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方外看紅塵》-第三篇 家庭溝通-老人不堪尿布奶瓶

演華 | 2023-11-27 22:16:47 | 巴幣 0 | 人氣 57

老人不堪尿布奶瓶

問:現在有許多老人,不想跟兒子、媳婦住在一起,因為他們也想要有自己的自由,而且幫忙帶孫子,真的太累了。但是,老人怕兒女不諒解,浪費托嬰的保母費;兒女也怕父母獨居,別人會批評不盡孝道,兩代都很為難。要怎麼做才好呢?

答:這是社會變遷快速,人的觀念來不及跟著變遷的結果。把舊觀念用到新社會下,才有這種矛盾和困擾。有一次,一對夫妻帶著岳母來看我。年輕太太懷孕,岳母手上又抱了一個。原來是去年生了第一胎,今年又有老二了。

我恭喜岳母好福氣,一下子就有兩個外孫了。結果,老人家嘆了口氣:「討厭哪!女兒、女婿住在樓下,他們一上班,小孩就送到樓上要我帶;如果我不幫忙照顧,他們就要搬家。我老了,怎麼帶小孩?很累呀!」

我告訴年輕夫妻:「你們沒有別的辦法嗎?」女婿說,太太要生第一胎時,岳母很不放心,怕女兒不會帶,常來指導育兒常識。後來,孩子乾脆給外婆帶,太太就出去找工作了。

「現在,岳母又討厭帶小孩了。我們再想辦法吧。」女婿說。

我想,兩代之間各有各的感受。小孩偶爾讓爺爺、奶奶逗逗,是含飴弄孫、天倫之樂;都交給外公、外婆帶,則是一種包袱。他們已經養過下一代,還要帶第三代,體力已大不如前了,尤其小孩長到一、兩歲之後,帶起來很辛苦。

誰該帶小孩,不是保母費的問題。有人捨不得兒女付保母費,於是自己帶;省下的保母費,就該孝敬幫忙的老一輩。或者,有些家庭付不起保母費,這時父母就難為了,只好勉為其難照顧小孩,不然家庭生計會有問題。

現代的家庭考慮生小孩時,應該量力而為,能生幾個才生幾個,不論是出生、托嬰,或是未來教育,都要考量負擔能力。如果政府能提供比較好的制度,讓家庭養兒育女的負擔減輕,大家就能輕鬆地帶小孩,不至於勞累上一代帶小孩。

在佛教徒立場,把小孩送回給父母帶,是不孝的。因為我們被父母養育成人,已經無以回報了,怎麼還要父母幫我們養育下一代呢?如果父母喜歡孫兒女,偶爾看看很好,但千萬不能成為老人的負擔,讓老人家在尿布奶瓶中糾纏到頭昏眼花,這是非常折騰的。孝順的子女不會讓父母有負擔,這才是天倫之樂,不然何樂之有?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