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做齒輪箱,這次很簡單的設計,中間一根傳動軸,上面有四個螺桿和一個要和馬達連接用的齒輪。
以膠棒和膠板做出外殼,記得要在轉向機構那邊留洞,不然會要一直拆裝,像我這邊重複做了三遍才弄到滿意。培林看個人要不要裝都可以。
![]()
![]()
![]()
接下來連接齒輪箱和輪軸,這次懶得做萬向聯軸器,你想想看要做那麼小的一個輪子又要兩個,總共要16個,也太累,所以直接拿了Wave所推出的A.スプリング No.3外徑3mm、線徑0.4mm的彈簧來用,直接用瞬間膠黏合當作彈性聯軸器,當然也有缺點,他本身會有彈性,導致轉向阻力變大,另一個是有遲滯效果,簡單說就是開車和停車會有lag那種感覺。
![]()
接下來到最麻煩的轉向,由於我前面齒輪箱設計傳動軸在正中心,可動域會受到限制,所以要想辦法至少讓第一對輪可動域更大,因為實車前兩對輪轉向切的角度不一樣大。同時不能妨礙懸吊運動,所以設計成類似懸臂一樣可以上下動。並以不鏽鋼線做連動去避開傳動軸。第二對輪一樣做法但因為避不開傳動軸,可動域比較小。
![]()
![]()
![]()
再來是連動轉向,我以槓桿原理來做,將支點從1:1放到3:2,讓兩對輪本身就有倍率關係,槓桿原理真好用。如影片那樣,驅動以一顆2.5g伺服馬達帶動,扭力夠體積也小蠻方便的。
另外這次想再現的是車燈,所以所有車燈都塞了LED,車燈大小是塞0603(1806metric)的SMDLED就夠用,亮度搭配電阻去調,畢竟不同顏色電壓不同,耐壓耐流等規格請去查詢LED的datasheet
![]()
![]()
然後是因為去模型比賽都看別人車都有搭配人,所以這次就打算做開艙,但戰鷹這和沒有駕駛艙內構(freedom那邊的就都有),只好上網找內裝照片自製,還好有空間夠放,大概8.7%像,方向盤沒有連動所以不要問我
![]()
![]()
阿其實轉向完成就可以試底盤功能了,基本上不裝輪胎也能走,建議是不要多次裝脫輪胎,避免零件受到莫名其妙的拉扯。尤其戰鷹的塑膠==能走就是底盤完成,接下來就看是否要砲塔等等的功能。
接下來是砲塔迴轉機構,這邊我發現沒有拍到正在製作中的照片,所以是快完成的時候的照片。
基本上是用6mm同步皮帶配合齒輪來帶動,只是簡單用膠板膠棒做架子,然後馬達黏上去而已。
![]()
![]()
再來是砲塔部分,分別做了砲縮和俯仰,說實在砲縮在小口徑效果不好看出來,當初找雲豹資料CM34的開砲影片有很少有近距離側拍,真的很難找欸。
左邊的是俯仰用伺服馬達,基本上就是連動而已沒什麼難度。
![]()
右邊是砲縮用伺服馬達,砲縮有另外用兩根不鏽鋼棒做膠棒的導軌,膠棒和砲管黏合,以確保他直線後退,不過效果嗎...見仁見智吧
![]()
效果大概這樣?
基本上這樣就是搭配電路可以組起來了,離完成就是只差塗裝了
我的電路示意圖長這樣,不包括電池和降壓模組和nRF24L01,藍色標示腳位是拿來接nRF24L01的就是。
基本上是一片負責所有功能,另一片負責開燈
溝通用I²C溝通,傳一個byte去看各bit決定燈要不要亮的簡單寫法而已,遙控車寫法也不難。
![]()
接下來是塗裝,國軍的鏈砲車塗裝有全綠、沙地偽裝(某年漢光演習版本)、數位迷彩全深綠砲塔、全車數位迷彩的樣子?
這次做全車數位迷彩所以遮蓋地獄。
先打底色,其實應該打亮色一點,但我的亮綠色蓋得過去倒是還行,但是正常是會影響發色和彩度的,所以有時候底色不是說一定要用什麼顏色就是,被別人教了好幾次XDD
![]()
亮綠色,有故意在受光面噴比較高彩度的綠,但好像我還不熟這技巧啦表現不出來。
![]()
然後我做到這時候覺得防滑沙的紋路之後一定會看不到,直接用補土重做,順便發現我一直黏反的裝甲,用X20把黏合處軟化就比較好拿下來,這跟有些人做鋼彈用田宮墨線溶劑入太多導致塑膠脆化的效果一樣喔
![]()
![]()
繼續遮蓋噴完全部色塊,全部要噴的一塊一塊有夠麻煩,太感謝數位迷彩給我帶來的傷害了,不過至少不是更細碎的數位迷彩。
![]()
![]()
雖說是新車,但我還是做舊化,主要表現卡沙子那感覺吧,不過我覺得我弄的是會被長官幹到飛起來的舊化ㄏ
![]()
不論如何,塗裝完成啦,這樣就整台完成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