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自由是貨幣,戰爭是啟蒙-伊藤計劃《虐殺器官》

北川靜 | 2023-12-04 15:17:47 | 巴幣 0 | 人氣 45

《虐殺器官》伊藤計劃


小島曾說伊藤是最接近他的人,
伊藤曾說他是小島「恐怖的孩子」。

看了虐殺器官,
確實如此,
兩人的想法、手法很相似,
有著同樣的氣息。
可惜死得太早了。

聽說他是在病床上幫小島寫完《特工神諜:愛國者之槍》小說版,
寫完就走了,小島扼腕不已。

故事聚焦在隱藏於諸多第三世界國家背後的戰爭煽動者約翰保羅
以及主角探尋所得知的真相
如何煽動
真正的虐殺器官又是什麼

讀完後我忽然想起波赫士一個短篇叫〈德意志安魂曲〉,
這短篇故事是從第一人稱,
德國二戰集中營副指揮官奧托,
在審判中自白後的心聲。
叨叨絮絮家族史、德國史、自我經歷,
最可怕的地方在結尾,
奧托瞭解,德國無疑在人間製造一個地獄的時代,
雖然德國被毀滅了,
「造就時代的是我們,
成為時代犧牲的是我們。
讓英國當錘子,
我們當砧子又何妨?
重要的是讓暴力占統治地位,...
幸福不是為德國所設,
那就讓別的國家享受去吧。
讓天堂存在下去吧,
即使我們的去處是地獄也無所謂。」

人沒了沒關係,國家沒了沒關係,
虐殺的開關已啟動,已被植入人心,
暴力的循環就會繼續存在下去。
波赫士真的好可怕。

總覺得這短天隱約跟《虐殺器官》有某種程度的連結,
我不知道,只是個人觀感。
好啦扯遠了講回來,
《虐殺器官》透過角色雜談書籍、哲學、個人意識、進化傳承和民族國家等觀念,
最後透過約翰保羅,
講述唯有啟動虐殺器官,在一個地方開啟某種地獄,
才會有另一個天堂。

回過頭想,真是如此嗎?
我不確定這樣的想法會不會過於一廂情願,
也不確定主角最後的決定是理性或感性。
但可以確定的是,故事敘述方式跟手法,真的很小島。

應該會再找時間看電影版,
和諧跟屍者的帝國都好像絕版有夠麻煩。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