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大法鼓726 佛經裡如何看「心」

演華 | 2023-05-19 21:50:31 | 巴幣 2 | 人氣 122

提供文字,以利閱讀大法鼓726 佛經裡如何看「心」
【一心清淨無煩惱,萬念俱寂佛心生】
陳月卿菩薩:在上一次的節目裡,師父談到佛法就是用來修心的,我個人在這一點感受非常的多,也就是說我接觸佛法,跟隨師父學習佛法以後,我覺得我的心變化很多,少了很多煩惱, 多了幾分自在,師父我希望能夠讓更多的觀眾朋友,也分享到這樣的喜悅,師父能不能跟我們再多談一下,佛法裡面關於心的經典還有哪些,它們又提出什麼樣的理論。
聖嚴師父  :我想不需要提太多的經典,專門念經提出一部部的經典來啊,可能讓我們聽眾聽了一  些經的名字,聽得頭昏,我只是想更比較淺一點,或者是詳細一點的談一談,佛教裡面對心的一種看法,我們首先要知道釋迦牟尼佛,他為什麼能夠有這樣子的慈悲心,來給了我們這麼多的經典和佛法,那就是因為他對眾生的心弄得很清楚,最初也就是因為他自己本身心裡有問題,然後才知道此心同、彼心也同,因此就想眾生的心大概是相同的,所謂相同並不是說想像相同,而是功能相同、需求相同,人在任何一個生活環境之中,都有它的衝擊,它的矛盾,都有它的困難,那麼這些困難如果說,順著這些困難的方向去看,它永遠是困難的,如果逆著方向來看,逆著看而且認真地看它,你注意它或者是分析它,或者是面對它,這困難就不存在了,這就是佛有了智慧,而指導我們如何從心得到解脫,譬如說我們心經裡面講的心,它那個心的意思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屬於這個時間上的一個念頭,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從前一念到後一念的連貫,還有呢,從這一生到下一生的延續,那都是心的變化,心的變化帶著心的力量,我們每一個念頭動過以後,認為自己的念頭已經不存在,其實它的力量有貫穿下去,也帶動下一個念頭起來,除非你上一個念頭斷了,那下一個念頭不起,否則的話,上一個念頭跟下一個念頭,它是連在一起的,雖然有起、有伏,這是從時間上看我們的心,然後呢從空間上看我們的心,空間上看我們的心哪,就是我們自己的環境,是由我們的心而知道的,譬如說我的身體,我的身體所處的環境,所面對的種種現象,我們叫它什麼呢,六識、六根、六塵,也就是說從這個心、身體、環境,這個心好像純粹是這個精神的,其實不是,它這個心那不完全是精神的,如果沒有物質的心,不能動,而心因為有物質的身體和物質的環境的接觸,然後產生心理現象的活動,是這樣子的。
陳月卿菩薩:是,師父,所以是不是人家說人身難得,因為要有人身才能夠修習佛法,是不是就是這個意思。
聖嚴師父  :是這樣子,如果我們離開身體那沒辦法修行,修行還是要用身體來修,用心來駕馭身體,但是呢一般人不會修行,不知道如何用心來駕馭身體,也不知道用身體來鍊心,這個是一個互相矛盾,也是互相的護衛,相輔相成的,矛盾的時候呢就變成了困擾和痛苦,而相輔相成的時候呢就變成自在或解脫,這一個呢就是佛經裡面講的心,也就是心經裡面講的心,其實聽起來好像滿玄的,其實你注意一下我們的心,時時刻刻不離身體,不離環境,就是我們作夢的時候,作夢的時候,好像只有心在動,是念頭在動,其實做夢的時候,夢境中有符號,所謂符號就是你夢境裡面見到的人,那是物質,那是物質的符號,聽到的聲音,那是物質的符號,這個感覺到的暖啊、冷啊,也是物質的符號,所以是做夢的時候單獨是心在動嗎,不一定,沒有符號的,物質符號的現象不可能有心,不可能有夢,因此呢,如果得到解脫以後叫做無心,就是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這個心無罣礙,心無罣礙也就是說心中不再有痕跡,心中不再有痕跡的時候,你也沒有智慧可說,也沒有什麼得到東西,也沒有失去什麼東西,這個是不是叫無心,這個無心的意思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痛苦,而是呢超越虛無和實在,超越於存在的執著,或者是執著這個東西是存在的,我很喜歡它,或是虛無的,這完全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曉得它,不,東西還在照常在那邊,但是我沒有去那樣子在乎它,這個叫超越,這個叫無心,無心的意思呢,我們講無心道人,那就是解脫的人,真正解脫的人,才是我們叫自在,或者是自由。
陳月卿菩薩:謝謝師父的開示,佛法的智慧真的是非常深奧,由師父深入淺出的解說,我們可以漸漸進入佛法的堂奧,歡迎您下一次,再跟我們一起來品嘗佛法的智慧。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