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重新試寫的現代武俠題材群像劇小說

作者:茶水表哥│2023-05-17 03:03:10│巴幣:2│人氣:133
寫在開頭的個人感想:

我本身是修公共行政的,同時也修了部分法律學分,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公共行政學到的東西,讓我原本武俠小說的開頭的某些關節打通了
因此,我嚐試著重新寫著這個故事的開頭

+++++++++++++++++++++++++++++++++++++++++++++++++++++++++++++++++++++
天武年紀:武林同盟篇(序)


在東方,有個神鳶國,那是一個由武林人士支持而建立的新帝國,至今已歷三朝。如今的皇帝——申屠清,年號天武,是謂天武皇帝——雖然是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但神鳶帝國內,卻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社會問題。

是這樣的,由於神鳶國為武林人士所支持,並且隨之征戰四方,因此帝國建立之後,太祖皇帝申屠養為了感恩這些武林人士,於是在「不准武林人士步履廟堂」——也就是從政——的前提下,保證了他們的習武自由。更是在太祖遺詔之上,親留「武林人士如非作奸犯科、傷天害理者,勿以法治之。當是武林事、武林了。」的律法。

因此,雖然武學在這片大陸上流傳已久,然只有在神鳶國,才獲得了全方位、無限制的發展。同時,也產生了隱憂。

因為沒有專門管理武林人士的方案,因此,何人得謂「武林人士」實則沒有統一標準。此外,對於門派的建立,沒有一個標準作業流程的認定,亦使得所謂的「武林門派」林立,甚至只要掛上派門的招牌,就能自稱為「武林人士」了。此外也因此衍伸出更多的社會問題,光是「俠士」們的「鬥毆」,波及尋常百姓這事,屢見不鮮。為此,神武皇帝也不少召集大臣,對這件事發起討論,然最終都會因為太祖遺詔的緣故,而毫無建樹的收場。

在這個以民主與皇權並立的時代,縱使是皇帝個人的意志,也必須受到皇命憲法的拘束;那是一種柔性憲法,以原則性法源為主,例如與他國或組織簽訂的條約或協議,或者是由皇帝發起之議題,經民選議會之討論通過後,所成立的法案,又或者是民選議會獨自發起之原則性法案之類的。法案送上皇權憲法庭後,由皇帝審核,並確立或否決其憲法地位,而頒布推行之。皇帝本人無法修改憲法,且前法拘束後法,如非民間推動修憲或廢憲,則憲法永遠有效。當然。皇帝可以宣傳或推動憲法的廢除,但在這種體制之下,皇帝此舉將會被視為對民權的侵犯,故而引來民選政府之反對。

然而這天深夜,天武皇帝在皇家御苑,身著白底繡金絲的謁見服,暗自接見了十三人。在皇帝暗中的作為下,這十三人將對這個國家,作出驚天動地的改變。

這十三人以一人為首,剩下十二人以三人一列,整齊的排列在他的身後。皇帝的身邊,則是他十分器重的近侍,姓張,名士凡,總是穿著一身整齊的西服,打著領結,一頭長髮整齊的綁成後梳,綁成及腰的辮子。

「陛下,」領頭的那人名喚葛崇禮,他雙手一拱,單膝跪地,恭敬的對皇帝行禮,說:「外臣不辱使命,已尋來名單上之十一人。」

「很好。」神武皇帝點點頭,隨即示意其起身。在葛崇禮起身之際,皇帝將掃過這十二人,說:「從明天開始,你們就是我神武皇帝所冊封之十二支衛,至於所有細節,你們等一下都會知道。」隨後,他將目光集中在這十二人中,最為高壯的那人說:「龍騰,我現在命你為十二支衛之首,賜號辰衛,這些人由你調遣安排。」

「定不負陛下之命。」而名喚龍騰的男子,亦行拱手高跪之禮,然卻被皇帝伸手制止;龍騰與葛崇禮不同,葛崇禮是外臣,在行政廳下轄之民政局任副長,因此對皇帝是行外臣之高跪禮。而龍騰乃皇帝親自指派,輔佐葛崇禮執行計畫之禁衛軍隊長,因此是內臣。內臣對於皇帝,只需行鞠躬揖手之禮。

隨後,皇帝對著身邊的近侍張士凡說:「將他們帶到客苑,好好的招待,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張士凡則恭敬的對皇帝行了禮後,便與龍騰一同帶領著剩下的十一人,離開了御苑。現場,就只剩下葛崇禮與神武皇帝二人。

皇帝親自上前扶著葛崇禮的背,引領他走入身後的涼亭之中,這令葛崇禮受寵若驚。而亭內,有皇帝下令,早已備好的茶點與兩個杯子;由於在御苑接見外臣,是不符合這個國家的禮制與規範的,所以皇帝早早就命令下人準備這些東西,說是要趁今晚天晴賞月,並且在這之後放了所有僕人一晚的假。也因此,茶早已涼透。

然皇帝卻不管這些,把葛崇禮引到座前,甚至還親自幫他拉出了椅子,讓他就坐後,皇帝才做到了他的對面。這個過程,令葛崇禮惶恐,讓一國之君引領自己就座,這是否太過逾越了?

然而,神武皇帝一句話,便打消了他的疑慮:「今晚你是客,我身為主人,做這些是恰當的。就是茶冷了,也不能喚人處理,也請你這位客人多多見諒。」

「下臣明白,畢竟陛下的計畫......」

「不是我的計畫,是你的,」皇帝親自提起茶壺,替葛崇禮倒了一杯茶,說:「你的『尚武者同盟,封一盟主而治之』的思想,正合我心。」說到此處,皇帝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然而,從皇祖時期留下的疑慮,自本朝以成沉痾,難以根治。」

「...是的,陛下,不然今日陛下您,也不用費這麼大工夫,安排這一切。」

「呸,真糟蹋了這上好的茶葉了。」皇帝嘬了一口茶,搖搖頭說著:「現在,我想知道的是,你對我的想法的看法。在你開口之前,我要先問一句,你了解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嗎?」

「是的,外臣明白,」葛崇禮說到這,兩眼忽然閃過一絲光芒:「於內,有三郡王在,於外,有三王黨,以及那些迂腐的政黨人士。這些人眼見武人帶來的混亂,非但沒有思考改善之道,反而多以『祖訓』『祖制』壓迫改革,著實是因為,武人帶來的混亂利益,能為其謀福利罷了。陛下的想法,便是動搖了他們的利益,定會招到反嗜。如果政策行外臣之道,必先經外臣之議,那武人之改革,便會受到他們的影響。故陛下之疑慮,外臣葛崇禮完全明白。」

「那麼...你聽說過『金蟾』的名號嗎?」

聽到這裡,葛崇禮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說:「...是的,毒王金蟾,就是陛下的近侍,張士凡在武林的稱號。」

「我一直勸他改了這個稱號,怪難聽的,但是他卻說『金蟾之名乃毒仙所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故金蟾之傳承,乃歷史之傳承,不因士凡本人之意願而改』。所以,我也從了他,畢竟他在這裡,就不是一隻蟾蜍了。」

葛崇禮苦笑了一下,會提到張士凡,很明顯就是在威脅。不過,面對皇帝的可能問題,這兩年與之策劃一切的時候,以及半年的行動期間,他都有在思考著。這很像是考試前的猜題一樣,一場真正的公正考試,是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猜中考題的,因此與其去猜,不如好好的去面對問題。反正,比起選擇,皇帝的問題可能更像申論。

「看來你也明白了,」這時,皇帝將自己杯中的茶,撒到一的地上,說:「那麼我先問你,尚武者之同盟自治,如何獨立於外臣之道?」

「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既在內廷之組織架構中,獨立一部,由陛下親自監督管理。」

「此法何以規避祖訓祖制?」

「外廷者,以法、律、政、策四項治之;于法者,為法律條例。於律者,為規範律令。於政者,為政府架構與政治活動。於策者,為行政活動之評估與策畫。此四者以憲為法,行動皆不違憲。內廷者,以君王律令為治,君王之律令,未必合憲,然其行為不以民政相干,故不因憲而限。」

「此法何以說服外廷?」

「以皇命部立設之,代皇上行管理武人之責,其人力皆為內廷之人,故外廷無力干涉。其部不管理外廷之事,只管理武人之盟主,與監督武林之事,並反饋盟主自治。盟主之身分以皇命特任之,負代管與監督之責,得自立組織自我管理。」

因為神鳶國憲法之效力,僅限於內廷之外,故葛崇禮與天武皇帝申屠清的計畫,便是以內廷不受憲法管制之特點,成立由皇帝親自監督的皇命武俠部。這武俠部管理的對象只有一人,就是在武林人士共同結盟之後,所推舉出來的武林盟主。根據他們的計畫,這個武林盟主也會是這個武俠部的成員之一,屬於武林的管理者,而整個武林的監督者,則是經由葛崇禮與申屠清所規畫,推選出來的十二位有著特別才能的武林人士,也就是方才所言的「十二支衛」。

在此其中安插一位內廷之禁衛軍隊長龍騰,也是二人討論出來的結果,除了代表皇權對武林的介入監察之外,也代表著針對武俠部本身、武林盟主本身,來自於上位者的監視。十二支衛直接聽命於首領辰衛的指揮,辰衛接受武俠部長的管理與命令,同時回饋來自武林的觀察資料,並由武俠部長直接對武林之實際管理者、武林盟主進行考核與責問。如部長遇害,則十二支衛可獨力行動,直接回報皇帝申屠清,至管理鍊不被中斷,部長不聽從指揮亦同。

至此,二人的武俠部構想,已經被葛崇禮完全言明。

天武皇帝點了點頭,站起身,對著葛崇禮說著:「那好,從明天開始,我將解除你的民政局副長身分,以虛銜勛爵之身分,替我管理皇命武俠部。此亭於先帝年間所建,先帝給此亭命名『靜花』,從現在起,你就是靜花亭勛爵,享內廷賜子爵俸。」

聽到這裡,葛崇禮嚇了一跳,連忙跳起身,對皇帝行外臣之禮,說:「陛下,這...這不恰當吧?」

「有什麼不恰當的?」

「這個...」葛崇禮猶豫片刻,便說:「臣替陛下分憂,亦為圓臣之宿願,為此被封爵位,並非臣之本願啊......」

「你想什麼呢?」天武皇帝搖了搖頭說:「你沒有爵位,又能怎樣幫我行內廷事?勛爵之名雖只是虛銜,但可在內廷記上爵名,讓你成內廷之人。而子爵俸,也就是犒賞你這樣忠心之臣的獎勵而以。」

「臣對陛下之恩賜,自問無以回報,只能肝腦塗地,為陛下完成工作。但...這爵名,難道不會......」

「沒事,」天武皇帝申屠清笑了笑:「我就是想讓我叔叔知道,我能夠在他沒注意到的情況下,完成這些事情罷了。同時,也是以此做為紀念而以。」

說完,皇帝哈哈大笑,離開了靜花亭,往禁宮走去,只留下錯愕的葛崇禮一人。等到皇帝的笑聲逐漸遠離之後,原本帶領十二支衛離開的張士凡,又回到了內苑,並走到葛崇禮身邊。

「起身吧,葛大人,皇上已經離開了。」張士凡用著一貫的冷漠眼神,直視著葛崇禮說:「陛下事前已經下令,如果帶著笑聲離開內苑,就領著葛大人您前往客苑歇息。如果悄然無聲離開,就帶領葛大人您出宮。」

望著張士凡那冷漠的眼神,葛崇禮瞬間明白了皇帝剛才那句話的意思。

********************************************************************************************************

我在最後補充一點這整個部分規畫的目的,其實,這部分在原先的規畫裡是沒有必要的,然而,在我把課本重新拿出來翻一翻之後,我開始找到一個解方。

沒錯,當初不寫的原因是這地方的規畫很困難,如果以帝治,皇帝的權威又怎麼能同意讓百姓拿著武器在那邊揮舞?如果把劇情放到現代,那又要怎麼安排這個部分的合理性?

在沒想通知前,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寫」,但這樣的話,問題會隨著寫作的發展而更加惡化。

而現在我對這個故事的體制設計是這樣的:

首先,整個國家分為「內廷」與「外廷」,內廷的部分只包含皇宮內苑與禁宮部分,皇帝在內部可以統治一切。而外廷,則是民選政府,行的是代議制,在體制上仿造英國憲法〔柔性憲法國家〕,皇帝的實權對外有代表權,對內,有對民主政府的治理建議權,包括對外宣戰或結盟,也是以治理建議的方式執行,以及法條憲法性的認可權。

那麼這樣就很合理了,因為根據這個國家的憲法,「武林人士」擁有特權,當然在該國的法律規範上,也會規定所為武林人士對一般民眾造成的法益侵害之刑罰與賠償等,但如果「兩方都是武林人士」的話,那麼相關法規就不適用,這就是這個國家的體制造成的問題。同時,以外廷而言,也早已有人注意到這樣的漏洞,並且以此謀取自身利益。這就是這個皇帝想要解決的事情。

而解決的方式,如果走外部的體制的話,就會進行法案的規畫、審核等制度。考量到外部的政治問題,就算皇帝想要大力治理武林事,也會被這些人從中做梗而被破壞。但如果以內廷的力量,是不能擴及外廷之社會大眾的。所以才想出了這種「以皇帝名義特設之內廷部門,藉由管理『武林盟主』的方式,來使他們達成自治的目標」。


順帶一提,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出來【或者有沒有人看(笑)】
皇帝從一開始就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葛崇禮的身上,包括這個部門如何規畫,如何運行等。當然,他也安排了自己的近侍張士凡,如果葛這個人聰明,知道我想要他幹什麼,就讓他接任這個新內廷部門的部長。反之,為了不讓他洩漏秘密,就要除掉他,另外找個人內廷的人來當部長。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一切出錯之後,讓葛成為「背離君王之奸臣」以保證這個內廷部門的存在。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71839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我要寫小說|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喜歡★orangemojo41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前導:魔王的仁慈〔下〕【... 後一篇:天武年記—壹:武林同盟篇...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daniel30306熱愛獨立遊戲的你
小屋內有許多獨立遊戲心得文 有興趣的朋友們歡迎進來逛逛~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3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