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馬娘]淺談馬娘動畫版S3優缺點

作者:windec│2024-05-16 06:50:04│巴幣:2│人氣:61
馬娘第三季完結至今也有好一陣子,先不論一周後即將上映的劇場版,跟S1,S2及RTTT比較起來,S3多多少少給人一種燃燒不完全,遺憾的感覺。前作的成功固然會有比較的壓力存在,但在故事編排,角色設定上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導致最終結果S3變成以粉絲向作品沒有問題,但也僅此而已。如果對於IP,對於角色沒有愛的話很難撐起S3的成績,但這個成績某種意義上有些狹隘。基於某些原因,想從人物設計,故事編排跟場外要素等來討論S3的功過與否。


1.人物設計

人物的部分只討論主角,也就是俗稱小北的北部玄駒,不討論其他人物的原因留在劇情編排來談。
首先小北在S3之前登場於遊戲版,人設在特徵簡單來說有祭典馬娘,助人總大將,心思細膩但本質上是個正向純粹的好孩子,是個個性很立體的角色。

到了動畫版小北人設就有了微妙的改變,雖然助人總大將這個特質有所保留,但祭典馬娘這個特質只用了動畫第十集來表達,而且嚴格來說並沒有完全呈現出小北原本的人設應該有的樣子,反而比較像利用這集多出場一些非主要角色,或者玩一些遊戲版玩家才知道的梗,對於刻劃小北這個角色來說是沒有幫助的。
回到祭典馬娘這個人設,雖然13話中的播報形容小北的最後一場是巨星的引退方式,但我們回頭看過去集數關於小北比賽的呈現方式,第四話的勝利處理非常簡陋,完全沒有特訓經過苦盡甘來取得勝利的鋪墊。而劇組想讓小北整個故事呈現掙扎,徬徨,挫折的感覺,整體氣氛其實相對來說比較不活潑,並沒有那種輸贏都精彩,或者強勢帶動整個故事氣氛的感覺。

另外一個例子可以看RTTT的好歌劇,即使是配角,不管輸贏她都能夠掌握故事氣氛的主導權,存在感非常強烈,但小北卻沒有這種感覺。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前半段大部分時間處於低氣壓,只到後期小北決定引退的那份平靜,最後一場的勝利給人的震撼力就非常薄弱。

結論來說,雖然可以看出劇組想要給小北一個具有衝擊力的結尾,但是前面的鋪陳跟情緒醞釀方向錯誤跟力道薄弱,導致最後一集並沒辦法給予觀眾很大的感動。

前面有提到,其實遊戲版可以看出小北有其心思細膩的部分,這個特質也在前面兩集反映在敗給大鳴大放之後的心態轉變。我個人是不反對這樣的故事要加入挫折成長的橋段,但過度專注也太多篇幅放在小北面對挫折跟徬徨的過程,小北正向的特質在動畫版中相對不明顯,結論來說,劇組給了一個不適合小北人設的故事,導致小北人設乖離,最終失去原本豐富個性的優勢。


2.劇情編排

劇情架構問題不小,在討論劇情之前我們把S1~S3的劇情大綱攤開來看。

S1:特別周與鈴鹿為主線,無其他明顯支線。
S2:帝王與麥昆為主線,米浴與美浦波旁為支線。其他角色多為故事中發揮重要功用,沒有刻意交代其背景故事。
RTTT:路班長及織姬為主,好歌劇作為重要配角,沒太多交代其背景。
S3:小北為主線,大鳴大放講一些,光鑽講一些,皇冠講一些,高尚駿逸講一些。

為什麼要提到大綱呢,這點要先思考一下一季動畫頂多12~13集,RTTT只有四集,在這樣的集數裡面能講多少故事,放入多少資訊,能夠好好呈現幾個角色的故事?

S1的故事很單純,從頭到尾都圍繞在特別周,鈴鹿及其周遭好同學,所以故事很單純,也因為這樣S1的故事連續性最好,有充分的篇幅去鋪陳跟描寫特別周在心態上的轉變跟起伏,沒有支線所以節奏上不會太過混亂。

S2中期在帝王骨折期間就切換到麥昆,美浦波旁跟米浴的故事去了。但這邊有三個重點可以跟S3作明顯區別,第一,米浴這條支線故事是完整的,包含角色的出場,前因後果,到最後贏下麥昆,用了兩集的篇幅好好講完米浴的故事。第二,帝王有確實參與米浴的故事,雖然影響力不高。第三,基本上只有這條支線,其他的配角主要是為了在故事中發揮重要的功能,並未提及其背景故事,像雙渦輪在第10集中扮演著讓帝王回心轉意的重要角色,但故事中並未描述雙渦輪的背景故事。

另外S2劇情編排上很成功的點在於情緒節奏的掌握。第一集拿到兩冠原本以為可以實現自己夢想結果骨折錯過菊花賞,後來就開啟了電梯向下的過程。你可以看到帝王從一開始的自信,慢慢轉變成掙扎徬徨,最終變成挫折跟放棄,然後重新振作拿下有馬。正是前面這樣的起伏跟轉折,最後一集才能給予觀眾感動。

RTTT有如我前文所說,將故事放在路班長的挫折與成長,織姬背負的東西與解脫。好歌劇帶動整個故事走向跟氣氛,敘事上面也毫不拖泥帶水,沒有講多餘的故事讓好歌劇以最少的鏡頭取得巨大的故事效果。而劇組也很清楚一件事情,四集能講的事情就那麼多,必須有所取捨。

而S3,第一個問題點就是劇組想講太多人的故事,最後弄到整個故事支離破碎。利用大鳴大放帶動小北前期跟後期的轉變這點沒問題,我反而覺得是成功的。但其他人問題就來了,高尚駿逸的故事有種要講不講的感覺,而且跟小北的互動也不多,最後變成自己的故事支離破碎然後對於描述小北的故事也沒幫助。S2的琵琶晨光作為最終BOSS,露臉有台詞也只是在販賣機前面跟帝王聊個幾句,剩下就是利用比賽描述她的實力,基本沒有描述她的背景,這樣處理就乾淨俐落多了。而小光鑽跟里見皇冠的部分也是支離破碎,這些角色跟劇情都給人一種,煞有其事但甚麼都沒講清楚的感覺。導致連小北自己的主線在描述跟情緒上也很不完整,與其這樣不如專心把小北的故事說好,然後其他人用OVA形式補完還比較好,或者直接作成兩季的動畫。

另外S3明顯的問題是,連續性很差,扣除前面兩集,基本上每一集都變成不連續的單元劇,每一集都拆開講一件事情,導致不像S1跟S2一樣劇情跟情緒起伏是有連結的,最終結果就如同上面人設所說,小北結束設計很好,但是前面劇情很難醞釀導致最終沒有如預期般帶來感動。

另外就是,比賽過程得描寫張力不足跟表現貧乏這件事情,雖然跟劇情無關但我列入扣分項目。


3.場外因素

劇組在很多地方都很遊戲版連結,具體來說就是第四集跟第十集的演出,還有一些小細節跟連結遊戲版的卡池,以一個遊戲版開服玩家立場來說,我直說這點非常沒有必要,也不會因為這樣有共鳴,有幾點原因。
第一,有些東西只有遊戲版玩家看得懂,對於非遊戲玩家只會一頭霧水,無法共鳴,這是破壞觀賞體驗。
第二,S3已經塞入太多角色,又貪心想多開支線,在整體劇情分配吃緊的情況下弄這個只會讓作品缺點擴大。
第三,動畫版不是遊戲版的附庸,也不是為了服務遊戲版而存在,S2跟RTTT的成功也並不是因為放入大量遊戲要素,跟遊戲版連動這件事情不是不能作,是要適可而止。


4.結論
總結來說,個人並沒有認定S3一定要超越S2,或者S3要遵循S2或RTTT才有機會是成功的作品。要徹底遵守史實嗎,我不認為有其必要,馬娘已經是奇幻作品了,鈴鹿都活蹦亂跳了,日本馬娘都把凱旋門賞當自家後院跑了,適當得取得平衡或許會更好。小北一定要跟前面一樣歷經苦難跟挫折走到最後嗎?我覺得沒必要,小北可以有如她的祭典馬娘人設,輸贏都精彩,要演到最後一刻華麗退場,我相信很多觀眾更喜歡笑著陪這角色到最後一集。


5.雜談
我先坦白說,我個人對於北鑽這兩個起初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硬要說是一種緣份。我認真開始完馬娘,或者說馬娘開始取得成績,是因為一次單抽加一次十抽中了三張小北支援者開始,這張支援者一路陪我到神鷹跟大鳴大放的支援者卡出來為止,養出很多讓我跨越活動障礙,PVP障礙的馬娘,而至今也在小號繼續服役。
也更別說歐氣爆棚10抽中新年小北跟S3小北,讓我在遊戲路上走得更遠。
光鑽也是,像一些同人畫家畫的一樣,默默的殺進我家,不管是原版光鑽,新年光鑽還是法國光鑽都是瞎抽都中,在育成的時候彷彿有讀心晶片一樣弄出我想要的育成結果。具體來說就是追馬光鑽,那個追馬光鑽日後除了幫我拿下許多勝場之外,只練一場就有超優秀的追馬繼承讓我之後練其他追馬也很好的選擇。

說實話,我不敢說我對北鑽兩個有多深的愛,也不否認在看待S3的時候標準有些嚴苛,但基於遊戲版中的緣分讓我看完S3之後,很想這麼說。
"你們應該要有更好的故事"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93427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darkex35inde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PTCG]札幌CL20... 後一篇:[PTCG] 多龍反抗軍...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colanncolann
想找發明、小說、繪圖、漫畫、動畫、配音、音樂、模型的創作者們,一起交流、交友、交往! >.0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3:31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