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好吃:ぜひ一度食べてみてください!(請務必吃一次看看)
▶大推:非常棒的用餐體驗!
▶推:不知道要吃什麼的時候,這裡不妨是個選擇。
▶不錯:毫無反應,就只是間餐廳。
▶還行:能吃就好,不要要求太多。
▶母湯:你可以不吃,但一定要請你的朋友吃。
本篇快速導覽。
第三十一間:陳記燒臘。
第三十二間:曾紅嘉義雞肉飯。
第三十三間:永真香北平烤鴨店。
第三十四間:入丼房。
第三十五間:麵屋鴒(永和店)。
第三十六間:麵屋有漁(永和店)。
第三十七間:勳牛肉麵。
第三十八間:竹林口小吃。
第三十九間:啥湯。
第四十間:牛淘氣牛排館。
第四十一間:祖傳焿麵。
第四十二間:魏家大腸蚵仔麵線。
第四十三間:湖南家鄉牛肉麵。
第四十四間:永豐越南美食小館。
第四十五間:鑫鴨肉冬粉。
第三十一間:陳記燒臘。
當日餐點:香港三燒飯。
餐費:一百一十五元。
價目表。
香港三燒飯。三燒為「燒鴨、叉燒與燒肉」。
內用的湯與飲料(紅茶)無限自助。
叉燒與燒肉整體。烤鴨已經先被我吃掉了。
叉燒與燒肉近照。
評價:大推。
評語:我在篩選餐廳名單的時候,會把便當店排除。除了我自己沒有特別喜歡吃便當以外,對我來說,便當店都是大同小異。好不會好到哪,不好也不會不好到哪。不會有什麼特別的特色──第一篇米𡘙豐我是看到它的Google地圖評價特別高。調查了一下發現有打卡送紅燒肉的活動,讓我想要一探真實。然而上一篇提到的「懂吃姐姐」,跟他聊過我在之後打算寫部落格的想法,他便誠摯推薦我這間店。他說這間店是永和在地老字號最有名的港式燒臘,一定要去吃吃看。
隔天我直接前往店家。然而當我到店之後,內用坐滿了客人。排的隊伍從門口向右排到馬路。目測可能快要二十個人。當下的我直接放棄,去找別的餐廳吃飯。直到第三天,排隊的人潮只到門牌。心一橫,就跟著排隊了。(Google地圖距離參考)
我不得不說,這間店的人員分工非常明確。一個人剁肉;一個人打飯;一個人夾菜;一個人收錢;一個人在裡頭炒菜;一個人負責接應內外雜事。每個人很清楚自己的份內工作,做事非常有效率。現場完全沒有手忙腳亂,每一份餐點都被井然有序完成。
雖然正如開頭所說「我自己沒有特別喜歡吃便當」,不過這間店是我會回購數次,而我確實在日後也回購數次的店家。除了份量很多,菜色的選擇很豐富,我個人非常、非常、非常推薦它的主食「叉燒與燒肉」,其中又以「燒肉」最為推薦。叉燒的肉質吃起來非常軟嫩,口感緊實卻又不柴。燒肉的油脂一口吃下去,滿嘴油香。最上頭的表皮非常鹹香,咬下去有夠酥脆。我個人用使用「じゅわじゅわ」(肉汁在嘴裡爆開的感覺)一詞來形容最為貼切。
第三十二間:曾紅嘉義雞肉飯。
當日餐點:滷排骨便當。
餐費:一百零五元。
價目表。如果顧客要點「炸排骨、炸雞腿、滷排骨」,要先跟櫃台說一聲再開始排隊。
菜飯。由於我是點滷排骨,所以先打菜,再等滷排骨上桌。內用有菜脯與湯可以取用。
![]()
滷排骨。
評價:還行。
評語:排骨滷得很入味。配菜給四樣,菜色選擇性很多。如果單純論這間店的食物,或是說我吃的這份滷排骨便當,我是會給予「推」的。然而我會給予「還行」,是因為「與主打商品不符」。明明取名為「嘉義雞肉飯」,可是完全感受不到店家主要販賣的是雞肉飯(包含便當)。不要說地圖上的評論,吃雞肉飯的人只有少數,光是我在當時吃飯,來來往往的顧客「沒有半個人」是點雞肉飯的。
雞肉飯,說白了就是雞絲。除非不吃主食,或是當時只想吃小小一碗雞肉飯的量,否則以便當來說,加十五元就能吃到更好的主食了,去吃雞肉飯做什麼?
(雖然我看地圖上最新的菜單,五大主菜全部漲五元,雞肉飯便當價格不變,拉開了與主菜的價格差距,不過我個人私心認為店家的雞肉飯賣得太貴了,降個十元差不多。然而還是那句老話:尊重店家的定價)
第三十三間:永真香北平烤鴨店。
當日餐點:一份全隻加半隻加餅皮。
餐費:一千一百元。
餐點整體。
片鴨。皮烤得酥脆。肉完全不柴,咬起來很嫩。
![]()
炒鴨。鴨肉與鴨骨炒得非常香,非常入味。如果有白飯,拌上醬汁,吃好又吃飽。
![]()
餅皮。使用的是潤餅皮,而不是一般烤鴨典型使用的荷葉餅。這點稍嫌可惜。
![]()
評價:大推。
評語:這間店的店面非常小,只有老闆一個人。可能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比起一般市面的烤鴨還要便宜。不過沒有因為比較便宜,份量就比較縮水或是比較難吃。綜合價格、份量與味道,我個人非常推薦吃吃看。
第三十四間:入丼房。
當日餐點:豬排咖哩蛋包飯。
餐費:一百八十元。
招牌。
價目表。
![]()
菜單。
![]()
內用有免費的湯可以喝。
![]()
湯品是蘿蔔排骨湯。湯裡的蘿蔔跟排骨很多。
![]()
豬排咖哩蛋包飯(正面)。
![]()
豬排咖哩蛋包飯(反面)。
![]()
評價:不錯。
評語:食物本身──不論是蛋包飯、豬排、咖哩還是湯──有到「推」的程度。只是我會給予不錯的原因是因為「餐點不符合價位」。市面上有很多賣咖哩飯的店,價格大概在一百五十元左右,一樣有豬排等等主餐,可是主打「內用飯、咖哩吃到飽」。這間都賣到一百八十元了,也不是要求吃到飽,就是白飯與醬給得再多一些。如果是怕超出蛋包的範圍,不好看,那麼就提供能夠續一次的飯與醬的服務。
第三十五間:麵屋鴒(永和店)。
當日餐點:玉子泡系鹽味雞白湯拉麵。
餐費:兩百五十元。
店面外觀。
價目表。
當時的活動。
內用規定。
店內價目表。
菜單。
![]()
玉子泡系鹽味雞白湯拉麵。。
![]()
把所有的叉燒撈到表面。
![]()
豬肉叉燒近照。
![]()
雞肉叉燒近照。
![]()
免費加麵一球。
![]()
溏心蛋。
![]()
評價:還行。
評語:泡系拉麵簡單來說就是像咖啡的拿鐵(Latte)一樣,湯頭是泡沫狀的。不過拉麵的湯頭泡沫可不是像拿鐵那樣用機器直接沖出來,而是使用外力「攪拌機」把湯頭打成泡沫。在口感方面比起一般湯頭而言還要來得濃稠,喝起來的味道會更為濃郁。
我個人認為這間店的泡系沒有很「泡」。整碗麵吃起來中規中矩,沒有什麼記憶點。同樣的價位,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我認為沒有其他扣分的地方,單純只是「整體中規中矩」,評價就會是「不錯」。然而我在吃溏心蛋的時候吃到蛋殼,這點非常扣分。
![]()
第三十六間:麵屋有漁(永和店)。
當日餐點:原味石斑魚白湯。
餐費:兩百八十元。
店門口。
自助點餐機。
在使用點餐機之前,要先看看裡面有沒有座位。只要點拉麵,就可以免費加一球麵。
![]()
帳單。
![]()
店內環境一隅。
![]()
每個座位前面都有提供調味料。從左邊依序為蒜酥、辣椒粉、胡椒粉與辣油。旁邊附有小糖果,可以食用或帶走。
![]()
櫃檯旁邊也有小糖果。
![]()
名片正面。
![]()
名片反面。
![]()
原味石斑魚白湯。。
![]()
豬肉叉燒。
![]()
雞肉叉燒。
![]()
店家最為亮眼的特色:石斑魚。
![]()
免費加一球麵。份量還算多。
![]()
評價:大推。
評語:這間店是分店。本店位於台北市萬華區。比起本店的店面,分店的店面與座位非常大、非常多。這邊有提供四人座位。如果聚餐想要吃拉麵,這裡是非常好的選擇。
這間店的拉麵口味很特別。「魚介系」不稀奇,稀奇的是使用的食材為「石斑魚」。放眼全台灣,沒有幾間拉麵店把石斑魚當作主打的主題。湯頭充滿石斑魚的膠質,喝起來鮮甜而不油膩。魚肉的刺處理得很乾淨。一口咬下,有夠嫩。魚酥可以直接吃,或是泡在湯裡。一種魚酥,兩種享受。如果喜歡魚酥的讀者,點一份魚酥準沒錯。
第三十七間:勳牛肉麵。
當日餐點:紅燒牛肉麵(刀削麵、加麵)。
餐費:一百八十元。
招牌。
店公休日。
門外看板宣傳。
可能是為了引起噱頭的海龍王牛肉麵。
菜單。
簡單的自助區。店內有提供WIFI,這點很用心。
![]()
紅燒牛肉麵(刀削麵、加麵)。
![]()
牛腱肉很有嚼勁。筋的部分很軟嫩。
![]()
評價:推。
評語:這間店除了牛肉麵,還有販賣其他乾麵、湯麵、水餃與小菜。不過以我個人而言,獨具特色的還是屬門外看板的「海龍王」與「巨無霸」。只是美國安格斯頂級黑牛牛肋排好歹還算是「牛肉」,波士頓龍蝦……看圖片,也不是用牛肉湯去熬煮的感覺。已經跟牛肉麵沒關係了。
雖然價格有些昂貴,麵條不是像老張刀削麵那樣手工製成,不過湯頭與牛肉吃得出來店家的用心,店家在服務現場與地圖回應的時候很有禮貌,所以我給「推」。
第三十八間:竹林口小吃。
當日餐點:什錦燴飯,酸辣湯。
餐費:一百八十元。
菜單。
內用提供免費的紅茶。對我來說有些甜。
餐點整體。
什錦燴飯。
![]()
酸辣湯。
![]()
評價:大推。
評語:由於是在地許久的老字號,內用環境有些堪憂,不過不影響食物本身的優點。價格乍看之下有些昂貴,實際上用料、份量、味道等等,非常對得起價格。
第三十九間:啥湯。
當日餐點:日式炸豬豬。
餐費:三百元。
菜單。內用使用QR CODE點餐。
早午餐系列有用文字列出內容物,這點很貼心。
可以使用街口支付。
![]()
餐點整體。
![]()
日式炸豬豬。
![]()
早午餐系列的每日例湯。這次是蛤蜊湯。
![]()
評價:不錯(我自己的餐點)與還行(暖心燉湯系列)。
評語:雖然我是點早午餐系列,沒有點他們的暖心燉湯系列,不過這天是以懂吃姐姐為首──順道一提,永真香北平烤鴨店那天也是懂吃姐姐為首──一群姐姐揪團來吃的,所以我有喝到全部口味的暖心燉湯。我只能說「普到不行」。
至於早午餐,我個人認為擺盤不錯。食物類型──全榖雜糧類、豆魚肉蛋類、蔬菜類、水果類──還算一應俱全。只是味道中規中矩,所以給予「不錯」的評價。我個人會建議店家在早午餐系列加一片起司與一點花生,讓整體的食物類型(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更加完善。
第四十間:牛淘氣牛排館。
當日餐點:特製牛排(黑胡椒)。
餐費:一百八十元。
價目表。
店家營業時間。
菜單。
酥皮濃湯正面照。
![]()
酥皮濃湯俯瞰照。酥皮烤得非常漂亮。
當時忘記拍裡面的內容物了。總之,裡面的料不但很多,而且很有玉米「濃」湯的味道。
特製牛排(黑胡椒)。黑胡椒醬很好吃。
![]()
加麵是免費的。份量很多。
![]()
三分熟的牛排。煎功了得。色澤很漂亮。肉質好吃軟嫩。
![]()
評價:推。
評語:雖然不知道高價位的牛排吃起來如何,不過以最低價位的一百八十元牛排來說,免費加麵,酥皮濃湯,紅茶與冰淇淋隨便吃,這樣已經很好了。可以說是小資族平常突然想要奢侈一下的好選擇。
只是對我來說,比較可惜的是「沒有餐包」。直接少了台式牛排的其中一味。(我個人認為台式牛排的三本柱「鐵板麵」、「濃湯」與「餐包」)
第四十一間:祖傳焿麵。
當日餐點:三合一焿麵。
餐費:九十元。
店面外觀。
價目表。
有單賣生的肉羹。
店家招牌為「二合一」與「三合一」。
二合一:羊肉、魚酥。
三合一:肉羹、花枝羹、虱目魚羹。
三合一焿麵。
![]()
麵、湯跟料都很多。
![]()
評價:推。
評語:這間店位於華泰市場巷內。湯頭屬於傳統型「柴魚、沙茶、九層塔」的口味。不愧是飄香三代六十年的老字號口味,非常傳統。非常推薦想要吃看看傳統型湯頭羹湯的讀者前來一嚐。
第四十二間:魏家大腸蚵仔麵線。
當日餐點:綜合麵線(大碗)。
餐費:七十元。
店面招牌。
價目表。有各別分開,也有綜合一起。
麵線預設添加「香菜、蒜泥、醋」。如果不加要先說。
綜合麵線。
肉羹、鮮蚵、大腸。
評價:推。
評語:這間店同樣位於華泰市場巷內。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市場內的關係,跟上一間店一樣,走一個「料多味美,價格合宜」的路線。
有一點一定要特別說到。這間店的老闆娘會開著直播做生意。時不時會看一下鏡頭,偶爾回覆一下直播裡的對話。這點我覺得滿有趣的。
第四十三間:湖南家鄉牛肉麵。
當日餐點:原汁牛肉麵(家常)。
餐費:一百八十元。
店面外觀。
簡易的自助區。
![]()
倡導使用環保筷的同時,還是有給顧客免洗筷的選擇。
![]()
菜單。
![]()
原汁牛肉麵(家常)。四塊牛肉。
![]()
牛肉近照。
![]()
評價:還行。
評語:湯頭很清淡。平常口味吃得比較清淡的人可能會喜歡這裡。不過這裡的麵與牛肉很少,麵條沒有特色,牛肉有些柴,卻敢賣這個價格。我個人猜測,價格貴是貴在「湖南」的口味,只是我沒吃懂而已。
第四十四間:永豐越南美食小館。
當日餐點:越南河粉生牛肉。
餐費:九十五元。
價目表。
營業時間與公休日期。
越南河粉生牛肉。
![]()
看照片感覺很少,實際上份量很多。
![]()
老闆很貼心地把辣椒與檸檬分開放在碟子,讓顧客自行選擇是否添加。
![]()
評價:推。
評語:雖然永安市場捷運站附近有許多間越式料理,不過普遍來說價格偏高。這間店一樣承襲上面所說「市場附近『料多味美,價格合宜』」的特色。好吃,便宜又大碗。只是口味方面而言,我個人認為沒有那麼「越式」。因此如果在這附近想要吃比較「CP值」的越式料理,我個人會推薦這裡。
第四十五間:鑫鴨肉冬粉。
當日餐點:鴨肉湯冬粉。
餐費:七十元。
店面整體。
店面近照。
菜單。
鴨肉湯冬粉。鴨肉給得很大塊。吸收湯汁,吃起來很鮮甜。肉質軟嫩,完全不柴。
湯頭本身很清澈,味道卻很濃厚。喝起來像是用鴨骨與各式下水熬煮而成。
![]()
評價:推。
評語:雖然主食的份量非常少量,不過我認為這裡的重點是「鴨肉」。以七十元來說,圖片上的鴨肉數量算是很划算。如果很想吃鴨肉,卻又吃不了「多人限定」的烤鴨,這裡不妨是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