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論指考國文之準備(7/13補當年狀況,全文完成)

端神 | 2020-07-20 19:26:18 | 巴幣 10 | 人氣 1512

7/13
更完之後發現好像不少人看
只寫抱怨好像有點太廢了
就刪減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弄得完整一點
最後再補一個當年考試的各種狀況好ㄌ
大概對考試沒啥幫助
但至少可以當故事看一看(?
7/6
回來一看發現這篇文好像滿多人看的
我以為放在小屋沒啥機會被看到
害我還滿想知道原因的(?
希望有幫到大家啦
---------------------------
目錄
一.作者的話
二.題目分析
三.刷題那檔事
四.合適的題目
五.準備時間分配
六.總結
七.誒這篇文是不是在唬爛
八.一年後感想
九.說一下當年狀況好了
一.作者的話
各位好,我是數甲爆掉的二類仔
網路上的前輩在指考的準備方向上幫了我很大
一直想自己有時間和能力的話一定要回饋社會
(只不過沒想到理科幾乎都爆掉.....)
之前也在指考串回覆一些關於我讀國文的方法
之後想想乾脆直接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好了
順便幫我很抖的成績積陰德
雖然標題只講指考
其實學測國文選擇的類型其實跟指考也沒相差太大
所以方法也確實能通用
不過我講解還是以指考當範例為主
另外因為我是自然組
國文課三年只有認真聽一年(高一上跟高三下)
當然這不代表我沒花時間唸

有些人覺得國文很八股所以不怎麼看
但畢竟國文的一分也是一分啊QQ
所以希望能給和我一樣狀況的同學一些參考
即使段考一堆小範圍的記憶型考試不在行
大考掌握重點一樣有機會
附上指考國文成績
這是此次指考的人數累積表
雖然不是榜首級別
但也希望能幫助到對國文苦手的人
二.題目分析
鑒於近年國文的考試模式改變
國文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背科了
拿今年指考為例
我把題目分成幾個類型
1.現代文閱讀與邏輯判斷(約二十題)
2.文言文與詩詞之判讀(約十六題)
3.國學常識(兩題)
4.字的形義(三題)
5.成語(一題)
我這樣分是因為文言文的準備跟現代文不太一樣
而有些題目是混合的,所以才有”約“
別太糾結題目的精確數字
我這樣的統計主要是想表達閱讀在目前的考試佔了非常大的比重
不需要把這科想成以前背唐詩背解釋的日子
大家準備的方向只要放在培養正確邏輯跟文言文底子
但換句話說國文也已經不是一個單純靠背背背就能有起色的科目
若你無法找出自己的盲點
很容易會造成寫了一堆題目還是一場空的情況
接下來會講解如何準備各類型題目

三.準備國文

現代文閱讀與邏輯判斷:
這是現在國文考試最注重的部分
是最簡單也是最難準備的地方
如果你思考的邏輯很清晰且符合大考中心
那你基本上根本就不需要準備他
可若是你的邏輯常常有漏洞或者跟大考中心不同
那要修正真的很有難度
方法也很直白
就是錯一個就改一個
但這時有一個很重要的點
即為『知道自己為什麼錯
不能只是單純地接受解答的敘述
你反而要去回憶當初自己的邏輯
為什麼會寫出錯的答案?
有可能是看漏句子或誤判文意
漏讀的情況可以試試邊讀邊拿筆劃過每一句
把重要的句子圈起來
減少之後回頭找答案的時間
而每次寫錯要反思究竟誤判了哪個部分?為什麼會誤判?
這雖然不是很難的步驟,卻常常因為一時懶惰而全盤接受題目說法
反而連自己為什麼錯也不知道
國文不會有重複的文章
若這時不改正
下次再碰到同樣的邏輯也會出錯
這樣的情況不只適用於現代文閱讀
新詩排列跟填空也是如此
而這樣的一個方法也可以檢定出這個題目到底適任不適任
不過即使你這方面不太行
我也不建議瘋狂刷題
詳細我會放在『刷題那檔事』來說明

文言文與詩詞之判讀:
這部分就是得認真讀了
畢竟沒有在現實生活用文言文
得花時間才有閱讀新文章的基礎
這部分我非常鼓勵閱讀更多文章
因為文言文的題目邏輯都比較直白
你只要看懂文章分數就十拿九穩了
除了多寫題目之外
古文三十也是你的好夥伴
當初我學測國文懶得唸
所以去考指考了QQ
(雖說主要原因是因為作文,但我認為有讀古文三十有幾題就不用被白白扣分了)
不過我讀古文三十是真的每個字每個字背的
所有句子的修辭還有文意都有記
其中的一些特殊字有特別背解釋跟注音
常見的多義字更是看到就背一遍全部的意思
這樣能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還有準備到多選的第一題
一石二鳥

國學常識:
像這次指考的第七題考那些詩派的特點
這種東西學校上課都會教
我覺得很有趣所以都有在聽
或者你買的一些工具書類的參考書也會有
我自己買的那本古文三十前面會稍微附一些作者介紹跟延伸書籍
裡面也會寫這種東西
現在這方面不佔太大比重
沒有很難基本上看到記一下就行了
有些很難記(或者說現在很少見)的像是書信的寫法也可以賭賭看不理他
然后我學測就被背刺了QQ

字的形義:
這次指考的第一題就是看個人平常的國文能力
我沒準備也沒辦法準備
至於多選第一題還有單選27題就是能準備的範圍了
這些大多都是古文三十出來的字
而你平常有認真讀古文三十在這裡就能得到回報了
(我自己讀的方法在前面有提過就不再贅述了)


最後的成語雖然是一個題型
我至今仍認為這個很難準備
我雖然對了
但方法是很抽象的“語感”
若真的要準備平常就要多背成語了
只不過我覺得投報率很低就是了

三.刷題那檔事
讀完了古文三十心裡還是癢癢的
畢竟不寫點題目也不知道自己國文實力
歷屆自不必說
北模,中模,全模歷屆也會買
更甚者會購買仿間出版的模擬考題
然後開始狂寫
這篇文起點在指考串
有些人表示自己國文寫了一大堆題目成績還是沒有起色
感覺是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本來就不足
接下來說一下我自己的經驗

我在考學測前因為緊張
所以瘋狂刷了一大堆題目
五年北模跟中模跟全模我都刷完了
我補的某國文發的二十回模擬考題也寫完了
學測歷屆更是不用說
我這樣算起來也不下一千五百題吧
(當然加總一些補習班或學校的練習題庫可能不下兩千了)
結果還是爆了
(也可以說是沒有進步)
我仔細回想這段過程
發現幾個問題
第一是補習班那二十回模考題對我的幫助微乎其微
裡面的所有東西都很難
引用的典故我根本沒學過
形音義跟成語一大堆都沒看過
有些文章邏輯也很怪
我檢討過每一回了
但幾乎每一篇都還拿六十幾分
換句話說這些題目根本就不符大考中心的出題準則
不過就是寫心安的罷了(而且考爛心還更不安)
這個經驗我想表達的是刷題不能有題目就狂幹
要他的內容有符合大考中心的邏輯才有效
更可怕的是買到一些不ok的參考書只會讓你邏輯亂掉

各位一定也有遇過看完答案還是不懂這題邏輯的經驗吧
有時候真的只是出題者自己的主觀意見
所以刷題的部分除了古文以外其他都要慎選
就是這樣的道理
四.合適的題目
考完學測後我把補習班退掉
只專心讀古文三十
題目寫了幾回北模跟全模
歷屆一題一題檢討
我認為最符合大考邏輯的其實是全模
難度適中,題目邏輯清楚
我基本沒遇到有題目是看了詳解還是不懂的
反而寫北模有時候會遇到這種狀況
這裡講的都是現代文
因為寫現代文的目的在於培養合理的邏輯
若是題目不好
很容易讓你懷疑自己
所以若是不想太早寫歷屆的同學
可以先用全模試試看
對模擬實戰會有比較高的效益
另外歷屆的題目若是有錯
那就要好好訂正自己的邏輯
畢竟模擬考你可以怪題目
大考不行QQ

五.準備時間分配
上面寫了那麼多
是不是要花一堆時間唸國文啊?
真心不要
尤其是考前不要猛刷題,效益太低
雖然這篇講解國文準備的這麼說有點可笑
但我還是認為讀國文是所有科目裡面回報率最低的
畢竟邏輯很難一時改正,考的那些難字沒讀到或忘記了還是掰
所以請將讀國文的時間平均分配到準備的這半年
像你準備學測的暑假就能開始讀了
而且不管國文是不是你的弱科,佔的時間也不要超過兩成
合理且持續的練習國文培養語感跟邏輯才是王道
花太多時間不如多背幾個英文單字==
我的計劃大概是這樣
我二月底被學測結果打臉之後開始準備國文
前期(一個半月):每天讀兩篇古文三十
中期(一個半月): 寫北模跟全模,有看到跟古文30相關的考題就回去讀
後期(一個月):寫歷屆+再看古文三十
這個大概只佔我讀書時間一點五成而已
多餘的時間拿去給英文練作文還比較有效
至於學測
因為制度無法用強科cover弱科
所以可能得多花點心思
不過準備學測的一般爆掉都在作文
如果你要救國文重點可能在這
但像我一週寫個兩三篇還是一樣的例子也多不勝數
二類生還有機會用選擇試著把爛掉的作文拉回十四
三類生作文不行就要好好考慮指考了QQ


六.總結
原本要寫參考書推薦跟考試時間分配
但我覺得參考書還是個人看順眼就夠了
至於考試時間連我自己也常常開頭慢慢寫
寫到多選直接用飆的就不再多談了
畢竟考試當下一切計畫都會變掛
絕對不是因為我懶才不寫(X
我以前看網路上寫國文的文章
都覺得好像沒有講出一套很明白的方法
就像準備英文先背單字---->成績上升
寫完才發現不是大家不講
而是準備國文根本沒有這種方法QQ

七.誒這篇文是不是在唬爛

更新一下場外底下被質疑的問題
簡單來講就是有人認為剛好考試都寫對罷了
內容對其他人沒啥幫助
我覺得大概是指現代文閱讀部分
當下我沒辦法給出我自己真正的回應
畢竟我寫完這篇文章加上給各樓回覆讓我有些疲累
經過幾天的沈澱
現在是我的最後結論:
我認為『培養大考邏輯』是有用的
而且是適用絕大部分人的
各位有檢討過錯誤的應該都知道
大考的選項對錯是有所謂『根據』的
(一些極爭議選項不在此論)
找出自己的思考為何跟大考中心相駁
我認為這樣逐次校正能讓你的思維逐漸傾向大考走向
再者說國文的考法不如英文閱測客觀我覺得不正確
那只是因為英文是外文
學生還有單字要準備
所以大考中心沒有太刁難你找線索跟統整的能力
但舉例而言
就像今年指考英文第48題問文章主題大意
一開始台北補習班協會給出的答案是B
而後大考中心給出的答案是D
連經驗豐富的補習班老師也會誤判文意
只能說只要是“解讀文意”恐怕都不能達到所謂的『客觀』
說國文題目沒有“明確的定義”去判斷
可是定義也是人定的
只不過一般稱呼為明確的定義是指絕大部分人的認知
就像東西南北一樣
而題目的定義是出題者給的
所以若是拋棄自己的偏見和主觀意識
走入題目的思維
解答都有跡可循
相反地
若看文章還是抱持著自己的意見
不願改變思維的話
那確實寫的題目再多還是一場空
這就是我這幾天和一些分數不錯的朋友們討論還有其他巴友的回覆後
得出的最終結論

這篇確實不是什麼用這套方法四個月從40分進步到90分的熱血故事型文章
第一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邏輯本來就需要慢慢培養
第二這種文章參考度才不高吧,若是真有這種方法大家就不用念的這麼辛苦了
就算真有這種人,那他準備國文的方法才只能當故事聽聽吧
可能原本就是國文天才之類的
我原本學測選擇沒有這麼差
頂多從七十幾進步到九十而已
還是一樣
我的方法比較像是訓練迎合出題邏輯
這個大方向的方法是適用每個人的
但細節要依個人調整
效果也跟個人悟性有所差異
不過學所有東西大概都是這樣ㄅ

八.一年後的感想
7/6
這篇文自從完筆之後過了一年
我也決定回歸巴哈
順便更新一下對當時的一些事的感想
時空背景是因為沒什麼查到網路上有在寫專門寫國文的部分
自己考得不錯就來把自己的研究的方法寫出來
當初的想法是有成績的認證應該會讓大家比較願意去相信這套方法
結果被人說是因為有成績才生出這篇文章的==
還特地挖我之前在學測串的留的學測成績出來
說進步十幾分以內都叫誤差
不是誒
十幾分就可以從台大資工掉到交大資工乙組了==
再問說那他覺得這樣寫到底有啥問題
又說沒有
阿如果要說這篇文沒用好歹也指出問題點吧
指不出明確的問題點又說這篇文對其他人沒用是怎樣
還有某個來亂的
幹些讓人不爽的事
總結這兩件事,加上又處於分發階段
所以我那時壓力滿大的
最後跟朋友討論完裡面一些內容後才比較有信心去回覆
但還是棄了場外一年多
大概是因為我也不太想去一一回覆質疑(很累==
才會說最後一次更新

但現在想想
不管是教得好或是普通的老師和教授
學生們也不會因為他們的出現
該科成績就瘋狂進步吧
班上通常還是一群學霸,大部分普通人,還有一些不念書的
方法就算是對的,還是會因為個人悟性,剛好讀到,不想努力
等等複雜因素,讓成績有所不同ㄅ。

九.說一下當年狀況好了

高中時一直覺得國文很難準備,上課時就跟著老師看看課本,考前一個禮拜努力背一堆形音義,最後考出來也不怎樣。就算說要加強,那假設我平常就認真背那些形音義,感覺到考試也忘得差不多了,最後連形音義也懶得背,全靠理科救校排。
到了準備學測時,方向就更亂了,學校上課光教小範圍,一定沒用,看課文什麼的感覺很浪費時間(那時覺得根本不會考),最後就去了短期補習班跟刷題本。
我真的覺得去補習班是我做過最錯誤的決定,會讓你有種感覺聽完課,照著他的話做,成績就會進步。我自己作文能力還算中上,段考有時會挑出來當作班上模範作文,但因為模擬考給我的分數都很爛,大概都二十幾吧,讓我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所以就開始用補習班的爛招,像是偷他們範例作文的段落之類的,而且這樣的做法是那個老師大力提倡的,上課內容就是看幾篇他寫的作文,然後照著填空,最後學測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做,拿了個跟模擬考差不多的爛分數。
指考期間我是沒有去檢討作文的問題,因為沒啥必要,但我回看了一些學測期間寫的作文,還有以前寫的一些文章,我的感想是學測寫的都給我一種想要迎合閱讀者的感覺,用誇大的語氣跟詞藻去堆砌事件,顯得內容很空洞。而以前比較出色的文章,則顯得言之有物,文筆流暢,但基本上沒用什麼詞語去裝飾文章。我猜啦,大考大概是要在言之有物跟詞藻堆砌上取得一個平衡就可以拿到好的分數,而其中言之有物比較重要,但這只是我的猜測,畢竟我考爛了ㄏㄏ

另外模擬考作文真的是個屁,我朋友在模擬考都拿三十幾快四十分,最後學測只有二十分,現在還在重考輪迴當中。更扯的是,作文空白但是還拿到十五分的人,我都懷疑他們的評分方式是拿一台電風扇開始吹作文,飛得越遠分數越高,總之,不太需要在乎模擬考的作文。
雖然已經是指考的季節了。

指考準備就前面都提過了,就不提了。
最後講一下學測跟指考考試情況
學測時狀況大概跟平常考段考差不多,懂個七成,三成不太會,有點後悔沒有認真準備這科,但也沒覺得會考得特別爛,甚至連注音都猜對,最後考出來發現成績很爛才恍然大悟,用平常程度準備學測難怪會爆。
考指考時其實覺得滿抖的,學測時的經驗害我很怕會一樣爛掉。開始考試時,注音不會寫有點灰心,之後的國學常識還有一些文言文都會寫,現代文的部分也沒有覺得有太多爭議點,寫完發現時間不太夠就先去寫多選(如果來不及時寫,偶爾會判斷失誤),大部分都在我會的範圍內,最後回去讀文言文,有些邏輯判讀要反覆思考外,其他都還算ok。結論是我大概只有一成不太會。最後猜的一半對一半錯,其他還有文言文判斷錯誤,事後覺得那題自己確實看不出來,只能算沒辦法。
限制每頁的閱讀時間還滿重要的,超過了就直接跳題,這樣比較不會壓縮到其他題目的判斷時間。

把能寫的都補完啦,想不太出來還有什麼好補的ㄌ,考試狀況回想了很久ㄏㄏ
指考也要廢掉ㄌ,隨便啦

創作回應

Chester
請問悅讀100跟漸進式樓主有寫過嗎 這兩本會不會不適合用來準備學測
2021-10-30 08:13:07
端神
只有寫過漸進式,我覺得答案是都滿合理的,難度普普,沒什麼太刁鑽的題目,我認為是滿符合現在趨勢的
2021-10-30 11:24:14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