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6 GP

[達人專欄] 第一次失業勞工職業訓練就上手:最詳細的失業勞工職業訓練實務經驗分享

作者:綠葉小仙子│2025-02-09 02:15:35│巴幣:1,018│人氣:614
  在領取失業給付的日子,申請者可以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而我個人會推薦申請者除了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從職業訓練整合網尋找一個「職前訓練」課程報名參加也不失是個選擇。


  一、我會推薦報名參加職業訓練課程的理由。
  二、職業訓練介紹。
  三、失業勞工職業訓練介紹。
  四、報名職業訓練課程流程介紹。
  五、失業勞工職業訓練疑問


  一、我會推薦報名參加職業訓練課程的理由。

  首先,最直截了當的原因就是「錢」了。
  在上一篇〈第一次非自願離職就上手:最詳細的非自願離職實務經驗分享〉我有提到,就業保險包含「職業訓練生活津貼」。這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的發放月份與金額比照非自願離職一般身分。雖然根據就業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項不能在同一個時間段請領不同的給付,不過可以分開請領。

  再來,可以藉機學習自己原本不會接觸,或是平常有興趣,只是沒有機會接觸的領域。
  雖然課程的開設會依照地區、地點、日期等等有所不同,報名者只能從當下現有的課程挑選,不一定有自己最喜歡、最想要的課程,不過只能從現有的課程挑選,也不失是一種緣份。

  最後,可以認識到不同的人。除了能夠增廣見聞,還能拓展自己的交友圈。
  職業訓練的同學可以說是比起學生時代的同學還要來得複雜許多。一個班級可以同時存在年輕與年長,單身、結婚與離婚,有孩子與沒有孩子等等。不過這也意味著自己可以與不同世代、不同領域的人交流。每個人都是帶著豐富的人生經歷與經驗來到班級。如果有緣份的話還能交個朋友。就算不一定對於自己的未來發展有幫助,只是單純出來吃飯聊天聚會,何樂而不為。


  二、職業訓練介紹。

  職業訓練主要分為「青年」、「職前」與「在職」三種類型。

  ▶青年:十五歲到二十九歲的國民。其中分為「在校」與「待業」兩種身分。
  ▶職前:「曾經工作過」的國民目前沒有工作。目的為「強化失業者的工作技能,在結訓後能夠立即就業」。
  ▶在職:國民目前有工作。目的為「提升或者擴充在職者的工作技能」。

  其中,職前職業訓練又可以分三種類型。

  以目前的社會來說,只要提到職前職業訓練,普遍來說都是在說第一種。一來,後兩者的推廣較為不足。社會大眾不明白原來職前職業訓練還有細分;二來,後兩者的侷限非常大。從字面上來看,不難理解後兩者是有「目的」的。而這個目的,或是說唯一的結果,就是「就業」,而且還只能是「指定職業類別」。
  由於本次的實務經驗為職前職業訓練失業勞工職業訓練,因此本篇文章只針對這個部分做介紹。如果讀者對於其他職業訓練內容有興趣,歡迎自行前往閱讀


  三、失業勞工職業訓練介紹。

  社會上很多人會對於「失業勞工職業訓練」有誤解,以為只有非自願離職者才能報名。實際上失業勞工職業訓練是只要「失業」──意即「失去工作」或是「找不到工作」就可以報名。不用報名費,只是根據身分的不同,報名方式、請領津貼的資格、金額計算方式與發給單位也會不同。

  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身分可以分為三類。
  ▶就業保險被保險人失業者。
  ▶就業服務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各款所列之失業者。
  ▶其他弱勢對象失業者。

  就業保險被保險人失業者。
  ▶就業保險被保險人非自願離職失業者。
  ▶就業保險被保險人自願離職失業者。

  ▶獨力負擔家計者。
  ▶中高齡者。
  ▶身心障礙者。
  ▶原住民。
  ▶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中有工作能力者。
  ▶長期失業者。
  ▶二度就業婦女。
  ▶家庭暴力被害人者。
  ▶更生受保護人者。
  ▶新住民:指與中華民國境內設有戶籍之國民結婚,且獲准居留在臺灣地區工作之外國人、大陸地區人民、香港居民或澳門居民。
  ▶性侵害被害人:直轄市、縣(市)政府開立之性侵害被害人身分證明文件、保護令影本或判決書影本。
  ▶就業弱勢少年:指十五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未就學未就業少年。
  ▶職業災害失能勞工:指勞工遭遇職業傷害或罹患職業病,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六條、勞工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或第五十五條條規定領有失能給付者。

  其他弱勢對象失業者。
  ▶跨國(境)人口販運被害人之失業者。
  ▶無戶籍國民之失業者。
  ▶無國籍人民之失業者。
  ▶因犯罪被害之失業者。
  ▶因重大災害受災之失業者。
  ▶受貿易自由化影響失業者。
  ▶自立少年之失業者。
  ▶其他經直轄市、縣(市)政府或其委託計畫之社工人員訪視評估確有經濟困難,且有就業意願之失業者。
  ▶高齡之失業者。
  ▶因職業傷害或罹患職業疾病,經醫師診斷喪失部分工作能力之失業者。

  報名方式。
  ▶非自願離職:就業服務站代為報名。
  ▶其餘身分:備妥各個身分需要的文件,自行向訓練單位報名。

  請領津貼的資格。
  ▶有:非自願離職、就業服務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各款所列之失業者。
  ▶無:自願離職、其他弱勢對象失業者。

  金額計算方式。
  ▶非自願離職:根據投保薪資級距。
  ▶就業服務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各款所列之失業者:根據政府制定之每月基本工資。

  發給單位。
  ▶非自願離職:勞工保險局直接發給。
  ▶就業服務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各款所列之失業者:訓練單位代為發給,再向勞工保險局申請。

  另外,訓練單位有分「分署自辦」與「委外辦理」。如果是前者,不論什麼身分都是直接免費;如果是後者,不論什麼身分,報名者如果有在職業工會、農會或是漁會投保的話,就必須額外簽署「報名參訓資格審查切結書」才可以免費。如果報名者不具備以上各項身分,卻投保職業工會、農會或漁會,則必須自行負擔兩成的費用(等等會看到「學員自行負擔」)。

  只要訓練單位不是「勞動力發展署」,就是所謂的「委外辦理」。


  四、報名職業訓練課程流程介紹。

  還記得上一篇的「失業給付申請」的章節嗎?忘記了也沒有關係,我在這裡重講一次。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十四日內仍無法推介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

  雖然非自願離職者可以直接報名職業訓練,不過我個人誠心建議「先拿到失業認定,再開始報名失業勞工職業訓練」。
  ▶有些課程的上課日期會離現在這個時間點很遙遠。在開始上課之前,可以先拿失業給付。
  ▶拿到失業認定,就會有六個月的失業給付。即使自己在上課完之後很快地找到工作,還能利用「提早就業獎助津貼」,領取失業給付總額一半的金額。

  如果有意願報名的人,需要先到台灣就業通加入會員,然後再到職業訓練整合網選擇「職前訓練」與「上課地點」分類,尋找自己有興趣的課程。

  點擊課程名稱,即可瀏覽課程明細。這點很重要。除了課程的興趣是主要的報名意願原因,還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報名課程的意願。
  上課地點:通勤的時間長短。
  報名期間:當下這個時間點,距離報名截止日期還有多久。
  ▶開訓日期:訓練期間第一天即為「開訓日期」。不是報名截止就開始上課。
  訓練期間:有些課程時間很短,有些課程時間很長。
  ▶當前報名人數:如果報名日期截止,報名人數沒有額滿,報名截止日期就會自動往後延期兩個禮拜。延期的次數最多兩次。如果延期兩次仍然沒有額滿,課程就會自動下架,不會開班。

  由於一個人在一個時間點只能報名一個課程,所以要深思熟慮自己想要報名什麼課程。畢竟「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先不說自己之後還有沒有身分能夠報名,光是要等訓練單位再開一次一模一樣的課程,可能等上好幾年也等不到呢。

  課程報名資料簡介。

  訓練目標能夠讓報名者快速了解該門課程將會學習到什麼。

  剛剛提到的「學員自行負擔」與「上課地點」就在這裡。看到「自行負擔」不用擔心。只要符合身分,就是免費。

  課程內容會鉅細靡遺地寫出課程的教學內容有哪些。

  不論是哪種課程,不是有報名就可以上課,還要通過「筆試」與「口試」。如果報名人數超過原本的數量,就會依照成績排行篩選。如果成績未達門檻(六十分),同樣也是不予錄訓。
  筆試會以「相關領域」的證照學科做為筆試題目。例如我現在舉例的「美容美甲」,筆試題目就是「美容丙級學科」。


  口試則是以甄試評量表來評分。訓練單位會像是面試一樣,詢問報名者一些問題。

  決定好要報名的課程,就可以準備報名了。由於我是非自願離職,所以我分享的是非自願離職的報名方式。如果是其他身分,直接致電訓練單位,備妥資料前往訓練單位繳交即可。

  我在剛剛第四節有提到「先拿到失業認定,再開始報名失業勞工職業訓練」。所以在失業給付申請十四天之後回去就業服務站完成失業認定,可以順便報名失業勞工職業訓練
  告知櫃員自己想要報名失業勞工職業訓練。櫃員會詢問「為什麼會想要報名這門課程」、「對於這門課程有什麼認識與概念」以及「結訓之後想要從事什麼行業」等等,做一個簡易的諮詢。櫃員認為沒有問題,就會說明非自願離職者專屬的「職業訓練推介」,然後用電腦騰打資料,幫忙報名完課程,列印出「就業保險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


  這份申請書屆時在「試訓期結束後」給訓練單位。何謂試訓期?在之後開始介紹「芳香美容美體師就業班」課程的時候會提到。
  
  到此,就業服務站的工作就結束了。接下來報名者得親洽訓練單位。在就業服務站的報名只是報名,還得向訓練單位「親自」繳交完資料才算是正式報名成功。

  在剛剛的「班級資料」裡面,有個「報名地址」的資訊。報名者要特別注意,有些訓練單位的報名地址與上課地址會不一樣。另外,我個人會建議在前往報名地址之前,先致電聯絡窗口。
  向對方告知自己即將前往報名是種禮貌,避免不請自來。
  可以確認實際上要帶哪些東西,免得到了現場白跑一趟。
  如果對方這個時間不方便,報名者能夠在電話提前得知。

  親自到達現場繳交資料。訓練單位會給一張甄試通知單以及一份課程的相關細節資訊。這邊只是附上我的實務經驗。每堂課程的甄試通知單以及課程相關細節資訊都會不一樣。實際上還是以每堂課程的資料為主。




  


  五、失業勞工職業訓練的問題。

  在我整堂職業訓練的學習過程,和一些同學交流關於失業勞工職業訓練的想法。另外,我現在撰寫文章,大致瀏覽了社群平台對於失業勞工職業訓練的疑問。在這裡,我整理出一些關於失業勞工職業訓練的問題,並且提出我的看法。如果讀者有什麼想法或是疑問,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


  (一)明明是失業勞工職業訓練,為什麼不是針對「真正」的失業勞工?

  在第三章我有提到「失業」的意思是指「失去工作」或是「找不到工作」。在這裡「真正」的定義,是指「真的迫切需要透過課程來學習一技之長,並且以此找尋工作」。有些人來到失業勞工職業訓練不是為了找尋工作,而是「學習興趣」,甚至是「領給付錢」。

  在第三章我提到「如何報名」,現在來說說哪些情況「不能報名」。
  ▶報名班次之開訓日尚於前次完訓或結訓班次之訓後一百八十日內。
  ▶曾參加職前訓練課程而被退訓,其退訓日尚於報名班次之開訓日前一年內。
  ▶重覆參加相同班名之職前訓練課程,且其離、退訓日(不含適應期內離訓)、完訓日或結訓日尚於報名班次之開訓日前三年內。
  ▶報名班次之開訓日前兩年內,已有兩次以上離訓、退訓、完訓或結訓之職前訓練參訓紀錄(不含適應期內離訓)。

  簡單來說,第一次報名都不會有問題。等到第一次結訓,想要再報名失業勞工職業訓練,就得等上半年。並且從第一次結訓日後算起,兩年內只能再報名一次。如此一來,就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以領錢為目的的非自願離職者,挑選上課時間長達半年的課程。等到結訓之後,再領半年的失業給付。等到失業給付領完,又可以再報名上課。等於說,整整一年半不用工作,可以學東西還有錢可以領。
  就像我在第二章提到的「失業勞工職業訓練上完課程,勞工保險局不會,也沒辦法強迫失業者找工作」。除了剛剛提到較為極端的非自願離職者,很多條件所列的失業者,都是將課程當成是不用繳學費就能學習的興趣。這些失業者在課程上完,不會去找相關的工作。一樣維持平時生活的步調,然後等待下次能夠報名的時間到來。

  對此,我只想說(圖源)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要說現在文章提到的非自願離職與失業勞工職業訓練,就說「低收入戶」這點。就算自己身邊沒有聽過,網路隨便搜一下就會知道「許多低收入戶的人不但食衣住行無虞,還有錢買名牌、奢侈品等等」。先不說政府無法一個一個辨別報名者的用意,政府再怎麼修法,還是會有有心人士想盡辦法「合法,但不道德」。而且,倘若修法修得越來越嚴格,反而會導致真的需要資源的人更不容易拿到資源。因此我覺得比起注意他人報名的動機是否合理,自己捫心自問,問心無愧,能夠從課程學習到多少東西比較重要。


  (二)會來報名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課程的同學,是不是都有一些「問題」?

  在我被非自願離職之前,我也是這樣想的。假如一個人很有工作能力,就會在職場上待得好好的。就算是離職,也是自己提離職,然後很快地轉換下一個跑道。哪會落得非自願離職,領取失業給付,報名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課程這般田地。
  然而我得說:能力再強,也是會有被非自願離職的可能。或是說正是因為能力太強,才會被非自願離職。
  不論如何,只要是來到課程的同學都會有一個「身分」。有些身分的確是有它的問題。然而有些身分,它的本身並不是問題。例如中高齡。除非基於各種原因早死,否則只要是人,就一定會年老。況且不是報名就能夠上得了課程。訓練單位會透過筆試與口試來篩選學生。基本上能夠被訓練單位錄訓的人,不至於會有什麼問題。我覺得同學之間既然有緣在這個課程相遇,就專心地將重心著重於課程本身。除非對方願意主動說出來,否則不用,也不需要去在意、探究他人的背景。
  至於有些人會覺得「同學的素質很差,影響上課品質」。我覺得不要說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課程,在一般日常的人際互動、職場關係都會遇到素質很差的人。不用因為這是「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課程」就給它貼上標籤。願意認真上課、努力學習的同學還是大有人在。


  (三)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課程的師資、教學品質、硬體設備不是很好?

  部分單位的訓練課程的確有可能會疏於學生的顧慮與照顧。因為對於訓練單位而言,只要好好地把課表安排的課給上完,學生在上課的過程沒有出什麼亂子,他們就算是完成任務,可以領到政府的錢。然而訓練單位還是有它們要承擔的績效,例如「考照率」、「考照通過率」與「結訓就業率」等等。因此我覺得就算沒有到很好,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水準。


  (四)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課程學到的內容很皮毛,幫助不大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不用我講,稍微用常理想一下就知道了。
  ▶客觀上來說,學習力會隨著年齡而遞減。
  ▶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課程依照課程類型的不同,短則兩個多禮拜,長則半年。
  ▶報名上課的人,絕大多數不是從事這個領域。甚至是在上課之前,對於這個領域一概不知。

  老師花了數年、數十年的時間在領域上面,學生時代的學生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在學習上面,大多數的學生都沒能把課堂的內容完整且完好地學習起來。何況是出了社會,有原生家庭、新生家庭負擔,年紀較為年長的成年人。
  簡單來說,「學生學習能力」與「課程時間安排」的關係,導致「課程設計的取向必須快速入門,並且淺顯易懂」。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我認為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課程的重點除了「在課程當中學習到了多少」之外,還有「對於這個領域能夠瞭解到多少的基本概念」。我認為只要有了對於領域的基本概念,不論是透過網路資源自學還是就業做中學,不但不會像是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學習,學習的方向是什麼,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還能明白自己的問題是什麼──學習容易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連自己要不會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要問什麼,不知道要怎麼問。


  (五)需要考取丙級技術士證照嗎?

  雖然失業勞工職業訓練課程都會期望學員能夠考取丙級證照,不過對於證照的概念有做過功課,或是公司、業界的人,就會知道丙級證照具備的能力,完全不夠用於職場。因此有許多學員沒有打算考取丙級證照。就算沒有丙級證照,還是可以應徵相對應性質的職業。
  對於我來說,「證照」對於一個人的印象分數只會有「加分」而已。先不說對於證照的概念一無所知的人會覺得「有證照」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就實務層面來說,也許沒有證照不一定比有證照的人還差,然而對於初次見面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投履歷應徵工作」──來說口說無憑,這時證照就是「公信力的保證」。不論證照的發放是什麼等級──國際、國家還是協會──有個第三方團體來為自己的技術做擔保,總比自己嘴巴說的、履歷寫的來要得有信服力。
  除此之外,部分行業有著「應置有一定比例之專門技術證照人員」的規定:店家旗下必須具備一定比例擁有技術證照的員工。因此如果自己有技術士證照,會更容易獲得公司的青睞。

  「雖然不是一定需要,但有一定比沒有好。」




  關於「失業勞工職業訓練」的介紹就到這裡結束。如果讀者有什麼問題或是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60873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6喜歡★asddanny12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達人專欄] 第一次非自...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kyle5717465各位巴友們
中土世界論壇已更新,小屋內還有其他JOJO、Fate系列相關同人與原創,歡迎各位來逛逛!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6:4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