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これは、武装神姫なのだ!

愛天使亞夜 | 2008-07-30 23:45:27 | 巴幣 0 | 人氣 837

說到武裝神姬,
你會想到什麼呢?
廣播劇?フィギュア(1)?網路遊戲?漫畫?
不管你想到什麼都是合理的,
因為武裝神姬正是一款跨媒體的作品。

※1 フィギュア:
 英文Figure,發音為「fee-ger」。在報告上或書籍上通常用來指稱圖面,不過現在則用來指一些一體成型的塑膠模型。台灣這邊普遍的翻譯為「公仔」,但是因為敝人覺得不妥且不好聽,一時之間又找不到適合的辭彙,因此決定就用原文了。

フィギュア︰
 神姬雖然是跨媒體的作品,不過最會讓人直接聯想到的應該還是フィギュア。最近市面上的フィギュア已經跳脫出「純擺飾」的範疇,為了增進變化性(與可玩性),有越來越多的可動フィギュア問世。而神姬所採用的M.M.S.架構正是可動フィギュア中的一種。
 M.M.S.是Multiple Movable System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多重可動系統」。此系統採用了相當多的關節設計,因此可動性非常優秀。尚且不論塗裝與公差上的問題,單就系統可動性本身而言,在可動フィギュア界中算是非常優秀的設計。
 另外,因為神姬在「設定」上是機器人而非人類或類人,因此關節的部分就作的非常機械化。大多數關節的可動程度與人類相仿(注意是相仿而不是相同),這個成果是建立在特殊的切削設計上的。舉例來說,人的手臂彎曲的時候,二頭肌會收縮攏起。(應該說因為二頭肌的收縮所以人的手才能彎)但是神姬並沒有肌肉,因此二頭肌並不會收縮。二頭肌的部分不收縮,那手必彎起來的時候就會產生一部份的干涉。這點是所有可動フィギュア中最頭痛的問題,偏偏不只肘關節,而是所有的關節都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不過就多虧了神姬是機器人的設定,因此可以光明正大的將這些干涉部分切除。也正因為神姬不是人類或類人,因此神姬並不需要像人類一樣有著光滑流線的外表,一定程度的有稜有角甚至是外露的螺絲關節都是被接受的。
 不過,神姬系列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成功的。神姬的フィギュア一開始的塗裝其實非常糟糕,而且也有不少部分是以「替換零件」的方式來改變造型而非實際作成關節。這使得神姬雖然擁有非常高的可動性,卻仍有做不出來的姿勢。雖然以神姬的尺寸來說,要將這些關節重現出來確實有相當的困難度,但是至少在遊戲的部分加以實現,好歹也能滿足一下玩家的需要嘛!另外,M.M.S.最大的賣點之一的「替換性」,雖然在神姬上還算有不錯的表現,但是過大的公差導致不同款神姬──甚至同款神姬的零件在配合上會出現困難。普遍會出現的抱怨是接頭太緊或太鬆,前者是插上去拔不下來,而後者是插上去後自己掉下來,兩種都是玩家所不樂見的。而在於裝備替換的方面上,如果是同一彈的神姬還好,不同彈的神姬在尺寸上會有著微妙的差異。由於神姬本身的公差就偏高,如果連素體本身的尺寸都不同的話,根據累積法則,公差只會更大,因此在零件的配合上就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產生。
 另外塗裝的問題,第一彈以刺探的方式發售其實是還不錯,不過接著推出的二、三彈的塗裝就讓人感到相當無言。這兩彈的塗裝崩壞程度,大概比琉璃的同心圓高麗菜還要嚴重吧!至少以敝人的觀點來說,這兩蛋是讓人連碰都不會想去碰的。塗裝的問題一直到第四彈才勉強恢復正常,而現在的七、八、九彈的塗裝總算是讓人有一點值回票價的感覺。
 神姬的另一個特色在於一次發行兩款對應的款式,並且從第二彈開始,每一次都再追加一款風格不同的Ex款。Ex款少了素體,只有該神姬的武裝零件,因此在售價上大約只有正常款的四成左右。(因此我們可以推算,素體的部分佔了本體六成的價格)第一彈的天使與惡魔,不只在名稱上相對,連性能上也是相對應的(迴避與防禦、砲戰與格鬥戰)。設計風格當然就是「擬真系機器人」囉!第二彈的貓與犬則在性能上比較類似(都是萬能型,不過貓比較偏格鬥戰)。設計風格當然的是「動物」。第三彈的騎士與侍則是洋風與和風的戰士,兩款在性能上相當類似(擅長的武器與戰鬥類型都相似,不過騎士比較偏力型而是比較偏技型)。設計風格為「戰士」。第四彈的花與種則是首次擁有特化性能的的神姬。差別僅在於擅長的部分不同(花型多變、種型穩定)。設計風格為「園藝」。第五彈的海鳥與人魚則是在環境上有這迥異的差別(空戰與海戰、打擊與射擊)。設計風格為「神話」。第六彈神姬則是首次以「合體」作為賣點,當然能力也是非常老套的對應方式(打擊與射擊)。設計風格為「超級系機器人」。第七彈的高速型與高機動型的同時以「速度」為主要訴求,前者重視速度而後者重視靈活,從跑車的造型上就能看出端倪。第七彈以後的神姬因為還沒有在遊戲中參戰,因此只能從裝備去估計性能。由於遊戲中並沒有「運動性」這個項目,因此估計兩者在遊戲中的素體性能應該會十分類似。戰術方面,一樣是砲擊與大劍的差別。(這種對比幾乎每彈都是……)設計風格為「競速」。第八彈則是首次以軍是風格推出的神姬(若不考慮Ex款的話),戰車與戰鬥機的差異算是比較創新的。推測遊戲中應該是高機動與重裝甲的對比。設計風格為「二次大戰」。第九彈的獨角仙與鍬型蟲敝人沒有入手,因此對於其細部設定並不清楚。而設計風格為「昆蟲」。
 Ex款方面,第二彈的兔型是「特戰風」,光就武器設計上就非常硬派,包括裝備雷射瞄準器的手槍、裝備內紅點的TMP與火神機槍等等,算是軍事迷必買的一架神姬。第三彈的聖誕型是「可變式機械風」,主要武器為發射光束彈的狙擊步槍與背上的電磁砲,而她最大的特色在於裝備可以拆下來組成雪橇。由於Ex款本身就沒有素體,因此買聖誕型的話等於是買一架雪橇?第四彈的砲台型又回到軍事上了。要說風格的話可能是「砲兵風」吧!零件方面都以固定用的腳架為主,除了手槍與突擊步槍以外,最大的特色還是那管大砲!另外既然是砲台,當然就少不了搬運過程。砲台型的砲台設計是一個可變的固定座椅,需要搬運時可以收那起來背在背上,這一項設定在遊戲中有非常完美的表現。第五彈海豚型還是軍事,而且跟兔型一樣是「特戰風」。不過海豚跟兔型的差別在於,海豚重視滲透與敵後破壞,比起擁有重火力的兔型來說,海豚更像是特戰。海豚的武裝幾乎可以對應任何戰場,然而海豚畢竟比較偏向特種工兵的樣子,因此與一般神姬硬碰硬的話是會吃大虧的。第六彈的建築機械型是第一次出現的「工程風」神姬,日本好歹也是個工業強國,工程風的神姬的出現應該並不意外。雖然工程的風格有仔細的表現出來,但是由於造型並不討喜,風格上也屬於小眾,因此賣得不好。在遊戲中,雖然本身的素體性能也不太適合戰鬥,但是她的裝備卻意外的強悍,算是遊戲公司給她的一點小小優惠?第七彈的蝶型,是以「人氣偶像」為藍本設計的,雖然沒有素體,但是因為頭比其他的神姬大一號,因此裝到標準的M.M.S.素體上後感覺身體比例就變小了,而給人一種「蘿莉」的假象(不是假象,根本就是蘿莉啊!)事實上,所有的神姬素體都是相同大小的喔。第八彈的武器型,就跟名稱一樣,本身根本就是個巨大移動砲台嘛!第八彈的Ex款是唯一附贈原場單色素體的款式,因此售價也比較高。由於當時M.M.S.素體缺貨缺很大的關係,甚至傳出有人只為了原廠單色素體而購買武器型的消息。不過話說回來,武器型終究是Ex款神姬,因此推測武器型的素體是無法在遊戲中使用的喔!請自行花點數購買吧!(當然,敝人沒有收武器型而無從查證)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