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RE 星光伴我心(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

yau | 2021-07-07 16:25:23 | 巴幣 10 | 人氣 208

重看了這套雙DVD集,在其他版上獨立發出時,回應巴哈的文「後現代電影夢:新天堂樂園」。

這個故事大意在說在1980'S一位名導演知道介紹自己入行的老放映員逝世,回西西里島的鄉下時發現他曾經熱戀,但被對方的父母分開的女孩的女兒,才開始談到這數十年的事了。


在下只感到沒老到可以有資格懷舊的同時,幾乎趕不出潮流的我,一直都只是在碟上看這部要人進「電影院」看的節目:

當發覺用手機看快要壞眼時,真正的年青人可能才第一次進戲院的,才知道「銀幕不是螢幕」了。

才知道為什麼新房昭之或富野由悠季賺錢不及新海誠或宮崎駿的原因嗎?

或者進一步問星艦有什麼不如星戰嗎?

為什麼星際大爭霸原始故事給濃縮收場?

即使同題材的電視(包括影碟或網絡)在哲理或藝術上的價值,是對等甚至超越電影時,仍然無法提供那種等級的影音享受,就算超清電視播放UHD才不過是拉近了和電影的距離。

而且電影是在電子時代繼承了傳統作為宣教的,預設的觀眾是同時有多人在場看的,以前的現場演出的劇戲如古歐洲戲劇和中國神功戲等,還把較冷門的皮影戲和幻燈片,以非人力的方式呈現。

電影是由專用的「放映」設備銀幕,當然也可以經過電視廣播或碟版甚至網絡,只是透過螢幕來「播放」。而專用制作的電影所花的時間和心力,也不同是同片長的電視劇所可以相比的。

當然電視的優點便是普及度較高,我也知道看過星艦或高達的人,多過看過星戰或魔戒的人。

對於作為香港人來說這部是較早對觀眾介紹,一個不陌生但很少見其露面的行業,便是電影人和觀眾中間的「電影院」行業人。

而我們的除了那位在回憶中失明的代表行業的基層的放映員外,另一位代表行業的尖子的便是他的老板,即出錢重建戲院(所以電影名叫「新」天堂戲院)的那位,當然他更早死的但接受了還未可以合法工作的幼小時的男主角,而不是名義的員工老盲人實際放映電影。

而很久之後2007年才有部港片仿拍叫「老港正傳」,而主題曲索性叫星光伴我心。

而我首看阿凡達的正是香港最後一家像片中的天堂戲院般,獨立建築的電影院粉嶺戲院,而那也是我在它看到最後上映的電影,它結束在舊香港鐵路沿線的北部五個站都無戲院多年,到四五年前在其鄰近開了新院,而其中一家還是在十多前停用的舊院重開的。這是我的文章:


當我在它最後數年才發現這家的存在,便看了多次才結束時才發現到這部電影星光伴我心,當時的確有些感觸的,但這不是懷我的舊。

這里有編十多年前別人寫的舊文,那位作者後還更新了文章介紹新的戲院。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