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安士全書-萬善先資集-卷三目次 辨惑篇-釋佛理難信之疑

演華 | 2022-08-03 10:49:59 | 巴幣 0 | 人氣 57

釋佛理難信之疑(五辨)
  問:您論述戒殺之道,動不動就引用佛經,那麼佛理似乎可信了。但楚王英最先奉沙門①法,為何反而遇禍呢?
  答:楚王遇禍,正因為不奉法的原故。人既然歸心佛門,就當敬順佛語。佛對為子的教以孝,為臣的教以忠。煌煌聖訓,遍載大藏。楚王既敬佛法,反謀不軌之事,就是佛門的罪人了,怎能獲得佛的保佑呢?不合正道的言論,君子尚且不說,何況天中天,聖中聖的佛陀,反因私黨而背叛自己的法嗎?淺陋的人借以謗佛,恰恰可以看出他的見識短淺。
  注:①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問:楚王遇禍,已經聽說了。但梁武帝奉佛,最後餓死台城,為什麼呢?
  答:餓死台城是迂儒的說法。考證史籍,候景攻陷台城,見武帝在太極東宮,神色不變,侯景不敢仰視,退告王僧貴,說有天威難犯,不敢再見。後來武帝每有所求,多不如意,飲食也被侯景所裁減,王綸奉上雞蛋數百枚,武帝口苦求蜜,不得,很生氣地說:“荷荷!”①就去世了。帝說口苦,則非饑餓可知,帝要吃蜜,則非療饑可知,飲食僅說裁節,則非全無可知。帝王之家,雖殘羹余粒,也足以供數人之飽。哪能象灶間奴婢,一旦裁節就餓肚子呢?雞蛋至數百枚,其他食物也必定於此相稱。哪有數百枚雞蛋在旁,可稱為餓死呢?唉!天下古今須眉丈夫,自以為是的很多。但是,只此一段史文,卻以道聽途說代替自己的眼睛,不去看看原文,何況其他深經奧義的大藏呢?
  注:①怒恨聲。《南史》梁武帝紀太清三年:“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
  問:後來的史論,都說武帝捨身,連帶他的天下也一並捨,我認為不可取?
  答:古往今來,不管聖愚,從未有不捨身的人。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後人雖笑武帝捨身,不知自己的身體,也早已捨了。只如自己今日健在,就以武帝捨身為非,不知將來自己也必有一天捨身於六道。毀謗佛者,捨身於地獄道;毀謗法者,捨身於餓鬼道;毀謗僧者,捨身於旁生道。此時,恐怕要想捨身於同泰寺已經不可能了。
  按:舊鑒、僧史、金湯編等書,都記載大通元年,雄偉的同泰寺建成,帝入寺,捨身三日,群臣都布施財帛贖回。中大通元年,帝再入同泰寺,講《涅盤經》題,並非再捨身。世傳三次捨身,錯了。又加“為奴”二字,又說群臣用金帛贖出,未免誇張過分,矯揉造作,蓄意诋毀。噫!孔子之世,作史的人已無直筆,怎能希望末世史官,不隨俗為毀譽呢?
  問:梁武帝餓死的錯謬,已經清楚。但諸佛菩薩,救苦尋聲。武帝如此捨身奉佛,為何不救呢?
  答:捨在於心,不在於身。武帝身雖捨,但心未捨。若一心出世,則棄天下如敝屣①。為何還在垂暮之年,招納侯景,企圖奪取中原?如此看來,就知道三日捨身,未免求福之念,並非一心出世。盡管如此,可他寫經造寺,種種功德,已不可磨滅。所以雖遇叛逆,還能以高壽辭世,不可以說非福力所致。春秋時,最恨孔子的,莫如盜跖(zhí,直)、桓魋(huán tuí環頹)。但他二人,一個壽終正寢,一個做了司馬。敬信孔子的,莫若顏淵、冉伯牛、子路,但此三人,或短命、惡疾,或遇難、菹醢(zū hǎi租海)②,這又怎麼說呢?定業難轉,佛典中已經說得很詳細。台城之變,無容致疑。
  志公禅師將要辭世,到內殿告別武帝。帝大驚,就問今後國運長短。禅師不答,只指著他的喉和頸暗示,實際就是指侯景。帝不悟,又問。師曰:“老僧塔壞,則陛下天下也壞。”禅師圓寂,帝在锺山建塔。工程已經完畢,帝忽然想到:“木塔怎能長久呢?”命令重建,改以石頭,希望久遠不壞。拆塔未完,候景的兵已經打進來了。(見《護法論》、《金湯編》及舊通鑒)命數所定,難以逃脫。
  注:①敝屣(bì xǐ必喜),破舊的鞋,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
  ②古代刑罰,將人剁成肉醬。
  補充:佛說一切唯心造,怎麼梁武帝不能改造自己的命運呢?佛法認為,人是有定命,這是由三世因果來決定的一個人一生要致力於改造自己的命運,這是佛教的本質。但是,沒有意志的人,往往都在跟著命運跑。特別是短期的大劫難,沒有大雄之力,是難以改變的。志公禅師入滅之前,已經看到梁武帝的劫難就在眼前,勢難改變,已成定局,所以能夠肯定在塔壞之時,武帝的江山即壞。
  問:我們讀書人既然既效法孔子,當以排斥異端為己任,您反而袒護,為什麼呢?
  答:您並未知道什麼叫做異端。異端的大方向是與聖人背道而馳的。例如,恻隱為仁之端,無恻隱就是異端了;羞惡為義之端,無羞惡就是異端了。聖心無意必固我①,有就是異端了。吾道一以貫之②,不一貫,就是異端了。宋孝宗曰:“佛家五戒就是儒家五常③。”仲尼之道,離我們很近啊!今人不加辨別,一聽慈悲之說,出於佛氏,就一定要反對。而我儒之仁,就在此喪失了;一聽盜淫之戒,出於佛氏,就一定要反對,而我儒之義,就在此消亡了;一聽妄言之禁,出於佛氏,就一定要反對,而我儒之忠信,就在此而滅亡了。難道不是想要衛道反而害道嗎?何況聖賢之道,大公無私,堯則允恭克讓④,舜則捨己從人⑤,夏禹不矜不伐⑥,文王望道未見,何曾互相排擠?孟子屏除批駁楊墨⑦,出於萬不得已。譬如大黃巴豆,良醫偶然用它,不是天天必需之物。如果說孟子的功勞,全在屏除批駁楊墨,那麼當年若無楊墨,孟子就沒有功勞了,孟子也就不會流芳百世了。如此來看,孟氏薪火相傳,孟氏家廟歷代香火旺盛,永不衰落,不正是楊墨的福蔭嗎?宋儒比不上孟子,可他們憤憤之氣,反而超過孟子。今人又比不上宋儒,今人憤憤之氣,又超過宋儒。自今以後,不知還將怎樣墮落下去?我為此而恐懼,不覺說到這裡,了解我厭惡我,我又怎能計較呢!
  注:①《論語》子罕第九:“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沒有四種毛病:不憑空揣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唯我獨是。)
  ②《論語》裡仁第四: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說:“曾參啊!我的的道有一根線貫串。”曾子說:“是!”孔子出來,別的學生就問曾子:“夫子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曾子說:“他老人家的學說,只是忠和恕罷了。”
  ③仁義禮智信。
  ④《尚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查考往事,帝堯名叫放勳,他處理政務敬慎節儉,明察四方,善於治理天下,思慮通達,寬容溫和,他確實對人恭敬,能夠讓賢,他的光輝普照四方,至於上下。)允:的確。恭:恭謹。克:能夠。讓:讓賢。
  ⑤《尚書》大禹谟:帝曰:“俞!允若茲,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鹹寧。稽於眾,捨己從人,不虐無告,不廢困窮,惟帝時克。”(舜帝說:“是啊!如果真是這樣,好的意見就不致被埋沒,賢德的人也不會隱居在民間,萬國都會太平。參考眾人的意見,拋棄自己的錯誤部分,采納別人的正確部分,不虐待鳏寡孤獨沒有依靠的人,不拋棄困苦貧窮的人,只有堯帝能夠這樣做。)捨己從人:拋棄自己的錯誤部分,采納別人的正確部分。
  ⑥帝曰:“來,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於邦,克儉於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績,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眾非元後,何戴?後非眾,罔與守邦?欽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願,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舜帝說:“來吧,禹啊!洪水警告我們,你言行一致,完成了治水大業,這是你的賢能。能為國家大事不辭辛勞,居家生活儉樸,不自滿、不浮誇,也是你的賢能。你不誇耀自己的才能,因此,天下的人沒有誰與你爭能,你不誇耀自己的功績,因此,天下的人沒有誰與你爭功。我認為你有大德,贊美你的大功,帝王相繼的次序應在你身上,你終當登上大君之位。現在人心動蕩不安,道心幽昧難明,只有精誠專一,實實在在地實行中正之道。沒有經過驗證的話不輕信,沒有征詢過眾人意見的謀略不輕用。百姓所愛戴的不是君王嗎?君王所畏懼的不是百姓嗎?百姓沒有君王,還擁戴什麼人?君王沒有百姓,就沒有誰來保衛國家。君王同百姓的關系這密切,你要謹慎啊!謹慎行使你的職守,恭敬地施行你希望做的事,如果天下的百姓困苦貧窮,你的祿位就會永遠終結,至於口能贊揚善良言行,也能引起起兵爭,您很清楚,我就不再重復了。”)
  ⑦即楊朱和墨翟。戰國時期楊墨兩派學說都很盛行,《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