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什麼是親王?親王是一種爵位嗎?

神速 | 2020-05-30 03:54:01 | 巴幣 0 | 人氣 2007

王爵君主下的一種爵位,一般地位僅次於整個天下的君主(皇帝),高於公爵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王爵稱為親王,因此「親王」也用來翻譯西方君主制國家相應的爵位。王在中文中是一國君主的意思,皇帝則是天下共主。

中國
先秦時代中國的「王」是天子(即全國君主)的稱號,因此沒有王爵。周朝各諸侯國中最早稱王的是楚武王。到了東周戰國時期,隨著天子政治權利的消失,強大的諸侯紛紛自稱、互稱爲王,其中稱王最早的是前344年的魏惠王秦惠文於前324年稱王。但是這些諸侯國王也都不是周天子所封,因此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王爵。

秦、漢的君主稱皇帝,其所用的二十等爵制度裏沒有王爵,但是漢朝開始在二十等爵以外,恢復了封建制,同時規定不是皇室成員不能封王。

魏、晉開始出現兩級王爵
較高的:一般封予宗室的親王(或國王,即「一字王」,一般以歷史上的國名為號)
較低的郡王(即「二字王」,一般以兩字郡縣名為號,亦有為一字的特例)。

郡王有的是親王子孫世襲而來,有的可封給異姓功臣。東漢以後受封王爵的一般統稱為藩王,實際稱號有王、國王、郡王、親王等。其中「親王」作爲實際稱號只有清朝使用。

漢朝及以後的王爵名義上都是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被尊稱為「殿下,但是實際地位時有波動。在一定時期,藩王可以管理封地政事或者軍事,也有的藩王為了奪取政權而起兵叛亂,例如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役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藩王甚至演變成過類似戰國時代的自治或獨立王國,例如五代十國時代的吳越國楊吳。而其他時期的藩王則僅是榮譽,沒有實權,可能會有帶有經濟關係的封地

終清一代,邊疆之地的外藩蒙古回部王公是實權王爵。而居於帝都北京宗室受封王爵成為榮譽,沒有封地、食邑,也沒有地方軍政權力,但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參加中央決策,例如恭親王奕訢曾經長期擔任領班軍機大臣。清朝王爵分為兩等:和碩親王(簡稱親王)和多羅郡王(簡稱郡王)。

女性親屬
藩王之正配不稱為「后」,因為「后」與「王」通,有君王之意。藩王並非君王,因此正配不能稱「后」。自漢代起,藩王之妻稱為「妃」,細分為王妃郡王妃。藩王生母稱王太妃、王國太妃。


歐洲的王爵
歐洲由於歷史上大多時間處於分裂狀態,各個君主制國家林立,即便偶爾出現的幾個較為強大的帝國也沒有能將歐洲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因此歐洲各國的爵位制度紛繁複雜,往往受到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王國、大英帝國等幾大不同時期強國的影響卻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在帝國之下,王國廣泛存在,這些王國或是獨立的,或是帝國的附庸,其君主在英文中寫作King或Queen,現代中文一般譯作國王女王。當某一王國作為帝國的附庸時,可以認為其國王或女王是該帝國封爵系統中的王爵;而當某一王國是獨立王國,並且該王國法理上不從屬於任何帝國時,則不認為其國王或女王是一種爵位,而認為該「王」為一國君主的稱號。獨立的王國之下往往不再設親王爵位。

而現有的一些關於親王的翻譯,則往往是出於對英文多義詞彙prince的誤讀。

英文的prince借用自法文,沿用了拉丁文的princeps,是primus(第一)和capio(統治)的結合,意為元首第一公民。此稱謂最早出現於古代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滅亡後,中世紀歐洲各國國王開始冊封自己的親屬,稱作親王(prince)

而英國引入prince一詞時,也用與指代國王以下、伯爵以上的眾諸侯、貴族領地君長們,由此便產生了「親王」還是「公爵」(抑或「侯爵」、「伯爵」)的混淆。

宗室成員的稱號
Prince第一種意思是指皇帝或國王的直系血親家庭成員,此時譯作王子公主;作為儲君的crown prince通常是皇帝/女皇或國王/女王的長子,可以直接譯作儲君太子英國的儲君傳統上會被授以Prince of Wales的頭銜,此時則被翻譯為「威爾斯親王」。英國女王的丈夫被稱為prince consort(王夫),通常也翻譯為「親王」,如菲利普親王


貴族領土君長的統稱
Prince在歐洲大陸更為普遍的意思則是某個君主國或領地的君主,其等級或權責要低於皇帝國王,而高於子爵。在13世紀以前的歐洲,伯爵、侯爵、公爵均可以自稱或被稱為prince,故而此時的prince可籠統翻譯為諸侯、君長(層級低於君王)、邦伯長、大公等等,具體翻譯完全視乎與該領地的實際層級而定。


等級最低的君主國的君長稱號
Prince另一種意思是特指最低等級的君主國的君主,盛行於拿破崙時代的歐洲,這些君主的領地英文作Principality、法文作Principauté。各個華語區現今將此種頭銜分別譯作大公親王不等。例如摩納哥公國(Principauté de Monaco)的君主就分別被譯作「摩納哥親王」或「摩納哥大公」。至於具體翻譯作「大公」還是「親王」,有時完全是根據習慣而定,並沒有一個統一或官方的解決方案。


德文影響下的羅馬帝國區域
在德語地區,Fürst和Prinz是嚴格分開的,Prinz特定為宗室成員及其世襲後代的稱號,並非封爵;而親王(Fürst)是統治一塊領土的君長封爵,因為英文prince對二者的混淆,這兩個德文概念有時被統一譯作了親王

德意志親王頭銜擁有者會在姓氏之前加上「馮」(von)字,代表貴族血統,如著名的鐵血首相奧托·馮·俾斯麥 ,其姓氏馮·俾斯麥(von Bismarck)即是其家族世襲的親王封號。
fürst作為一般稱號亦可以指在國王之下,擁有領地的領主,最高的爵位稱為大公(德語:Großherzog;英語:grand duke),其領地稱為大公國。



其實從上文可以看出來,親王一詞在不同制度下有不同意思,使用在中國上還沒有太大的差別,一但碰到歐洲,意思的分歧多到真的會讓人懷疑人生,不過說到底也是中文在翻譯一字多義時用固定的詞,導致在判讀上造成困難,須先了解當時背景,不過大多都跟宗室與爵位脫離不了關係。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以前中國的親王,至於翻譯的話,就交給專業的譯者去煩惱吧。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