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光臨,在此為您開啟一道通往日本混音殿堂的大門-「EXIT TRANCE」。
體驗「聽感」、「音感」、「境感」三重的享受。
(內容豐富,強烈建議聽眾們別短時間內急著看完,找個時間慢慢品嘗吧。)
我承認這張「封面故事」的SABER只是裝飾用而已,跟不列顛帝國的興衰一點關係都沒有。
本次文章內容有...
封面故事 :動機?只是張唱片罷了。
「EXIT TRANCE」的誕生:動畫補電計畫
「EXIT TRANCE」的騷動: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EXIT TRANCE」的膨脹:從一人單騎,到群魔亂舞
「EXIT TRANCE」的忌妒:侵略!V家娘!
「EXIT TRANCE」的憂鬱:從傲嬌變病弱
「EXIT TRANCE」的消失:東征失敗,回鄉耕種
在日本動畫開播以來,歌曲和動畫之間的關係就緊密結合。
不,應該說「動畫本身就是聽覺、視覺、與劇情的享受」。
關於ACG界的各種文化,不管是好是壞,這些文化一定也是從「視覺、聽覺、劇情」這三元素下去衍伸出來的。
所謂的「動漫歌」,這樣的形式分類也就出現了。
甲:「這首歌好聽耶,是誰的歌啊?」
乙:「歌手"智慧守姬"唱的"愛瘋寺"。」
甲:「你有很多"智慧守姬"的歌嗎?傳一點好聽的給我吧!」
乙:「那我傳這首-那些年,我們一起愛的女孩-片頭曲給你吧!」
甲:「這是動漫歌?」
乙:「對啊?怎麼?」
甲:「感覺好宅喔,換別首。」
乙:「......不都是同一首歌嘛!"智慧守姬"唱的"愛瘋寺"啊!」
嘛,所以要說動漫歌宅嗎?
真要讓我說起來......沒錯,有些歌真的是宅死了!但是它夠格!
因為這些歌曲就是達到選曲或是製作上的要求才能當一部作品的「門面」。
這個「門面」甚至還會影響到一部作品名氣,你說它能不宅嗎?
「越宅的歌越成功,因為它能把歌曲與動畫連結在一起!甚至還可以成為劇情的一部份,並且成為商品,連歌唱者都受惠,這就是市場。」
歌曲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宅」,宅只是讓人聯想後得到的「印象」。
(「電波」或「洗腦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些都不過是歌手或音樂製作人對音樂或節奏的表達方式罷了。
(可別看這樣,中日韓、歐美流行音樂圈裡面有「宅味」的歌也不少。)
所以用寬宏的角度來看,「動漫歌曲」這塊領域也才不過是日本流行音樂圈與非流行音樂裡面的一塊餅乾......
小小的,餅乾屑。
再講直接一點就是:「啊不都是日文歌?有差嗎?喜不喜歡而已。」
好啦,相信有不少人和筆者一樣。
曾因為「歌」的關係追求一部動畫;曾因為「歌」的關係繼續看完一部動畫。
可能因「歌」的關係不看一部動畫;可能聽「歌」而完全不知道有這部動畫。
或者...你只是對歌曲有興趣而已?
不管是哪一種人,只要你會聽動畫日文歌,並且是「輕電子」音樂的接受者。
那麼「EXIT TRANCE」絕對值得期待!
「吶吶,萬一我全都聽過怎麼辦?」
「那你還可以把文章拿來轉貼、分享到FB、推坑、佈教給別人嘛!」
封面故事:動機?只是張唱片罷了。
其實很早之前,筆者就有打算寫有關於「EXIT TRANCE」的文章,不過這個混音製作團隊的作品實在多得很嚇人,必須花很多時間整理。
![]()
(想想在當上達人的前一兩個月,賞樂誌的文章有時候點閱數連百都不到...)
(當然這不代表那些音樂不好聽喔!)
因此,也要感謝一下精選閣樓管理者(以前我好像叫他"小紅帽大人"來著?!)長久以來"關心照顧"的加持,以及吸收一些聽眾朋友們的建議,今天走到這步終於正式申請上第一次的達人。
這正是這篇文章,還有賞樂誌本身的動機與動力。
但真的讓筆者決定下手整理並推廣「EXIT TRANCE」這隻大怪物的原因。
其實...只是一張專輯CD。
事情就要從今年和RC頻道的人連續三天的網聚開始說。(電玩展、書展、FF19)
說真的,筆者的領域只對電玩展的PSV;還有書展「服裝戰鬥師」的全套漫畫有興趣而已。(雖然也忍不住追買了「未來日記」最終話和外傳...)
FF19對我來說就只剩下看看COSPLAY以及Lily-an本人現場賣的專輯和簽名。
Lily-an就是Liz Triangle社團裡的主唱,現在以東方二次創作音樂為主,也有過同人專輯。此曲就是筆者購買的專輯(300元)「HIEROGLYPH」的收入曲,Lily-an的歌曲大多是起伏趨近於平順的聽感。
【東方ボーカル】「春風」【Liz Triangle】
聽感:3.2 音感:4.5 境感:4.9
(有人建議我能在FF19的廣場上COS成命運石之門的男主角<臉長是吧?>,如果能藉機搭訕"助手"那應該是不錯吧?可是我沒實驗服!也還好我沒實驗服。......因為那天我們只看到一個人COS成"助手",但可惜是個男的!不過真的很像,也很好看!...但可惜是男的!诶?這是玩笑話。)
然而,真正在這幾天讓我收穫最大的,其實都不是從展覽裡得到的。
而是在......
西門町的「安利美特」......(這平時都能去吧!但平時我又不去那種地方。笑)
進門到底左轉,知情者一定都知道那邊是放滿紳士物品的區域,但你覺得筆者去那邊的目的會是看迷刊嗎?當然不是!
那邊有一面架子是擺售正版CD專輯的地方,其中有一大部分的專輯都只要50元,是尋寶的絕佳地點之一。
(雖然筆者曾幻想能不能在那邊找到便宜的「吊帶襪天使」兩張OST,答案是沒有...)
Panty and Stocking The Worst Album - Milky Way
(吊帶襪天使算是少數因"音樂"和"獨特風格"而願意讓筆者硬著看完的作品。)
最後我挑了三片50元台幣的正版專輯(2006年、2008年、2009年),比較新的那兩張真的「不太能聽」啊!倒是一張HOBi TRANCE系列的UltraViolet專輯給了我不少樂趣。
![]()
就是這張!整張專輯主要是Heavens Wire和Cosmo Nova兩位DJ的歌曲為主。
Heavens Wire我就不特別介紹了,作品沒什麼突出,音感和聽感都偏硬,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查閱。
Cosmo Nova雖然音樂也是生硬,但比較有空間感,不過兩個DJ都不是我喜歡的風格。
好在如果用"Cosmo Nova"下去YOUTUBE搜尋,會發現到一首還不錯的歌喔!
【GUMI】コスモノヴァ-COSMO NOVA-【Megpoid】VOCALOID
(如果DJ-Cosmo Nova的音樂風格都是這樣,那今天這張CD應該不會只值50元。)
到頭來,真正在專輯裡面讓我一聽再聽得,竟然不是由那兩位DJ操刀的歌曲,而是從別張音樂集收錄到這張專輯裡的作品。
還蠻諷刺的,這樣好壞差異不就馬上聽出來了?
聽感:5.2 音感:6.6 境感:5.0
音感上,大量的搖滾元素讓音樂厚度增添不少,主唱也能詮釋出歌詞整體的味道。雖然不至於令人陶醉或有其他太多的體悟,但因為搖滾樂曲的後方還有一個小提琴與電子音的副旋律在加溫,襯出不少淒與寂的境感,但可能音樂吉他的部分下太重,搶了不少戲。(筆者喜愛副歌中的那種帶有東方風的電子旋律。)
原曲:夜明け前より瑠璃色な Promotion video-Lapis Lazuli
筆者原以為HOBi TRANCE和EXIT TRANCE一樣是很龐大的混音專輯系列,結果並不然,不管是陣容還是整體感都不如EXIT TRANCE,有興趣的人可自行搜尋HOBi TRANCE或點此稍微試聽一下全曲目的10分鐘廣告。
(並非難聽,只是有種舊式輕電子的感覺,而在第二首寒蟬的名曲「YOU含連結」更能聽到一些變速上造成的瑕疵和失真。簡單來說就是專輯沒有什麼陰錯陽差,缺少高低潮,聽久令人麻木。)
聽了這些沒什麼活力可言的動畫系混音歌曲,讓我深感EXIT TRANCE的美好之處。於是呼,促成了此篇文章的誕生!
所謂:「美好的事物都是經由比較而得。」
附註:關於聽感、音感、境感
筆者將音樂傳達的感受力,自行分割成三種成分(非專業用法)。
1、「聽感」:在大觀上指得是人對音樂最直接的感受,會因人而異,也會隨聆聽時的心情變化。筆者比較偏重於「氣場」或「音場」的部分,也就是如果聽眾用耳機以外的設備如喇叭或音響,並且不是在「專心」聆聽的狀態下(玩遊戲或做其他事),一首歌會在無意間抓住你的注意力,甚至不知不覺中讓你跟著哼唱或搖擺等等,那這首歌在「聽感」上的分數便會比較高。通常流行音樂比較有這種優勢。
2、「音感」:單指樂器或是聲效方面的整體感,會因音樂的屬性或類型有所變化,如果使用高解析度的高階耳機,或者4CH以上的喇叭設備專心去聽,可以聽出空間感或左右聲道的差別,那這首歌的「音感」(或者說錄音品質)就比較好。例如有些古典吉他的彈奏曲「音感」好到彷彿就像是在耳朵旁邊挑逗似的。筆者對「音感」的打量盡量以音效面為主,而非感覺。
3、「境感」:為一首歌的附加價值,例如歌詞或曲子意涵的傳達,或者說歌曲本身的意義或典故,讓人想做什麼?在心情或心境上產生什麼影響?是否讓人感覺身處異境?「境感」也可以視為一首歌的風格,民族?黑暗?歌德?史詩?神聖?火星?飛翔?空寂?迷幻?有「境感」的歌曲通常在非主流音樂比較常見,也許比較不容易抓住人的吸引力,但對於氣氛營造或是特有主題來說,「境感」對電影配樂或電玩BGM等等無疑是很重要的要素。
以上為筆者主觀的評鑑方式,僅供參考。
「EXIT TRANCE」的誕生:動畫補電計畫
在日本,流行電子音樂企業會社「QUAKE Inc.」已經是老字號招牌了。
雖然筆者找不到該公司的創立時間,但無所謂,我們的主角並不是它。
(QUAKE?雷神之槌?)
真正的主角是誕生在2001年,也就是QUAKE成立的分部-「EXIT TUNES」。
起初「EXIT TUNES」以外語混音或純電子混音為主,這時期的作品基本上已經過於久遠不可考,就算筆者早期真的聽過大概也沒印象了。
時間"咻"一下,馬上來到了2007年9月,也就是動漫文化已經大改朝的時候,首張以「EXIT TRANCE」冠名的專輯「CODE SPEED アニメトランス BEST」上市了!
附註:該系列動畫專輯名稱一覽
中文名-「回歸輕電子之高速動畫輕電子精選」
英文名-「EXIT TRANCE PRESENTS CODE SPEED ANIMETRANCE BEST」
別名一-「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別名二-「EXIT TRANCE PRESENTS CODE SPEED アニメトランス BEST」
當時第一張專輯由幹事「Ryu☆」負責全部的混音工作,「Ryu☆」正是我們常在視頻網站上看到的知名DJ之一。
第一章專輯打響了「EXIT TRANCE」的知名度,見勢之下同一年的12月,也就是3個月後第二張專輯更是緊接著上市,自此,QUAKE公司決定投放更多資源給「EXIT TUNES」推出動畫系的「EXIT TRANCE」作品。
筆者一路聽「EXIT TRANCE」的歌下來,對於他們專輯持續進步的感覺非常深刻,持續訂購他們新專輯的感覺就像倒吃甘蔗,越後面越甜。
音樂時間:起步之初,較於平板,平順但易膩。
「EXIT TRANCE CODE SPEED アニメトランス BEST 1」推薦曲
「EXIT TRANCE CODE SPEED アニメトランス BEST 2」推薦曲
啊啊,對了對了。
「EXIT TRANCE」的音樂是有分別的!
一種是連續CD,每首歌接續在一起,是不中斷的組曲。曲目平均3~4分鐘。
另一種是「Extended Tracks」,原本3分鐘左右的歌曲會以完整版的方式拉長至5分鐘。
如在購買時看到該專輯有兩張CD,那一張應該就是組曲CD,另一張則是Extended Tracks。
兩種版本「聽感」有差,雖然曲目一樣,卻各有所異,在此從二選一。
專輯一:
1. もってけ!セーラーふく / KNEE SOCKS [幸運星]
聽感:5.8 音感:6.0 境感:2.2
20. アンインストール / YURiE [地球防衛少年OP]
聽感:5.2 音感:4.7 境感:6.1
地球防衛少年的OP也是當年的神曲之一,而「EXIT TRANCE」專輯一般都會在最後放首獨立出來的壓軸曲,不會讓整張專輯有種收尾無力的空虛感。
9. 夢想歌 / chum [傳頌之物]
13. 最強○×計畫 / Ma15[地上最強新娘] (筆者不太喜歡原曲,想不到電子化後竟然很給勁)
專輯二:
9. らき☆すたBGM / BLACK MAN
聽感:6.6 音感:5.8 境感:4.4
1. Genesis Of Aquarion / Florence [創聖的Aquarion]
7. ヘミソフィア / MAKI [翼神世音]
11. 戀のミクル伝説 / Ma15[涼宮春日的憂鬱]
「EXIT TRANCE」的特色就是DJ會用速度感強的TRANCE與HAPPY HARDCORE等電音風格REMIX時下耳熟聞長的歌曲。
也因為他們的歌唱者(VOCAL)大多是同人協助性質參與,也就是並非原唱者,但也能仿效得唯妙唯肖。
而且正因為歌曲有請同人歌手合作,混音起來才不會出現太多失真的瑕疵。
但也因為需要配合歌手的聲線來選曲,導致前幾張專輯的唱作風格其實都蠻固定的,變化性不多而缺少一些時尚感。
(還好這些問題都在DJ與歌手的陣容擴大後完全改善了。嗯?!你說聽動畫歌追求什麼"時尚感"?在此當然是指調音和混音技術囉。)
不過毫無疑問的,「EXIT TRANCE」確實是動畫系混音界中一起步就發達的作品。
它發展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讓筆者給你個數字,「EXIT TUNES」部門光是從2007年~2009年,不包含同人歌手,不包含網路歌手,不包含初音系列,也撇開外語混音或是什麼痛車TRANCE之類的專輯。
光是用「EXIT TRANCE」冠名的專輯在那兩年之間的數量有...
62張專輯以上。
什麼?!我用兩倍大的字幕再說一次。
62張專輯(以上)!這只是到2009年的量!
所以筆者從BEST 10就一直想寫這篇文章,拖到現在人家都出到BEST 14了!再拖下去的話......
「今天如果你不弄死人家,人家遲早會弄死你。」
「EXIT TRANCE」的騷動: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到底從哪來這麼多的專輯?
其實除了動畫系的歌曲外,「EXIT TRANCE」還有很多種主題系列的專輯,大概就是趁著動畫系專輯的勢頭趕緊撈錢吧!
提出以下幾個較有名的系列......
EXIT TRANCE PRESENTS TranceMaster (主題不明)
EXIT TRANCE PRESENTS ウマウマできるトランスを作ってみた (NICO網路熱播歌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学校トランス (校園歌曲、校歌等等)
EXIT TRANCE PRESENTS R25 SPEED アニメトランス BEST (80年代經典動畫歌)
EXIT TRANCE PRESENTS CMトランス (廣告歌)
EXIT TRANCE PRESENTS 作業用BGMトランス (如題)
EXIT TRANCE PRESENTS アニメトランス COMPLETE BEST (舊曲精選)
EXIT TRANCE × 痛G PRESENTS 痛車トランス (痛車歌?痛車展播放歌?賽車舞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特撮トランス (特撮片歌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ドラマチックトランス Memorial (日劇名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KIDS TRANCE LAND (兒歌?或是童年時期的卡通主題歌)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トランス BEST THE MOVIE (劇場版歌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トランス BEST EXTACY (少女戀愛系列ACG主題歌)
EXIT TRANCE PRESENTS 90's J COVERS (90年代日本經典流行曲)
キャラメル-ウッーウッーウマウマ(゜∀゜) 系列 (焦糖舞對該社有特別的意義)
當然以上並不是全部,還有一些像是外語舞曲或賽車舞曲之類的專輯,但資料不明。
而且東西多不見得就是好,有某些系列的專輯跟專輯之間因為主題相近而導致歌曲重複收入(還不是只有一兩首),這點算是給他小小的詬病。
例如:NICO動畫熱播歌曲這種排行類型的專輯,重複性實在很高,其中焦糖舞(Caramelldansen)這首歌在此系列的專輯中全部出現過。(可是它就在排行內,你也不能叫它不放上去)
所以想入門「EXIT TRANCE」的話,筆者還是覺得動畫系列的專輯才是首選,能走到現在出到第十四張專輯絕對有它的名氣在。
音樂時間:大碟雲起,資源分散,平調依然,略有進步。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3」推薦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4」推薦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5」推薦曲
專輯三:
16. おジャ魔女カーニバル!! / Ma15[小魔女DO.RE.ME OP]
聽感:4.5 音感:5.8 境感:5.4
7. ドラマチック / NINE [王牌投手OP]
6. 謎 / MAKI [長不大偵探柯南OP]
8. STAR RISE / MAKI [竹劍少女ED]
專輯四:
1. トライアングラー (マクロスFRONTIER OP)/ MAKI
11. SECRET AMBITION / KANA [魔法少女奈葉]
13. Shooting Star / MAKI [不知道是哪部動畫的...]
專輯五:
1. ライオン / B.U.S feat.MAKI [超時空要塞F 插入歌]
3. セキレイ / MK feat.MAKI+YURiE+Ma15+KANA [鶺鴒女神OP]
10. 戀せよ女の子 / MK feat.Ma15 [極上生徒會]
16. For フルーツバスケット / MK feat.CAMRY [魔法水果籃OP]
「EXIT TRANCE」的膨脹:從一人單騎,到群魔亂舞。
上面的文章中有提到,「Ryu☆」這位DJ可說前面幾張專輯的核心幹事。
但短時間要擠出這麼多歌曲來,正常人遲早被榨乾。
所以為了不讓撈錢計畫中斷,長遠來看必須要招攬更多的DJ,讓「EXIT TRANCE」範疇領域更為廣大。
原本最初只有...
「Ryu☆」、「N.O.-SYO」、「MK」、「SHO-YA」等幾人。
後來變成還有...
「源屋」、「Acid=Stone Valley」、「Hommarju」、「B.U.S」、「Icon、Dizzi Mystica」、「Starving Trancer」、「DJ Sa9」、「Judas」、「kinoto」。
顛峰時期一張專輯的製作人竟可達到十多個。
歌唱人員方面,「森永真由美」的加入最為關鍵,不少同人及東方音樂團體的歌唱者也不時受邀為「EXIT TRANCE」專輯錄唱,歌唱的音域也更為廣大。
如此龐大的人力下,全盛時期的「EXIT TRANCE」平均一個月能創作出3~5張的新專輯,生產力相當恐怖。
音樂時間:群星聚足,人力充沛。百家風格,盛大展開。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6」推薦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7」推薦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8」推薦曲
專輯六:
11. Catch You Catch Me / Starving Trancer feat.CAMRY[庫洛魔法使OP]
聽感:5.7 音感:6.4 境感:4.0
1. motto☆派手にね! / DJ Sa9 feat.CAMRY [神薙OP]
2. プレパレード / MAKI+Ma15 [龍與虎OP]
3. resonance / Acid=Stone Valley feat.YUKI [噬魂者OP]
10. バニラソルト / MK feat.MAKI [龍與虎ED]
專輯七:
12. 電脳コイル::プリズム[電腦線圈OP]
聽感:6.2 音感:6.6 境感:7.1
1. Cagayake!GIRLS [K-ON OP]
2. キミシニタモウコトナカレ [香格里拉 OP]
4. 経験値速上々↑↑ [南家三姊妹OP]
10. マクロスFrontier::What ’bout my star? [超時空要塞F 插入歌]
專輯八:
01. ふわふわ時間 / MK feat. Latte + CAMRY [K-ON插入曲]
聽感:7.4 音感:6.8 境感:5.5
10 KARMA / MK feat. R.Cena [Phantom/幻靈鎮魂曲]
聽感:4.9 音感:5.2 境感:7.6
筆者因為聽到原曲,決定寫完這篇文章後去看幻靈鎮魂曲!聽說很黑暗又很悲情就是了。
原曲:[Phantom~幻靈鎮魂曲] KARMA - KOKIA
08 staple stable / Dizzi mystica feat. Latte[化物語OP]
09 私の戀はホッチキス / Starving Trancer feat. Latte + CAMRY [K-ON插入歌]
13 本日、満開ワタシ色! / Hommarju feat. MAKI [旋風管家 2ND ED]
15 YAHHO!! / MK feat. MAKI[加奈日記ED]
「EXIT TRANCE」的忌妒:侵略!V家娘!
聰明的人看到這段標題,大概心底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沒錯,不管在預料中還是預料外。
「初音未來」的誕生等同宣示另一個市場時代的來臨。
這位虛擬歌手紅到一個連真人都會吃醋的境界。
除了「自家人」以外,VOCALOID系的人物根本不怕會有「比較對象」的出現(也不會有歌手願意被拿來跟虛擬歌手做比較),只有創作者實力的區別而已。
最恐怖的是,VOCALOID系的形象千變萬化,沒有被侷限的曲風,沒有固定的模式,無限的可能性且易於宣傳,還有那龐大的創作量與......注意喔:「超低的成本」。
VOCALOID的商機如同宇宙創世般,以「大爆炸」的速度席捲非主流音樂圈,連主流音樂圈都能感受到絕大的衝擊波。
「EXIT TUNES」分部就在2009年初,以「EXIT TUNES」冠名進軍VOCALOID界。
從這一刻開始,「EXIT TUNES」和「EXIT TRANCE」這兩個"人"就站在懸崖兩端,你看我,我看你。
(然後一個突如其來的大地震,「EXIT TUNES」的懸崖隆起了十幾層樓,把「EXIT TRANCE」像恐龍壓在「EXIT TUNES」的地殼底下,恐龍滅絕了。)
2009年3月,首張VOCALOID集合專輯「EXIT TUNES PRESENTS Vocarhythm feat. 初音ミク」上市,好評不斷。改寫了「EXIT TUNES」部門的「撈錢計畫」,變成「撈錢補完計畫」。
於是...
以「Vocalo」為標題的V曲合集專輯開始大量販售...
VOCALOID與NICO相關的專輯「EXIT TUNES PRESENTS STARDOM」面市...
V作家最新作品系列「EXIT TUNES PRESENTS Supernova」出現...
陸陸續續有許多知名的創作者在「EXIT TUNES」發行個人的BEST專輯...
短短的兩年時間,「EXIT TUNES」被攻陷成為了VOCALOID家族向全世界侵略的據點之一。
http://exittunes.com/index2.html
(客官啊,看看「EXIT TUNES」的官方網站呀。世代交替,人事已非,整片滿滿的都是VOCALOID啊!)
音樂時間:時勢變化,莫能改變。對於音樂,執著不變。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9」推薦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10」推薦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11」推薦曲
專輯九:
05.Dear My Friend -まだ見ぬ未來へ-(ED/とある科學の超電磁砲)/MK feat.YURiE
聽感:4.2 音感:4.2 境感:5.9
01.only my railgun(OP/とある科學の超電磁砲)/Starving Trancer feat.MAKI
03.戀愛サーキュレーション (OP/化物語)/MK feat.CAMRY
04.sakura(OP/交響詩篇エウレカセブン)/Disco da gama feat.R.Cena
08.リフレクティア(主題歌/true tears)/MK feat.CAMRY
專輯十:
13. はじまりの日 - MK feat. TAKANORI [信蜂 1ST OP]
聽感:5.3 音感:6.6 境感:6.8
1. ヴィーナスとジーザス (オープニング/荒川アンダーザブリッジ) MK feat. CAMRY
4. Girls,Be Ambitious. / Disco Da Gama feat. MAKI[空之音]
12. rise (攻殻機動隊STAND ALONE COMPLEXより)MK feat. R.Cena
20. 恋ゴコロ - ぷりますてら(転少女、祭屋、ノワール)
專輯十一:
07.フライングヒューマノイド / Dizzi Mystica feat. mi-mi[世紀末超自然學院OP]
聽感:6.4 音感:6.7 境感:5.8
09. NOW LOADING...SKY!! - Dizzi Mystica feat. MAKI[玩伴貓耳娘OP]
11.FAST FORWARD / Hommarju feat. Yusuke[妖怪少爺OP]
20. I LOVE - MK feat. R.Cena[聖誕之吻SS 1ST OP]
「EXIT TRANCE」的憂鬱:從傲嬌變病弱
隨著名氣長高,「EXIT TUNES」系與「EXIT TRANCE」系也常出現在一些公開場合。
像日本的動漫活動,痛車活動,也會與其他音樂團體舉辦嘉年華。
不過比較特別的應該是2009年開張的「EXIT TUNES」精品店,除了有販售「EXIT TUNES」相關精美飾品外,也有包括印有人物造型與CD封面圖的T-SHIRT、毛巾等日常用品,圖案更是該專輯主題的繪圖畫師負責繪作。
但即使如此,精品店其實對「EXIT TRANCE」系列專輯來說沒什麼挽救的功效,因為同時間(2009年)他們正好進軍VOCALOID市場,在這種比較結果下,除非是忠實的「EXIT TRANCE」粉絲,否則筆者認為投注在"同人音樂"或"網路歌手"與"VOCALOID家族"的「EXIT TUNES」系列專輯會吃香很多。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筆者猜應該都是藉由網路認識「EXIT TUNES」這個部門。)
而且「EXIT TRANCE」的專輯量真的太多了,每個主題或系列的評價差異很大,令人不知從何下手。
以校園歌曲為主題的「EXIT TRANCE PRESENTS 学校トランス」為例,有興趣的聽眾可以上網試聽看看(選歌應該是校歌或學生時期能聽到的歌),這個系列評價就還不錯,目前為止已經出到第五張專輯。
但其他有些偏「硬式」舞曲或電音的專輯系列,銷售量就不是很好。
17. 春よ、来い - DJ Kyon-C feat. MAKI
聽感:8.2 音感:4.1 境感:3.4筆者覺得校園系列的歌曲比較有親民感,也夠大眾化。
4. カントリー・ロード / Starving Trancer feat.MAKI 聽感:7.2 音感:5.1 境感:6.4但我真的很好奇,哪來的學校會有這種歌?真是有趣......
18. COSMOS / EXIT学園合唱部 (校歌應該像這樣吧!)聽感:6.8 音感:5.0 境感:7.8不小心又離題貼了太多音樂上來......
總之,QUAKE公司提供DJ及歌唱者的資料不足,沒有大眾討論的空間,很難凝聚出粉絲。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幫DJ或是歌唱者包裝,加上專輯曝光率低與缺乏宣傳,專輯的銷售量自然每況愈下。(尤其專輯種類這麼多,很容易混淆第一印象。)
在2010年,網路創作與音樂市場的轉向,「EXIT TRANCE」的主幹成員相繼離巢,又剛好同時間......
主成員「Ryu☆」、「Starving Trancer」與「森永真由美」等人正忙於發展「KONAMI音樂」與個人事業等而減少「EXIT TRANCE」的亮相。
「EXIT TRANCE」的產量就這樣掉回以往1個月1~2張的狀態,也就是剛起步時的程度。
(當然這可能也不是壞事,產量低、種類少、選擇性低並不代表音樂會失去原有的水準。)
音樂時間:技術翻新,樣本翻新,熱情不變,水準更高。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12」推薦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13」推薦曲
「EXIT TRANCE PRESENTS SPEED アニメ トランス BEST 14」推薦曲
專輯十二:
這時候的歌曲大概是2010年10月前後的動畫作品,也就是「EXIT TRANCE」已經落寞的時期。
但音樂卻持續進化,絲毫沒有退步的意思,新開發的技術和混音樣本竟然可以讓動漫歌增添"時尚感"!
沒有前幾張專輯中那種舊時電子音樂的死板和"芭樂味",難能可貴。
12. COSMOS VS ALIEN - plasma feat. 405[荒川爆笑團 2ND OP]
聽感:7.0 音感:7.2 境感:6.2
不知怎麼,這首歌讓我想起宇宙巡航艦的BGM。
13. DOWN TOWN - MK feat. YURiE[女僕咖啡廳OP]
聽感:8.0 音感:7.8 境感:8.2筆者真的很意外,這首歌竟然能從那種調調,變得這麼有時尚感。
01.THEME FOR PANTY&STOCKING / Hommarju feat. Yusuke[吊帶襪天使OP]
02.侵略ノススメ☆ / Booing Day feat. mi-mi[侵略花枝娘OP]
15. カレンデュラレクイエム - MK feat. R.Cena [屍鬼ED]
專輯十三:
10. Morning Arch / Dizzi Mystica feat. YURiE [A Channel OP]
16. SHINY SHINY / MK feat. 405 [死囚樂園ED]
19. Magia / Dizzi Mystica feat. Natsuhi + R.Cena [魔法少女小圓]
專輯十四:
03. STONE COLD / Hommarju feat. Natsuhi [Sacred Seven]
11. BE STARTERS! / Booing Day feat. yumemi [迷茫管家與膽怯的我]
13. ゆりゆららららゆるゆり大事件 / Dizzi Mystica feat. mi-mi + 405 [輕鬆百合]
20. 僕にできること / Icon feat. TAKANORI [夏目友人帳]
「EXIT TRANCE」的消失:東征失敗,回鄉耕種。
2011年開始,「EXIT TRANCE」作品幾乎全面停產,只剩下動畫專輯每隔一季推出一張。也就是我們現在正在聽得BEST 12-14。
部份DJ也轉戰Quake公司內部的工作,處理Quake承接的音樂工程。
也有DJ開始發展私人事業,研發混音軟體,銷售自家的混音樣本,小賺一筆。
(如Dizzi Mystica,與好友研發了一隻名為soundcell的混音軟體)
許多成員見狀也逐漸另謀發展。
大祖宗「Ryu☆」繼續在混音領域上作發展,他與夥伴Starving Trancer所創的小組「Another Infinity」,就在「KONAMI音樂」打響名號,被邀請參與動畫FAILY TAIL的第9首OP。
筆者比較喜歡的DJ-「MK」則抽身到「EXIT TUNES」負責同人組織主要的工作。
不少DJ也慢慢轉戰到「EXIT TUNES」專輯,擴展同人、東方、VOCALOID的領域創作。
我想不久之後,「EXIT TRANCE」大概就只剩下動漫領域的歌曲。
就算另起新主題,那專輯應該也是用「EXIT TUNES」當字首。
(千萬別小看"字首"的差異)
總結與推薦原因:
「EXIT TRANCE」就像短綻的花朵,所謂「爬得越快,摔得越難看」。
讓人看見音樂市場變化莫測的現實面,還有短時間過度膨脹發展的結果。
但最大的原因,也許就像筆者分析的,動畫歌REMIX品質再好,終究還是動畫歌,拿去給周杰倫唱也不會變成流行音樂(雖然我會想聽聽看噗),而且REMIX會被人拿來和原曲比較。
但充滿淫威的初音未來她什麼歌都能唱,她有超搶眼和超強烈的印象分數,就算唱不好也是校音者的問題。
而且因為不是真人,大眾對VOCALOID的容錯率自然也會高一些。
當歌手的歌曲,大眾從願意接受,到搶著翻唱時,歌手的地位和價值就鞏固了。
但初音是有附帶價值的,她能捧紅創作者與DJ!自然能吸引更多創作人。
這是混音專輯的DJ和歌手很難達到的目標。
(雖然一方面也是「EXIT TRANCE」缺乏對歌手和製作人的包裝)
「EXIT TRANCE」終究不敵VOCALOID對市場造成的衝擊,成為物競天擇下的落敗者。
不過!
「EXIT TRANCE」的完整度和CP值還是很高,每張專輯的時間長達1小時以上並平均有20首歌曲。
有專業的同人歌手演唱和混音DJ,雖然以REMIX來說風格不算五花八門,但絕不是二流功夫。
同時這系列的音樂也代表著動畫市場的興盛,還有一點紀念價值。
這也是筆者推薦的原因。
「EXIT TUNES PRESENTS Vocalostar feat. 初音ミク」 Hatsune Miku - 桜の季節 (HD)
可別看初音人畜無害的樣子,她的罪惡可是很深的。
至少賞樂誌開刊以來,有三種「人、事、物」曾受她影響過。
(其中最慘的,是有歌手的名字叫「初音」,就是這兩個字而已。網路上要找這個人有多難找你能想像嗎?還好她改名初音之前還叫「奧村初音」,不然真的是初音「未來的消失」。)
06. Just Be Friends (MK Remix) - Dixie Flatline
筆者會喜歡「MK」不是沒理由,聽眾們自行感受吧~
附錄:焦糖歌與「EXIT TRANCE」的關係
還記得稍早提到的「焦糖舞」嗎?(原名:Caramelldansen,又名「駱駝之舞」)
關於「Caramelldansen」這首歌,原曲是2001年瑞典樂團Caramell(駱駝樂隊)在專輯<Supergott>中的第一首歌。
Caramell - Caramelldansen (original) [HQ]
為什麼會扯到這首歌的原因是,2001年正好就是「EXIT TUNES」部門創立的時間,剛開始「EXIT TUNES」以外語歌曲混音為主,不過暫時之間兩者是沒有關係的。
事情是在2006年下半時開始的,這首歌被網友加上十五格迴圈動畫,放著兩個視覺小說"蒲公英Popotan"的角色"まい"和"みい",搖著屁股跳舞用手擺出兔耳的影像。
除此之外還把「焦糖舞」的音樂速度提升了1.2倍。
Caramelldansen / U-U-U-Aua Dance(應該就是這個吧?)
這首歌就是後來在日本知名的「ウッーウッーウマウマ(゚∀゚)」。
這首歌的意義就在:「它啟發不少創作者將歌曲速度加快混音,形成一種風格。並且這首歌也讓不少人接受快節奏的輕電子音樂。」
「EXIT TRANCE」運氣也很好,2006首發的年份也搭上「ウッーウッーウマウマ(゚∀゚)」這股風潮,不只重製過歌曲,還多增添許多形象人物。(仔細看不就是「EXIT TRANCE」專輯封面的人物群?)
其中兩個人物頗受歡迎,也成為「EXIT TRANCE」獨特的吉祥物之一,出現在許多封面或精品店中。
至今我們仍然有機會看見這兩位人物出現在網路短片中喔。
想必製作群也對這首歌有很深的感情才是吧?
-全篇完-
隨筆雜談:
洒伊姬:「胤抄姬有機會介紹「EXIT TUNES」初音系列的歌曲嗎?」
胤抄姬:「等玉山的高度追上聖母峰的時候我再考慮。」
琉昇姬:「那為什麼胤抄姬要從"參典武雌蝶姬"改名成胤抄姬呢?難道是申請上達人的關係?」
胤抄姬:「這......自從我看見"參典武雌蝶姬"從日文翻譯成中文後,會變成"金城武"我就萌生這種念頭了。」
點這邊
眾:「......」
總而言之,這段期間本人暱稱就暫時叫「胤抄姬」(印鈔機)吧,多多指教囉。
賞樂誌非專業評論,但歡迎轉貼分享與糾正。下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