會發生發射後靶子彈推進彈管卡著
第二次射擊才會把子彈射出
嘗試把進彈口磨寬,卡住的機率變低了,只要彈身能卡進管子裡
那怕卡進一點點,都能正常發射出去
由於裝彈管內徑跟發射管太相近(內徑16mm)
出力太強反而會一次兩發子彈,把裝彈管改用大一點的管子應該能改善
當然不排除是續壓式發射方式造成的鍋
我用彈簧動力反而比較少推不動的問題
續壓是一口氣噴發,子彈再推進槍管前的空隙反而讓空氣跑掉
彈簧是逐步增強,前段的空氣反而幫助子彈推進
後段壓力較強的空氣則能在密封下推出去,減少空氣浪費
當然這也是我測試來的理論
畢竟XX-100這種有空保,噴氣威力低於我的JSPB
但是使用一體式反而沒有在卡住的,發射順暢無比
直接把子彈塞進管子裡用JSPB發射也不會有卡住問題
另外可能是太密合所以摩擦力較大
使用太長的白色管反而會降低子彈速度,在管子裡消耗太多推力
10公分發射管測試,白管子彈速度明顯比灰管還要高還要遠一點

灰管
外徑18mm基本跟那些3D列印系列無緣的,除非去改圖檔
內徑實際比13mm還大,所以進彈口磨寬之後還要貼個薄膠帶之類的
增加密合與摩擦卡住子彈,不然甩一下發射管理的子彈是會被甩出去的
當然因為適合但不密合,所以發射管長一點也沒關係
管子帶來的負擔幾乎沒有
一體式設計在進彈時比較順暢,斗幾下就塞進去了,子彈的消耗偏小(不用擠得擠進去)
缺點是氣密就是比白管差了點,速度距離輸給白管
但是素材好買,白管系列規格基本都要網路買專用的
灰管素材直接水電行或者生活百貨就有了,畢竟是台灣在用的規格

總結一下
3D列印發射器那些當發射管的就用白管吧,規格差不多
手動進彈或者用彈簧動力的發射器,推薦白管
白管氣密比灰管更好,打得更遠更快,要注意管子長度或者加大出力
一體式inline clip 要注意出氣量跟出力,白管進彈口磨寬一下比較好
懶人就是灰管,進彈口不磨寬影響比較小,也不怕子彈飛不出去的問題
灰管做JSPB方便,素材常見,轉換管也好買

大致上就是這樣了
XX-100也到手了,準備好改成短彈一體式inline系統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