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我們台灣這些年

作者:莫言│2010-07-14 21:30:24│巴幣:0│人氣:372
2008年5月30日,下午4點21分,一篇名為《我們臺灣這些年(一個臺灣70後眼中的臺灣社會30年)》的帖子驚現天涯社區,出現在熱門版塊"天涯雜談"中。
  "回想過去30年,就跟大多數人一樣,日子過得平平淡淡,偶有小激情,但接著而來的常常是為了彌補這些而來的更大痛苦;唯一值得慶倖的是,我成長的這30年,剛好趕上了臺灣社會變動最劇烈的30年……"這個開頭樸實無華的帖子,第一段不過500餘字。在它發表8分鐘後,第一條留言出現:"這個帖子必火,搬個板凳看臺灣!"此時,就連這個帖子的作者廖信忠也沒有預料到,此後一年,《我們臺灣這些年》會成為網友持續熱議的話題。
  2009年11月,《我們臺灣這些年》出版,迅速引起各界關注,銷量節節攀升。這本書的前世今生是怎麼樣的?記者進行了調查,為讀者揭開其火爆背後的暢銷密碼。
寫作緣起:"講述臺灣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廖信忠,1977年生於臺灣南部,從小在臺北長大。"我成長的這30年,剛好趕上了臺灣社會變動最劇烈的30年,不管是在政治、經濟、文化、次文化上,似乎都突然在這些年間整個爆發出來。有些我恭逢其盛,有些我是局外人,冷眼旁觀。"廖信忠說。
  經歷了臺灣從封閉到開放全過程的廖信忠,近幾年由於工作原因,頻繁往來於內地與臺灣之間。"我常常問我的大陸朋友:對於真實的臺灣,你又瞭解多少?"大多數人都會一臉茫然。這讓廖信忠感覺到,對很多大陸同胞來說,臺灣或許只是一個空洞的政治概念;大部分人並不清楚臺灣過去30年究竟發生了什麼,臺灣普通民眾究竟過著何種的生活。
  廖信忠決定,以一個臺灣平民的視角,講述"30年來政治巨變下臺灣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我試著通過我的成長歷程,將這些社會事件結合起來,對於這些社會事件及社會變遷,我儘量不去做評論,只將它們很客觀地記錄下來。"廖信忠表示,"我不敢說我寫的這些文字就完全代表了臺灣人的想法,但若您看了能對臺灣多一分瞭解和理解,那我就萬千感動了。"
  2008年5月30日,下午4點21分,廖信忠開始線上寫作《我們臺灣這些年》。
網友熱議:"原來臺灣是這樣!"
 "現在臺灣人來大陸工作或定居的很多,光上海據說就近百萬,但大陸去臺灣的很少,所以大陸人對臺灣的瞭解比臺灣人對大陸的瞭解就更膚淺一些。支援樓主用個人的視角來描繪臺灣30年來的變遷,兩地的朋友能多些互動交流的管道真好!"這是一位《我們臺灣這些年》的鐵杆粉絲給廖信忠的留言。
  《我們臺灣這些年》自2008年5月30日下午4點21分在天涯開帖起,由於內容真實,全景式向大陸讀者細述臺灣近30年來的歷史變遷,迅速積聚了大量人氣,點擊率不斷被刷新:5萬,10萬,20萬,50萬,100萬……2009年10月26日,記者登陸天涯社區找到該帖時,訪問人數已經突破265萬,回復高達103313條。
  有意思的是,廖信忠在寫的時候,多述事實,拿捏得當,所以並沒有遭到封殺,反而引來觀者無數。有網友看過《我們臺灣這些年》後大呼過癮:"原來臺灣是這樣!以前只看過臺灣的娛樂節目,現在對臺灣算是有了真正深入骨髓的瞭解。"
專家觀點:"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目前在中國出版界,有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一旦某部作品在網上走紅,引起網友熱議,出版商就開始爭奪該作品的版權。系列暢銷書《藏地密碼》、《明朝那些事兒》、《黑道風雲20年》,莫不如是。擁有百萬讀者的《我們臺灣這些年》,同樣被嗅覺敏銳的出版商盯上了。
  記者採訪獲悉,爭搶《我們臺灣這些年》版權的出版機構,前前後後超過50餘家。最終,以運作暢銷書而享有盛名的北京讀客圖書有限公司獲得該書版權,該公司曾因全程運作《藏地密碼》系列小說大獲成功,在作者群中具有極高的號召力,坊間甚至流傳"讀客總有暢銷書,好書要找讀客出"這樣的順口溜。
  記者採訪瞭解到,《我們臺灣這些年》的書稿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審核長達半年之久,方獲通過。
  2009年11月,北京讀客圖書有限公司聯合重慶出版集團,重磅推出《我們臺灣這些年》,該書上市一周,旋即登上各地暢銷書排行榜,在北京圖書大廈,一周內銷量高達1100本。
  記者聯繫到北京讀客圖書有限公司的總編輯吳又,希望獲悉該書的起印量。正在開會的吳又很禮貌,他在電話裏告訴記者,"具體印數不方便透露,但肯定不會低。"
  《我們臺灣這些年》不僅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而且在文化界和媒體圈掀起波瀾。
  著名文化批評家何三坡對《我們臺灣這些年》的評價是:"兩岸交流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他說,兩岸交流,之前更多的是政治層面,而廖信忠則"推開了民間話語交流的大門,讓我們得以看到最鮮活的臺灣民眾生活史。"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在讀過《我們臺灣這些年》後說,"一個臺灣的70後,從他出生那年開始,一年一年給我們講臺灣的故事。有大事,也有小事。故事講得平易,好玩。好多臺灣的事,似曾相識,他們那裏禁止過的,那裏紅火過的,連膜拜領袖的樣式,都跟我們當年何其相似。咳,都是中國人。"(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們臺灣這些年》的原作者天涯社區連結: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6751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f15tomy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綠壩娘倒臺~~天朝不要你... 後一篇:三次元女生能贏得過二次元...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4516【巴哈姆特事紀】
骯,《外傳.命之章》第27集〈法、理、情〉週間放送中。第28集將於週六午間更新看更多我要大聲說4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