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轉載】考試引導教學

融晴雨挽七色弓 | 2015-03-25 16:44:47 | 巴幣 0 | 人氣 108

 
去年九月,陳安儀的女兒升入國中,面臨考試引導教學的傳統學習型態,陳安儀選擇用行動改變現狀。她的心路歷程,未來將每月在《親子天下》和讀者分享。
 
二○一四年的一月,我們全家做了一個重大的改變——從住了幾乎一輩子的台北,搬到宜蘭頭城去。
 
搬家的原因為何?說出來之後,有些人不免瞪大眼睛,覺得我簡直是瘋了;也有些朋友豎起大拇指,稱我「現代孟母」。事實上,更多「家有國中生」的家長,心有戚戚焉,完全了解我的心情與決定 ;只不過,很多人沒有能力改變現狀,無法像我一樣,說走就走。
 
是的!我正是為了讓七年級的女兒轉學,脫離體制內的國中,幫一雙兒女選擇了宜蘭縣的人文實驗中小學,全家「島內移民」到宜蘭!
 
國中與國小原來是天差地別
 
我一向提倡用最自然、親密、健康的方式教養小孩。所以,我的一雙兒女都吃母奶長大,五歲才上幼稚園;而且我是「公立學校」的擁護者,兒女的幼稚園、小學都念住家附近的學校,從未上過安親班、課後班。課餘時間我們總是帶著孩子四處旅行,盡情的閱讀、運動。
 
幸運的是,孩子們也都表現良好,並沒有「特殊課題」讓我們傷腦筋。在「大湖國小」遇到的老師大多充滿愛心、教學認真。因此,我們度過了六年愉快的小學時光。老師也很欣賞女兒的活潑個性與音樂才能,所以她一直過得自信而快樂。
 
所以,當時的我,壓根兒沒有想到,國中的教育狀況,與國小竟是如此的天差地別!
 
小學畢業前,我依據女兒的興趣與其他家長的建議,選了家附近一所有管樂團的公立國中。因為知道女兒的數理不佳,所以我特別避開了學區內的明星學校,以免給孩子太大的功課壓力。
 
我天真的以為,既非明星國中,再加上十二年國教即將實施、政策改變,中學的教育應該會愈來愈多元、愈來愈開放才對。即便大家都警告我,台灣的國中生考試很多、很可憐,我卻認為:「只要家裡不給成績壓力就好!」
 
家長日的震撼彈
 
開學第一週的「家長日」,我就歷經了一場「震撼教育」。首先,各科老師所有的解說,都圍繞著評量與考試、補充教材、考題打轉。
 
因為自己從事作文教學,所以我便順口向國文老師詢問了作文科的教學方式,沒想到得到的答案卻是:「國中沒有時間上作文課。作文就是直接考試。評分的標準是......」聽到這裡,我識相的閉上了嘴。
 
我知道,我的孩子已經進入了一個「考試引導教學」的現場,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考試。
 
家長日後幾天,女兒帶回了一張「意願表」──要填寫是否參加課後留校「第八堂」。
 
我仔細看了一下,通知單上說明,課後留校的原因主要是以「補救課程」為主,安排一些課外活動、或是不影響正課進度的補充學習。我因為考量家居位置比較偏遠,要一起接送老二;再加上我希望女兒可以早點回家看看課外書、彈彈琴,因此我便勾選了「不參加」。後來才知道,這美其名為「自由參加」的第八堂,在台北縣市絕大多數的國中裡,根本就是「一定要參加」的。勾選了「不參加」的女兒,從此成為「製造班上困擾」的學生。
 
教學亂象一大堆
 
女兒進入國中之後,我真是眼界大開。因為,無論外界社會怎麼改變,我們的國中教育,卻和三十年前一樣,沒有什麼改變。首先,大考、小考仍然一大堆,絲毫沒有因為十二年國教的開始而減少。
 
因此,上了國中後,女兒、甚至全家都感受到極大的壓力。天天大考、小考考不完不說,甚至有一次,一天之內,數學科竟考了兩張一模一樣範圍的考卷!女兒早上考了二十八分,下午考了四十六分。
 
如果學數學的目的只是在「考得比較熟練」、「考到看到題目就可以寫出答案」,我想難怪我們的孩子雖然小時候數學成績全球名列前茅,但就算下輩子也教不出諾貝爾獎得主!
 
更令我驚訝是,有一次,我在陪同女兒訂正考卷時,看到她把碘試液做澱粉實驗的結果寫成「深藍色」。於是我問她:「妳們做過實驗了嗎?那個顏色不只是深藍色,它是很黑的藍色,所以要寫『藍黑色』才對噢!」
 
結果她說:「沒有啊!因為老師說,實驗室沒空,所以我們先考試,下週才做實驗。」後來我才得知,「省略實驗」也是國中常見的教學現象之一。
 
天啊!先考試再做實驗?這是哪門子的科學教育啊?
 
所謂的發現問題、搜集資料、提出假設、實驗論證、研究結果......原來只是一場紙上談兵嗎?
 
在小學時從未讀過「文言文」的國一生,剛開學,第一篇課文(雅量)也是白話文。結果,發回來的評量卷中,不但要考他們「之乎者也」的文言文詞性,還要判斷一堆連我寄給大學教授,連教授都無法解答的「修辭」問題。
 
女兒國小的時候,最喜歡國語科,作文成績也一向名列前茅。升上國中後,第一次拿到發回來的國文考卷時,她哭了:「媽媽,沒想到,連我最好的國文也變得好爛......」
 
我看著挫敗的她,眼眶也不自禁的紅了。我從未想過,「不在乎考試」、「不在乎成績」,不是光憑我這個家長的「不在乎」,就能達到的。
 
女兒變得滿口都是「成績」
 
於是,我眼看著女兒,升上國中之後,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在強大而不必要的考試壓力下,逐漸變得神情抑鬱;為了不想讓她也成為奔波補習班的可憐蟲,我只得放下手上忙碌的事業,戰戰兢兢、隨時配合她的需要,成為她的專屬家庭教師。
 
她不再有時間練鋼琴、吹法國號;也不再有時間畫漫畫、寫小說。雖然我每天都告訴她,成績不重要,但是生性不服輸的她,仍然一天到晚待在房間裡念書,念到半夜十一、十二點,連考完試的隔天假日,都不願意出門輕鬆一下。
 
逐漸的,我發現她連覺都睡不好,半夜夢遊起來哭泣,隔天卻完全不記得。我注意到她滿口都是「成績」,無論談到什麼人、什麼事,她第一句話就是「噢!那個XXX的數學跟我一樣不好。」或是「那個成績很好的XXX今天如何如何......」甚至她在偶爾上網,跟網路上認識的網友聊天時,居然劈頭第一句話,就問對方期末考成績如何?
 
我看了很難過。
 
好幾次,我跟朋友談到這個情形,不禁淚下。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把她從小拉拔到大,希望她五育並進、身心健康,並且自信、自在。然而令我難以置信的是,國中開學才短短兩個月,她就彷彿變了一個人——對自己愈來愈沒有自信,自我評價愈來愈低!
 
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應該讓女兒繼續這樣的國中教育?我是不是要讓她盡全力去拚成績而放棄原本的所愛、所長?我開始去想,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現狀?雖然身旁的每個人都告訴我,「哎呀!孩子遲早會習慣的啦!」可是我卻無法說服自己,裝作看不見孩子身上這些令我憂心的改變。
 
我不希望孩子原本自然存在的好奇、學習欲望被無止盡的考試消耗殆盡;我不想要看到他們把青春浪費在背誦那些將來隨手可取的死知識上。我不要他們為了考試而讀書,我擔心他們以後看人都帶著「分數」、「成績」的荒謬眼鏡。我更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孩子的自信被一次次的不及格、落後的排名消磨而去......我決定採取行動!
 
於是我才開始尋思其他的可能,探求一個更適合我孩子的教育環境,展開「我的教育實驗」。
 
(※陳安儀「教育實驗」全紀錄,未來將每月在《親子天下》和讀者分享)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