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麥可傑克森-孤獨的天王

☠壞孩子達人☠ | 2009-07-25 06:12:08 | 巴幣 4 | 人氣 6191


原諒我這麼晚才發這篇文章
 
大家可能都已經聽到耳朵爛掉了我才發
 
因為我這個月來一直在平復對他的思念....
 
六月二十一日搬新家到七月多都沒網路
 
沒想到七月一號一上網
 
馬上就看到這個令人震驚不已的消息
 
流行天王-麥可傑克森猝死
 
還記得小時候早已聽過他的大名
 
就是無緣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
 
直到他來台灣開演唱會那年
 
我記得我大概小三吧
 
美術老師連課都不上了直接撥他的錄影帶
 
看得全班都熱血了起來
 
從那天我就深深的喜歡上他了
 
我會轉頭也是看完麥可自己練的XD
 
不過他卻這樣走了
 
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震驚了
 
我還找了一堆MV看了好久
 
一直不願相信他已經走了....
 
以下是我找的一些那幾天緬懷他所看的資料
 
===============================亂來分隔線===============================
 

以下轉自商業週刊(文字有點多請耐心看完)

MICHAEL JACKSON 1958~2009

孤獨的王者:麥可傑克森

你記得的,是哪一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 

是那個五歲出道、11歲就唱出「I Want You Back」成為暢銷歌曲的童星?還是那個24四歲用成熟的嗓音邊唱著「比莉.珍」(Billy Jean)、邊以他的「月球漫步」讓人看得目瞪口呆的青年? 

是那個創下史上唱片銷售最高紀錄的「流行天王」(King of Pop,這是伊莉莎白泰勒在一九八九年頒發「八○年代最佳藝術家」獎給麥可時,送他的稱號),還是那個已將近八年沒有新作問世的過氣歌手? 

是那個曾經在「顫慄」(Thriller)裡圓睜大眼的年輕黑人?還是那個臉色蒼白像塗了層白粉的「怪胎傑克」(Wacko Jacko)?是那個曾經在「Beat It」裡,苦口婆心勸年輕人不要好勇鬥狠的和事老?還是在「Bad」裡嗆聲「放馬過來,老子要你好看!」的黑幫分子? 

是那個曾經做過無數慈善事業的大慈善家(是的,他是「金氏世界紀錄」上,流行明星支持最多慈善機構的紀錄保持人),還是那個被人們指控,用金錢當誘餌性侵兒童的變態狂? 

是那個日進斗金的天王巨星?還是那個負債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五億元),被迫拍賣家產還債的沒落富豪? 

麥可傑克森只有一個,但似乎又有很多個,他是個藝人,卻又不只是藝人。 

請看他六月二十五日傳出猝逝消息,從財經專業報紙《華爾街日報》到綜合性報紙《紐約時報》;從左派的英國《衛報》到右派的《華盛頓郵報》;從德文的《明鏡週刊》、法文的《世界報》到日文的《讀賣新聞》,國際間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全是麥可猝逝。媒體這樣有志一同,恐怕連去年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也比不上,因為,娛樂性週刊會把麥可的死亡當頭條,可不會把歐巴馬當選總統放頭條哩! 
 
只要看和麥可傑克森同一天傳出死訊的另一名女藝人法拉佛西(Farrah Fawcett),幾乎被媒體完全忽略,就可以知道,麥可在眾人心目中,絕不只是個藝人過世這麼簡單。 

麥可傑克森似乎同時扮演兩種矛盾的角色:童星剛出道,他表演的功力像大人;但等他長大成人,行為舉止卻像個小孩;身為非裔美國人,他的歌迷卻橫跨世界各族群;他強調自己是黑人,外界卻總以為他想「漂白」;他在舞台上的表演能征服所有觀眾,舞台下面對群眾他卻不知所措,為麥可傑克森寫傳記的麗莎康貝爾(Lisa D. Campbell)就形容他在舞台下是「極害羞而且極易受傷的」。 

古希臘有「persona」這個字,這是當時戲劇人物戴的面具,後來被引申為人們內心所隱藏的另一個自我。英語中的「人格」(personality)就是由此詞演化而來。麥可傑克森似乎就有很多persona,但他扮演的卻似乎一直都不是他自己;或更精確地說,他只是扮演別人想要他所扮演的自己。 

麥可傑克森的父母總共生了10個孩子,最後長大的只有九人,在這九人中麥可傑克森排行第七,一九五八年出生的他,在父親訓練下,五歲就和四個哥哥一起組團表演,麥可在自傳《月球漫步》(Moonwalk,與他獨創的舞步同名),就稱小時候他可以「用表演打動人心」,他還對老師說他不用學數學,因為「經紀人以後會幫我算錢」。 

在鄰居建議下,麥可和兄弟組成的團體取名為「傑克森五人組」(Jackson 5),當時雖然麥可傑克森年紀最小,但眾兄弟卻投票決定要麥可當主唱。 

這個五歲孩童當主唱的團體逐漸打出名號,開始在各夜總會表演,常到凌晨三、四點才回家,有時一個週末還要演出十幾場,平時還要練唱跳舞,這使得麥可傑克森幾乎沒有童年。他後來回憶,某晚要去錄音室練唱,途中經過某個公園,他因為想玩盪鞦韆,而不想再對著麥克風一唱再唱而大哭。 
 
麥可的父親似乎早已打定主意,要兒子們在歌唱界闖出一片天,因此他對兒子們的表演訓練非常嚴格,在他督導下,兄弟五人有哪個跳錯一步或忘記歌詞,立刻就得挨打。 

在父親的操縱下,麥可傑克森扮演的是個眾人眼中的童星,卻失去了他自己的天真童年,這段不愉快回憶,或許是麥可傑克森日後一直想重溫童年生活的主因。 

麥可傑克森成名後,自己建了一個二千六百英畝(約合10平方公里)的「夢幻莊園」(Neverland,取自童話「小飛俠」裡的神奇小島,在該島上,小孩永遠不會長大)。20年來,麥可邀請無數小朋友到莊園裡居住玩樂,或許正是想彌補他小時候的缺憾,不料此舉日後卻演變成他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一九九三年,有一個曾在麥可傑克森莊園住過的男孩,出面指控麥可對他性侵,不過後來曝光的錄音帶顯示,該男童的父親似乎是想羅織此案,以大敲麥可傑克森一筆錢,一九九四年一篇刊登在《GQ》雜誌的調查報導〈麥可傑克森是被陷害的嗎?〉,在詳細追蹤此案的各種證據後,結論是「檢方和警察花了數百萬美元創造出一個根本站不住腳的案子。」而此官司也因為檢方一直沒有提供讓人信服的證據,因此法院陪審團拒絕指控麥可傑克森的刑事罪,但考量到夜長夢多,這件案子麥可傑克森還是以兩千萬美元和對方民事和解,但麥可始終否認曾性侵過男孩。 

二○○三年,一名曾到麥可莊園作客的罹癌男孩,也出面指控麥可性侵。但二○○五年12人陪審團做出判決,麥可被控的所有罪名,全部無罪。 

雖然法院認定麥可傑克森是清白的,但輿論早已將他定罪,從原本照顧兒童的天使,一夕間墜落成性侵兒童的惡魔,沒多久他就離開了「夢幻莊園」,到波斯灣的巴林、杜拜及愛爾蘭等地四處遊歷,再也沒回到他的莊園去。據《紐約時報》報導,麥可傑克森有次還被人目擊到,他身穿黑袍、臉戴面紗,打扮得像個巴林當地傳統婦女一樣在購物。 
 
麥可傑克森在大眾心目中的印象也每況愈下,尤其懷疑他「漂白」的聲音始終不絕,儘管麥克傑克森在一九九三年曾公開坦承,自己得了「白癜風」(即白斑症)(vitiligo),這是一種皮膚會出現不規則淺色白斑的疾病,由於會使膚色極不勻稱,因此他才須用濃妝來掩飾。 

但外界始終認為麥可傑克森是「想漂白的黑人」,而他後來膚色變白,似乎更坐實了某些人的指控,雖然這些指控一直沒有提出確實的證據。 

其實麥可傑克森從未以白人自居,他曾說「當我站在鏡前看著我自己,我知道,我是個黑人。」二○○七年十二月是他最著名的暢銷專輯「顫慄」(Thriller)發行25週年,當時他還接受著名的鼓吹黑人權利雜誌《黑檀》(Ebony)專訪成為封面人物(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把第一個媒體專訪他的殊榮,給了《黑檀》),儘管如此宣告自己是黑人,還是無法扭轉外界對他想「漂白」的印象。 

麥可傑克森把外界對他的質疑,包括性侵兒童、同性戀、漂白等,都歸因於他以黑人之姿打破了白人在音樂上的成就。「從我打破唱片的紀錄開始,我打破了貓王的紀錄,打破披頭四的紀錄,然後呢,他們說我是怪胎、想漂白、同性戀、性侵兒童的變態。」 

或許最令人惋惜的,就是麥可傑克森這些真真假假的負面消息,常使人忘了他是流行音樂史上最傑出的藝人之一:他一九八二年的專輯「顫慄」(Thriller),至今仍是「金氏世界紀錄」上最賣座的唱片專輯,全球已銷出一億零五百萬張,這個紀錄放眼未來也不太可能會被打破。「顫慄」這張專輯在二○○八年還被美國國會圖書館選為「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永久收錄保存起來。 

麥可傑克森的表演更有獨到之處,他獨特的「月球漫步」身體向前傾斜的舞步與舞鞋,甚至已向美國專利局註冊專利(專利號碼5255452)。 
 
至於現代歌手最常行銷歌曲的方式「音樂錄影帶」(MTV),雖然麥可傑克森並不是發明者,但他卻將這種表演形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當年他花5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六百萬元)製作的「顫慄」(Thriller)音樂錄影帶,是史上第一部有劇情故事的音樂錄影帶,它已被公認是「史上最偉大的音樂錄影帶」。 

麥可傑克森在流行音樂界的光芒,也常使人忽略了他的另一個成就:大家都只知道他是「金氏世界紀錄」上,最暢銷專輯的紀錄創造者,但鮮少有人知的是他還有另一項「金氏世界紀錄」:他是支持最多慈善機構的流行明星──總共支持過39個各式各樣的慈善機構。 

儘管熱心公益,他的財務狀況卻漸走下坡,他生前擁有「披頭四」(The Beatles)歌曲版權一半的權利,日前過世時,《華爾街日報》估計這部分價值約有五億美元,這是麥可傑克森留下最有價值的遺產,不過這大約和他的負債水準差不多。 

在猝逝前,麥可傑克森正在彩排七月的倫敦演唱會,這一系列50場演唱會,外界解讀是想彌補他的財務虧損。事實上,之前麥可就曾因財務問題,把自己的各種家當拿出來拍賣。 

今年三月,麥可傑克森赴倫敦為七月的演唱會宣傳,演唱會名為「到此為止」(This is it),他對歌迷說「到此為止了!我說的是真的;我將給粉絲們帶來你們最想聽的歌曲!這是我的謝幕表演了。」


不料,還沒來得及在演藝舞台上謝幕,他就已先告別人生舞台了。 

麥可傑克森生前的爭議,將隨著他去世,被世人遺忘;但他留下的歌曲、舞步、MTV,卻將使人們永遠記得,音樂史上曾出現過這麼一位天才。正如《紐約時報》所稱:「他使流行音樂變成全球商品,他蒼白的臉、他月球漫步的舞步,都已牢牢的鑲在文化裡。」 

你記得的,是哪個麥可傑克森?
 
===============================亂來分隔線===============================

還有一些關於他的生平資料
 
 
全名:Michael Joseph Jackson

英文姓名:Michael Jackson麥可傑克森

生日:1958/08/29

星座:處女座

身高:178

出生地:美國印安那州(Indiana) 蓋瑞市(Gary)


流行搖滾音樂界的超級巨星Michael Jackson,
是金氏世界紀錄最暢銷唱片紀錄保持人,也打破了傳統種族歧視的窠臼,成為史上最成功的黑人歌手,並有「流行音樂之王」的美譽。 


◎生平 

麥可‧約瑟夫‧傑克森,英文全名Michael Joseph Jackson,但聽眾都習慣稱他為Michael Jackson或是簡稱為M.J.,生於一九五八年的美國印第安那州蓋瑞市,為美國著名的歌手、作曲家、舞蹈家以及唱片製作人。他出生於音樂世家,在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展露出與眾不同的音樂才華,從他與四個兄弟組成的「Jackson 5」樂團中脫穎而出,成為最早成名,也是最早出唱片的歌手,並於一九七九年開始了個人獨唱生涯,繼而成為流行音樂史上最成功的非洲裔美國籍黑人歌手,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流行音樂歌手之一。 

  Michael Jackson是MTV時代的人物,在一九七零年代以前,幾乎沒有什麼歌手會花心思製作音樂錄影帶進行宣傳,直到一九七零年代中期,這種MTV宣傳的手法才開始興盛起來,而Michael Jackson正是首當其衝的歌手,雖然一開始,他的音樂錄影帶因為種族歧視而被電視台拒播,但他在後期卻成為史上最受歡迎的歌手,其中,單曲「Thriller」的音樂錄影帶被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音樂錄影帶」之一。 
  一九七零年代末期,因為舞曲開始流行,音樂曲風由原本的抒情搖滾轉變為流行搖滾,而Michael也在這個時候真正崛起,在一九八二年MTV時代發行的「Thriller」,使得Michael名揚四海,迄今累計銷售直逼六千萬張,造就了金氏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能夠打破,象徵Michael流行音樂天王的地位,以及他帶給閱聽大眾的影響。在舞曲如此興盛的年代,Michael的歌曲必定能滿足當代的潮流,「Thriller」專輯推出,並搭配上斥資千萬美元拍攝的MV,以商業化的手法包裝,唱片公司在一九八零年代開始,竭盡所能栽培出一個可以在全世界大紅大紫的明星,而這個人就是Michael Jackson。 
  Michael Jackson自從在樂壇中嶄露頭角後便獲獎無數,創下七次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輝煌成績、獲得十八屆葛萊美獎、在美國共創造了十三首冠軍單曲,以及在全世界銷售了約一億七千萬張唱片。在樂壇三十餘年的貢獻,他的音樂有力地融入了大眾的生活,還有他獨創的舞步,至今也發展成一種專門的舞蹈。近來他的負面消息頻傳,期望他能不負眾望,東山再起。 


◎經典專輯Thriller 


一九八二年Michael Jackson繼三年前白金專輯Off The Wall之後,再度推出重量級專輯Thriller,獲得滾石雜誌五顆星評價,及八三年葛萊美獎十二項提名,以及「最佳年度專輯」等七項大獎的榮耀,全球專輯銷售締造歷史新高名列金氏世界紀錄。 
 
===============================亂來分隔線===============================
他的歌有很多首我幾乎是小聽到大
 
像是最紅那幾首THRILLER、BEAT IT(筆咧?)、BAD,BILLIE JEAN、SMOOTH CRIMINAL、DANGEROUS、HEAL THE WORLD、WE ARE THE WORLD、YOU ARE NOT ALONE
 
可是一直都不知道他的樣子
 
一直聽到他的負面新聞
 
當時還有點不能接受
 
直到看到了最近的一些新聞
 
讓他洗脫罪嫌
 
包括性侵小孩、同性戀、漂白等等
 
根本都是屁!!
 
他是個很好的人
 
樂善好施
 
我實在找不出有誰可以與這位"世界巨星"匹敵的人
 
但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真的都來不及了....
 
 
 
 
以下是一些他的MV
 
雖然各位有可能已經看到爛了
 
但是我真的是百看不厭
 
放上來給各位再看一次吧
 
沒看過的朋友也可以看看
 
說不定會愛上他
 
THILLER
 
BAD
 
BILLIE JEAN
 
BEAT IT
 
SMOOTH CRIMINAL
 
DANGEROUS
 
還有我最愛的兩首歌
HEAL THE WORLD
 
WE ARE THE WORLD
 
還有這個
 
大家也看看吧
 
 Michael Jackson 五十年與五十圖
來自︰英國《衛報》
翻譯︰譯言網
2008年
繼 瑪丹娜之後,Michael Jackson 也迎來了五十歲生日. 這裡我們集結了他的五十張照片以表紀念! 深呼吸, 做好準備, 來喊 "喔哦" ~~

1 / 50
1968 年, 10 歲大的 麥可 胖乎乎的, 兩旁站的是他四個哥哥: (中排左至右) 蒂托 (Tito), 馬龍 (Marlon), 傑麥恩 (Jermaine) 和 (後排) 傑基 (Jackie). 他們在兩年前剛組建了 傑克森五兄弟 (Jackson Five) 演唱組. 那時候對於 麥可 和他的家庭來說, 世界的確是黑白的. 
攝影: Michael Ochs Archives/Corbis


2 / 50
1971 年是 傑克森五兄弟 走紅的一年, 兄弟們歡呼雀躍 - 儘管裂痕已開始產生. 不到一年後, 麥可 以電影 《本》(Ben) 的主題歌開始了他的單飛生涯. 那首歌的靈感來自於一只寵物老鼠, 並在全美排行榜上爬到第一位. 麥可 在單飛道路上第一次嘗到甜頭. 
攝影: Julian Wasser/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3 / 50
凱瑟琳 (Katherine) 和 約瑟夫·傑克森 (Joseph Jackson) 在印第安納州蓋瑞市 (Gary, Indiana) 驕傲的展示家中被稱為 "褐色變調" 的室內裝修. 五兄弟的唱盤也被鑲框展示.
攝影: John Olson/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4 / 50
1971 年 麥可 仍然十分喜愛嚙齒動物. 
攝影: Corbis


5 / 50
1972 年, 他們的喇叭褲用了四種不同的面料. 相比而言, 那些顏色單調的家常褲實在太遜了. 
攝影: Rex


6 / 50
1972 年, 雪兒 (Cher, 中坐者) 與 傑克森家庭 在 "雪兒小寶貝秀" 的片場. 從個人的表情看, 我們可以推測這張照片中有的人正感到 "有創造性的妥協".
攝影: CBS/Getty Images


7 / 50
1975 年 2 月, 倫敦, 年少的 麥克·傑克森 (中) 與 傑克森五兄弟 的現場作秀. 我想他們挑了這幾條褲子只是因為舒服的緣故. 
攝影: Anwar Hussein/Getty Images


8 / 50
這可不是 傑克森五兄弟 襲擊化妝舞會的現場. 這其實是 麥可·傑克森 在 1978 年版的《綠野仙蹤》(The Wiz) 中扮演稻草人 (Scarecrow), 你沒看錯, 確實是稻草人. 而扮演桃樂斯 (Dorothy) 的正是 戴安娜·羅絲 (Diana Ross, 居中者), 扮演獅子的是 泰德·羅斯 (Ted Ross), 鐵皮人是尼普西·拉塞爾 (Nipsey Russell). 
攝影: Kobal


9 / 50
1977 年, 麥可 與拳王穆罕默德·阿里 (Muhammad Ali) 以及他的妻子維羅尼卡 (Veronica) 交談. 阿里說, "那麼, 你建議我像蝴蝶一樣叮咬, 蜜蜂一樣飄忽? 我準備倒過來試試, 有意思 :)"
攝影: Ron Galella/Getty Images


10 / 50
1978 年, 紐約,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和 麥可 一起在 54 號攝影棚. 
攝影: Ron Galella/Getty Images


11 / 50
1979 年的 麥可. 這段時期他挑選的是與家中裝修風格相搭配的襯衫. 
攝影: Michael Ochs Archives/Getty Images


12 / 50
1979 年 麥可 發布了首張單飛專輯《牆外》(Off the Wall), 使他從一個剛露頭的童星成長為具有開創性的藝人. 製作人昆西·瓊斯 (Quincy Jones) 一手提攜了麥可, 幫助他完成了這張專輯. 他們是在 瓊斯 監製的《綠野仙蹤》片場相遇相識的. 
攝影: Getty Images


13 / 50
1981 年, 麥可 與哥哥 蒂托 (Tito) 還有 蘭迪 (Randy) 一同登台作秀. 後者被他閃亮的演出服晃花了眼, 以至於忘記了帶吉他上台. 
攝影: Lynn Goldsmith/Corbis


14 / 50
1981 年, 馬龍, 蒂托, 傑麥恩, 麥可 和 蘭迪 與 安迪·沃霍爾 在一起享受了15分鐘. [譯注: 著名流行藝術家 安迪·沃霍爾 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語錄是 "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
攝影: Lynn Goldsmith/Corbis


15 / 50
1981 年 麥可·傑克森 和當年做童星時相識的 波姬·小絲 (Brooke Shields). 他在她身上找到了共同點與轉瞬即逝的 "愛" [譯注: 原文為 lurve, 應該是表示所謂的 "愛情"]. 
攝影: Ron Galella/Corbis


16 / 50
1983 年, 傑克森 愛上了猴子, 羊駝, 還有羊毛衫. 那個年代一切都那麼簡單. 
攝影: Rex


17 / 50
1984 年, "有關麥克可二三事" 吸引了 安迪·沃霍爾 的眼球. 這是《時代》雜誌封面上 沃霍爾 為大明星而作的波普畫像, 我們看那並不是 傑克森 在上一張照片中穿著的寫著大 "J" 的羊毛衫. [譯注: 當然不是, 看下一幅]
攝影: Getty Images


18 / 50
在 1984 年的《顫栗者》(Thriller) 音樂錄影帶中, 麥可·傑克森與僵屍的包圍成水火之勢. 他說: "我跟別的家伙們不同", 這不明擺著么? :) 
攝影: Rex


19 / 50
1984 年, 麥可·傑克森 與第一夫人 南茜·雷根 在白宮門前. 南茜 那張老臉告訴我們, 她可不喜歡自己的禮服被旁邊那個用金色肩帶肩章武裝的男人搶了風頭. 
攝影: Diana Walker/Getty Images


20 / 50
在 1984 年全美音樂獎 (AM Music awards) 上, 傑克森大獲成功, 戴安娜·羅絲 只能叨陪一旁. 傑克森 囊括了八項大獎, 包括最受歡迎男歌手和最暢銷專輯《顫栗者》. 交叉手指祈求好運吧 羅絲, 總有一天會輪到你站在聚光燈下的. 
攝影: Julian Wasser/Getty Images


21 / 50
1985 年, 傑克森 在拜訪杜莎夫人蠟像館 (Madam Tussauds) 後站在車頂向人群示意. 他自己已經是一張名片了. 
攝影: Rex


22 / 50
麥可·傑克森 在 1988 年紐約舉辦的格萊米頒獎典禮上作秀. 他上一張專輯《顫栗者》在 1984 年的格萊米上贏得八項大獎, 然而緊接著的《真棒》(Bad) 在這一年只拿到了非古典類最佳製作專輯獎 (best-produced non-classical recording). 
攝影: Ron Frehm/AP


23 / 50
這件 傑夫·昆斯 (Jeff Koons) [譯注: 當代藝術家, 作品以風格豔麗著稱] 的雕塑作品名為 "麥可·傑克森與泡泡" [譯注: "泡泡" 是他最寵愛的一只寵物黑猩猩], 並在 1988 年布羅德當代藝術館 (Broad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譯注: 由億萬富翁 Eli Broad 創建, 位於洛杉磯] 的開館儀式上展出. 注意第 16 張照片裡的那只四腿長毛寵物沒有在此出現. 看來那句廣告語 "羊駝賀佳節, 一生常相伴" 並沒有對 MJ 產生影響.
攝影: Rex


24 / 50
傑克森 在 1988 年的電影《外星戰將》(Moonwalker) 中作秀自己獨一無二的, 貌似不受地球引力束縛的舞步. 
攝影: Kobal


25 / 50
1991 年, 麥可·傑克森 與童星 麥考利·克金 (Macaulay Culkin) [譯注: 《小鬼當家》系列電影的主角, 曾在 麥可 的 MV《黑與白》中客串] 在佛羅裡達狄斯耐樂園. 這一對成了忘年交, 但幾年後他們的友誼惡化, 起因是一場激烈的爭吵, 關於超人是否能"干掉"蝙蝠俠. 攝影: Rex


26 / 50
1991 年在 溫布利 (Wembley) 舉行的演唱會上, 傑克森 達成心願, 名至實歸的成為了流行音樂之王 (King of Pop). 注意隨著他的服飾越來越樸素, 舞步卻越來越妖艷. 
攝影: Rex 


27 / 50
傑克森 與 伊莉莎白·泰勒 (Liz Taylor) 的深濃友誼也遭受了考驗, 尤其是因為她深信地球超人 (Captain Planet) [譯注: 來自 "Captain Planet and the Planeteers", 一部環保主義的卡通片] 能把超人和蝙蝠俠都干掉. 攝影: Rick Maiman/Corbis


28 / 50
1992 年, 麥可 和小伙伴 布萊特·巴恩斯(Brett Barnes) [譯注: 曾以 麥可 歌迷的身分與其有密切交往, 後成為 "孌童案" 證明其無罪的關鍵證人] 在巴黎的歐洲狄斯耐樂園. 
攝影: Rex


29 / 50
從 南茜·雷根 到 柯林頓一家, 麥可·傑克森 才不在乎為哪一邊站台. 他只是醉心於權力, 而且非常喜歡手拉手的感覺. 
攝影: Peter Turnley/Corbis


30 / 50
麥可·傑克森 在 1993 年帕薩迪納 (Pasadena) 第二十七屆超級碗大賽中場休息時, 與 3000 名孩子一同作秀. 我沒看到他們, 不過估計就在旁邊吧. 
攝影: Ralf-Finn Hestoft/Corbis


31 / 50
有的圖片勝過千言萬語, 比如這張在 1993 年拍攝於法蘭西尼斯 (Nice, France) 的照片. 由於某些 (法律) 原因, 我還是不寫說明了.
攝影: Jacques Soffer/AFP


32 / 50
1994 年, 麥可·傑克森 和父親 喬 (Joe) 參加在哥哥 蒂托 家舉行的家庭聚會. 後來 麥可 透露因為父親當年過於嚴格的家教, 他們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 
攝影: William Maldonado/Corbis


33 / 50
這張照片出現時, 人們有很多推測說 麥可·傑克森 已經經歷了一兩次臉部整形手術. 這是他在 1994 年 "家庭重聚: 福音音樂節" 現場. 
攝影: Rex


34 / 50
而那些傳言也多少為他的宣傳活動起了助力作用: 1995 年, 公丈高的 傑克森 沿著泰晤士河向眾人展示, 以推展他的新專輯《歷史: 過去, 現下及未來》(HIStor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還好, 他的手下解釋說這並不是 傑克森 本人, 僅僅是以他的名義製作的雕像. 
攝影: David Giles/PA


35 / 50
1995 年 傑克森 迎娶了貓王的女兒 麗薩瑪麗·普勒斯利. 就在二十天前, 她剛剛與首任丈夫 丹尼·基奧 (Danny Keough) 離婚, 而 傑克森 與她也只維持了兩年的婚姻. [譯注: 後來她又嫁給了 Nicolas Cage]
攝影: Kim Kulish/Getty Images


36 / 50
不過直到 1995 年拍攝音樂MV《你並不孤單》(You Are Not Alone) 時, 他們仍是夫妻: 兩人以 "坦誠相見" 的模式完成了愛的宣言, 值得表揚. 
攝影: Getty Images


37 / 50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 傑克森 的的確確非常喜愛迪斯尼: 遊樂場, 角色人物和其它的小玩意. 
攝影: Pascal Le Segretain/Corbis


38 / 50
1996 年, 麥可·傑克森 與他的第二任妻子 德博拉·羅維 (Deborah Rowe-Jackson) 在婚禮前拍攝結婚照. 
攝影: Reuters


39 / 50
傑克森 在 1996 年 "歷史" (HIStory) 巡迴演唱會的首場作秀上身著巨大的, 閃著金屬光亮的演出服. 
攝影: Thierry Orban/Corbis


40 / 50
1991 年 傑克森 在南非探訪 尼爾森·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把他當作自己夢想中的父親. 哼哼, 我們人人都夢想有這樣的父親. 
攝影: Rex


41 / 50
1999 年, 在造訪過 WTF 展覽館後, 怪傑克 (Jacko) [譯注: 國外媒體戲虐 傑克森 的外號] 出現下紐約街頭.
攝影: Rex


42 / 50
2001 年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 (Madison Square Garden) 舉行的單飛三十週年紀念演出. 麥可·傑克森 與 小甜甜布蘭妮 (Britney Spears) 同台. [譯注: 想想 "小甜甜" 如今的身材...]
攝影: Corbis


43 / 50
我不確定他或者她頭上是不是一張餐巾紙, 但我能確定那下面是個嬰兒, 正在一棟高樓的陽台上被蕩來蕩去.
攝影: Tobias Schwarz/Reuters


44 / 50
2002 年, 在加州聖塔瑪麗亞 (Santa Maria) 法庭的一樁民事糾紛中, 麥可 被德國演出經紀人 馬塞爾·阿伏蘭 (Marcel Avram) 起訴. 關於案件有很多的細節與數字, 但我們不在此重複, 因為說實話那都很無聊, 而且跟 傑克遜 的大手毫無關係. 
攝影: Rex


45 / 50
"喔咦咦咦咦咦!" 傑克森說, "抓緊了, 馬丁!" 不過這樣的快樂沒有維持多久. 傑克森在看過 馬丁·巴舍爾 (Martin Bashir) 製作的紀錄片後覺得自己被妖魔化了. 馬丁·巴舍爾 在 2003 年推出了紀錄片《與麥可·傑克森共同生活》(Living with Michael Jackson).
攝影: ITV/Rex


46 / 50
2003 年 傑克森 因 "孌童" 指控而被捕, 這是加州聖塔芭芭拉 (Santa Barbara) 警局給他拍攝的嫌犯存檔照. 
攝影: Rex


47 / 50
2005 年在聖塔芭芭拉法院上, 傑克森 被指犯有十大罪狀, 包括猥褻男童, 強迫其飲酒, 以及蓄謀誘拐兒童等. 這一年可以說是這位歌手動盪生涯的最低點了. 
攝影: Carlo Allegri/Getty Images


48 / 50
儘管很難把他說成是品行高潔的人, 但對他及他眾多的歌迷們來說, 被宣告無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安慰. 
攝影: Dan Chung/Guardian


49 / 50
傑克森 最終洗脫了罪名. 這是他向另一個不羈的男人, 靈歌傳奇人物 詹姆士·布朗 (James Brown) 做最後的告別.
攝影: Tami Chappell/Reuters


50 / 50
終於到頭了. 讓我們用 班克西 (Banksy) [譯注: 英國塗鴉藝術家] 謎一般的畫作來宣告這個男人的第五十個生日吧. 
攝影: David Levene/Guardian



麥可傑克森猝死 50年傳奇人生 謝幕
心臟驟停 搶救逾一小時無效
「流行天王」(King of Pop)麥可傑克森在美西時間二十五日下午兩點二十六分因「心臟驟停」過世, 
享年五十歲,由於麥可過去並無心臟病史,因此真正的死因還有待法醫解剖進一步證實。
不過麥可的好友卻認為,他是壓力過大、體力過勞導致猝死,為了五十場的復出巡演,麥可近期積極投入彩排歌舞,據悉他猝死前一晚還在洛杉磯湖人隊的主場體育館排練,當時舞群並未發現他有任何異樣。
50場演唱會善後 恐損失162億
麥可演唱會七十五萬張門票早就銷售一空,連酷玩主唱克里斯馬汀都抱怨買不到門票,演唱會的主辦單位恐怕會損失三億元英鎊(約一百六十二億元新台幣)。
二十五日中午十二點二十一分,九一一接到麥可私人醫生求助電話,但急救小組抵達麥可住處時,他已沒有心跳及脈搏跡象,十位隨扈神情凝重地將麥可送往洛杉磯加州大學附設醫院,抵院時,已經沒有呼吸和心跳,醫療小組搶救一個多小時仍不治,遺體已轉送洛杉磯郡法醫辦公室,準備解剖。
他的哥哥傑明代表向媒體說明:「我的弟弟,傳奇的流行天王麥可傑克森已經過世,希望大家尊重我們家人的隱私。」
原本麥可傑克森預計今年七月十三日起展開「This Is It—最後謝幕」巡演,沒想到提早謝幕,招牌「月球漫步」舞,也將永留粉絲回憶中。 
 
還有這個看看就算了
 
我滿愛看這些靈異的東西
 
但是看到這影片我居然一點都不毛
 
還有一點暖意
 
你回來了對不對?MJ

麥可故居發現靈影遊走

 
麥可!
 
你是個孤獨的天王
 
但是你並不孤獨
 
你是個孤獨的天王
 
但你絕對好過本土天王!!
 
讓我們振臂高呼
 
All Hail Michael Jackson!! You Are The KING OF POP Forever!!

19則留言

2009-08-28 00:43:33
真的還蠻晚的XD
但很多地方都是沒看過描述
講的很棒


到時候會出紀念電影?
去看吧XD
2009-08-12 10:29:17
班克西(Banksy)[譯注: 英國塗鴉藝術家]謎一般的畫作
這張好像是在說他有罪耶
誘拐小孩.........(有些美國的節目,都有嘲諷(惡搞)過這件事)

不過,他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天王
不可否認啦
All Hail Michael Jackson!! You Are The KING OF POP Forever!!
2009-08-01 19:11:31
人雖遠離,惟精神長存!
2009-08-10 00:50:56
的確如此!!
2009-07-29 12:12:32
看完了....
整理的很好唷!
辛苦你了!
說真的,
到現在我還不相信麥可真的走了!
2009-08-10 00:49:46
是阿

我也不相信

現在只能一直看他的MV了

唉~
2009-08-10 00:49:58
是阿

我也不相信

現在只能一直看他的MV了

唉~
2009-07-28 13:04:58
整理得很好 收藏 GP接著

看到他有<狼瘡性皮膚病>所以<戴手套>
  他 <拍廣告火燒傷>所以<整 型>

只能說世人誤會了他很久,
天王為了完美的演出,即使再大的犧牲都要給歌迷<震撼>的作品,
終於有點了解<巨星除了運氣+才華,本身的努力+毅力=>真的值得尊敬>
2009-08-10 00:48:31
老師好久沒來了

好想你喔^^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