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eekly Famitsu Taiwan / Ching Win Publishing
訪談
日安,請和讀者打聲招呼吧。大家好,我是來自台灣的VOFAN,是在家工作的Illustrator。在台灣,我擔任Weekly Famitsu台灣版的封面繪製,至今超過八年。原本我的作品都是在台灣發表,這幾年來,也陸續有作品在日本發表,過些日子也會有電玩方面的標題公佈。透過PIXIV,認識很多實力堅強的繪師。
您使用VOFAN作為筆名的動機?西元1999年以前,我還沒有很正式的筆名,為了註冊網路上的討論區,臨時隨意想了一個ID,就是VOFAN。一些日本朋友可能以為和中文名字的發音有關,事實上並非如此。VOFAN的意思是Virtual On Fan,
Virtual On是我非常熱愛的電玩遊戲,Fan就是支持者的意思。雖然這個筆名沒什麼特別的含意,而且很難唸,但網路上的相似度非常低,因此也一直用下來了。我到現在,都還有在玩這款遊戲喔。
除了VOFAN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您還在網誌上使用「米歐」這個暱稱。請談談這個暱稱的由來吧。米歐是用中文念V和O兩個字的寫法,因為VOFAN太難發音了,有些朋友就開始這麼叫,久了就成為一種暱稱了。
將首頁取名為「青春電繪物語」的理由?因為當時看了
岩井俊二導演的電影《
All About Lily Chou-Chou》,它的中文片名是《青春電幻物語》,我很喜歡岩井導演的畫面,而我畫的又都是青春少女的題材,便參考中文片名改成「青春電繪物語」做為網站標題。
讓您走上作畫之路的契機?從小就非常喜歡畫圖,上不喜歡的課,總是在筆記本塗鴉,只是,小時候是想當漫畫家的。
到了大學,開始接觸網路,也發覺自己的渺小,因此更努力地學習繪圖,參與同人創作,並且架設個人網站。大學二年級時,在信箱接到了台灣遊戲公司的邀約,繪製電腦遊戲的人物設計,我從此終於肯定自己能夠以此為業,也因此更堅定走向創作生涯。
親戚和朋友對您作畫的看法?基本上,親戚可能不清楚我的職業。有人以為我是漫畫家,有人以為我在做電腦動畫,有人認為我在做網站,說插畫家其實很少長輩懂;不過他們都支持我做想做的事情,這樣就很好了。朋友們也都是支持的。
無論是pixiv的圖像還是profile的肖像都是一隻可愛的小豬,和魔物獵人系列的プーギーちゃん還真像。您選用這隻小動物的理由是什麼?和魔物獵人其實沒有關係,那是我在2004年學習3D軟體MAYA的練習作品,豬是我最喜歡的動物,所以就做了一隻3D的小豬。現在,我已經完全忘記3D軟體怎麼操作了。
您的作畫技是是在哪裡習得的?因為我並沒有受過專業的繪畫訓練,所以技法上多半是自學。但是在攏長的成長期中,觀念上受了很多人的啟發。最早是美樹本晴彥先生影響我在陰影上勇於使用紫、藍、綠之類的鮮豔色彩。後來也學習過
大槍葦人先生那種穿著純白洋裝的骨感少女。受到新海誠動畫《星之聲》的影響,而對理解光影影響畫面情緒是多麼重要。受到
OKAMA先生的影響,而更加注重角色的設計感。受到攝影師
川內倫子小姐的影響,在畫面上會喜歡單純明亮的調性。這幾年的作品沒有邊線,則是個人自然而然形成的風格。
您對自己畫風的看法為何?我覺得自己作品的魅力是重視光影但明暗對比卻不強烈、重視攝影的構圖方式,繪畫特色是沒有邊線。但角色的骨架和肌肉還有待加強,沒辦法一口氣畫的很自然,常常要一修再修,這點覺得很苦惱,也是自己一直在努力的部分。另外,男性角色也是比較不擅長的部分,我甚至還買了帶有BL成分的教學書來學習......
您使用Photoshop作畫的理由是?因為圖層功能最完整。擬真筆刷的功能雖然一直不理想,但以個人畫圖的風格來說,Photoshop那簡單乾淨的筆刷也夠用了。
以後是否有打算導入新軟體來作畫?最近看到一套叫做
QUMARION的3D輔助作畫系統,讓人頗為心動,不過還不清楚能提升多少效率,還在考慮中。
請展示作畫環境。因為我家採光較好的地方是客廳,所以我的工作空間是客廳的窗邊。
我的工作環境是全電腦繪圖,所以除了桌上用來構思的筆記本以外,沒有預留紙筆手繪的空間。數位版左邊常常堆滿正在使用的相機、參考書籍類的東西,常常更換。
工作桌的左邊是電視和音響,右邊是書櫃。窗戶上面的紙飛機是某天製作CG素材的時候,為了拍攝而黏上去的,覺得意外的氣氛很好,所以就這麼一直黏在上面了。
繪製一份作品須要費時多久?商業作品大約10~20小時,通常分成2~3天完成。構思、畫線的時間,和上色的時間比大約是4:6。
作畫時會感到愉悅的部分是?畫出滿意的草稿,會讓人覺得這張圖已經成功一半了!這是最讓人感動的部分。
開始上色後,畫裙子、畫連身洋裝的細肩帶部分、和幫黑長襪上色,這些過程都會讓我覺得愉悅。
感到棘手的部分又是?畫背景,雖然我大學是建築系,對背景還算擅長,但因為很花時間,讓我又愛又恨。很想趕快進入畫角色的部分啊。還有前面提過的,男性角色也是很棘手的,我可以畫出正常的男性角色,卻很難畫出有魅力的男性角色。我得想辦法讓自己喜歡上男人才行,是嗎?
傳統技法作畫的相關經驗?我沒有受過正統美術教育,十幾年前也沒有多少教學書,傳統美術技法都是自己摸索的。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高中時受到喜愛的繪者--美樹本晴彥先生的影響,嘗試以紫色或藍色取代陰暗面的黑色,後來才知道,陰暗面加入其它色彩而不使用黑色顏料,算是一種水彩基本常識。
請分享用色的經驗和技巧。其實,因為對畫寫實的配色不太擅長,自己也很困擾,既然如此,就走幻想的風格吧。陰影的部分盡量使用豐富的色彩,但又控制住,不要比明亮處還顯眼,就能讓畫面色彩豐富,又不會太豔麗。
請談談人物的創作。創作原創人物,需要非常多的參考資料,越是幻想的角色,就需要更廣泛的資料來啟發創意,除了服裝設計書籍以外,例如生物圖鑑、植物圖鑑甚至汽車圖鑑之類的,都可能有所幫助。人物創作是一個很掙扎的過程,設計人物時,究竟要將自己喜歡的要素放進去,還是更有爆發力的要素呢?我常常購買藝術服裝設計書籍,有些前衛的服裝讓我大為驚嘆,但自己去畫時,又不太可能真的那樣做,舉例來說,我很喜歡短裙,喜歡角色露出大腿、肩膀和脖子,相信大部分的男性讀者也都喜歡,但,如果每個角色都這樣做,能發揮的地方就會變少,角色一多,重複的要素不斷出現,就讓人缺乏驚喜了。要具有爆發性的創意,又要有足夠的角色魅力,實在不容易,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想到這裡,我就更加佩服OKAMA先生。
![]()
© Bookspring Taiwan Inc.
您對人物姿勢的看法?人物動作是我比較不擅長的部分,每次看到一些可以畫出具有魄力的動作的繪者,就相當佩服,相對之下,我畫的動作就比較靜態,除了個人比較喜歡靜態的題材之外,大概也是對動態動作不太拿手吧。這也是往後會持續加強的部分。
如何才能讓人物的面容顯得傳神呢?自己的情況,是對人物注入愛,真心的喜歡筆下的角色吧。不過這也會有弊病,就是接到很難喜歡上的角色設定時,就很難畫的好。
您對構圖這方面的概念為?先談一下人像攝影的場合,人物的攝影很不簡單,對像不一定能擺出你想要的動作,光線的條件和背景都也不一定如你的意思。繪畫的構圖的場合,在腦海中幻想自己拿著一台相機,對著你設計的角色拍照,思考要用廣角鏡頭還是望遠鏡頭,光線、背景和角色動作都可以完全自己作主,是畫圖最有趣的部分,但是,構圖是創作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落差最大的。靈感來的時候,可以一個晚上畫三張滿意的構圖草稿,沒有靈感的時候,兩天都畫不出一張滿意的。
請談談背景創作的經驗。在我的作畫過程中,假如有背景,則背景和人物是同等重要的,有時候,也會先想出背景構圖,再來安排人物的位置或動作,因為,背景對於畫面氣氛的表現,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繪製背景的時候,第一步是決定消失點和水平線。
您對少女題材情有獨鍾的原因?可能自己在青春期的時候,是讀男校的關係吧?印象中,那時幾乎沒有和同年齡的女生交談過呢,少數說過比較多話的大概是
藤崎詩織吧(笑)。現在或許想彌補過去逝去的青春,所以總是喜歡畫少女。
如何展現女性的性感魅力?當在路上看到女高中生時,我覺得纖細的脖子和小腿是很吸引人的,但是,在展場穿得露出度很高的SHOW GIRL,反而我就不太有感覺。個人不喜歡高露出度的性感,而是比較間接的、暗示性的。我喜歡像是露出肩膀、大腿,若隱若現的感覺就有足夠的魅力了。
![]()
© Bookspring Taiwan Inc.
您還經常讓女孩穿上連衣裙或是水手服,配上雙馬尾,看起來真萌呢。連身裙和水手服都是一種純潔和青春的象徵,風吹來的時候,飄逸的裙襬既美麗又引人遐想,真的是少女的戰鬥服。雙馬尾則擁有長髮的飄逸和短髮的俏麗,又比單馬尾更有女孩的感覺,從後面看,脖子也不會擋住,可說是一種完美的髮型啊。
您目前的自我期許是「最低限度必須達到自認為的八十分」,我們想了解這個評分標準。理論上,作品應該要完全滿意才能交出去。可惜現實上,商業作品往往牽涉到種種限制,難以畫到滿意,尤其是不喜歡的題材、時間又很趕的時候,畫出來的圖畫,甚至有不想承認是自己作品的可能,那被稱為「黑歷史」。因為常有這些情況,我對自己下了一個標準:「最低限度要達到自認為的八十分」,至少自己看來「還不錯」才能交出去。如果沒達到這樣的標準,我就會熬夜,或是想盡辦法說服業主延期來達成。成為黑歷史且在市面上流通的作品,可說是連半夜都會夢到,是非常可怕的啊。為什麼訂為八十分而不是九十分,是因為以自己的程度而言,八十分是有可能達成的目標,未來如果我的作畫品質能更穩定,會再提高標準。
請推薦一些不錯的作畫參考資料。網路資源,我總擔心有一天網站會掛掉,所以比較喜歡買書,看著櫃子上的一堆書就很有安全感(笑)。想推薦的書太多了!我很喜歡蒐集書,雖然很多都沒時間看,但日後需要用到而拿出來看時,會覺得「啊!那時候有買真是太好了」。
DK出版社的
THE NATURALHISTORY BOOK,一本和磚塊一樣重的書,是最廣的自然圖鑑,有大自然各種現象、礦物、昆蟲動植物的精美圖片,尋找點子時非常好用。
DK出版社的《
Swords: A Visual History》,古今東西的各種刀劍照片,圖片又大又精美,應該是有需要畫武器的人必備的一本書。
集英社的《
HYPER ANGLE》系列,很知名的真人動做資料,提供了很多有魄力的角度。
PAGE ONE PUBLISHING PTE LTD出版社的《
Fashion Source: Technical Design》,這本書有非常清晰而齊全的手繪基本款服裝圖片,是非常詳盡的參考資料。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
Alexander McQueen: Savage Beauty》,讓我看到如此大膽而有藝術性的服裝設計。
目前最滿意的插畫作品是?通常每個時期都會有滿意的圖,而以前覺得滿意的,就會覺的不滿意。但在西元2004年畫的「
少女美好的幻想世界」這張,雖然相隔七年,技法實在不成熟,但畫面和構圖到現在還是滿意,我想是因為圖的靈魂的關係吧。近期滿意的作品,則是「
Night is coming」這張,雖然是角色為主的作品,但我對表現晝夜交替的超現實表現覺得滿意。
今後想挑戰哪些作畫技法呢?我曾經嘗試過3D軟體,有些畫家能夠3D建模搭配自己畫的2D角色,就可以讓背景更有立體感,不過3D同樣需要非常多時間去熟練,後來我也就放棄了。真希望有一天睡醒就突然領悟了......
![]()
© Weekly Famitsu Taiwan / Ching Win Publishing
作畫中的放鬆方法是?短時間的放鬆方式是抬頭看窗外的景色,並且眨眨眼。畫圖累了我通常會去蹲馬桶,拿一本喜歡的書在廁所看,這是一種奇妙的放鬆方式,通常出來以後就會很有幹勁。較長時間的方式是躺在旁邊的沙發睡一下,我家的沙發很好睡喔。
原稿中的能量補給品是什麼?工作前會喝咖啡,工作中一直喝茶。累了會翻攝影器材雜誌,還有拿起相機拍照補充能量。
要怎麼騰出時間來作畫呢?因為作畫就是工作,所以要把作畫時間當作去上班,每天盡量固定作畫的時間,便可盡量避免偷懶。一起床,吃完飯立刻工作,工作完再休息,而不是先逛網路或先打電玩再工作,這樣效率會好很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遇到瓶頸或是低潮時,您的應對方式為?看電影,到網路書店購書,更低潮的時候就買相機或鏡頭......
作畫的時候,您會注意哪些部分?會特別在意光線的來源和方向。
您的作畫原則?希望能賦予每張圖有獨特的氣氛。
如果作畫委託抵觸了原則,您的應對?如果真的接下來了,那麼當做尋找新風格來做了。有時候,也有可能摸索出不同的可能性。
您認為對作品投入愛情,才能讓它帶有獨特的魅力。那麼對某些難以投入愛情的作品,或是不合胃口的委託,您要怎麼「擠」出愛情呢?目前我接案子的前提,是畫起來愉快才接,不合胃口的委託我就不會接了。但還是有人情上必須接受的委託,那就當作一種挑戰或磨練了。
![]()
要怎麼把意象傳達給讀者?在畫的時候,盡量讓自己的心情,變成和圖想傳達的意像相同。例如,畫戀愛的題材要讓自己感覺愛情,畫動作題材則讓自己熱血沸騰,畫治癒的題材則讓自己心情平靜,通常我會藉由聽不同調性的音樂,來轉變自己的情緒。
如何讓自己擁有感受性?廣泛的閱讀和欣賞不同題材的作品,並且讓自己對任何事情感到興趣。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像是午後的陽光、實木的桌子、夜晚的路燈,這些平凡的場景,可能會傳達一種細微的感性,帶給人寂寞、平靜或溫暖,我藉由攝影練習去觀察它們。
讓大家肯定自己作品的秘訣?平常我大量培養各方面的感受力,不只是插圖,對於如文學、攝影、電影、音樂、設計、時尚、旅遊等議題,我都很有興趣的各方涉獵,雖然不像苦練畫技這樣對畫面有明顯的幫助,但我想這些吸收的元素,會成為個人特質,藏在作品的最深處吧。
提升畫功的訣竅?訂立每個階段的小小目標,然後逐步去完成,不要一開始就抱太大的野心,那樣挫折感很重。
您認為「努力」和「天賦」對繪畫的影響是?天賦和個人風格有關,更多的努力則會讓作品的穩定度和效率提升,若是對職業創作來說,這兩者都不可或缺。
倘若作畫崩壞該怎麼辦?記取什麼地方特別容易崩壞,往後特別加強那個弱點,然後,忘掉自己曾經畫過那張圖。
如何激發創作的靈感?閱讀和畫圖不相關的書籍,無論是小說或是圖文書,甚至科普書都可以,這些書雖然對畫圖沒有立即性的幫助,但可以累積在腦海中,有一天說不定能派上用場。若沒有閱讀的興致,就出去走走吧!如果是時間有限的狀態,我會使用心智圖的方式尋找靈感,即以關鍵字延伸出更多關鍵字,然後挑一些詞來轉成圖像。
![]()
最喜歡的角色是?近期了話,應該是天元突破的妮亞NIA。在這個極度熱血的作品中,這個角色是非常獨特的,尤其是堅強又溫柔的笑容完全融化了我。
最讓您佩服的繪師是誰呢?OKAMA、新海誠、村田蓮爾、金子一馬、岸田MELU都非常喜歡,要說最配服的,應該是OKAMA先生,我覺得他的上色和筆觸簡潔、配件十分有設計感,女孩子時尚又可愛,角色有活生生的感覺,非常耐看,每次看到他的圖,都會深深感到自己在設計感方面的貧乏。
方便的話,可否介紹幾位台灣繪師給大家認識?BLAZE WU,是一個具有天然呆屬性的女性繪師......當然不是因為這樣才會欣賞她的圖,而是她的風格同時融合了東方的狂放筆觸、西方的奇幻寫實,和日本的纖細美型,風格強烈而獨特。她很特別的是案子接很少,為了要追求完美,一個月只畫一張圖,非常有個性。
PUMP,是一個具有天然呆屬性的男性繪師......在機械和場景,特別需要準確透視感的題材上,非常擅長,應該是台灣最擅長畫機械的繪師之一了,且他的美少女也畫的非常棒。
ICELOG,本業是台灣最高學府台灣大學醫學系的學生,在忙碌的課程之中還能畫出頂尖的圖,非常佩服。圖的題材有濃厚的中國風,角色是日式的美形,她在氣氛的營造,畫面的空氣感具有獨自的SENSE。台灣因為是個小島,在這個圈子的繪師,或多或少大家都彼此認識。
您怎麼會對攝影有興趣呢?最早是為了畫背景而需要拍照取材,購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台數位相機-
Fujifilm finepix 6800Z,因為大量拍攝素材,逐漸從單純的取材而產生興趣。到了現在,我對攝影的興趣,不亞於繪圖,且也是發洩壓力的另一種方式。攝影提供了另一種方法來看世界,而攝影也從原本的輔佐畫圖,到現在變成一種元素,加入我的圖畫思維中。
請展示您的相機收藏吧。我非常喜歡小巧或造型古典的相機或鏡頭,因此購買的幾乎都是此方向;雖然我也有大台的單眼相機,但體積大重量重,我幾乎都不會拿出去用。Leica M接環的鏡頭是我的最愛,先後買過
Konica Hexar RF、
Epson RD1和
Sony NEX3來裝這些鏡頭。以前我也用過一陣子的底片,現在則因為後製的關係,只用數位相機。
個人對於相機的選擇,只有一半是性能或實用價值之類的,另一半是有沒有「愛」,也就是摸起來的手感之類的,金屬、皮革、古典、精緻、低調,這些要素是我所愛。只要負擔的起,我愛上了一台相機,就不會在意別人口中的性能價格比。想想看,如果你把相機當做談心的密友,難道會先在意別人口中對此人的評價?
Minolta TC-1是我最喜歡的底片相機,也是我剩下的唯一一台底片相機,小巧的機身塞入了齊全的功能,質感一流,光是握著它就能得到心靈上的滿足。雖然已經七年沒有使用它了,我還是不忍心賣掉,偶而還是會拿出來開機玩一玩。
Sony NEX-7是非復古造型的相機當中,我最喜歡的,優異的電子性能,在機身質感上也不馬虎,算是我的取材用機種。
Leica M8已經推出了好幾年,但近幾年的二手價格比較能接受,所以我也買了一台。德國打造相機的水準真的不是蓋的,整塊金屬打造成的機身非常扎實。雖然電子性能非常差,但是拍出來的照片,色彩的表現,和高對比、高飽和的日系相機色彩完全不同,有一種獨特的典雅色彩。拿著它拍照是一種享受,處理它拍出來的照片也是一種驚喜。如果以後
Leica M9的價格也降下來,或許我也會買一台吧。
Sony RX-100這台相機是口袋相機當中,畫質最好的,電子性能也夠強,是不想特別背著相機出門時,放在口袋的最佳選擇。
您那專業的攝影以及漂亮的作畫之間,是否有某種相輔而成的關係?繪畫和攝影,對我來說是互補也是相輔相成。互補的地方是,畫圖時我並不朝「色彩畫得像照片般真實」走,拍照時則又不朝「色彩調的像是畫」去拍攝,我讓畫圖和拍照在本質上分開。相輔相承的部分,畫圖這方面,從攝影理解光影和景深,讓畫裡面的色彩虛幻,但光影和景深又有些接近攝影。攝影這方面,則維持照片本身真實的色彩,在構圖和取景上,讓照片有超現實的氛圍,就像畫一樣。
是否有特殊的習慣?好像沒有稱得上特殊的習慣,最多就是要專心工作前會去蹲馬桶吧。
請聊聊曾經在內心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吧。川內倫子小姐的眾多攝影作品。色調看起來是那麼地溫柔、主題卻又那麼地殘酷。很想畫出那樣的感覺呢。
有喜歡的名言或座右銘嗎?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 [*],這是戰地攝影師
Robert Capa說的,考慮到他拍攝的題材,就覺得熱血沸騰。
[*] If your picture is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談談您的英勇事蹟和黑歷史。英勇事蹟:大概是以前常一個人去廢墟拍照吧,不過這其實是危險的,不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再來就是,國中時曾經買過一盒HG等級的鋼彈模型,裡面卻沒有說明書,單看著外盒上的圖片把它組完了。黑歷史:高中的化學科考試得過零分。
回首過去,您有沒有所謂的「人生轉捩點」呢?太多了。大學二年級接到第一個電玩人物設計的商業案,大概是走入這個業界的第一步。替青文出版社繪製電玩通的封面、以及繪製西尾維新的《化物語》封面,也可以說影響了這幾年來的人生。人做一個決定的當下,多半不會意識到,這個決定將大幅影響自己的人生,只有事隔幾年,才會察覺有如此大的影響。
迄今最困難的挑戰是什麼?要在一張圖上畫複數個角色,而且他們的動作彼此有互動,是我覺得比較困難的類型。
![]()
© MAXPOWER Publishing
曾經有用左手作畫的經驗嗎?沒有,不過有試過用腳畫圖,畫得超爛的。
曾經採用所謂的「修羅場模式」來作畫嗎? 十年前畫同人的時候會,但現在幾乎不會。除了健康的理由外,熬夜會讓自己的創作能力低下,畫圖也變成不愉快的事情。雖然現在畫圖是工作,但還是希望保持愉快的心情工作。
請您聊一下台灣的動漫文化。台灣的動漫幾乎都來自日本,所以受到的影響很深,包括我自己,也是看日本動漫畫和電玩長大的。台灣市場較小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事實,商業的機會比較少一些,所以,大部分的創作者都往同人創作發展,這裡的同人創作非常蓬勃。
繪師這個身分,最讓您感到高興的是什麼呢?就是可以認識更多繪師吧。能認識更多的創作者是很讓人興奮的。
對您而言,作畫這件事的意義為?以前作畫是興趣,現在是工作,是每天睡醒和睡前都一直想起的事情,愉快和痛苦交錯,平靜與掙扎輪流,自信與灰心皆有,或許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吧。
聊聊未來的期望吧。希望減少工作量,將時間集中在把每一張作品好好地畫到完美,最好一個月畫一兩張圖就好了。另外,就是希望能在四十歲轉行當攝影家(同樣的話,數年前,我也說過希望能在三十歲轉行當攝影家)。
最後請和讀者們說幾句話。我覺得自己能持續的在業界發表作品,除了運氣好以外,重點是一直靠許多人幫忙。小時候覺得「畫圖」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只要圖畫的好就夠了;長大才知道,要把畫圖當做工作,那就必須把自己當作產業鍊當中的一環,處在這個業界,就像在一間很大的公司,人與人的關係、敬業態度、信用問題,這些都和畫技同等重要,在各方面都不夠成熟的我,也是一直在持續學習。謝謝大家讀完這麼長的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