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第一卷法戒錄-總勸

演華 | 2022-05-07 23:08:06 | 巴幣 0 | 人氣 88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於部落格)


總勸(共二則,一法一戒)

       蓋聞: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欲;塵寰擾擾,易犯唯有邪淫。拔山蓋世之英雄,坐此亡身喪國;繡口錦心之才士,因茲敗節墮名。今昔同揆,賢愚共轍。況乃囂風日熾,古道淪亡,輕狂小子,固耽紅粉之場;慧業文人,亦效青衫之濕(*白居易《琵琶行》詩中有「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表示白居易對琵琶女的同情。後借指對青樓女子的愛慕)。言窒欲而欲念愈滋,聽戒淫而淫機倍旺。遇嬌姿於道左,目注千翻;逢麗色於閨簾,腸回百折。總是心為形役,識被情牽。殘容俗嫗,偶然簪草、簪花,隨作西施之想;陋質村鬟,設或帶香、帶麝,頓忘東婦之形(*東婦,即「東施效顰」中的東施,凡指醜女)。豈知天地難容,神人震怒。或毀他節行,而妻女酬償;或汙彼聲名,而子孫受報。絕嗣之墳墓,無非刻薄狂生;妓女之祖宗,儘是貪花浪子。當富則玉樓削籍,應貴則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誅;地獄、餓鬼、畜生,沒受三途之罪。從前恩愛,到此成空;昔日雄心,而今何在?普勸青年烈士、黃卷(*指書籍)名流,發覺悟之心,破色魔之障。芙蓉白麵,須知帶肉骷髏;美貌紅妝,不過蒙衣漏廁。縱對如玉如花之貌,皆存若姊若母之心。未犯淫邪者,宜防失足;曾行惡事者,務勸回頭。更祈展轉流通,迭相化導,必使在在齊歸覺路,人人共出迷津。若視勸戒為迂談,請觀冒公之後報;倘以風流為佳話,再鑒金氏之前車。


白話翻譯如下:

★總勸(共二則,一法一戒)

在無邊無際的輪迴中,眾生的罪業深廣如海,其中最難斷除的就是色慾。世間萬象紛繁擾擾,其中最容易觸犯的便是邪淫。拔山蓋世的英雄,因此而國破身亡。文采絢麗的才子,因此而身敗名裂。從古至今,無論賢良與愚昧,全都在所難免。況且世風日下,古道淪亡,不僅放浪輕浮之人沉迷於色情場所,多才多藝的文人也慕戀風塵女子。嘴裡說要節制慾望,慾望卻更加強烈。耳中聽到戒除淫欲,淫心卻倍加旺盛。路邊遇到嬌美的女子,便不停地注目張望。閨中見到美麗的容顏,就情思纏綿難以排解。這都是由於心靈被肉體所驅使,理智被慾望所迷惑。相貌平平的女子,偶然打扮一番,就覺得像西施一樣美麗。模樣難看的村婦,一旦塗脂抹粉,便忘記了她原來的醜陋。哪知道這一念邪淫之心,天地難容,神人震怒。若毀壞別的女子的貞操,就會在自己的妻女身上償還。若是玷污了別人家庭的名譽,自己的子孫也受到同樣的報應。斷子絕孫的原因,無非是刻薄狂妄。妓女的祖先,必定是貪色的浪子。本應家財富有的,被上天的神明所剝奪。本應地位顯貴的,被從科舉的金榜中除名。在世時遭受責打、杖擊、勞役、流放、死刑等酷刑懲罰,去世後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忍受罪苦。從前種種恩愛,在這裡全成泡影。昔日的雄心壯志,到此時蕩然無存。普勸青年志士、才學名流,應當及時醒悟,破除色魔迷障。紅潤白皙的面頰,其實是帶肉的骷髏。妝扮美麗的身體,不過是穿著衣服不斷向外排泄的廁所。面對如花似玉的美女,也要像對自己的姐妹和母親一樣。沒有犯下邪淫過錯,須謹防失足。曾經做過此類惡事,務必悔改回頭。更請展轉流通戒淫書籍,使更多的人受到勸化,人人走出迷途,步入覺悟的正路。若以為勸人戒淫不過是迂腐之談,請看冒嵩少所得的善報。如以男女風流韻事為佳話,金聖嘆的結局便是前車之鑒。

●冒嵩少(出《冒憲副紀事》)

如皋冒嵩少,諱起宗,己未下第歸,註《太上感應篇》。於「見他色美」下,尤致意焉。時助寫者,其西賓羅憲嶽(*西賓:舊時對私塾教師或僚友們的敬稱)。後羅歸南昌,崇禎戊辰正月,夢一道妝老翁,左右二少年侍,老翁手持一冊,呼左立者誦,羅竊聽之,即「見他色美」註語也。誦畢,老翁曰:「該中。」復呼右立者詠詩,即詠曰:「貪將折桂廣寒宮(*月宮),那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間迷眼相,榜花一到滿城紅。」羅醒,決冒公必中,即以是兆寄其子。及榜發,果登第,後官至憲副(*地方省級政府副長官)。


白話翻譯如下:

★冒嵩少(《冒憲副紀事》)

明代江蘇如皋的冒嵩少先生,名起宗,己未年(1619)在科舉考試中落第而歸。在注解《太上感應篇》時,他對「見他色美」一句,下了很多功夫。當時幫助他抄寫的,是他家請來的私塾老師羅憲岳。後來羅憲岳回到南昌,在崇禎戊辰(1628)正月時,夢見一個道士裝束的老者,左右有兩位少年陪從。老者手中拿著一本書,叫站在左邊的少年朗讀。羅憲岳悄悄聽著,正是冒嵩少先生對「見他色美」這一句的注解。讀完,老者說:「應該得中。」然後又叫站在右邊的少年作詩,這位少年詠道:「貪將折桂廣寒宮,哪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間迷眼相,榜花一到滿城紅。」羅憲岳醒後,確信冒嵩少先生一定會中進士,就寫信把這一吉兆告訴了他兒子。等到發榜時,冒嵩少果然登第,後來官職一直做到憲副。


●金聖歎(姑蘇盛傳)

江南金聖歎者,名喟,博學好奇,才思穎敏,自謂世人無出其右。多著淫書以發其英華,所評《西廂》、《水滸》等,極穢褻處,往往摭拾佛經,人服其才,遍傳天下。又著《法華百問》,以己見妄測深經,誤天下耳目。順治辛丑,忽因他事繫獄,竟論棄市(*被依法處死)。

〔按〕原本作荊某,諱之也。今則久遠矣,特為訂正。


白話翻譯如下:

★金聖嘆(姑蘇盛傳)

江南的金聖嘆,名喟,學識廣博,喜歡涉獵奇聞異事,才思敏捷,自以為世上沒人能超過他。他寫了很多含有色情內容的書,以此來展現自己的才華。他所點評的《西廂記》、《水滸傳》等,對書中淫穢的內容,往往引用佛經加以評述,當時人們敬佩他的才華,因此流傳很廣。他還寫了一本《法華百問》,以個人的錯誤見解擅自解釋經文,混淆視聽,貽誤眾生。順治辛丑年(1661),忽然因事被逮捕入獄,後來竟被處死,暴屍街頭。(原文作「荊某」,因為當時還有所顧慮。現在已過去很久了,所以特加訂正。)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