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國施里芬計劃 擊敗比利時突進姆,法國用死守為代價才守住索姆,德國加強東線戰力,外加事件加持蓋壕溝防守普魯士,公海艦隊試圖突破封鎖,雙方0傷亡,公海艦隊退回港口
法國17計劃進攻一次,失敗告終,英國攻擊東非德國兵團成功,英法加強西線
俄羅斯事件加成,事件加成下蓋壕溝在立陶宛,加強防守
奧匈開始攻擊俄羅斯軍團,結果俄羅斯完敗。烏克蘭、布列斯特淪陷
土耳其參戰,德國在事件興登堡與魯登道夫加成下,攻陷立陶宛防線,俄羅斯戰線全面收縮,俄羅斯防守為主
德國公海艦隊嘗試突破封鎖,造成0傷亡,海軍有1損1壞,自此德國海軍再起不能
英國開始兩棲登陸加利波利,在海軍加成下成功戰勝,但是沒打下,形成灘頭
協約國加強西部戰線,以及試圖先擊敗土耳其帝國,來幫助東線
在德奧聯軍攻擊下俄羅斯全面敗北,中間有1換3戰損比,其餘全敗(超扯)
俄羅斯中間有試圖切斷補給,也以失敗告終
英國加強入侵土耳其帝國,可惜基本失敗告終,沒有造成實質效果
同盟國前期就獲得火炮科技、海上科技 協約國前期沒科技
德奧聯軍已到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與彼得格勒,俄羅斯在沒有退路,莫斯科更是只有1單位與壕溝,而德國軍團則是高達8人(上限16)奧匈則是高達5人外加兩個火炮,結果莫斯科保衛戰德軍進攻,8軍團造成0傷亡,創下莫斯科奇蹟
奧軍 五軍團 突破壕溝,也戰勝一次俄羅斯軍隊,可惜最後還是沒打下莫斯科
過度消耗補給點,讓德國至此開始採取守勢,無限潛艇也改為海牙公約,已經放棄補充,挖壕溝與東線調兵加強西線
在英國資助下,賽爾維雅發起進攻,成功打下波斯尼亞,希望能減緩俄羅斯壓力
英法加強索姆,以及對土耳其帝國的入侵,但是沒什麼效果
1915 夏季
協約國獲得科技火炮開始跟上同盟國、同盟國獲得海軍科技
德軍加強萊茵,攻擊莫斯科也以失敗告終,不過有消耗俄羅斯軍團。
協約國 本來期待義大利參加,開啟新戰線,或者希臘加入,來加強巴爾幹半島戰線,六分之二 義大利參加 六分之一 希臘參戰,可惜都沒開到。
英法加強索姆戰力,突破比利時,威脅德國本土漢諾威,試圖吸引東線德軍
奧匈帝國事件開出,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保加利亞的加入,對協約國造成致命傷,保加利亞軍團佔領賽爾維雅,奧匈帝國南方戰線解圍,保加利亞打通了 ,歐洲大陸與土耳其連結,德國可以開始資助土耳其帝國。英國已經無法給土耳其造成傷害。
德國突破凡爾登,佔領索姆,切斷英法在比利時補給,並且給全軍戰損。
英法面臨,德軍兵臨巴黎,英法在比利時斷補局面,好在事件讓義大利終於加入,義大利可以配合英軍,攻擊無設防的奧地利到維也納,兩場勝利,可以讓奧匈帝國投降
但是巴黎已經面臨大危機,一旦淪陷就很難就回,所以義大利掉到法國戰場
奧匈開始加強義大利戰線
莫斯科 死守兩軍團為代價,還是在德奧聯軍攻擊下被擊破
俄羅斯軍團進攻莫斯科,以失敗告終 ,奪回莫斯科失敗
1915 東季
科技方面協約國 火炮 海軍 外加飛機科技3級 同盟國科技 海軍 火炮 飛機(同盟國沒獲得空優沒飛機) 協約國科技開始反超同盟國
彼得格勒, 最終在德國事件加成下,突破壕溝佔,即使犧牲兩軍團,也還是淪陷
基本上協約國輸了,所以協約國決定,從索姆突襲柏林,但是悲劇發生了。
事件法國兵變了,只要失敗,法國就不能發動攻擊,攻擊比利時英法義聯軍,法國佔5隻。
所以我先英國,有優勢在用法國,好險第五隻才失敗,等於沒影響。
凡爾登則是挖壕溝防守
奧匈集中兵力打義大利,所以東方沒什麼兵。
協約國得到一線希望,事件羅馬尼亞參戰,兩個單位可以打奧匈帝國空地,突襲維也納。
可惜失敗一次,所以改打保加利亞,成功佔領保加利亞,但是下回合奧匈帝國調派兩軍團,擊敗羅馬尼亞
1916 春季
至此同盟國無論生產與軍隊,都高於協約國,也達成勝利條件,只需要將東部軍團調回西線,協約國就不可能獲勝。
德國集中力量打凡爾賽,德國沒有從義大利北部偷襲空地打巴黎,結果快打上巴黎了,結果法國以死守兩個軍團為代價,守住巴黎。
德國漢諾威蓋兩個壕溝加強防守。
但是無法擋住英法義聯軍,西方聯軍佔領漢諾威,攻擊柏林,柏林以死守2次之後最後還是掉了。
所以奧匈帝國打義大利北部兵掉去柏林保衛戰,外加土耳其事件加成軍團進攻,3單位消耗西方聯軍。
題外話 羅馬與巴黎,只有一耗損軍團,同盟國完全有能力拿下
德國距離巴黎也只有一步,並且法國只有耗損軍團,可惜柏林要沒了,所以德國從索姆 、比利時 、漢諾威 打回柏林,中間有失敗幾次,最終奪回戰 失敗。
協約國獲勝
心得部分
老實說又稍微玩錯部分,比如斷補彼得格勒多用1生產點,雖然一樣可以用,但是不能用在彼得格勒,不過也沒什麼影響,下一回就掉了,那1pp影響不大
還有奧匈帝國負面事件,沒與德國一起,單獨作戰時候,戰力-1 有時候,好像忘記算了
同盟國玩家搞錯規則,以為首都被佔領,還能搶救,而不是立即登出(法德除外),所以沒有特別放兵防範義大利,或許會影響決策
攻擊平手獲勝,還有攻勢+1,對戰局真的影響很多,我作為俄羅斯玩家,前期基本上骰值不低,可是對方攻勢+1與平手勝利,讓我全面戰敗,唯二兩次進攻,也都失敗告終,切斷補給與拯救莫斯科作戰
但是莫斯科、彼得格勒保衛戰倒是創下奇蹟不然遊戲可能提早結束
這次事件與科技,以及前期戰鬥真的都偏向同盟國,前期東線,同盟國基本上全面勝利,科技也比協約國多,而且還是實用火炮科技,同盟國負面事件很少開到
協約國進攻土耳其,基本沒有進展,1915年義大利太晚參戰,希臘則是完全沒出現,否則將大大影響遊戲局面。
1915年先等到的國家居然是保加利亞,如同歷史一樣,保加利亞參戰後,賽爾維亞就被擊敗了。
俄羅斯中間只剩下抽事件作用,中間羅馬尼亞參戰,讓奧匈帝國有機會退出戰爭,讓戰局有翻盤可能,可惜進攻失敗,改進攻保加利亞,讓保加利亞退出戰爭,也讓奧匈帝國分兵,減緩西線壓力。
最後英法義聯軍反推柏林很經典,東線戰場全面敗北,美國加入遙遙無期,軍隊數量生產值,外加同盟國完成勝利條件,協約國勝利方法,只剩下攻下柏林。
居然還開出法國兵變,聯軍有一半都是法軍情況下,好險有獲勝,巴黎保衛戰也很經典,同盟國如果先拿下巴黎,協約國必敗,法國居然硬生生守住巴黎。
這才有後續英法義聯軍佔領巴黎。
奧土聯軍進攻柏林,效果還好,德國反推柏林,也沒有很順利,至此同盟國最後的反撲。
協約國獲勝
在巴哈與Blogger發布 還有這是我家可愛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