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雜談]淺論「戰爭論」中的防禦方式以信長之野望‧革新作例子

張小仙 | 2008-06-29 20:33:42 | 巴幣 0 | 人氣 1594

在克勞塞維茲的巨著「戰爭論」的第六篇八、九章中,
提到了防禦的方式,可以區分成下四種。
而很多戰略遊戲,像是這邊提到的革新,也都可以作為說明防禦方式的例子。
這邊敘述如下:

1. 敵人一進入戰場,立刻以與攻擊:
這就像是敵人通過了國界線,不由分說,立刻就派兵去抵禦一樣。

2. 在邊境佔領要地,期待敵人的攻擊:
這個就有趣了,這跟革新的「支城」設計,可以互相參照。
簡單的說,就是藉由建築支城,引誘或是期待敵方的進攻。
敵人沒反應,我方就可以完成支城建築,在前線建立基地、為戰略增加籌碼;
敵人出兵,我們也可以派兵防護支城的建築。
而以電腦痴笨的作風,只會出剛剛好打得敗築城隊的士兵。
築城隊本來就沒有戰力,會派出多少士兵來應付?
很容易就變成我方反擊部隊的點心。
要是還有國人眾助拳,那不只是穩操勝券可以完成築城,
甚至還可以趁著敵人的軍隊被消滅的機會,跟著國人眾一起去敵人家大鬧一番。
初期稍微弱一點的國家,這樣就可以亡掉了。
當然整個戰略思考可能是進攻的,也可能是防禦的,這要視我方怎麼看待此一支城。
不過在修築支城的這一個時間點上,我方的確是屬於防禦的一方。
利用防禦的機會來進行反擊,
對克勞塞維茲來說,這不只是理想中的防禦,更是所謂「復仇的利劍,是防禦最卓越的特點」。

3.  嚴陣以待敵軍的實際進攻,也就是正規的防禦戰:
把城池能修多堅固就有多堅固,兵能塞多少就塞多少,
洋槍能買幾把就買幾把,最好還弄幾門大砲來就更完美了
─革新和之前的光榮遊戲相比,在防禦面上有比較積極和突出的表現
﹝雖然跟真實世界相比,還是差了不少﹞。
除了城池之外,城下町還可以揷滿滿的橹或是鐵砲橹。
會自動發射的橹,就跟AOK的箭塔或是紅色警戒的電光塔一樣,
不需要給他吃給他睡,就會自己轟到被人拆掉為止﹝電光塔是還會吃點電啦......﹞。
這當然是不合現實的設計,不過在沒有其他的創意和企劃、可以更進一步的表現防守的優勢下,
這樣的設計是還可以接受的。
在一切準備就緒下,如同大阪冬之陣一般難攻不落的大阪城就可以完成了。

就算是集合了全日本的戰力的德川家康,
面對如此堅固的大阪城和城內也同樣堅毅的守軍,也只能望之興嘆了。
正如戰爭論所說的,當面對如此堅強的防禦時:「敵人的決心會受到一次新的考驗」。

4. 將防禦從邊境、轉到國家的核心,也就是向內地退卻:
也就是希望敵軍前進的過程中,受到困難而直接的實力減弱、或是兵力分散上的實力減弱。
減弱到敵軍沒有辦法在繼續前進,或是沒辦法對付防禦方的抵抗。
而防禦方可以得到必要的戰力平衡,
或是他不能在邊境獲得的優勢,例如要塞、地利、人民和資源的支持。

如果要用比較小的規模來看,可以用補給線觀念來為這一段做部分解釋:
把戰線往我方退縮,讓敵方拉長戰線,這樣子在補給上的優勢就會出現敵消我長。
而在遊戲中,當我們判斷在前線跟敵人硬拼不利時,
退卻至更適合作戰的位置,當然是可以考慮的戰略。
「更適合作戰」的定義,可以是我方比較容易集合物資人力、發動反攻的地點;
比較適當的防守區域,免於遭受多方攻擊;
如同方法3一般,做好了一切準備的防禦要地
─當我們集合好了一切的有利因素之後,相對的,敵方當然是在攻城掠地上得寸進尺,
但是他們的戰鬥力量,如果沒有得到新的幫助的話,將遭到銷弱。
這時候再發動反擊,在整個形勢上,就跟在邊境反擊大不相同了。
如果防禦方準備得當的話,他們當然會是這樣的一個戰略行動上的得利者。

更大的規模,則是「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思維模式,這更接近戰爭論中論述的內地退卻的防禦戰略。
除了上面說到的各項要點之外,對於進攻方的指揮官心理,將會產生多重障礙。
首先他的決心,會再一次的被嚴重考驗。
因為前進造成的耗損,進攻方當然也了然於心。
這時候再下進攻或是決戰的決心,那份量跟在邊境上的決心,是不能等量齊觀的。
其次,因為佔領了大量領土,會對於戰爭的目的和企圖心有大大的削弱。
不論是指揮官自己告慰自己的藉口,還是實際上確實如此,再戰的動力,勢必是被考驗的。
站在防禦者的立場來說,這些猶豫現象,不論它是時間上還是心理上的,當然都是大大的利多。

遊戲世界很少能夠扮演出這樣的要素,除了說電腦本來就沒有人性感情存在,
電腦遊戲的節奏和設計,也是一個問題。
對於「領土」→「物資」→「戰力」這樣的生產鍊來說,現實世界中是不可能一蹴可及的。
糧食尚且需要一定時間生長,而人的素質更是一項難以捉摸的變數。
沒有一年半載、甚至是三年五年,恐怕看不出什麼成果。
不過在電腦遊戲中,這個生產鍊效率之高,恐怕是現實世界難以比較的。
以革新來說,整體用的是類似三國志九的糧餉架構,
特徵是不用搬米搬錢,只要國庫裡還有存餘,士兵和部下和在天涯海角都收的到米和錢。
就算是在高科技的現代社會,錢可以用匯對的方式不用實物流通,但是吃的東西不能這樣做吧?
三國志11這一方面就用比較傳統和真實的設計,還是要運輸隊搬來地搬去供餐供薪。
不過這兩款遊戲,都在徵兵方面沒有什麼節制,
所以遊戲進行到一半,就已經是十幾萬大軍在抓對廝殺了。
而決定戰國大勢的闗原之戰,雙方實際上場的兵力,加起來也沒有十五萬人啊;
長篠之戰信長也不準備了三千挺洋槍﹝信長公記寫為一千挺﹞,
在當時就已經是畫時代的創舉了﹝那時候洋槍太貴了,能弄來那麼多,完全是信長財力雄厚﹞。
不過在遊戲中,不論是軍資還是士兵,滑鼠點幾下自己就會跑出來,跟現實狀況的困難完全不成比例。

所以說,現實中即便是已經佔領的大量領土,
在「領土」→「物資」→「戰力」的生產鍊上,戰力也不會那麼快就出現。
實際上是剛好相反,在很多時候為了要維持領土佔領的成果,就必須消耗或是分派出更多戰力出去:
還沒有其得利,就要先受其害。
不過在電腦遊戲中,這種困難被降低最低的限度。
新的領土派幾個家臣過去,很快就可以加入生產線。
於是乎,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遊戲的節奏可以更加快速。
而把領土讓給敵人、自己退守到後方,在遊戲中就成為不折不扣的愚行了。

不過回到戰爭論和現實世界上,克勞塞維茲針對方法4的說明中,
除了講解前面提到過的、對於防禦方來說的優勢之外,他也指出了這樣的做法的缺點。
首先領土的損失當然是無庸置疑之害,其次就是把戰爭主導權、交到了對方的手上。
所以他說:「防禦方換取的利益,其犧牲也同比例的增加。」
並且說:「防禦者是犧牲將來、來強化目前的實力。」
當我們專注於防禦手段的優勢和利益之虞,像這樣的戒訓之語,也不能不留心注意。

從方法 1 到 4,它們和攻擊的差距是逐漸加大的:
以方法 1來說,防禦的型式,只存在我們決定出兵之前。在決定出兵後、交戰於邊境之時,
其實防禦和攻擊兩邊是沒有太大的相對差異的。
而 2、 3,都是進一步的強化了防禦和攻擊上的型式差異。
到了 4,就成了和積極攻擊、獲取領土的目的完全相反的手段使用,
也隨著和攻擊的差異越大,防禦之利也會越高﹝但不要忽略了犧牲也越大﹞。

而 1到 3,我們都是以堅強的防禦或是其行動,抵禦對手攻擊。當對手畏懼這樣的手段,
而延遲攻擊、使得防禦方得到時間之利時,這對防禦者來說,就是一種好的結果。
在這個階段,「不決戰」就已經是一種對防禦有利的結果。

而 4則不然,因為對手實力的衰弱,是有可能會隨時間恢復的。
這曲線就像是一個V形谷,左邊的下降是前面說過的,因為實力的消耗和分散的損失。
右邊則是在趨向一個穩定狀態之後,藉由領土佔領的勝利所獲得的利益、成長出的實力。
一旦防禦方沒有在轉折點前發動反擊,那先前的行動就都沒有意義了。
另外轉折點也有可能不會出現,
因為成為一種持續地、像是刺蝟互相扎來扎去的無法決定勝負,成為一種難以忍受的僵持狀態。
在這種情形下,一個決定性勝負的會戰規劃實在是必要之舉
─否則就是陷入總力戰的泥沼之中,要等到勝敗的天平慢慢傾向一方,
尋求一種緩慢、對雙方來說都很難忍受的解決方式,就像是二戰東線戰場上的德軍俄軍一般。
所以說方法 4的防禦手段,不能被滿足在「不決戰」之上,
相對的,必須要用積極的行動來尋求戰爭的解決。

在這邊,戰爭論歸納了兩個防禦的工具:
「防禦者的防禦之劍」和「攻擊者自身的努力」,
後者專指方法 4當中,敵方過度擴張導致的實力損失。
藉由我方的某些犧牲為成本,換取現階段的實力強化和重創對方的機會。
反過來說,也只有在期待並且有可能重創對方之下,才能做這樣的犧牲。
於是乎,我們就有了「堅強地讓人卻步」和「以退求進的手段」,這樣兩個完全不同的防禦原則。

雖然克勞塞維茲再這一段最後說到:
「軍事史上我們很難發現防禦會戰產生偉大勝利......」
但是歷史上以防禦方之姿、能獲得偉大勝利的,其實並不會很少見。
或是說,因為防禦的消極性目的,所以本來就不容易達成令人稱道的成果。
那即便是數目略少於攻擊會戰的偉大勝利,
也可以被視為是「防禦是是一種比較強的戰爭型式」的有力證明。

拿最為人熟之的三國時代來說,三國的三場重要戰役─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全部都是以防禦者的勝利告終,也都是以弱勝強的範例。
赤壁可以說是上面提到的方法 1的實例,就是直接對進攻者迎頭痛擊。
而官渡和夷陵,則都是標準的方法 4的案例。
官渡是先有小勝,但是衡度之下、決定撤退到官渡決戰;
夷陵是陸遜認為劉備軍「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 」,
在夷陵僵持了半年之後,觀察形勢才以火攻大破之。
在決戰之前,袁紹和劉備的勢強,並沒有什麼顯著衰退;
曹操和陸遜的勢弱,並沒有得到新的支援。
之所以能以弱勝強,就是在時間的流逝之下,掌握了稍縱即逝的勝敗之機。
而如果不是付出使其深入的損失而且又能堅持防禦,又怎麼等的到勝利之機呢?
雖然使其深入,並不是完全出於指揮官個人的意願,
但是能在其中、觀察到勝利的機會,正是這些名將們出類拔萃、不同凡俗的能力所致。
無怪戰爭論說:「戰爭是天才的領域。」

如果以國家民族來說,曾經打敗過拿破崙和希特勒兩名梟雄的俄國,實在是上面方法 4的最佳使用者。
當然艱困的天候環境,也是一項重要的條件
﹝李德哈特說,蘇俄的道路現代化之低落,比紅軍的任何犧牲都還要更能阻止德軍前進﹞,
拿破崙就是在回程的路途上,敗給了「冬天將軍」的。
希特勒有記取教訓,當41-42的冬天來臨時,他命令軍隊不可撤退,
以免遭致潰敗的危機,這是正確的選擇。
但是當夏天來臨時,他仍然要已經疲憊、衰弱的德軍繼續進攻,
結果就是已經分散而且嚴重消耗的德軍戰力更雪上加霜。
等到42-43年的冬天來臨,俄軍憑著西方國家的物資以及武器改良協助,
和上了軌道、源源不絕的後備兵力的補給組織,開始大舉反攻的時候,
勝敗的天平就已經做出了最後的決斷了。
有趣的是,希特勒一直宣稱他熟讀「戰爭論」,
但是他做出和書中闡述、背道而馳之事,可不只這一兩件。
相反的蘇聯國父列寧一生最熟讀的軍事書籍,就是「戰爭論」。
他不只做了大量的筆記,更將其和馬克思的維物主義結合,建構共產黨在政治軍事思想的根本基礎。
隨著勝敗之事蹟的流逝,誰才是克勞塞維茲最優秀的學生,答案是不言自明了。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