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廢話:
我從學生時代就參加熱音社彈貝斯,到現在當社畜還是都有在接觸吉他,
近年樂團番實在是非常熱門,其中2023年接觸到的Mygo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裡面樂團成員的互動、吵架環節真是太真實了,
因為理念不合而分開,卻又透過演唱會士氣大振而和好(live治百病)。
音樂風格也很吸引我,像羊姊這種氣音很多的唱腔,出現在龐克樂裡面是非常罕見。
(禁止烤羊)
這篇不會有太多圖,因為不是要開箱文,
也沒有要PO影片示範音色,
主要分享一些主觀使用心得,給還在觀望的邦粉們參考。
邦標ULTRATONE Anon也可以參考,我想應該就烤漆部分不一樣。
首先是很多人關心的性價比,以海國訂價27800來看,我認為物有所值,
只是有一半成本在relic和邦邦授權吧,不然這個價格有其他硬體規格更香的選擇。
有愛、又有預算,那我覺得可以衝一把試試,
彈起來開心最重要,放著當大型周邊也爽。
確實這把琴有些地方可惜,但用愛或用錢都可以克服的對吧?
真想要追求性價比+相似外觀的話,也可以考慮 edwards 的 potbelly,
但 potbelly 本就不是熱門型號所以也要看緣份。
或是等陣子看會不會有脫手潮......(看向黑金 Les Paul 和 黑色 Yamaha Pacifica 6 系列)
以下個人主觀心得:
1. 烤漆、紋路
作為這支最大的賣點,
relic看起來應該是先遮蓋再噴漆上去,而不是先上漆再尻掉,因為斷面很完整,
也沒有poly漆那種一片一片的感覺,質感不差,
top的虎紋顏色很深,看起來像是噴的?
但每一把紋路和顏色深淺都不一樣,
用噴的還會有這種差異也有點神祕,這我先保留態度,
這些工藝在這個價格好像找不到有哪家也有做,還不錯。
2. 木頭、琴體
琴體毫無疑問是三拼,琴身小但是偏重,
剛上手真的給我一種拿到Gibson的錯覺,
琴體配重均衡,坐彈也很舒適,(不像傳統Les Paul坐彈很...)
琴頸形狀偏C偏粗,我習慣粗的,握起來舒服,
楓木指板,弧度12,
指板inlay很好看,看起來是先鑲好才上frets(frets後面會再講),
指板做工頗有日系琴的感覺,邊緣是偏有稜角的那種,
指板漆很薄,彈久或許還能再relic指板。
3. 零件、五金
上枕:還不錯,材質應該是Bone,有修邊不會割手,凹槽深度也許還有修正空間。
調音弦鈕:覺得轉起來不順手,不過音準倒是不太會跑(也許跟我降弦有關)。
導線孔:好評,滑順、穩定不會鬆動。
Tune-O-Matic:不差,只是relic琴體配這麼新的橋,比較不一致(外觀向)。
Switch:手感不佳,有點卡,還會有點回彈,用小指撥會滿痛的。
可變電阻:Volume鈕沒問題,Tone鈕從10收到8感覺音色都沒變化,收到7以下才有高頻減少的感覺,不過如果是Tone鈕全開派的話那就沒影響。
拾音器:很多人抱怨的GH-1G,但我覺得clean滿好聽,前段有鼻音,overdrive就有點糊(兩顆都是),不過糊也不全是壞事,是特色(Vintage PAF表示),可以先跟它相處一陣子看看。其實技術、音箱、效果器等對音色的影響都比拾音器大,當這三者都到位了,對於拾音器的意見,我想你心裡應該多少也有些想法吧。
4. Frets
獨立一個項目來提是因為它是這把琴最大問題,
乍看還行、邊緣摸起來印象也很好,不割手。
但是實際彈起來,手感真的就新手琴等級,
很多格不平整,使得弦距調不了多低,好幾格都在打弦,
尤其是這種類 Les Paul 的琴,會希望有良好的延音,
出現 buzz 或模糊的 attack 會有點尷尬。
我這支目前的設定是降全音,
(個人喜好、覺得這樣按弦推弦手感更好,雖然會加劇打弦)
弦距則是調到6弦 2mm、1弦 1.75mm,
12格以後還是有稍微打弦,聽音箱出來聲音正常,
雖然偏高但在可以接受範圍,我也不是追求低弦距的技術派......XD
不過還是建議新手都先拿去setup,練習效率才會正向提升。
聊改裝
由於邦標琴改裝相關的分享滿多(常見的Sayo、Rana改成ESP版配置),
結果就是花2萬買琴又花2萬改琴......
我也不是要講人家盤,畢竟長大後花錢能買到的快樂也不多了
![]()
改琴很爽我也體會過,只是提醒不要走火入魔,應該改在刀口上,
多的預算拿去買效果器或週邊可以更爽。
以下是個人建議做的改裝,當然也不一定要改,看自身需求衡量:
1. Setup、Fret整平:
出廠弦距太慘,所以最優先的還是先把弦距搞定好吧!
建議找個吉他維修技師諮詢,至少做一個Setup,若預算夠甚至還能整平(leveling)
如果真心想學好吉他,有一把好彈又喜歡的吉他絕對是很大的動力來源。
先讓琴變得好彈,技術才有可能進步。
目標:改善手感
2. 上枕
容易被忽略,其實上枕不貴,但對手感、音準、甚至音色都能提升。
原廠已經配骨製上枕了,也不見得需要升級,或是setup時可以考慮修一下。
目標:改善手感、音準、少許音色
3. 調音弦鈕(Tuner)
原廠其實用起來也沒什麼音準問題,
齒輪比轉起來沒那麼舒服倒是,
就看要不要升級成鎖定式可以換弦更快。
目標:換弦調音體驗、更準的音準
4. 電路拾音器
Switch滿爛的可以換,
有在收tone鈕的人可以考慮換可變電阻,
切單看個人,我覺得沒啥必要。
拾音器就...如同上面提過,技術、音箱、效果器對音色的影響都大於拾音器。
新手先改拾音器,無法發揮拾音器實力,
先讓琴變得好彈,技術才有可能進步(再次強調),
再來是有好的音箱或效果器,建立音色認知、才能練到耳朵、練到手tone。
不是說拾音器不重要,而是有其他更重要的東西常被忽略,
多聽多練,建立自己的音色資料庫再來改都不遲,
想彈Mygo的歌,也是音箱比琴重要的啦,共勉之。
目標:改善音色,但請先把音箱或效果器到位
聽說 2025/6/1 邦標琴全面漲價,
如果fretwork或其他硬體沒有跟著提升的話,
那是真的有點買不下去。
但其實在2024年間,ESP各產線都已經漲了30%以上,
所以另一個面向也能說邦標琴是到現在才補漲,那好像也合理。
吉他真的是要買要快啊,不然年年都在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