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從三國演義和君王論 論 亂世生存守則

作者:希特勒│三國志 系列│2009-01-03 17:17:19│巴幣:0│人氣:978
一、 前言

中國的三國時代是一個眾英雄豪傑聚集的歷史時刻,在亂世之中,歷史的巨輪之下,英雄們在遼闊的大地上,用自己的血淚,真實的情感,及超世的能力,為後世譜出一曲又一曲感人的歷史詩篇。當我們在床邊故事、勾欄瓦舍、庠序學堂中聽到這些了不起的故事時,是否心緒也會飛到那遙遠的亂世,和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們一起縱馬奔馳;當巨星殞落之時,我們是否會不知不覺的為其掬一把感傷之淚。如果是的話,那麼,就讓初始之風把眼角的淚水拭去,當淚水的晶瑩隨著思念的風飄散時,我們的思緒也將,隨之,穿越到那片遙遠的時空…。

正題導論

感性的時刻終了,既然要當作身在亂世,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些亂世生存法則101吧。三國是亂世,因此要了解其法則,要成為亂世到來時,活的最為長久的君主、領導人或高階主管等,就必須明暸支配亂世的道。了解所謂的「道」,也就是事物的本質,或我們說事物之間所會發生的必然關係。當然抽象的原則很難以在一時片刻予以吸收,因此我會舉中國戰國的孫子兵法、日本的戰國時代以及義大利群雄並起時代的巨著《君王論》、甚至二次大戰戰史來佐證當亂世發生時,要如何做才能達到在無政府的國際之間,或自然狀態的弱肉強食之下,最能夠富國強兵、明哲保身的領導人。

但是此方法,是亂世守則而不是盛世通則,以公羊春秋例子來比喻,就是只適合於「據亂世」,而不適合於「升平世」、「太平世」。所以縱使還是有部分的原則可以給台灣當局的當政者或政客們一點警惕,但是絕非能一體適用的,因情勢總是與時移異,所以使用的拿捏得靠各位細心琢磨。

馬基維利寫的《君王論》是我此次論述類比三國亂世「生存綱要」的主軸,但是《君王論》和另外一本其大作《羅馬史疏義》就有非常有趣的對比,兩本相同之處是都強調性惡論、目的使手段合理化、國家至上,但兩本相異之處在於君王論只談君主、君王權勢、撥亂反正,但羅馬史疏義談的是共和、公民自由、長治久安。所以雖然我今天說的是亂世自處之道,也許適合三國分析,想使台灣的政局更好可能就得參照全局,不可偏廢了。

以三國而言,我認為最符合我以下所列的生存之道判準的亂世實踐家是「曹操」,當然這個大梟雄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已耳熟能詳,不必再此贅述,因此就廢話不多說,直接看「生存條文」吧:

二、 君主何以受人褒貶

領導人應考慮到「道德的幻想與嚴峻的現實」、「表面上的善不一定是真善」、「某些狀似德行的品質,如果君主身體力行,那就成了他的劫數;某些狀似邪惡的品質,如果君主身體力行,反而帶來安全與安寧」。如說實話可能是一種眾所周知的美德,但是領導人確萬萬不可因表面而失實質。如周瑜不會再蔣幹群英會之時跟他講實情、曹操防人之心很重,縱使是來投奔之許攸也不告知糧草即將用盡的實際情形、魯肅如果完全吐實,會帶給孔明很大麻煩。王允被認為是耿直愛國之士,卻屈殺蔡伯喈,為漢朝立了大功,卻不肯和郭、李二人妥協,不得善終;演義中認為奸邪的曹操,反兒孫成群,金玉滿堂,坐擁大漢實權,並安得天年,何也?因此政治中不是沒有道德,也不是不道德,而是政治中另有道德。

三、 慷慨與吝嗇

「節儉才是真慷慨」的概念很重要,因為慷慨會導致自我抵銷,今天你慷慨,明天別人就會認為這樣是應該的,而且當你在慷慨之時,你不也在喪失慷慨的能力嗎?這個概念雖然很弔詭,但對於持國之人,不可不慎!當然如果你是君王萬萬不能慷慨,如果是正在邁向權力頂峰的人,像是以慷慨聞名的凱撒就是有助益的,因為要揮霍就去揮霍別人的資產,所得的戰利品、好處,一定要不吝嗇於分配給同甘共苦的兄弟們,是對邁向權力頂峰的人的鐵律。以三國來說,魯肅的豪邁借糧為其政治開了條坦途、曹操惜關羽不惜耗費鉅資,為其贏得愛才美名。

四、 殘酷與仁慈

「明智的殘酷是真正的仁慈」、「令人畏懼比令人愛戴更為安全」。項羽的婦人之人為世所惋惜,應該沒有領導者想重蹈其覆轍吧?再說對於必要統治的手段,縱使殘酷,也要做,而且要做的越徹底、越快越好;對於施恩惠,則要一點一點的放出來,此乃統治之術也。至於後者我就再引一次原文:「令人愛戴比令人畏懼更好,抑或相反?答案是最好兩者兼備,不過,由於很難做到,因而,如果君主要在兩者之間取捨,那麼令人畏懼比受人愛戴更安全。因為,一般來說,人們都善於忘恩負義、反覆無常、捉摸不定、虛情假意,避險唯恐不及,逐利卻不甘人後。人們冒犯一個自己愛戴的人要比冒犯一個自己畏懼的人較少顧慮,因為愛戴維繫於恩義,而由於人性之惡,人們隨時會為了自身利益而忘恩負義;但是畏懼之心,卻會由於害怕必定降臨的懲罰而持之以恆。」除了以上所說之外,最為重要的是要「避免憎恨」,尤其要盡力避免對於手下、大臣、人民財產及妻女的侵害。馬氏不客氣的說了「人們對於失去父親要比失去父親的遺產忘的更快」,或許是有點強調過頭,但是大意很明確,只要不碰觸禁忌,是可以兼顧令人畏懼又不受憎恨的,人們的愛戴之心是他們自己做出選擇,人們的畏懼之心是由君王作出選擇,當然可以的話,最好讓他們愛戴你。最後統兵作戰要冷酷無情,這點軍事之道,中國的孫武說的更明白,就不贅述。以三國演義來說,曹操可謂最善於此道者,比方呂伯奢事件、處理獻帝的方式、對付反叛者的手段、蓋棉被殺人事件、向糧官借頭事件、世說新語中追殺匈奴使者事件、處理軍政的態度…,誠可謂此道的代言人。

五、 談守信

「詭計勝於誠實」、「君王鬥爭必須既像人又像獸」,歷來都有兩種鬥爭方法,法律和武力,前者適用於人,後者適用於獸,因此我們得熟知人性和獸性。君王的必需同時具備「獅子」和「狐狸」的性格,因為獅子不知防備陷阱,狐狸則無力防備豺狼。如果遵守諾言於己不利或原來承諾的理由已經不在,就不需要去遵守。有好些美德如慈悲為懷、值得信賴、仁至義盡、清白無暇、心地虔誠,如果君主全部去身體力行,那是有害的,不過「顯的」具而備之,是有益的,而且你還要去這樣實踐,但是要打起精神準備,一旦不再需要這樣做了,你要能立刻反其道而行。「多數人是以貌取人」的真理是不會變的,因此偉大的君主一定是偉大的「模仿者」和「偽善者」,由於此真理,以至於想要騙人的君主,總是能找到願意受騙的人。最後你可能會好奇,人們真的是以貌取人嗎?因為人們許多時候是用「眼睛」,而不是「雙手」進行判斷,所以每個人都能夠「看到你」,卻只有少數人能「摸透你」,每個人都能看到你表面上如何,卻只有少數人能摸透你實際上如何,而少數人是不敢反抗多數人的看法的,因為後者將得到最高權威的支持。以此看三國,劉備、司馬懿、曹操等眾多英雄好漢的演技真是精湛,由於為數眾多,就以司馬懿潛伏再曹魏政權下三代,以「假癡不顛」的戲碼矇騙住多少人,最後終於步下了篡位的暗樁、諸葛孔明的三氣周瑜後又去弔喪、劉玄德怒摔阿斗為例,其他例子多到不可勝數。

六、 明君求諫

前面提到君主要力圖避免「憎恨」,而「輕蔑」也是另一個要絕對小心的重點。何種舉動會招致輕蔑?舉凡多變、輕率、柔弱、怯懦、優柔寡斷等都是會招致輕蔑的特質,而袁紹具而有之。但是袁軍還是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所以我認為袁紹和曹操的爭霸有很大的因素是出在「善用諫言」決定了戰場走向。

要了解一個君王或總統等領到者是否賢明,非常輕易的,只要看其左右用的人,就知道其頭腦如何了。但是要如何避免諂媚又無真才實學之人呢?很難,因為除非大家知道說實話不會獲罪,不然沒有辦法防止阿諛奉承;但是,當大家全對你說實話,你所獲得的尊敬就會下降。我們還有第三條路,讓一群有識之士可以對你的行為作諫言,不過只限於你想要聽的,在眾謀士提供其意見後,依你的意志選出最好的,這其中誰越能直言不諱,獎賞越豐厚,但是一旦決定後,君主的決定是不能改變的,這樣就可以杜絕諂媚小人干政的問題,而對於無需求諫之事,要讓每個人都沒有膽量多嘴多舌。以三國為例,曹操、袁紹官渡大戰時,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

七、 明智的外交

錢復回憶錄中有一段話我印象最深刻,『在外交場合中,不似戰場,不是你勝,就是我敗;不是你進,就是我退。外交工作總是進進退退,勝勝敗敗,無所謂成功、失敗,而是兩方面的折衝。外交工作沒有永遠不變的立場,否則就要訴諸戰爭了,何須外交?外交上不能堅持有我、無你,因為今日得意洋洋的勝利,很可能埋下仇恨的種子,造成他日慘痛的失敗。所以說,外交工作是沒有可能產生英雄的。想當英雄,只有去當將軍。』我認為此段話足以當一個外交人員奉行的準則。因為如果說政治是像馬基維利君王論中所言是一種「可能」的藝術的話,外交就是一種「妥協」的藝術。如果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的話,那外交就是考慮如何用巧勁不戰而勝,甚至開創對雙方都有利的雙贏結局。不論外交是像現實主義的國際關係學派所認為的絕對的勝利,你的得就是我的失:也就是假如我做出這個決策可以得到九十的效用,你可以得到八十的效用,那我就領先你十個效用,在國際關係上佔有優勢,但是如果我做另一個決策只能得三十的效用,可是你得到零的效用,那我會拋棄前一個政策,去採用能領先三十個效用,但相對來說較不利的政策。而相對的勝利則會看雙方相對上來講獲得最高的為優先選項,也就是用相對的觀點來講,第一個選項雖然只贏對方十效用,但對整體來講是相對受用的。外交的重要性就在「妥協」與「計算」,孫子兵法所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外交要做的簡而言之就是如此,用避免戰爭的方法將國家的利益和世界的利益的總和達到最大化,透過精密的計算讓局勢有利於我方,正如同一場計算縝密的棋局一般,在談判中讓對方沒察覺到、或雖然知道我方的意圖卻由於形勢所逼不得不走出那一步,而如何在外交談判上獲勝,如何使對手一步一步被我方「將軍」。

關於外交談判我也要援引孫子中的兩段名言佐證,此兩段不僅是軍事戰陣之法之圭臬,對於外交人員之縱橫捭闔也絕對受益無窮:「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所謂外交舌戰,外交談判,很清楚的分為這三種情況,外交人員不僅對自己國家之情勢要有深刻了解,對假想敵和盟友的情況也要瞭若指掌,如此也才能佔到上手。這也就是美國在初成為世界霸主的1960s為何急於發展比較政治領域中的區域研究和長期對自己國內的美國研究。「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一段真名言矣,何謂詭,奇巧之詐術也。而詐不能常用,計不能常施,否則做為一個國家的外交使節,乾脆就請騙術師來當就好了。詭要用的恰當需要精通「虛實」一道,也就是誠實和詭詐在外交談判中所佔的比例應該是七三比,完全說謊之人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騙子,這種人信用破產,套用在國家上國家就會破產;完全說實話的使節,那這種天使下凡的人格很令人敬佩,但是如果其他國都是魔鬼,那天使就會被無情的吞噬掉,畢竟人們不是天使,否則便不需要政治,更何須外交?對外交有志者可精研的哲理真的是太多了,而外交談判的經典有中國的戰國時代的合縱連橫、老謀深算的俾斯麥的外交手腕、戰間期德國如何能透過外交達成在二戰初軍事上奇蹟般的勝利...。我也認為讀史和政治哲學以及雄辯術是每一個外交人員在外文能力外所需重點加強的部份,例如:馬基維利本人就是經驗豐富的外交人員,其君王論的名篇不止指導如何唯一個成功的人君,更是外交實務下的經驗累積。俾斯麥本人曾經駐法多年,自然可以將法國的心思摸透,印證了在外交棋局中,擅弈者無他,知己知彼而已。

以三國的外交來舉例,鄧芝不懼油鍋的完成使命,諸葛亮出使江東變才無礙,舌戰群儒都是外交的好例子,如何「膽大心細」、「論述清楚」、「不辱君命」考驗著外交人才的能力。

八、 小結

亂世中的沉重,只為了求生的微小希冀,是多麼沉重的悲苦,而難道非要兵戎相見,機關算盡,才能成就千古不小之偉業?要知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小老百姓「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的哀嘆,又有哪個大人物能傾聽呢?剎那間,我的思緒瞬間回到了2009年在於台北的書房,雖然沉重的哀愁還殘留在我的心中,在這個「記憶」,已經深深的刻印在腦海裡,埋藏於心扉中了。正當如此想著,眼淚卻不爭氣的滴了下來,再朦朧之間,我彷彿聽到了織田信長最喜歡的敦盛之舞:「人間五十年,與天地相比,不過渺小一物,看世事,夢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滅隨即當前,此即為菩提之種,懊惱之情,滿懷於心胸,汝此刻即上京都,若見敦盛卿之首級,放眼天下,海天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是阿!多驚人的巧合阿!人生就如黃梁一夢,我們是在蝸牛腳上爭何事呢?何不放棄執著之心,大家「一壺濁酒喜相逢」吧!正當作此想,我確確實實的看到了那夢想中的桃園,隨著希望之風飄落的桃花,正輕飄飄的不知要前往何方呢!或許在這輕與重之間的情感,才是最真實的體悟吧!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78180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策略模擬|歷史|戰爭|三國志 系列|

留言共 1 篇留言

低級浣熊
感人推推~~!!

07-13 18:30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b237522768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評三國之最... 後一篇: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讀書心得...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ShuLongQinHu給大家
畫了原創新圖 彩圖 是BL 歡迎來小屋看看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08:52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