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Henry David Thoreau 之中國思想

道法自然 | 2008-05-30 11:16:50 | 巴幣 0 | 人氣 574

Thoreau所屬超越主義受到新柏拉圖哲學的,日耳曼理想哲學,以及東方神秘思想等來自三方面的想法,而其中Thoreau 非常嚮往東方思想,諸如孔孟,老莊,印度佛學,寫出許多瀰漫著東方神秘風格的作品;林語堂博士曾經說過 :「梭羅的人生觀,在所有美國作家哩,可以說是最富中國人的色彩。我把梭羅文章譯成中文說是一位中國詩人所寫的,一定不會有人懷疑。」而Thoreau 這位美國作家竟然對中國先秦思想有如此之涉獵,令我甚感興趣,故於此探討Thoreau 與中國思想之淵源和關聯處。
儒家
Thoreau 在1840到1844新英格蘭出版的<<日晷季刊>> ( The Dial ) ---此雜誌為超越主義學會的重要刊物,曾經發表他摘錄自<<四書>>中的警句和格言,而在其最著名的作品<<湖濱散記>>( Walden , or Life in the Woods )中也引用十則<<四書>>引文,可見他對中國儒家思想的重視;而由於Thoreau 本身不諳中文,其所選錄的資料來源皆是英文或法文的翻譯,因此有許多段落不免有掐頭去尾,使人不知道Thoreau本人是否明白孔子所要表達的意義,但深度觀察後可以發現他所摘錄的格言確有前後一貫的主題脈絡。Thoreau將術德雙修的 [君子] 典型奉為他人生追求的圭臬,肯定個人自我鍛鍊與修身的重要,務必讓個人心靈昇華,智慧圓熟,精神駕馭物質。人人以 [君子] 之典範作為仿效目標,自能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和諧境界。而這些引文的翻譯來自不同的作者,可見Thoreau不斷尋找妥當的翻譯,可見其之審慎和深究儒家思想的精神。
Thoreau於Walden湖畔居住之生活實驗,頗類似於中國古典著作中的 [獨善其身] ¬¬君子的觀念。 [君子] 首先要能 [獨善其身],自我鍛鍊,只要通過此種生活實驗,最後自然能達到 [兼善天下],改革世界的目標。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以下兩篇文字

“I said to myself, I will not plant beans and corn with so much, industry another summer, but such seeds, if the seed is not lost, as sincerity, truth, simplicity, faith, innocence” – Walden , The Bean Field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篇)

可以看出Thoreau,一如孟子,認為人類往往在俗世生活蠅營狗苟的追求中,喪失了真正的自我,而我們應該把失去的這些找回來。文中的 sincerity, truth, simplicity, faith, innocence 不正是儒家思想奉為行為圭臬的美德嗎?不正是恢復赤子之心的唯一途徑嗎!。人類不必汲汲於物質生活,更不必憂焚的向外在的世界探險,人人反躬自省,塑造自己為術德雙修的 [君子] ,Thoreau 喚醒全人類皆能”Move your sight into you heart.” 發揚人性中的精神光輝,終能達到芸芸眾生皆可獲得心靈的解放與自由。

道家
Thoreau 究竟有無接觸過道家思想,讀過<<道德經>>乃為一疑案,大多數西方學者皆否定曾有機會涉獵<<道德經>>;但<<梭羅與中國>>的作者陳長房先生認為仔細探討Thoreau 之作品似能循出蛛絲馬跡證明老子<<道德經>>的影響。關於這件事,我們先姑且不論,把焦點放在Thoreau 之思想與道家相合之處。
Thoreau 和道家對原始和簡樸的喜愛,使他們對傳統與政府干涉感到厭惡
The best government is the one which governs the least” “That government is best which governs not at all.” 不正類似於道家無為而治的精神嗎?
Thoreau 時時自稱 “The child of mist”象徵最原始,最純真的情形,反對那浮華虛偽的社會,唯有留存童稚之心,才能返歸質樸天真的世界;而老子所強調的聖人修養功夫的極致,也正是精神純一,心性柔和的赤子之德,老子所說的「專氣至柔,能嬰兒呼」,「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等,要我們任自然之氣,能若嬰兒之無所欲。人生在世從事營生的種種活動,常不免有傷生的反效果,此乃人生之悲劇,避免的方法,正是老子和 Thoreau 所提倡的方法:清淨自然,與天地一體;所揭示的理想則是回歸赤子與嬰兒之心。
Thoreau 也和老莊一樣,想從自然萬物中,尋得一種能反映相反相成的例子,而 [水] 之意象為其中最鮮明者:水反映的是自然川流不息和沉穩平靜兩種性質,也反映道家無為無不為的觀念。Thoreau 和老子一樣將水視為柔弱卻堅韌之物,而水亦為大自然看似消極被動但卻生生不息的表徵。
“Simplify! simplify !simplify!” Thoreau 與莊子相同,強調平靜的心靈是保存人類精神力的途徑,厭惡虛擲生命的瑣碎生活。莊子的「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不也像對新英格蘭汲汲營營的居民發出的警告!
Thoreau 對於生死的達觀,也和莊子對死亡的超越相類似:集幽默,智慧,哲理於一爐,形成一股亙古的豪邁,宇宙自然死生循環不已,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生的開始。

最後我們來看這兩段文字
“I delight to come to my bearings,—not walk in procession with pomp and parade, in a conspicuous place, but to walk even with the Builder of the universe, if I may,—not to live in this restless,nervous, bustling, trivial Nineteenth Century, but stand or sit thoughtfully while it goes by.” – Walden ,Conclusion

「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生死、無終始者為友。」(莊子,天下篇)

“walk even with the Builder of the universe” 不正是與造物者遊嗎?Thoreau 使用”builder of the universe” 而非上帝,顯示出其所指應是大自然之力。居住於湖濱森林 Thoreau 沉浸於 Concord 的原野和森林之中,使大自然和靈魂的節奏達到有機而緊密的關係,偃息徜徉,早已成為了一位與天地萬物相冥合的道家哲人。

結論
總體來說 Thoreau 有著儒家的兼善天下的入世精神,勇敢介入不公平,與邪惡對抗,高舉著道德良知的大纛,於<<不服從論>>(Civil Disobedience)可見此精神。而同時有著道家嚮往自然的各種思想,希望全人類皆能達到和天地同遊,與萬物和一的境界,此在(Walden)中多有所見。Thoreau 也可說是另類的集中國儒道之大成了,其與孔孟老莊,時空與文化隔絕如此之大,卻又如此的契合,真所謂
「先聖後聖,其揆一也」阿!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