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2 GP

[達人專欄] 老牌靜電冷門動圈,Martin Logan Mikros 70 試聽隨筆

作者:夏娜│2016-02-24 13:09:54│巴幣:24│人氣:3179
俗話說得好,新年新氣象,每年都會有新的敗家計畫,敝人在下我也無法例外,儘管有時追求好聲音的代價高昂,卻渴望發掘潛藏在平實價位中的「好聲音」,之所以喜愛 Mitsubishi Electric、Panasonic、Pioneer、Philips、SONY、FOSTEX、TEAC、YAMAHA 等品牌並非沒有原因,原因在於日系品牌高階或頂級製品的認真製作精神,幾乎可用「專注完美 近乎苛求[1]」形容之。
 
聽音樂、玩音響最重要是個人喜好,如今各大音響和影音品牌百花齊放,每家音色、技術與設計理念大不相同,從中找尋理想聲音是眾位音樂、音響愛好者的必修學分,當然不選修不會被當啦(笑)!

在大時代的耳機熱潮底下,總有機會發覺到為數不少的音響品牌的跨界之作,譬如近年來的Bowers&Wilkins、Focal、Sonus Faber 汲取喇叭研發之經驗,打造為數不多的隨身耳機,論及耳機界相對冷門的 Martin Logan,其最為擅長製作靜電混合動圈喇叭,早前推出兩款動圈耳機反響低迷,甚至未見詳細討論與心得。為此特別整理成一篇試聽隨筆心得,供找尋類似靜電般細膩詮釋或者平價好物的同好們賞讀,如有更多看法歡迎分享。


至今聽過的耳機不盡其數,卻有一款冷門耳機 Martin Logan Mikros 70 悄悄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當初是耳機店內常客意外推薦,一聽驚覺不得了,方才在【聽感記敘X】STAX 靜電耳機巡禮 in 源音 一文提及,歸究其主因,不外乎是動圈單體竟然實現細膩、清澈、猶如靜電般的中高頻表現,低頻段量感豐沛不失躍動感,躍動感即是瞬態、動態能力皆達到相當水準,行有餘力地表現低頻段的極大起伏,即便是稍大音壓的情形之下,亦能夠表現出低頻層次與細節,聆聽起來非常有活力!
 
在解析力方面,搭配訊源 FiiO X3 驅動得知,Mikros 70 比起同場聆聽的 DUNU DN2000 來得優異,細節呈現密實甚少有顆粒感,未如後者那般刻意強調線條感,更別提海外水貨的性價比卓越。假如預算充裕、可以接受公司貨價格,最高延長至兩年的保固不失為一種選擇,儘管價格差距令公司貨的優勢消弭不少,建議謹慎考慮為好,畢竟亞馬遜商店的特價活動極其划算,曾經錯過 99 美元的 Mikros 70 就此悔恨不已。
 
續上文,難得在隨身耳機中發掘如此「特別」的聲音,除卻聲音風格之外,Mikros 70 採用6.6mm 的動圈單體素質相當高,通常微型振膜相對於大振膜更容易控制,因此保證良好解析力與清晰度之餘,亦顧及良好瞬態表現,雖然難以呈現出完整、宏大的規模感,換得獨特或稱之為奇葩的「低頻躍動感」。


高達十萬元級的 SHURE KSE1500,必須搭配專門擴大器來驅動靜電發聲單體,泛用性不及動圈、平板、駐極體(駐極靜電)等發聲技術。


換言之,Martin Logan 作為傳統靜電揚聲器品牌,興許借鑿該品牌的靜電高音混合動圈中低音單體調音,縱然是一單元動圈耳機,依然有著 Martin Logan 的獨到詮釋,其調音能力可見一斑。

此外,不必如同靜電耳機必須配備專屬驅動器,亦是無可取代的優勢之一,喜歡與否見仁見智,至少我並不排斥,Mikros 70 未如同部分強調低頻的耳機,過度追求而犧牲中高頻表現,無論配戴感、隔音性均無問題,可謂是一款非常平價、好聲、有特色的入耳式耳機。

Mikros70 並非是一款難驅動的耳機,當時將 FiiO X3 設為低增益聆聽,便能夠發揮該款耳機的特色了,不必浪費過多的驅動力,因多數入耳式耳機更講求前端之於耳機單體的控制能力,輸出功率貴精不貴多、貴在精純不貴在量餘,因此設置為低增益全然足夠了。

然而,稍嫌兇猛異常的低頻呈現興許受到訊源風格影響,日後 / 將來 / 有機會再來體驗各款訊源驅動之下的 Mikros 70 ; 若想找尋中高頻如靜電般清晰透亮、卻不損及低頻段量感與衝擊力的特色調音,不妨聽聽此款冷門耳機,肯定會有新發現與新體悟!


STAX SRS-002 兼具耳塞與「頭戴式耳塞」特性,現有隨身靜電的最高位製品。


以萬元價位的入耳式耳機標準評斷,Mikros 70 中高頻段細膩之高,唯獨低頻段卻是常見的動圈風格 : 「渾厚、活潑、有力」,並未如真實靜電系統來得緊實且形體感鮮明,彷彿是真正看到聲音輪廓那般清晰異常,在此不提定位 STAX Lambda 的中高階系列更遑論是 Omega 頂級系列,縱然比之 STAX SRS-002 此套隨身靜電系統,Mikros 70 亦無達到靜電特有的全頻段通透與細膩之感。

Mikros 70 如此風格迥異、堪稱奇特的中高頻與低頻段表現,總不免有相當地違和感,我認為是採用動圈發聲方案的侷限之一,以美國老廠 Martin Logan 的靜電揚聲器設計經驗,應當挑戰靜電耳機,最少靜電發聲技術的缺憾之於耳機的影響幅度甚小,更能貫徹靜電般分毫畢現的微細節再生能力。


現時為 STAX 最上位的 Omega 頂級系列旗艦之作 — STAX SR-009,率先採用極纖薄的靜電振膜與驅動力極強的 Multi Layer ElectRodes 電極技術,以發售價格 37 萬日幣榮登頂級靜電耳機王座!


上述為個人的主觀看法,未必合乎於現實,我們知道設計喇叭與耳機有相當大的差異點,如何將揚聲器所開發之技術,徹底應用至狹小的耳機腔體,非常考驗廠家的微型化實力,也是一門值得長時間探究的領域。

綜觀近十年來的音響演進史,不少知名喇叭品牌在兩聲道音響領域頗有建樹,技術革新能力非常強,對於單體研發與振膜創新處於領先前列,在歷史洪流中僅推出過數款耳機,最終卻不了了之,不敵原本在紮根已久、持續開發耳機的眾多領導品牌,更別提碩果僅存的 STAX 成立至今,雖經歷破產與倒閉等不堪回首的過程,最終將關鍵技術傳承下來,今日方能享受到 STAX 細膩非凡、透明至極的美聲,若強求 Martin Logan 運用靜電技術開發耳機實屬勉強!

將時間點挪回現在,由於我尚未擁有 Mikros 70,今後是否入手未可知,自從去年底將 FOSTEX TE-05 脫手之後,沒有再購入入耳式耳機的打算了,畢竟離家在外少有聆聽耳機的機會,是否購買隨身耳機用於外出行程,著實是一件人猶豫不決的難題。

儘管今年 2016,我非常想敗「德制經典 百年工藝 正宗中的正宗 地球動圈拜耳動力 beyerdynamic)))) DT1350 監聽級貼耳式耳機[2]」,奈何中途殺出程咬金,一刀將敗家慾望斬於馬下,至於是哪款耳機不便明說,有興趣請私下詢問唄!


【題外話專欄】冷門前衛的 Martin Logan Mikros 90
先前曾於 AndAudio 私下推薦過一位版友,最終結果是……卻在我料想之外地購入 Martin Logan 的隨身耳罩式耳機 Mikros 90,然則私訊內容已不可考,準確地說在茫茫的私訊大海中,找尋其中一則訊息實在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笑)。

印象中該位網友分享的 Mikros 90 聲音風格大致一脈相承,水貨價格相當實惠,此後搜索網路相關評論,雖不中亦不遠矣,可惜至今未有機會品評,加之過於前衛造型恐怕不符合我的審美觀,但有大好機會,肯定不會錯過!
 
 
【題外話專欄】Martin Logan 專訪文章之我見
文末囉嗦幾句題外話。現今耳機市場快速變遷,興許帶動整個產業的蓬勃發展,奈何因價格級距所致,中高階款耳機並非親民取向,更別提音源、訊源、前端皆須注重才是。按照往年經驗,1000~3000 台幣是普通人購買第一款耳機的常見價格關鍵,當然不乏直接跳級的愛樂者,少數例外暫且不論,目前降價後的 Mikros 70 完全能接受了,對於愛好者們而言未嘗不是好事。

最近看過 Martin Logan 的專訪文章,內文提到嚴肅地欣賞音樂的途徑依然得回歸喇叭系統,之所以推出耳機是為建立形象,讓年輕族群從耳機體會到音樂之美,日後經濟能力提高以後,進而轉戰至原品牌的喇叭系統,我認為看法沒有對錯,從商業角度看待,普羅大眾之於音響廠牌的認識與著墨並不多,因此耳機是提高知名度、降低購入門檻的產品,當家本業才是維持固有利潤的關鍵原因,其產品思維與耳機廠牌迥異,無好壞優劣之分,純粹是出發點不同,僅憑喜好選擇好聲音即可。


 
[1] 「專注完美 近乎苛求」源自日本車廠 LEXUS 宣傳標語
[2] 「德制經典 百年工藝」源自德國車廠 Skoda 宣傳標語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311067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Martin Logan|STAX|SR-009|SHURE|靜電|動圈|通透|細膩|入耳式耳機

留言共 7 篇留言

夏洛特
Martin Logan Mikros 70 水貨價位上市很超值
不過公司貨的價位上 好像還有更多的選擇...

02-24 14:59

夏娜
Martin Logan Mikros 70 公水貨價格近乎三倍......若是我會賭賭看水貨。02-24 15:43
夏娜
在試聽過滿意的情況下,建議可以等待亞馬遜商店的特價活動,曾經錯過 99 美元的 Mikros 70 就此悔恨不已。02-24 15:49
李逍遙
希望不會有人不長眼又來說靜電如何如何 靜電混合動圈怎樣怎樣 遇到不少這樣的人

02-24 15:00

夏娜
每項發聲結構都有各自的優勢,動圈、平板、靜電甚至是重新發展的駐極體技術,各自無法取代彼此,從聽音喜好和品牌調音來選擇才是最準確的方法。02-24 15:45
?_?
如果可以拔掉線控加上亞馬遜特價就會下手了,一直對這隻滿感興趣的
夏娜大最後是下手哪一隻呢?

02-24 18:32

夏娜
今年不會買耳機,預計是明年夏季以後了,雖然夢想中的那款耳機性質與隨身耳罩或耳道不同,但卻是我最想敗的一款,那就是 Technics EAH-T700。02-24 18:35
夏娜
除了索尼控之外,我幾乎快變成松下控了,當然 M4/3 相機尚在評估,至於 DAC 和擴大機之所以沒選松下是因為 Technics 價格在預算之外,不然 SU-C700 肯定會是我的首選目標。02-24 18:37
INORIthebest
我是在公司貨未降價之下就買單了,並且賣掉了acs evoke,這支唯一的缺點是立體感不夠明確,另外這支耳機其實沒那麼好驅動。

02-24 20:35

夏娜
ACS Evoke 也是一款不錯的耳機,難得在一單元的平衡電樞耳機見著那麼中性聲音,考量到類客製的定位,其定價相當合理,至於立體感部分,試聽時沒有注意到,如果亞馬遜再次降價,真想買一副來收藏。02-24 21:00
INORIthebest
我使用sony z2音量要快滿才能有正常聆聽的音量,這大概跟我拿ed8ltd插手機差不多

02-24 20:36

夏娜
我也是 XPERIA Z2 的用戶,當時沒有測試過手機驅動 Mikros 70 的效果如何。02-24 21:01
INORIthebest
在小推力會有速度較慢且濃郁的音色,而大推力則是較為刺激,扎實的音色

02-24 20:38

夏娜
看來我在 FiiO X3 聆聽是大推力下的 Mikros 70 刺激表現,經您一說才想起,Mikros 70 中高頻與低頻的速度感似乎略有不同,不知道該如何完整地評價這副耳機,只能說如此聲音詮釋實在罕見。02-24 21:03
?_?
Pryma的聲音配上他的售價令人想笑XD

03-08 21:05

夏娜
聽過以後才知,Sonus Faber Pryma 聲音讓人頭疼該如何用文字詮釋。03-09 00:36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2喜歡★zhang230631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達人專欄] Windo... 後一篇:[達人專欄] 聽感記敘X...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BHSN00000b0n大家
看了《骸骨之城 4 :獵月》這本書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08:51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