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擾動醞釀!北東降溫迎雨彈
發佈時間:2024/11/08 19:53
實習編輯 廖建銘 報導
8日東北季風加上銀杏颱風外圍雲系影響,臺灣附近水氣較多,部分地區有降雨情形。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週末(9、10日)東北季風將會減弱,預測各地天氣將會好轉且回溫;下週一二(11、12日)東北季風略增強,北部及東部地區降雨略增、溫度略降為主。此外,中颱「銀杏」下週三(13日)將逐漸減弱消散。不過,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下週一菲律賓東部、南海,有機會有3個熱帶系統發展的機會,將持續觀察。
「天氣風險」表示,週末兩日東北季風將會減弱,且隨颱風遠離,南來的雲層也會減少。預測各地天氣將會好轉且回溫,北部及東部天氣多雲短暫陣雨,但降雨影響程度將會減小,預測高溫約27-30度,低溫約22-24度。中南部則為晴時多雲,較穩定的天氣,預測高溫約29-32度,低溫約22-25度,日夜溫差還是比較大。
「天氣風險」說明,下週一二東北季風再略有增強,以迎風北部及東部地區降雨略增多及溫度略降為主,但季風強度偏弱,影響較有限。且很快的下週三東北季風即為減弱的趨勢,至後續幾日將轉為偏東風環境,基本上背風西部天氣相對還是比較穩定,僅東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影響。氣溫方面僅早晚較有涼意。
「天氣風險」則指出,8日「銀杏」已進入南海,未來將持續位於南海朝越南方向前進,下週三就會逐漸減弱消散,大致上對臺灣沒有太直接影響。而目前下週來看菲東洋面仍有熱帶系統活動發展跡象,除了未來兩週仍要觀察洋面是否有熱帶系統發展外,因北方冷高壓勢力偏弱,臺灣受東北季風影響相對有限,氣溫感受上比以往較偏暖,但還是要留意日夜溫差,早晚時段適時添加衣物,防範感冒。
四颱共舞?熱帶低壓+1
發佈時間:2024/11/10 13:35
記者 張蕙纖 / 攝影 羅士朋 江明翰 報導
目前西北太平洋已經有3個颱風,不過就在10日早上,又有熱帶低壓生成!預估24小時內會成為「天兔」颱風,可能出現1958年以來11月首度4颱共舞狀況,也要留意準天兔颱風,後期發展路徑,高壓減弱速度將是關鍵。
西北太平洋現在很熱鬧,康芮走沒多久,有銀杏桔梗萬宜三颱共舞,雖然對台灣沒直接影響,但週日一早又有熱帶低壓生成,預估24小時內變成天兔颱風,有望出現1958年以來,首次11月4颱鼎立局面。
預報員張承傳:「今天早上八點形成熱帶性低氣壓,到了菲律賓東方近海,就要觀察太平洋高壓,減弱的速度而定,如果減弱的比較慢,(高壓)還是維持比較強,會比較偏西進入到南海,如果比較減弱早一點,有機會比較北轉。」
也就是說週三前,太平洋高壓強盛,颱風都會往西來走,但週四後高壓有減弱趨勢,氣象粉專也提醒,留意準天兔到達台灣南方海域,北方有槽線勾引,以及太平洋高壓強度,路徑變數還很大,而週日受東北季風影響,桃園以北東北部短暫雨,週一起東北季風增強,東北部山區有較大雨勢,週二到週三清晨,受到桔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大台北山區,出現大雨。
預報員張承傳:「週五到週六,要視即將形成颱風的,熱帶性低氣壓,靠近台灣程度而定,不過從週五到週六,水氣上會有所增多。」
而這波東北季風,對溫度影響不大,就是日夜溫差,早晚稍涼留意天氣變化。
三颱共舞目前路徑 日專家:若第四颱「天兔」生成並排更罕見
發佈時間:2024/11/10 10:30
編輯 游雅嵐 報導
今年第22號颱風「銀杏」目前位於南海,第23號颱風「桔梗」,目前路徑朝呂宋島北部前進;而第24號颱風「萬宜」,預估也會持續向西移動。太平洋海面颱風接連生成,11月出現罕見「三颱共舞」。日本氣象廳最新預測路徑曝光,桔梗和萬宜都正在向西移動。日本氣象專家饒村曜指出,關島東南方的熱帶擾動,這周有機會生成今年第25號颱風「天兔」。
日本氣象廳指出,9日下午桔梗颱風與萬宜颱風接連生成,今(10)日早上9點桔梗颱風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上(北緯15.1度,東經126.9度),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往西方移動。中心氣壓為996百帕,近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25公尺、瞬間最大風速每秒35公尺。
另外,萬宜颱風則位於馬紹爾群島東方海面上(北緯15.8度,東經156.3度),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往西北西方移動。中心氣壓為1000百帕,近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23公尺、瞬間最大風速每秒35公尺,距離台灣遙遠。
日本氣象廳最新預測路徑曝光,桔梗颱風可能在11日登陸菲律賓,接著持續往南海前進,颱風路徑與銀杏颱風較為類似。而萬宜颱風將則穩定向西移動,由於距離台灣與日本仍相當遠,預計不會造成直接影響。不過日本氣象廳仍敦促附近經過的船隻保持謹慎。
另外,日本氣象專家饒村曜指出,關島東南方的94W熱帶擾動,有機會在下周成為今年第25號颱風「天兔」,屆時將成為太平洋海面上第四個颱風。饒村曜表示,由於今年11月日本周遭海面溫度依舊高,北方南下的冷空氣較弱,預計桔梗颱風和萬宜颱風都將通過海面溫度27度,或更高的溫暖水域向西移動。
饒村曜認為,三颱共舞的情況每年會出現一次,但四個颱風並排的情況相當罕見,五個颱風發生的情況自1951年有颱風統計以來也只發生過一次。
即將4颱鼎立?天兔快生成 路徑北轉「這天是關鍵」
發佈時間:2024/11/10 11:52
記者 陳昫蓁 報導
太平洋海面不平靜,目前銀杏、桔梗、萬宜三颱共舞,位於關島南方的熱帶性低氣壓今(10)日上午生成,有機會發展為第25號颱風「天兔」。氣象署指出,若太平洋高壓仍維持強度、減弱速度慢,天兔颱風會以偏西方向進入南海,若減弱較早就有機會北轉,週五後觀察太平洋高壓東退速度而定。週二、週三清晨除了東北季風影響,還受到桔梗颱風外圍環流雲系影響,降雨增多。
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指出,銀杏颱風往越南東部近海移動,預計72小時減弱為熱帶低氣壓;萬宜颱風未來大致以偏西方向移動,環境不利於發展,預計72小時後減弱成熱帶低氣壓;桔梗颱風離台灣相對較近,目前已在菲律賓東北東方海面上,未來沿著太平洋高壓邊緣朝西北西方向動,週二移動到呂宋島西北海近海,週三進入南海中部,目前直接影響台灣的機率偏低,週二、週三清晨受其外圍雲系影響,降雨會有所增多。
至於關島海面附近的熱帶性低氣壓,張承傳表示未來有機會發展為颱風,短期內沿著太平洋高壓南沿,以偏西北西方向前進,預計週四移動到呂宋島近海,週五、週六慢慢通過呂宋島,並來到呂宋島的西方近海,北邊的太平洋高壓勢力偏強,因此週四前太平洋上的熱帶系統路徑均偏西前進,週四、週五後太平洋高壓稍微減弱,熱帶低氣壓移動到菲律賓東方近海時,須多觀察太平洋高壓減弱速度。
張承傳指出,若太平洋高壓仍維持強度,減弱速度慢,天兔颱風會以偏西方向進入南海;若減弱較早,就有機會北轉,尤其週五後要觀察太平洋高壓東退速度而定,所以後期天氣不確定性較大。
至於未來降雨趨勢,張承傳說,東北季風明(11)日增強,迎風面降雨增多,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開始有局部短暫雨,尤其東北部山區有較大雨勢出現,東南部及恆春半島有零星降雨,中南部維持多雲到晴,週二、週三清晨除了東北季風影響,還受到桔梗颱風外圍環流雲系影響,降雨增多,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留意大雨發生的機率。
張承傳表示,週三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降雨也會趨緩,週四各地高溫晴朗,僅北部山區、東南部及恆春半島有零星降雨。週五到週六降雨則要視熱帶性低氣壓是否靠近台灣而定,風向還是偏東北風,週五、週六北部及東半部、恆春半島中南部山區也有局部陣雨。
天兔颱風將形成!5天後恐轉向北上 粉專:變數大關鍵日是周四
發佈時間:2024/11/10 14:36
記者 謝佩穎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熱帶性低氣壓TD29在今天上午生成,氣象署預估有機會發展為第25號「天兔颱風」!根據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未來5天天兔颱風將沿著太平洋高壓邊緣朝西北西移動,趨向菲律賓呂宋島,可能在抵達呂宋島附近時轉向,而從台灣東方不遠處北上,但變數仍大。
根據「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指出,第25號「天兔 Usagi」颱風即將形成,未來5天將大致沿著太平洋高壓邊緣,朝西北西移動,趨向菲律賓呂宋島。預計在週五抵達呂宋島後,可能遇到北方高空槽線東移,屆時太平洋高氣壓若東退、減弱,天兔颱風有可能在抵達呂宋島附近時轉向,而從台灣東方不遠處北上。
另一天氣粉專「觀氣象看天氣」則指出,天兔颱風形成恐怕演變成四颱共舞「史無前例」,不過根據日本氣象廳於今早發布烈風警報(GW),預計24小時內有機會形成天兔颱風,後續要留意太平洋高壓與北方冷空氣,特別是當天兔到達台灣南方海域時,北方是否有槽線勾引以及太平洋高壓的強度,若副高偏強,將會偏南通過,反之可能提前北轉離台灣更近一些。不過路徑變數還大,主要關注時間在下週四以後。
氣象署則表示,熱帶低氣壓TD29在今上午8時,未來有機會發展為天兔颱風,短期內沿著太平洋高壓南沿,以偏西北西方向前進,預計周四移動到呂宋島近海。周四、周五移動到菲律賓東方近海時,需多觀察太平洋高壓減弱速度,目前路徑不確定性仍高。
專家見天兔「英文名」笑了:絕對不是烏薩奇
烏薩奇要來了?準天兔颱風路徑曝 日氣象廳:這天最靠近南台灣
編輯 劉哲琪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1/10 16:13
繼22號銀杏颱風後,桔梗颱風、萬宜颱風陸續於9日生成,形成三颱共舞。位於加羅林群島的熱帶低壓,預計也將於24小時內增強為「天兔颱風」。根據日本氣象廳最新路徑,天兔颱風預計將持續往西移動,15日可能會最靠近台灣南部。
日本氣象廳指出,目前在加羅林群島的熱帶低氣壓,預計於11日台灣時間早上8點前,增強為今年第25號颱風「天兔颱風」。該熱帶低壓的中心氣壓為1008百帕,正以時速20公里速度朝西北移動。近中心最大風速為每秒15公尺、最大瞬間風速為每秒23公尺。
根據日本氣象廳公布的最新路徑,準天兔颱風今後預計將持續朝西移動,颱風在接近菲律賓的同時,外圍恐於15日擦過南台灣。日媒《tenki》則指出,颱風路徑將來還有變數,不排除天兔颱風有北轉的可能性,導致台灣附近的八重山群島、宮古島等日本離島受到影響。
「天兔」颱風是由日本命名,取自星座「天兔座」(ウサギ,USAGI),與日文中兔子的發音相同。近日爆紅的日本漫畫《吉伊卡哇》中的角色「兔兔」,在中國也被音譯為烏薩奇。許多網友得知天兔颱風的英文名稱後,忍不住笑稱「怎麼有烏薩奇颱風」、「烏薩奇不要鬧」,大量烏薩奇颱風相關哏圖也開始在社群媒體瘋傳。
準颱風「天兔」可能北轉侵台!明起雨彈炸3地區 未來1週天氣出爐
編輯:網編組 2024-11-10 19:51
本月10日上午8時在關島南方海面形成的熱帶性低氣壓,未來有發展為輕度颱風「天兔」的趨勢,向西北西方向移動,短期內對臺灣天氣沒有影響,後續動向不確定性大。氣象署表示,明天至週三(11日至13日)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雨。
氣象署指出,明天至週三東北季風增強,此波冷空氣並不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稍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但水氣稍增多,迎風面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其中在週一東北部山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此外在週二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
氣象署說明,週三白天起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東北部氣溫逐漸回升,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週四至週五(14日至15日),環境轉東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
不過,下週日(17日)另一東北季風逐漸南下,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至於即將生成的天兔颱風,未來5天大致沿著太平洋高壓邊緣,朝西北西移動,趨向菲律賓呂宋島,若太平洋高氣壓東退、減弱,颱風有可能北轉,目前不確定性仍大。
另一方面,第22號中度颱風「銀杏」,上午8時位於鵝鑾鼻西南西方870公里之海面上,向西南移動,對臺灣天氣沒有影響;第23號輕度颱風「桔梗」,上午8時位於鵝鑾鼻東南方1020公里之海面上,朝西北西的方向往呂宋島前進,直接影響臺灣機率低;第24號輕度颱風「萬宜」,上午8時位於臺北東南東方3700公里之海面上,向西移動,距離臺灣遙遠,對臺灣天氣沒有影響。
「4颱鼎立將至」雙颱路徑夾擊台灣?桔梗估轉中颱變天濕涼
2024年11月10日 21:20
記者許力方/台北報導
西北太平洋的臨去秋波,中央氣象署表示,目前太平洋地區有3個颱風、1個熱帶性低氣壓(TD),其中23號輕颱「桔梗」(Toraji)正朝西前進,並在下周進入南海,雖然直接影響台灣機率低,但外圍環流將使台灣附近水氣增多,至於22號颱風「銀杏」(YinXing)則往南移動,24號颱風「萬宜」(Man-Yi)則在移動到關島附近時將減弱,2颱對台灣天氣都沒有影響;熱帶低壓向西移動,有機會成颱「天兔」(Usagi),短期內對台沒有影響。
氣象署指出,未來可能面對四颱鼎立的局面,不過24號颱風萬宜和22號銀杏都對台灣已經沒有影響,重點擺在TD29(準天兔)和23號颱風桔梗。桔梗正朝西北西轉西北前進,預報明天(11日)將登陸呂宋島,隨後在12、13日(下周二、三)進入南海,登陸前可能增強為中颱,直接影響台灣機率低,不過12日開始外圍雲系會擴散到台灣,配合東北季風帶來陰雨天氣。
至於TD29,即將發展為25號輕度颱風「天兔」,未來還會持續增強,並在14日(下周四)穩定西行,來到菲律賓東方近海,隨後速度放慢,後期預報不確定性增大,部分氣象預報顯示颱風將持續往西北進入南海,但也有部分資料認為颱風將北轉,可能更接近台灣,或轉向到台灣以東海域,15日(下周五)天氣和準天兔有關,是未來注意的重點。
▼氣象署一周天氣預報:
●11/11(一)-東北季增強
北東轉雨,氣溫稍轉涼
北北基桃、宜花較易下雨;宜蘭山區有大雨勢
新竹以南及離島多雲到晴
各地低溫23至24度
●11/12(二)~11/13(三)清晨-東北季風及桔梗颱風外圍雲系影響
北宜整天涼,天氣陰雨
宜花雨勢明顯、桃園以北、台東恆春也陰雨
宜蘭局部大雨豪雨、北海岸及雙北山區防大雨
中南部及澎金馬雲量也增多,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零星小雨
各地低溫22至23度
●11/13(三)~11/14(四)-水氣減少、氣溫回升
13日桃園以北、東半部零星雨;14日降雨限縮到東半部
新竹以南地區晴時多雲、天氣穩定
各地低溫約23至24度,金馬21、22度
●11/15(五)~11/17(日)-水氣再增、周日東北季風增強
由於TD29接近菲律賓,台灣附近水氣也增多
北部、東半部及恆春半島降雨增加、中南部山區也有零星雨
中南部平地多雲為主
雨勢大小仍要視TD(熱帶性低氣壓)動態而定
各地低溫約23至24度,金馬21、22度
第23號颱風桔梗未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