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天文學研究領域指南 (待完成)

星の光 | 2021-11-18 23:06:56 | 巴幣 1112 | 人氣 224

Q1:為何要做這個指南?

A1:因為台灣目前天文所僅有4間,包含中研院跟有關天文的研究單位的話,台灣天文學術圈包括半專業(學士)、準專業(碩博士)、專業人士(研究員或教授)和相關已畢業人數可能最多僅有1000-2000人,如果涵蓋天文攝影、業餘天文學人士最多也4000-5000人,對於嚮往天文研究同學這份不能當飯吃的工作(嗚嗚嗚),必然有一份指南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能了解到現今(2021/2022)台灣天文研究盛行的領域與缺失的一塊。本指南為最上層分類,隨便一個次領域都可以挖到好幾本書然後砸死人的,歡迎各位跨入這個無底洞,探索星辰大海的奧秘www

Q2:天文學的領域有哪些?

Q2:天文研究主要領域分成觀測和理論,都需要程式語言進行大量的分析或模擬,而傳統上可以分成:觀測天文學、行星科學、恆星天文學、星際介質、銀河系天文學、星系天文學(河外天文學)、宇宙學;而新興領域例如:瞬變天文學、天文化學、天文生物學等等

Q3:具體來說各領域研究的主要大綱可以分成甚麼?

  • 觀測天文學
  • 瞬變天文學
  • 行星科學
    1. 研究對象
      • 太陽系:水金地(月)火(火衛一二)木(Io/Europa/…)土(土衛二,泰坦…)天海,小行星(NEOs,Trojan,主小行星帶,半人馬,TNO,歐特雲),彗星(彗核,彗髮,彗尾,P/S/Sun grazing/無周期),隕石、行星環
      • 系外行星觀測:凌日法,徑向速度,重力透鏡,脈衝星,天文測量,直接成像
      • 系外行星:棕矮星,流浪行星,類木,類海,超級地球,類地行星
    2. 背景
      • MKGF/AB star、白矮星,中子星,分子雲,恆星形成區,星系……
    3. 行星特性
      • 顏色,亮度、質量,半徑,軌道,形狀、地層組成、大氣組成與結構,cloud/haze,溫度、表面壓力與組成,自轉速率、磁層
    4. 事件
      • 分裂,撞擊,輻射(耀斑,高能輻射,宇宙射線……),來源,形成,引力或潮汐,星系碰撞……
    5. 時間
      • 季節,週期,地質年代……
  • 恆星天文學
    1. 研究對象
      • 低質量(0.08-0.8M)、中等質量(0.8-8M)、大質量(8-25M)、超大質量(8-150M)、WOBAFGKMLTYDQX(草)、變星
      • 化學成分或金屬量低或高
    2. 多星或背景
      • 雙星、星團、懸臂上或其他星系的恆星等等……
    3. 恆星特性
      • 光度、輻射與能量、氣體與粒子、平衡與結構、恆星風或質量損失、恆星旋轉、磁場、日球層
    4. 恆星演化
      • 恆星形成、原恆星、前主序、ZAMS、主序、TAMS、水平分支、紅巨星、AGB、行星狀星雲和超新星爆炸
  • 星際介質
  • 銀河系天文學
  • 星系天文學
  • 宇宙學
  • 天文物理學:別傻了,天文就是物理構成的XWX
  • 天文化學
  • 天文生物學

最後放上圖片,天文學的研究精隨在於觀測,沒有觀測的話,上述學科都不會發展的030

創作回應

Sanvendi
我還以為天文學會跟量子力學比較有關,畢竟對於遙遠的星體來說有時候觀測要用電磁波觀測(?
2021-11-18 23:34:37
星の光
其實你說的量子力學本身就是物理的範疇,都是藏在天文學的各個角落中(汗
2021-11-18 23:48:13
星の光
所以才沒有在上層的分類中看到這個
2021-11-18 23:48:42
退休的刀劍系鮭魚
請問大佬,中等質量恆星的質量怎麽有一個/呢?是什麼意思?
2021-11-19 01:28:18
星の光
改囉
2021-11-19 10:36:37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