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2 GP

【RPG四期創作】四期主線總結算心得

作者:VC│2023-04-25 21:50:57│巴幣:5,034│人氣:311




四期主線終焉審判輪迴的故事骨架是RPG典型的題材類型之一,魔王滅世的預言和救世主、玩家則伴隨背負救世使命的少女一同冒險,在旅途中與NPC並肩作戰、分享酸甜。

並且基於結合既有神話典故的公會世界觀,詮釋出了形色多樣的設定、和就像許多ACG參考或用原典改編的巧思。

而就像許多RPG故事的王道,牽絆、成長等等的,從主角的希莉卡不難看出,玩家們也將在這趟旅程見證,更使自己的角色隨之而體悟,甚至連螢幕另一端的自己也多少能有收穫。

人在冒險中改變、人在旅途中認識,就像劇中強調,履歷是很重要的,那是一個人的證明、更是所有,即使消滅了也有於世描繪的軌跡殘存。

四期使玩家與NPC邁步世界,在為了拯救世界而展開的旅途中豐富這個世界觀,更在接連的篇章裡敘說議題,同時解開謎題。無論廣度、深度,都無疑是歷屆主線之冠。

就像世界觀的介紹描述,米德加爾特大陸四方風情,東南西北各有其姿,一期主線的諸神黃昏帶出了這描寫的大概,而四期時更將之豐富,甚至連預言中身為故事魔王的四災也各分配一方,賦予他們與所屬國度有著淵源的故事。

故事的開端是因應預言的義勇軍結成、為了對抗將來大敵的四國聯繫,各樣的伏筆在集成章埋下,吉埃伯之行時讓人感覺可有可無的考古學生與莉瑞斯的神秘、梵亞斯的狀態與君主諾亞、喀爾登的克蘇魯呼喚、相較其他三者而無異樣的大丹。



  1、「那憾與恨、那血與淚,正是歷史的呼喚。」

戰爭章的索貝克是首位正式出現玩家面前的四災,戰爭之災擁有的能力讓玩家們初步見識官方的巧思,不是老梗的直觀而煽動鬥爭心,而通過了生命連結的特性,來達到了另一層卻更殘酷的意義上的自相殘殺。

同時他的精神狀態也讓四災的謎題有了不同面向的討論,例如四災的條件、四災對於毀滅世界的意志自主與否。

莉瑞斯似知內幕的神祕,演繹和角色頁面上的細節,在解釋古埃及之謎的始末時串聯,善忘、哀家的自稱、還有如同典故的伊西斯對死靈術的掌握;驅蛇弄拉、阿波菲斯,兩者的結合讓玩家見到了第一個四期在典故改編上的創意。

配合世界觀的九榮神戰爭、甚至連銀星的初代城主吉爾也得到更多的描寫。

建立於故事舞台的吉埃伯,以其特色的科技與魔法的結合,延伸出了對立面向的神明信仰的放棄,今與昔的對比更建構出人智和崇神,呼應著預言的歌頌昔日榮光。塵埋在時代中的古老神話,訴說著抉擇的血與淚。

收集夥伴也是RPG典型的循序漸進,基於對應四災的旅程不只是聯絡國家而順勢豐富其描寫、在到訪時埋下相關人物或事件的線索,更是為了必須的質點者。

芭絲特是除了一開始就確定的人外第一個質點者,而反派轉正、敵方陣營有未來的同伴也是普遍的手法,但她轉折的歷程卻相當深刻。

主角希莉卡明顯是成長型的角色,由無到有、由零到多,因此更豐滿更親切更容易讓人共鳴,四個災難也是四個不同寓意的篇章。她的成長不僅是心性,也是為了對抗魔王的能力。

戰爭而以軍團象徵,因此以群體的王國對壘,那涉世未深的救世主得到了牽絆。而以敵方之姿現身的貓神,也射出了決斷的一箭。戰爭是殘酷的,有高昂的熱血、也有塗地的赤血,沒有不流血的戰爭,決斷與犧牲皆為必須。

阿露兒的選擇、厄瑞尤斯的選擇、璐緹絲的選擇、瓦提斯的選擇,那些或許恐懼或許迷惘但都為了所愛而勇敢的選擇,對比於百般掙扎而決斷卻終得痛苦的芭絲特。

在戰爭章中做出不同選擇的角色們,為了自己、為了理想,更襯托出了那形象上冰冷而能簡單斷捨、卻其實時勢下的壓迫而歷經糾結,即使痛捨也沒有使狀況改善的她。

終歸無奈、終究痛苦,但芭絲特還是一次次選擇。正如她飢荒章的說法,沒有人的選擇絕對是正確,然而唯有不畏選擇,藉著累積的經驗,來讓自己的選擇能更接近正確。選擇就像是拋硬幣般,正面與反面可以透過次數而漸漸掌握。

選擇的結果自然不盡美好,很多時候不會像厄瑞尤斯與瓦提斯帶來的理想改變,甚至背道發展,而更可能造成深遠影響,例如在那九神榮光的年代,拉與伊西斯。

但歷經掙扎、即使失敗、不畏選擇,即為智慧。

這份選擇的勇氣即是多次歷練後的智慧,更為與四災的戰鬥埋下感情的基礎。在這或許終點是絕望的審判日,將有無數痛心的選擇、取捨,但人們不能畏懼、也不該畏懼。

唯有如此,才能前進。

身為第一位四災魔王出現的戰爭章,以故事的內幕而控制了索貝克的表現,在難度上拿捏得宜而不致勸退,反而還有助長玩家士氣的王國安排。索貝克、古埃及之謎、故事的寓意,戰鬥、解謎、劇情架構,無論各方面都是很好的起始。

  2、「瘟疫是一場流行病,而克蘇魯神話是自古流傳的瘋狂與惡意。」

四災四位魔王四樣性情,相信很多人都曾想過那有沒有工於心計的,而這類的討論也真的在瘟疫前出現過。

第二位正式登場的四災克蘇魯,以她為主軸的瘟疫章就像前面的戰爭章只是前菜,更證實了戰爭章即使世界觀有軍隊鐵蹄踐踏世界的慘烈,但遊戲面上無論難度或機制都尚稱愜意,甚至尾聲熱血的王國編排,這些彷彿都只是所謂的新手關。

瘟疫章官方像不演了似,從懸疑的預言、梵亞斯一行時的民眾猜忌,戰爭章時的英雄落得被人忌諱,既是人性的描寫更為之後的無力徵兆與開端。

潛伏暗處的戲謔有別高峰會時的堂皇出現,當一切揭曉、卻也同時是洪流淹沒世間,那凌駕在軍團之上的一面倒局面,編排與氛圍在在都對比於戰爭章。

飛鳥曾說過,戰爭章是王道、而瘟疫章是邪道,這是有心而為的反差。這固然是一目瞭然的,我也忘了當時是哪個眼睛溝丟喇……才讓他還得解釋這顯而易見的事。

戰爭章時的分路還在吉埃伯一國,而瘟疫章時的分路則不侷限在某個方位,同時是西方地獄和北方喀爾登。明顯蹊蹺的預言揭開了這以病為名的篇章布幕。

異於戰爭之稱而激昂壯烈的前章,旅途一直是處於被動,人們彷彿被無形的牽絲引導,先是預言誘導的前往西方、接著是塞壬指引的去往北方,循著線索、亦同時陷入幕後黑手的操弄。

西與北的安排讓玩家們陷入四災的身份是聖經來歷、或者另有體系的不同揣測,而此期間也有各式各樣的人選臆想;但看起來是讓人模稜兩可的迷霧探尋,卻也伴隨劇情而逐步地由官方消除西方嫌疑。

可最終仍是受劇情的表現與犯人的演繹所蒙蔽,沒人能夠識破那像標題、早已昭然在前的「謊」。謊言的不只是預言、更是塞壬的說詞、同時也是諸神認為虛假的存在,那在世界觀中曾在悠遠前的歲月引發動蕩,被其他始源忌諱的邪神。

第二位出現、但就像詩句描述的早已奔馳大地,更早前就已經降臨的四災騎士克蘇魯。體現出疫病相關的概念,潛伏期、慢性、折磨,荼毒心靈而傳達出著重於精神的這點,也是克蘇魯神話這個題材的特徵。

而海神、洪流等更是在以屬性分類的面向上克蘇魯所被分配到的水系。

水更根據生命起源的概念,搭配克蘇魯的惡性諷刺地使其成為能夠覆沒生靈的邪惡大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正如同冒險者們一直以來借助的靈魂洪流,即使神秘、即使來源的塞壬多有疑點,但隨著時間過去、在羊群效應下而玩家們不復疑心。

終究,正如她曾說過,水的時代到來。那更是浩劫的時代。

在可想而知將是四色分明的四災魔王中,就像部分玩家的猜想與期望,克蘇魯不僅是能力荼毒心靈,早在多年前開始甚至以泛用的系統埋線,狡猾而殘酷的演出,正面的戰力最弱卻善用自身權能,將世人、眾神玩弄在股掌間,成功地塑造出了智慧型魔王。

邪惡、破壞心靈,克蘇魯無論奠基的題材或其能力、性情都是攻心的面向,智慧型魔王甚至是罪犯,除了狡詐、玩弄人性外,更多的是在思想上有著挑戰世俗價值觀。

而克蘇魯的演繹亦復如是,輕嘲規範、遵從自我的演出,也進一步立下與前面的戰爭章天差地別的性質的命題。

自我中心、冷傲人間,而嘲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唯我獨尊卻也引導出瘟疫章讓人省思的主題之一,同時也是成長必經,即獨我,換言之獨立。

意味反思的理解也是瘟疫章的寓意之一,對應當前四災章意義的質點者也將於該章解鎖大招,而在瘟疫之災中理解的亞提和慈悲的翡翠則為代表者。

靈魂洪流建立在聯繫上,表現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克蘇魯以此毒害人心,同時更深地描寫羈絆的兩面。而在與人聯繫的省思之外,獨立更有著對自我的認識的含意。慈悲而有堅定的涵義,但過了則是偏執;理解而有彈性的涵義,然也具有躊躇的一面。

擬造四災的泰克利、猶格等,還有喀爾登的伊塔庫婭,圍繞在「自我」的命題上,配合相似或處於兩極的角色們,描寫出對此的不同面向;或許是始終如一、或許是借他人面貌與色彩而沒有屬於自己的形姿。

本心堅定的慈悲、不拘泥一的理解,在瘟疫章的終戰透過對於猶格的旁白,完成了瘟疫章被賦予的主題,也是人們在成長路途中除了獨立外、必須的尋找自我之旅。

獨立、自我──獨我,這正是瘟疫章的主題。翡翠選擇去愛、克蘇魯相反斷情,然而無論是愛的聯繫或者隔絕的孤高,皆有弊害,正如人生道路究竟該貫徹自己或者審視兩面。擬造四災的形象被賦予文藝相關而心靈殘缺,而藝術往往不為俗人理解,更充滿遐想與思考。

邪惡與汙染心靈、批判與冷嘲世俗、覆舟與承載之海、藥與毒素、一體兩面的刻劃、孤獨與牽絆、自我的探尋。克蘇魯神話針對精神,而反派以此取材的瘟疫章,不僅是懸疑的發展、幕後黑手的身分解謎,包含寓意,瘟疫章可以說是全篇章中最著重在省思的故事。

扞格之前王道熱血的戰爭章的安排,瘟疫章詮釋著預言的英雄無力,弔詭迷離的發展和敵方恐怖的形象,歷經新手體驗般的戰爭後,這場折磨的疫病、這四災篇章之二無論各方面都是給玩家的震撼。

克蘇魯神話、瘟疫、水、一體兩面,即使沒有戰爭章改編埃及神話的設計,但克蘇魯神話本來就是創作性質;而四期以對於這些詞彙的印象與不複雜的發想,言簡意賅又妙趣地成就這樣的故事。

同時,即使病痊癒了,卻仍可能有後遺症。瘟疫章以西與北兩大陣營的雙線分路,不只是對於四災身分的思維挑戰,更在期間佈下了另一方的伏筆。瘟疫章最終以泰絲的異樣,那早已埋下的毒、那久遠的因果終成業報。疫情的完結不是風平浪靜,而是將成大浪的漣漪。

  3、「他們妄築通天之塔,於是祂要將他們離散。」

《戰爭》的血淚下是「牽絆」與「選擇」,《瘟疫》的絕望中是「堅強」與「反思」、更以此構築成了核心的「獨我」,即獨立與自我的認識;隨之而來的四災第三篇,則除了沿襲前面兩篇的命題外,更回歸到了四期之初的本質、更是審判日的開端。

創造與重啟的罔棄職責,輪迴之理的中斷,因此才有了備而不用的四災。兩名神的化身認識了世界、體驗了世界、更愛了世界,於是厭倦,因而覺醒的四災正如其名,審判日。

世界必須歷經滅亡與創造,來解決本身過載,但神的化身基於私慾、而世人更不願犧牲。這是對於世界的審判、對於世人的反撲,第三位審判的神之使者,形同天災的化身,讓人們憶起了四災不僅是魔王,更是如同地震、洪水、火山爆發等大自然反撲的,人的罪業。

四期終焉審判輪迴的故事心脈,就是人面對神、面對命運的抗爭。

戰爭赫然現身、瘟疫蟄伏在側,而飢荒之災則是以明顯的目標,從故事開始就有清晰的方針而進行追索。飢荒章大致能分為兩個時期,被救主諾亞轟進地獄的追蹤羔羊與據點防衛、還有之後方舟會戰而揭曉飢荒謎題。

瘟疫章的尾聲顯露出泰絲的異樣,被克蘇魯覆蓋而忘卻的悠遠因果,飢荒章以此開始,泰絲的不告而別、諾亞的敵對行動,整體的節奏明朗,而且堪稱四災篇章中提示最多,在期間持續地拋出線索,能確切地感覺收集疑點、進而串連,也是玩家在四災之謎中猜測最近。

或許也歸功於前一章被塞壬騙慘,玩家在四災的猜測上討論顯得熱烈許多。然而在飢荒章繁多的提示之前,四期開始之前的瑪麗於新人的隨意串裡,就已經拋出了有關那群獸的提示。可卻也非沒有懸念的解答,畢竟貝西摩斯即泰絲、和身為代行者的「群」終歸是有差異。

如果完全置信,就會在這步的思考失足,但如果依一般人認定不可能直接給予解答,又會在思考上窒礙。

瑪麗說貝西摩斯,就像塞壬說深海的魔王第六位魔女,都是半真半假的文字陷阱。的確是貝西摩斯,但不是貝西摩斯=泰絲,而是貝西摩斯=群獸,是取其典故涵義而獸們集結而成的另一位個體。

飢荒章的標題受造者們,正如作為主角描寫的一方體系,受造者一詞出自聖經,而陣營的梵亞斯與其領導,也都是取材於該信仰下。聖經是北歐日本等外最常被玩的典故,但飢荒章不只是循線解謎的體驗最深切,在個人心目中也是最有創意的四災設計。

飛鳥曾透露他對聖經熟悉,而相較戰爭之災的戰爭能力詮釋、瘟疫之災偏重於想像性的克蘇魯神話與海之類的詮釋,飢荒之災無論內幕與權能、甚至搭配劇情的意象,都能見到遠超戰爭的古埃及典故、克蘇魯的空想性,多樣的聖經元素結合。

諾亞方舟、貝西摩斯、獸名印記、代罪羔羊、群、巴別塔,再加上對秤這個物、與飢荒這個事件兩個概念的創想,鎔鑄成了那降下荒蕪的淚雨、以諷刺性的巨艦形式移動、渴求破滅更渴求同伴而抹消所經、吞食為伴的災厄之獸。

被惡意擺弄的獸揉雜成群、被風雨吞噬的生靈集結成群,那哀痛謳歌不絕。

飢荒章以受造者系列的劇情著墨對於這概念的不同面向,更有如瑪麗的存在描寫為相同概念的主角希莉卡的鏡子。受造者不僅是飢荒章的主題,更襯托著希莉卡,以瑪麗和諾亞的處境來輝映相同受造而生、揹有使命的她。

飢荒章的主題是受造者,而寓意則為戰爭章曾說過的選擇、牽絆,更含有瘟疫章曾提到過的一體兩面的概念。戰爭章是人與人、選擇則是在於選擇時的意志,而飢荒章則是更高的層面,是人在群體中、還有人群與人群,也就是「牽絆」相連的「團結」,而正如芭絲特說過,選擇之後不是結束。

人生必經的選擇、人生必有的連結,在此之後的面對、在這之上的集群,瘟疫章基本上已經能看出四期想訴說的意義的樣貌,而飢荒章使其更明晰。同時,從瘟疫章也能猜測在騎士手持之物是秤的飢荒章,將有衡量、評估的意義,即智慧的選擇,芭絲特解鎖大招。

秤的意義多樣,以形態的左右來暗喻貝西摩斯的孿生、還有上述提過以取捨來代表智慧的芭絲特與力量的泰絲,除此外更有國家、平等、群體、重力等意象。芭絲特與諾亞的對話、芭絲特在明月高照下的選擇獻身、泰絲結合阿撒茲勒的心境表現,架構出這取捨之秤。

智慧的選擇與力量的奉獻,即是秤、即是取捨一詞的涵義。

戰爭描寫的牽絆,在飢荒之災時昇華為了群體,不再只是希莉卡與義勇軍的連結,飢荒章更正式地讓國家連袂,形成以群對群的高潮,而希莉卡亦於該章解鎖的第三個大招,在與諾亞盡棄前嫌而合作下的平衡之力,使人們同等、更使群為之崩潰。

於是,在這裡見到了瘟疫章曾提過的,一體兩面之意,人群而力量壯大,但卻也像瑪麗的提示與撒維爾說過的,可能讓自己綁手綁腳、可能互爭高下,這更是前一章的克蘇魯讓我們反思的羈絆所具有的弊害。牽絆如此,更別說大量的牽絆形成的「群」。

但人生而必有牽絆、人生而必在牽絆連結下成群,人認識了人、人認識了人們、人們又認識了人們,因此有社會、因此有國家、因此而成世界基礎。很多時候,人希望的只是這份能互相愛惜的聯繫,既不是因追崇而迷失、因差距而妒恨。同時,也希望對方能信賴自己。

完美之人的光遮掩了她的本貌,看不清的天使於是有了錯謬的理解,渾不知對方其實也像自己一樣,於是以那傲慢的鎖鏈串連起了悲劇;被景仰的太陽因為缺乏愛,因此更想去愛、去保護愛惜,卻也不懂如何愛,於是她所親愛的人們不懂她、只能眺望那光中的身姿。

在飢荒之章的尾聲,注視昔日同伴的大紅龍終於醒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完美的太陽也不再崇高,卻也因此真正地成為人,以向來忠心沒有二話的米迦勒,襯托出了諾亞的改變,那個人終能並行同伴、終能與人們親近。因此才能真正相伴、風雨同行。

取捨之選擇、人際之對等,人與人間所求的,不過就是能站在這秤上,互相直視、互相託付的平衡。這就是飢荒章主旨。

人們築起通天之塔,於是祂要將他們離散。巴別塔是聖經的故事,飢荒章中在希莉卡等人發動平衡後,被崩潰的群造成天象異變,萬物就像不同重量的秤物,浮高或被壓落,此時劇情以巴別塔的段落改編來形容暗喻,進一步刻劃「群」,或者說是四災的意義。

天災、天罰,這是神的意志、這是神向著妄圖逆天的世人的制裁。

飢荒章結論來說是全故事解謎上提示最豐富,在故事推進的明朗步調裡撿拾碎片,頗有邊跑邊俯拾而拼圖的感覺,同時也是四災中設計上典故元素最甚、最有創意。在四騎士裡無論名詞或者持有物,就屬飢荒、秤最難以發揮,但四期不只用得比預期好、更是最好。

聖經典故、飢荒與秤的意象,皆與劇情連環相扣,而命題和寓意也十分清晰深刻,承襲前面兩章的主題且進一步描寫,讓四期究竟想講什麼更醒目;同時,再次使人們意識到這個故事的魔王本質,讓後面的最終之災顯得更切合主旨。

雨盡了,正直者的死去卻投下震撼、留了遺憾。然而,人們仍然必須前進,悲愴反撲的天災已經平息,而在此之後的正是貫穿始終的天理。

  4、「他們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祢是無情的閻王、卻也是仁慈的菩薩。」

在設計上相互牽扯的瘟疫章與飢荒章、北與西的雙方後,按照規律也能知道僅存的也是最讓人忌憚的死亡之災,將是東方。而死亡章的開始以相關體系的大和日陽,天照的來訪和委託,揚起了這追尋不露其面的死災的最終之厄的序幕。

戰爭主動現形、瘟疫暗中嘲謔、飢荒目標明確,體現死災預言的不露其面,死亡章的開場就像角色扮演遊戲典型的調查式,追蹤異常現象與事件,逐步地深入、而後面對真正的浩劫降臨。大和與大丹、空亡與幽玄,互有嫌疑的雙方也使玩家陷入討論,在這期間雙方陣營都有人選。

究竟是大丹的誰?或者是大和的誰?是劇情直球下奏響葬曲的幽玄、還是被封印的空亡?而最終的四災謎題也開放了徵答的獎勵性遊戲。雙線的提示、思考的搖擺,誘導或者明示,在這各有疑點的雙方演出中亦進行新的命題的描寫,即神與人。

伊邪雙神的悲劇、四源神於人間的描寫,在神不治世的議題為基礎上,刻劃神與人的關係、神對於人類的愛,使一直以來的主線或活動往往是禍端的諸神,玩家們得以見到其不同面向、深入的內涵。

諸神構築世界,完善天地萬象的形貌,各懷使命的他們為世界付出,如家長,世界就像他們培育、更愛護的孩子。神愛著世界、更愛著世人,即使是期許死亡的冷艷死神也不例外。

神與人的距離、神對於世界的心,在逐漸揭開死災的面紗時講述神與人的命題,更反覆提示著那最終之災、同時是四災故事之末的詞彙的意義。死亡即為天理,而天理難以違抗。萬物終有一死。而死與生的太極,那互為始末的詮釋,也是可謂典型的詮釋,四期亦見如此。

萬物終死是必然,這是絕對的天理,以這概念而建構出了最後的死亡代行者后土黃龍。黃龍的角色影片名稱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天理一詞,就能明白他的意義。他是死亡的代行者、他將為世界帶來終結,這終於顯露其面的尾聲大敵,是名符其實的神的代行者。

四災因創世滅亡的輪迴法則崩潰,而為世界帶來審判日。接著以「天災」這包含大自然反撲意義來形容的三災飢荒,再來出現的最後的他則是「天理」宣告絕對性、宣判生靈罪孽,彷彿四期標題的終焉審判輪迴,將以業火洗濯此世的化身。

死亡章的「死」,不僅是作品中平常的轉到生者反思的含意,傳承與繼承、消殞和新生,更是將死之終結與生之起始串連,放大到了整個故事。

后土黃龍是四災之末、如同機械性的神般而鐵面無情,彷彿神的化身,在七滅的判決下如割取農稼,眾生無力違抗,但他卻也是一切之始。

他們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死亡章裡一再敘述死亡即為天理、一再強調著四災的機制與人們的求生。世人的生存意志就像落於混沌七竅的鑿,使其從衰而滅,四位代行者的存在就像拯救於世。但不僅如此,追根究柢之下,當四災的因果揭曉,方知這場審判因何而起。

后土黃龍帶來了無情的死之渡火,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發願引用,體現出了對世界來說四災是垂下手的佛,瀕臨崩潰而形同地獄,苟且偷生的眾生必須渡盡,但求生亦為人之常理。同時卻也是他讓本不留餘地的毀滅,成為了能夠抗辯的審判日。

佛自蓮中脫胎而生,十座閻羅殿形成試煉而聳立,他是冷面無私的閻羅,卻也是仁愛世間的轉輪王。最終的代行者后土黃龍,對應於東方體系,兼容佛道信仰,著名東方神明的名詞都加諸在他身上,而核心的后土與軒轅、佛與閻王,不同的印象與意義,搭配生與死的太極,結合成了那中立的天理。

不只是轉輪王提到的符合死災印象、襯托天理絕對性的壓倒威能,死亡章前期的雙線探索、透過天照與伊邪、和四源等的角色,描寫出的神的愛的主題,伴隨死災解謎的黃龍六面,一同收攏了在他的身上。他愛著世界、愛著存在當中的生靈,那絕對而制衡的天理,正是建立在愛之上。祢是無情的閻王、卻也是仁慈的菩薩。

弓無箭矢、弦無拉伸,就像瘟疫騎士的「弓」是克蘇魯的「世界的傳播者」,而飢荒騎士持有的「秤」更具備上述的五指不能勝數的多樣涵義;死之騎士的「鐮刀」,在葬曲時期被比喻為天道門徒收集死、更獻身,後來更是七滅的壓倒性概念能力,萬物盡如草芥,而終戰也有玩家注意到能使多樣兵器的黃龍,取出了鐮刀,更襯托這個標誌的意義。

死亡之災的身分在早期就有玩家猜測與紅雀相關,基於分配東方的推測、基於生與死的雙面詮釋,而四期透過意想不到的角度,證實了玩家的猜想,更完成了無論個性與屬性都鮮明的四位魔王。

就像前面,四期一直以來多多少少玩家都能注意到些伏筆,覺得誰有問題、哪裡有問題,但也都只是「注意到」,從來沒人能完整串聯,而如死災與紅雀有關、如死災能力會是讓死者再現於世之類的,結果上而言正確,但四期往往以意外的因果、原理去呈現。

黃龍以紅雀的面貌降臨,不僅詮釋出燒灼罪惡的渡火、更塑造相似卻對立的克蘇魯之衝突,正是在希莉卡發動的王權議會下,兩人那水火不容的招式表達的秩序與無序。讓克蘇魯也忌諱的黃龍,無論這點、還是他的典故或劇中意義,都不愧於最終之災的高度。

「牽絆與選擇」、「堅定與反思、獨立的自我」、「群體與對等、取捨的奉獻」,在人際關係與人生將面對,由淺到深的議題後,死亡章除了普通的生與死衍伸的繼承與傳承,更是通過希莉卡的王權議會而昭示的「認同」。

面對人們、面對自己,在人際與自我的學習後,是為了實現所願的請求託付、是要讓人信賴的展現自己。支配,建立在認同之上,唯有如此那頂王冠才能戴得穩。

死亡章詮釋著死災預言的不露其面,以任務探索的典型呈現,在雙線間模稜兩可地使玩家對死災身分陷入思考,敘述著關於神與人的命題;而乍看下互不相關,然而當解謎後卻能明白這不是平行線,而是共同往著終點的后土黃龍的導引。

而在絕望的災厄下,固執的奉獻者、果斷的取捨者,更形重要。相同是東方陣營的天照與左嚴寧,詮釋著上一章講述的命題、更以曾經的質點者之姿綻放大招,或是與敵方的淵源、或是因親人的辭世,她們皆因而有了覺醒性的描寫。正如面臨生離死別,有的保持堅強而笑、有的則為了自己與仍在世者做出選擇。

即使題材常見卻不落窠臼的生死詮釋、匠心獨運的十殿概念與機制,在四災篇章的最終恰如其分地解謎四災始末。死亡章穩健地進行、講述命題埋下伏筆、然後集中引爆,更在其後反轉后土黃龍的形象,既是終結、亦為起始,首尾呼應,讓人見到貫穿始終的天理。

而在死亡章終戰,四源神齊聲勸說,連心智消滅的紅雀也意外出聲,他在剎那之間顯露出了導向戰敗的遲疑,至此也讓四期故事的核心更加明確。

玩弄牽絆的邪神終也擺脫不了、完美的太陽下是陰影、等待生者投懷的死神亦是因為愛著人,而本以為絕情的天理更被賦予了家長的定位。同時,希莉卡對黃龍說的放手,也為終章的父女訣別埋下了伏筆。

人生在世、人的心靈,這在四個災厄中逐步講述的命題、越加接近整個故事的心臟。四災之謎的源頭、戰爭之牽絆、瘟疫之獨我、飢荒之對等、死亡之支配,同時也被擴大格局描寫為構築整個世界的四權。那是人性、那是人際、那是社會、那是世界。

終於在天災平定、在天理放手,伴隨震撼的真實而迎接的四期最終章,匯聚而合成了,那我們都有、我們都再熟悉不過的,美麗又醜惡、純粹又混沌,矛盾的東西。

  5、「心之碎片,我們在四災下收集故事,拼湊成了妳的一顆心。這心,就叫人心。」

歷劫之後不是因憧憬而努力的光明大道,而是殘酷與絕望。神說世界有光暗,於是光明與黑暗降臨。光是四災現身的表現、而在天理對神的約束解禁、四騎士皆已戰敗,神的意志化為眾多光束降臨。破滅真正開始、絕望真正來臨。

四期進行間玩家的討論不時有四災結束後就是HE嗎、四災結束後是不是還有BOSS、四災篇章落幕還會否有第六章?魔王是機制與人類自業的詮釋、魔王是為了抑制或預備迎接真正的災難等的設計,這些ACG中不在少數的手法,也於四期展露。

那以災為名的四騎士,實則是「天理」愛戴世界與眾生而施予的拘束,真正的災厄伴隨謎題揭曉而降臨。沒有什麼典故與意象,最終章著眼在面臨絕望的人們反應,曾抱持理想的勇者們在明白自己努力的盡頭不是追求的黎明,而是不知何時將終止的黑暗。

細胞之災、未知之災、命運之災、在蓮劇本出現的惡夢之災,也在央城終戰的時候揭曉這些詞彙的意義。此刻殘喘的世人不過是癌細胞、在不見日月的黑暗裡偏安、然而明日不會到來而唯有恐懼的惡夢化為真實、這是命定的死亡。

喪失親友愛人的悲痛、只能讓締結牽絆的女孩孤軍奮戰,自己一昧受她庇護的屈辱,這些人之常情的心境刻劃也出現在了質點者如文森。在絕望中的人心、在希望破滅下的英雄,於此期間藉由一系列的密會劇情,著重在了身為四期最後謎題的尤克。

四災以騎士為象徵,但回想起來,其實沒有一個有在騎士一詞上刻劃,明明代表的詞彙和騎士的手持物都有發揮創意,但卻忽略了這個詞?當然不可能,因為這給了尤克、白騎士。騎士的誓詞、再加上人們對於英雄的期待與其回應呼喚而現身的印象,簡潔地締造了白騎士高尚、正義、英雄等符合這個詞彙的意義。

同時,也許有人注意到,戰爭之紅馬、瘟疫之綠馬,但在第三災時無論角色頁面的置頂詩、或者飢荒代行者正式登台沒有光的這點,在原典的四騎士裡,飢荒騎士是黑色的、而死亡騎士則是白或灰,四期的飢荒故意不提,是為了讓最後的死災后土黃龍擔當這個顏色。

即使飢荒的表現是黑船,但這並不是為了詮釋黑馬,單純是營造對白色諾亞的諷刺與衝突。一來這是基於黑這個色彩的印象、二來則是基於與白騎士的尤克,形成劇中描寫的宿命之敵的意象。黑騎士死災、白騎士尤克。

角色的對白、人物的演繹,從四期開始就不時拋出關於尤克啟人疑竇的伏筆,而也成功地在途中就使玩家意識到,尤克身為輪迴者的可能性;而不只是尤克,角色頁面的預言、尤克對於希莉卡的態度與對話,更透露希莉卡結局的暗示。

普遍玩家以為尤克對希莉卡,是單純地暗示她的結局,然而不僅如此,甚至是她那使人詫異的真相、而且也串連一直以來的故事寓意;在這旅途中的獲得、從無到有的成長、履歷、理解而收集包含四災在內的人們故事等等,配合她的真實而構築為了四期故事的「心臟」。

心之碎片,我們在四災下收集故事,拼湊成了妳的一顆心。這心,就叫人心。四災揭示的寓意在死亡章解謎同時,將其格局拉到了世界的基礎四權,而那更是為人所有、在世必須面臨的課題,同時是希莉卡因理解而解鎖的技能。她認識、她學習、她獲得、於是她擁有。

「不錯,但不夠真實。」
爸爸這樣評價著,將故事書遞還給我。
「從今以後、在接下來的旅程中,妳會讀到更多故事,把它們收集起來藏好。」
——為什麼?
「因為總有一天妳必須講給別人聽。」
——講給誰聽?
「…………」爸爸沉默了,他的眼神總是銳利的,只有面對我時會變得很溫和。
而此刻,他溫和的眼神中帶點猶豫,他不再說了,只是走上來,將我抱入懷中。
「不,當我沒說吧。」

早期的父女對白就已經暗示了這個故事的最大謎題,希莉卡的身分、尤克的心意、還有向神說故事的結局,簡單而少有人注意,但即使留意到了也沒有能聯想到。在回顧之時更能體會到這對話的驚人與動人。

四災、四個篇章、四個題旨、四個世界觀的基礎,女孩在冒險中理解而成長,從雪般的空白稚子染上世界的色彩,那形同宿命之敵的四位魔王、那與她這兩年多一路走來的我們。她收集著不同的碎片,名為心的碎片,各式各樣的形狀,那正是人心,最終她將此訴諸於神。

四期從第一災的戰爭就點出件事,人活在世上必有牽絆、也必須有,人非孤島而無以自處。這個概念在後面的瘟疫章飢荒章死亡章更被深刻化,不甘寂寞與渴求聯繫都是人性,可怕的從來不是死亡而是孤獨。

四期的結局不盡美好,卻也只是不盡美好,犧牲了希莉卡一個人而換來了圓滿、唯獨尤克的內心空洞。希莉卡的犧牲在許多玩家的預想,但我見到四期的結局時一時迷惑,甚至有些惋惜。不是因為希莉卡的犧牲,而是,媽的死的人怎都回來了……

我認知中、更在四期認定的飛鳥的故事風格,應該是深淵之光、有所殘缺的美。不論是有見過我在群上猜測的過去不能重來、四期一直講履歷的重要、怎麼可能回溯等等,或者一路的心得都能知道,我對四期認知就是,深淵裡綻放的人性之光、因殘缺而呈現華美。

四期講述人生、描繪人心,這是飛鳥給予會員們的餞別禮,離別與悔憾是必然的,但這是你、更是你的人生履歷,不要停下,前進吧……到結局前我都是這麼想。因此我對這只有希莉卡和尤克一個人難過的結局,死人都回來了、遺憾得以彌補的結局,難免扼腕,復活三小……

只有希莉卡和尤克一個人難過的結局……?於是我想到了……原來如此……

這世界最可怕的不是死,而是一個人;而真正的死,是沒有人記得。

正如劇情一路對於人際的強調、對於人心真正所希望的著墨,早在瘟疫尾聲希莉卡切斷連結發動「基礎」時,就形同暗示,而死亡章的紅雀因奇蹟而陷入心智磨盡的漫長光陰,那隻身一人的孤獨之苦時,更是強化。

希莉卡的結局就像四期前面提示的「最大的痛苦、最絕望的情境」,因此尤克才不願讓已經當成孩子的她獻身。但也像死亡章的希莉卡對黃龍說的,孩子終會長大、父母終該放手。體驗了世界殘酷與美、理解了許多人故事的她,選擇了奉獻,尤克也放手了。

你說希莉卡還有「神」……ㄛ是ㄛ,那你自己關在屋子裡一整天,去對除了有訊號燈外啥都沒運作的電腦講話試試看ㄅ。

犧牲了希莉卡,使她孤獨、使她遺忘,換來了世人的圓滿,而尤克因而心裡有缺的結局。希莉卡是這兩年多四期的主角、是飛鳥這兩年多四期去刻劃的主角,我自己是沒有感覺,但也看過幾次玩家發自己角色便當、甚至只是讓他遭遇慘點,自己也在那痛苦的情況。

說到這,就不難明白我的意思、我對四期這意外結局的解讀了。

飛鳥曾說過,在結局投票的時候他就相信大家,因此結果前就開始撰寫審判結局。即使這個結局是兩年來用心養成的希莉卡,走進了自己一直在述說的人世人生最可怕的處境,甚至可以說但這個結局卻是如此,他也仍然相信、甚至期待。

四期的確是給玩家的「試煉」,但這是表面而已,畢竟都標榜了可能會收公會,啊如果參與率低迷玩家不積極,那這公會顯然沒存續必要;然而當通過這試煉,才能見到其中的內涵。與其說是畢業的試煉,倒不如說是飛鳥的「畢業禮物」。

這個試煉是對於公會人氣、公會玩家的意志,並不是劇本還啥的打輸了,公會就掰的試煉,而是你們太消極就掰,不然劇本是抽的,抽到幾個8……就大家散會囉,既對其他玩家不公平、而自己付出的心力與成本也沒了,豈不是很8……

而當通過這個試煉後,就是飛鳥掏心掏肺去完成的餞別禮,無論是自己的想法或自己的寫作技藝,全都付諸在這,能收到多少就看自己了。

在訣別之戰時的影片歌曲,白騎士的《呼喚吾名》、與父女對決的《光與光》,是來自於飛鳥少數稱許神作、來自他說是自己啟蒙的《海貓鳴泣時》。四期的故事描寫出作者對生為人的價值觀,更是作者在創作之路上大成。

四期一言以蔽之是一個人生的故事,人生在世面對的課題、人生而必有的血肉之心,無情的神得到人心,即是「生為人」的故事。但不僅如此。四期不只是作者對人生的價值觀。如果僅止分享與說教,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

飛鳥在這裡面傾注,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技術,還有完成這個世界,打下能建築的基石、賦予能傳承的薪火。

四期是人生的體悟、是創作的大成。

四期更是作者犧牲眾多,為了所愛的公會、還有愛著這公會的人們,而呈獻的心血。他對於這個人間的理解、他的創作之路至今的結晶。為了呈現這些,他願意付出看得見、看不見的大量成本,寫一個親手送走她、更可能讓她置身最悲哀的情境的結局的故事。

──跪了。

意識到這點時我在螢幕前下跪……當然是指心理上ㄉ。

然後還有人在靠北……說得直接點,後日談那些對樹王講故事不以為然,搞不清楚狀況的鄉民就是沒玩四期還在靠北的玩家;至於也在靠北的四期玩家,沒關係ㄉ,反正義勇軍本來就是良莠不齊了。

當然你可以說是我藍色窗簾,反正你看到的就是你的……



週期、心之碎片、諾倫商店、行軍、質點技能、健康狀態、多路劇本、互動劇本等等的系統機制,我認為四期在遊戲性、在照顧大量玩家上,已經盡量做到完美,仁至義盡。

這兩年我也從玩家的心得見到了些反應缺點,例如分路上的劇本參加者的不對等、例如資訊的不對等而沒有帶入感、例如玩家是配角而遊戲體驗差……

很多問題我認為在「不特定多數人」的前提下,就根本不是問題。這意思是,問題是由於有疑慮的空間,但打一開始就不該懷疑,怎麼會成為問題?多數、而且不固定,就叫做不特定多數人,那你要怎麼讓玩家成為主角?

每次都是不一樣的玩家、不一樣的角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角色能發光發熱,不提偏心會造成其他玩家的反彈、而你偏心的那個人之後又能有幸抽到?還是說你要因為這次的偏心、給了他什麼,就讓他下次有特權?

這也能和資訊不對等一起說,給了你重要的情報,然後?你下次就能參加到重要劇情?而有人理由是知道內幕能對串更有梗,這就更謎ㄌ,啊你跟你同學同事聊天,是要知道人家的家世背景、還風起雲湧的過去ㄇ……

在角色頁面的生命樹陣營那個框框,其實就有講到,玩家就是「幫助」他們的定位。因為不特定的多數人,因此不能偏心、會影響參與慾;ㄛ你好屌你有那個ㄟ那你去玩就好啦,大家都想站在鎂光燈下、不願相形失色,即使只是持有情報量的差異也是。

只有一個方式能夠達到玩家當主角、對劇情舉足輕重,那就是相反的「特定多數人」,反正都固定那些參加者,你是要當質點者、四騎士、甚至十二星座十二天十二啥的都能溝通,而情報也都能給你,換句話說自己湊三五好友去開個劇本團吧。說穿了在這種遊戲形式、又是不特定多數人,想讓玩家當主角就是8……需要再好好思考的想法。

另一方面,因為不可能去限制不參與劇本的玩家就不能報行軍,因此分隊時劇本玩家的差異造成的抽籤情況也是無解,就算你叫報名者備註參與劇本的意願,再分;我有可能這次參加、下次不參加、或者我說我會參加啦但他媽的有事不參加、還是我今天我心血來潮想參加ㄌ

然後健康狀態的確在後面很影薄,因此建議後繼想參考的人,可以放根據角色身上帶的狀態數量來讓他爽YY的敵人,讓玩家有迫切解除的需求(反正我也不會玩)。

至於質點系統,確實提供了劇本解法的方向,但有這當提示的情況,還是有玩家不明就理,相較讓你瞎猜,有方向性就不至於盲目,而且也能讓覺得自己戰力不濟的可以藉這系統做事,當然還是有玩家打得靠北痛苦。但這個系統我認為主要還是透過技能去襯托角色特質,系統化是使劇本有個指向性。

而什麼買商店就會掉出排名、還有買道具復活人最後大家還是爬起來了SO很浪費……這就是選擇,你將排名與助人的意志衡量,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一方面也是讓創作派、或者覺得自己劇本無力的玩家能有參與感。更不提有些幫人其實只是想要被人記住、或在四期留下足跡,如果你為求這份自我滿足而做取捨,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後者更謎,四期有說履歷的重要,光災下就死的連四災都沒體驗過、和親身經歷過的,當然有差,重點不是在結果圓滿、而是過程的經驗。不然今天你第一災死ㄌ,我跟你說反正你結局就會彈起來ㄌ就躺好ㄅ。

還有人說,官方主線都只會玩典故,不能原創?常說,創作是智慧的結晶。智慧就是知識與想像,學以致用與個人詮釋,你看到的就是你的……ACG中常見,更何況,如果說玩典故玩得最有名的FATE是以典故為「基礎」,那四期就是以典故為「元素」。

直接從對象來改編和取對象來融入是不一樣的意思,前者可能被考據黨盯緊、後者則只是借取而有更多空間,而四期則在期間就說過,典故會做改編、不宜過於憑據,四期確實今天你埃及神話、克蘇魯神話還什麼的滾瓜爛熟都未必能猜到,相較知識,更偏重邏輯與細心。不然查個維基百科就,幹死亡之災XXX!還有什麼樂趣。

再來前面就舉例過了,不僅是典故,瘟疫、弓箭、飢荒、秤等等的這些字彙,都在四期中被賦予和敵人能力甚至劇情、寓意相扣的意象。採用典故除了知識與創意的結合,更由於這公會的世界觀就是多元神話……

而且,你自以為的原創也只是不知從哪部ACG來的、或者無意識中參考,根本沒人能真正地說自己是原創,其他的作品、甚至是生活的事物。創造不是無中生有,創作的意思更是基於經驗與自己的創意,而將事物作成。當然直接搬過去還是有差ㄉ……

理解事物、然後以自己的話去說……才叫做創作。

學以致用、自我詮釋,四期可以說表現淋漓盡致。

最後,還有人說官方自廚?對於系統、對於遊戲體驗、甚至是啥典故題材的有意見,都還合情合理,自廚論就真的是蠻8……

難道真的有人認為,飛鳥重金委圖、費時費心,連公會人氣的試煉都不曉得大家能不能過、連之後自己的心意都不曉得有人能不能懂,就掏心掏肺、耗時間耗心力寫了最後會將自己養成的角色送走的結局的故事,後日談還要寫其他角色開開心心的樣子……

盡自己所能、所有,就為了……自廚???

就為了像瘟疫之災的反轉只是要說嘿嘿你們這群低智商被我騙到了ㄅ潮爽德、還是像死亡之災的威能只是要說嘿嘿我這弄下去你們的角色就都修ㄛ潮爽德,就為了這樣????

就為了這種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更一文不值的虛榮與自我表現慾,付出這樣的心力,捨棄出書的機會,將人生歲月擲在這?

真的有人這樣想,我不知道你是把飛鳥當8……還是其實8……是你ㄌ。

不提飛鳥獲得的認同和捧屌已經多不勝數,根本不需要去爭取,如果他真的要自廚只是要教訓會員人生道理、只是要展現自己的寫作力,那就像上面講的,那四期尾聲就夠了,何必審判結局犧牲希莉卡一個,換你們的圓滿,大可撒下杯盤狼藉、廢土世界,一走了之,現在還在那寫後日談大家開開心心,到底要幹嘛?

老實說,飛鳥是我見過最有才、也是最有器量的人了。人們只見他恃才傲物、也不時地誇耀自己,但四期讓人推崇、這龐大的規模與格局,能造成有史上主線最高參與率,不是因為他身為會長,而是因為那相稱會長的身分、相稱這個創作社團之首的位置,君臨所有人的才能、以及努力與器量,在此之下造就的四期。

當然其實我和他不熟,交淺也言淺,我只是個被前任會長心魔與他寬容前愆的會員。他有才公認,而我也沒見過他努力的畫面,頂多只能從他一再強調閱歷的重要、還有曾說過在博物館拍攝十殿閻羅的取材來判斷。

我也只是說我見到的風景、我的感觸……你看到的就是(RY

你可以說我太過美化、藍色窗簾,但不提以被人認為傲慢形象的我,會這樣去形容人,還有四期間被他跟貓瞳聯手騙芭絲特是胡頭狼、後面的叭哩叭噗、猜不到塞壬是閱歷不足,像蓮現在也不時費心猜到下一殿空殼了沒……等等的戲謔。

仍如此地稱許,就是很大的矛盾。也許飛鳥不管、沒有四期,你們的一方玩具箱還好好的、還可以繼續嗨,也許你們覺得自己是被犧牲的少數,但是又能嗨到什麼時候?

講直接點,主線與活動都是維繫營運的關鍵,而無論黑龍或別衝在能力與處事上都不成熟,置身之外的小圈子再嗨,只要大多玩家失望、失去興致,不玩了,小圈也終究會自討沒趣,最多像老同學的同樂會聚聚嗨下。

但相比一旁自得其樂的篝火起舞,四期則是引向明日的黎明,人生觀與寫作的大成,飛鳥付出所有,然後又像終章的央城活動而觀察後進的可能性,更完全了整個世界架構。他的全力付於四期,無論系統、無論寫作的技巧、無論對於公會的心,四期既是心血結晶,也是在讓像黑龍與別衝之類的有志繼承者能夠有學習、成長的時間。

即使飛鳥的形象高傲,而且像上面講過的嘴砲會員,但不論是他或蓮,如果真的不放在眼裡根本連搭話都不會。就算沒參加這意義重大的四期,他們也是與對方能談笑。

真的,別再那靠北ㄌ……到底怎麼靠北得下去……這簡直超越最後的女武神、大丹七刃的其他顏色、亞提沒有歌的不解之謎還更讓我不解。

沒啦要靠北繼續靠北ㄅ,反正你看到的就是你的……

心得即心之所得,而這就是你的心、你的眼ㄌ……

但別忘了,是飛鳥他們才有公會、才有你的一方庭園。人們在這裡相識、在這裡遇到了能每天同樂的夥伴、在這裡遇到了去珍惜的人、甚至在這裡尋得歸宿、在這裡得到棲身之地。這都是因為他們。

而四期的意義,是要讓這樣的小小世界能持續下去。



四期營運的構成飛鳥是大腦、而組員是手腳,方向由他決斷、劇情由他撰寫,組員就按方針而奔馳、而根據分配的位置去扮演去張貼;但組員絕對不是僅止襯托、僅止演員、更非任誰都能取代,或者說正因是四期,組員才是他們。

才是這個飛鳥願奉獻自己的才華與大量時間心力,只為說一個人生的故事、只為讓自己與你們所愛的這公會能夠朝著未來邁進而打下基礎,這樣心意的四期,因此他們才被遴選為組員,是他信任而寄望能與他共同完成如此意義重大的四期,無論能力或毅力都足以同行的人們。

可想而知,以往主線都有組員因故而半途離去,不是退出、就是沒能完成自己份內,屁話藉口一拖拉庫,說穿了就是沒能力、沒心,因此協調性格外重要。

而在有眼睛都可以看得出來規模浩大、意義非比尋常的四期,搭配的組員更是要慎重選擇,也許就算有人落跑飛鳥也能以一己之力完成,但這卻會是一個污點,四期非凡、因此俗人不能承擔而情有可原,然而有人落跑的團隊這個事實卻將是這個營運的一個缺憾。以腦與四肢比喻,試想缺了一隻手或一隻腳的樣子。

但四期沒有,四期是公會有史以來無論各方面都最耗時費力的大主線。以前的主線只是叫你演個世界觀變化在那情緒勒索、叫你寫個支線讓你有舞台展現在那耍廢,四期的工作量遠超這些,而組員們到最後都還與組長屹立。不是組員加入了四期,而是四期選擇他們加入。

飛鳥相信他們能與自己一起揹負、一起走到最後,才是他們。他說這是天下第一的故事,那想當然,共同完成的人也是選別下能不愧這期待的同伴。

蓮在人們的眼裡都是低調、四期開始後也時而自我調侃,但我認為他也是有自己傲骨的人,只是那份自信內斂,一如曾見他當眾對黑龍提點關於東方風角色的名諱設計,更是由於他理解四期的非同小可,無論在規模或意義上的負擔,那份伴隨的重大責任意識下產生的焦慮而顯出的自我調謔。

我不知道幕後如何,因此單就結果而言,四期的組員在四期前罕有引導經驗,就像蓮幾度自嘲的那樣,然而有玩過、有旁觀他引導的都能發現,他的進步速度很快,曾經自嘲的判定速度在下一次就大幅壓縮。要知道在排版講究的四期,引導要一邊維持視覺觀感、一邊注重遣詞用字、一邊回饋玩家在字裡行間顯露的熱忱,是多麼講求思考與反應的事。

這是其一,而從演繹和劇情的敘述也可見提綱挈領,他能掌握四期劇情的意旨,知道要的是什麼而做出最好的配合甚至輝映。

例如曾提過的黑燈的鵬程萬里,基於降而生商,飛起與降落、上與下,以此成立類似的刀獄和劍獄的差異,更是豐滿而清晰了僅此一次風采的黑燈的角色內涵。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在央城終戰的時候,細胞之災、未知之災各有劇情上的暗喻,而這些搭配僅出現在他劇本裡的惡夢之災,苟且偷生的世人如世界的癌細胞、啟示曆下的世界籠罩著未知何時終止的不安與陰影,這一切彷彿場惡夢,而在久未聞的警報響起的那天走進了現實。

而且,他在那場央城劇本罕見地引入機制設計,卻巧妙地融合了質點的涵義配合敵人的外型、還有敘述間的暗示,形成無論遊戲面上或劇情都能充分體會到當前主線意義,在破解上也不困難的劇本。

再者,四期的招式常見典故的句子直接或經由改編穿插,營造張力、襯托角色背景,而蓮印象中也是組員使用最多。

四期的行文無論是像少年動漫的王道招式演出、引用典故於敘述中,都引起許多玩家的共鳴而效法,人會因環境而潛移默化,這兩年多的時間在四期中能見到部分玩家的文筆長進。而蓮不只是在引導速度、文風上也是明顯融入四期的風格。

蓮的描寫和飛鳥相像,都是捨棄俗媚的簡練,但能看出兩者差異在於,蓮會使用大量的驚嘆號、還有鼓吹士氣的敘述,來製造張力,這也是很多玩家在心得提到的戰鬥氛圍。而舉例如眾所皆知的司馬吹耳朵、米迦勒正直高潔的形象下對諾亞顯出的柔弱關切、她和莎布對戲時的羞憤,演繹也相當鮮明。

把握要領、舉一反三、相得益彰,確實就像飛鳥曾說過的蓮是有才的人,在最需要能力與毅力的四期得到印證。

也許有人還對之前新年的遺跡活動劇本有印象,以遺跡出現異樣的原因而開始的系列劇本,那是我發起的,而當時除了飛鳥、我也邀請蓮當引導,但被他婉拒。於是在當時我就有個感覺,而那感覺在四期成真。就像曾經萎靡的阿雨因別衝而再次出面,果然能讓蓮願意挺身而出的是飛鳥啊……

在飛鳥不論規格與意義都超乎尋常而沉重的四期,蓮是不可或缺的,不僅是因為他身為副會長,更因為是飛鳥所認可。即使形象顯得低調而常自嘲,但熟識的飛鳥看見了那蘊含的光與火,能夠陪他一起完成四期。

一直以來的主線無論龍宇宙或遺跡,無論劇情或劇本難免有玩家反彈的聲音,但四期的劇情不消說,連劇本都幾乎不存在。球羊是四期的組員中曾被玩家靠北的。形象上感覺雲淡風輕、沒什麼脾氣的他,當下也是和善地面對玩家情緒,沒有以前主線的爭吵甚至連辯駁都不存在,謝謝指教、必能活用於下次……

而球羊在四期的組員中廣為人知的特色之一,首要提的就是被玩家調侃的益智小遊戲。有見過甚至體驗的都曉得,球羊在劇本的設計往往採機制性,無論是九神衛軍的戰術組合、或者死亡章時的八卦秒判,注重玩家間的配合與思考,因此有時會看到他的劇本玩家互相靠北或抱怨不近人情。

但當然相較一本道就是戰的劇本,這種機制性的在設計上必須別有心思。球羊在眾組員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基本上他的角色都沒在喊招式。結合而言可以得出結論,相較飛鳥和蓮注重的張力,他更偏向遊戲性,想讓玩家投入、想讓玩家樂在其中,因此才選擇需要人們投注心思的機制性。

另外就是人盡皆知,有些同場演出四期的劇情是飛鳥先寫、再由組員依所扮演角色來貼,因此早期有玩家心得統一性、筆風分不出誰、角色間對話也銜接得好像在看一部小說。

但就算是組員各自去寫,蓮和貓瞳除了部分他們習慣,基本上從一樣淺白的描寫,從文句乍看下也不易辨識。除了球羊。

大量的形容、清晰的詞句堆砌、偶爾能見當前背景與前情提要、任務解說的長長開場,一目瞭然這就是球羊執筆。而這就像劇本的偏重遊戲性的設計,都是他的認真與熱忱的投射。劇本中穿插的亞提的葛葉背景故事也是四期唯一,除了主線劇情外有演一串幕後故事的劇本情節。

還有就是他的敘述裡,調侃性的比喻和形容非常多,不論是日常互動還是劇本。另外則是四期的健康狀態系統,球羊應該是屬推出最多的,飛鳥他們是重點式,但球羊就連部分小劇本的敵人都有賦予。

也許球羊的劇本與演繹不會像飛鳥與蓮讓人覺得潮、鬥志為之昂揚,但卻無疑趣味、使人會心一笑。

無論是特色之一的益智小遊戲、特色之二的鮮明而飽滿、插科打諢式的敘述風格、在健康狀態的應用、以及被玩家認為在四期劇本中少數有建設性的亞提建言,都能看出他想打造出讓人能享樂的遊戲的熱忱與用心。

最後,特色之三,亞提沒有歌……

貓瞳就像是她的代表角色,飾演的芭絲特,相較於被飛鳥說是第一把交椅的蓮、以益智小遊戲與文風而醒目的球羊,顯得低調許多,甚至因為飛鳥會用她的帳號,也有讓玩家混淆當時究竟是誰,再加上飛鳥也說過貓瞳會和他討論,因此相近。

然而正如芭絲特的月光清麗守望、默默引路,貓瞳的美工無論是角色繪圖、劇中插圖、還是主線篇章的LOGO都十分珍貴。

飛鳥文字卓越,但在圖的襯托下使他描寫出的故事更有張力,可以說相輔相成。無論是日常、或者在重要劇情時,那些CG都能適切地烘托、讓玩家們的理解與體會更深切。而也因為與飛鳥熟識,才更能符合他理想地畫出能契合、能夠烘托故事的圖。

四期前貓瞳的文筆也是我有注意到的對象,而在四期中她沒有印象中綺麗、感性的文藝風,但是有時扮演角色的敘述間可以見到,飛鳥不會去用的詞藻、不會去做的漂亮描寫。蓮是助長士氣、球羊是豐富又滿、那貓瞳就是娟秀。當然這是我的感覺而已,誤會的話就不好意思ㄌ……

演繹上璐緹絲的盡忠和少數流露的感情也印象深刻,記得有次互動串,阿貝爾贈禮後她刻意遮掩的情緒,那時的反差使人難忘;大方的葉摩雅在互動串時,對玩家男角色略帶調戲的演出;還有可謂標誌的芭絲特,那不假辭色又帶出關心與指點,如同她在劇中在吉埃伯扮演的阿露兒老師的位置,突顯那清冷而溫柔守望的月光意象。

對於角色內涵的理解與需求也確實地掌握和體現,奉獻著畫龍點睛的圖畫來讓四期更接近盡善盡美。演繹清晰、低調相輔,正如那月兒。

最後,抱歉,當年的對串冒犯了妳。

四期組員不論是演繹、文筆、擔任劇本的引導,即使之中有初試啼聲,但他們都在事務量遠超以往主線的四期沒有脫序、吻合自己的崗位。例如飛鳥說過故意給球羊怪咖角,不管是泰克利、格拉赫妲、安倍晴明都到位,飛鳥適才適用,他們都不負所託、更盡責地有始有終。

無論是哪一位,能被飛鳥選上、能一起到了這盡頭,能共同完成這歷史性的四期,都是在公會裡能力、毅力與努力出眾的。

優秀的頭腦,也需要良好的手腳。天下第一的四期、天下第一的組員。



差不多ㄌ,至此也不需要贅述,四期無論劇裡劇外都是情深意切,大大小小,從文字、排版、美工、影片、編劇、設計、寓含。四期形同長篇小說,不只是因為不像對串的流暢行文,那些不曾出現在以往主線的日常劇情、如受造者系列的獨立描寫,都豐富了角色。

還有能共襄盛舉的大型互動等,無論遊戲面和系統都是普遍被認可的卓越,而參加的熱烈度也不需要說,自是歷屆主線的頂點。排版、招式的演出、典故的穿插等,在這期間也有玩家受四期影響而效仿。

身為劇裡劇外的歷史轉折,更必將成為後人的標竿,也是一道絕壁。這就是優異的反面;然而這畢竟是TRPG的社團,故事性重要,但就像部分玩家心得反應,更多的是注重遊戲性。

或許有人會比較遊戲性的系統、機制等等,但我認為卻不會在後面主線劇情差勁時,想說啊啊當年四期的多麼精彩。就像FGO,玩家在不知道這章的劇情是誰寫時難免比較,但知道是誰、知道是奈須後就會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四期領銜的飛鳥可以說是RPG的奈須,筆下少有非難而在這公會的編劇者裡一枝獨秀、更能夠重振消沉的氣氛。黑龍之類難免有缺點,但也可以說是佼佼者了,然而飛鳥太強了。

文筆、設定、架構,公會裡不乏出色的人,但卻罕有兼備者,而四期見證飛鳥那龐大而緻密的編劇、結合典故與創意的匠心設計,然而這些都其次。

大道至簡。有人的筆風可以寫得很文青很優美、有人也能在典故等的題材詮釋讓人驚艷、有人也是伏筆王寫得很曲折、很深奧,但是能夠「簡單」傳達又是另一回事。

也許是文筆、也許是創意、也許是劇情編排,往往有這缺那,但飛鳥兼具、而他更能將這些深重、這些出彩的構想很簡單地詮釋。即使不提公會,在很多ACG故事中亦是少見,不是在那講哲學講科學、當謎語人、不然就是設定當教科書在寫。

可是四期完全不會,即使運用大量典故元素和意象,但不流於像在上課的賣弄或者電波,每樣更相契動人。我覺得比起劇情、設定之類的,這才是真正稀有……

固然,後面的主線在故事上遜色於四期是無可厚非,不是規格的問題,劇情的內涵、設定的精湛,這些都不是一句因為我今天只是小地區而當初四期直接世界甚至宇宙級,不公平辣……可以帶過的事。

但即使平庸,那小小的燭光卻也不可或缺、相連而能指引道路。人生而不平等,才能也有層次之分,而努力的天才更是難以企及,但無關乎這些,畢竟你去做、人家去做,不是證明能力而是懷抱想延續這個團體的愛,因此甘願去照明吧。

話說回來,也許有人覺得幹工三小過譽了ㄅ,不論對四期還是對飛鳥,有人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寫得更棒,但四期在公會的絕對性是不容置疑的ㄌ。

有人玩才能讓遊戲繼續,而玩家也需要遊戲,四期的成就當然不僅是官方的能力與心意,參加者亦是,因此也許四期本身還有質疑的餘地,然而這史上最大的迴響卻可以說還覺得自己能更好是癡人說夢ㄌ。

更何況──

試問,你的東西會有人為你寫引導的心得?也許有。
試問,你的東西會有人為你做懶人包與時間軸整理?也許有。
試問,你的東西會有人為此挹注心思、嘗試理解內涵、寫分析文?也許有。

但,試問,你的東西會有人每在劇情演完後將文句節錄,根據角色而複製貼上,製作一系列相關的劇情回顧?

我敢說,絕對沒有……真的是有病……

承認人的不平等、承認才能的存在,才是對於努力者的尊重。也許有人覺得,這些話好像說得飛鳥光靠才能、其他人沒才能都好廢ㄛ的感覺,更何況你是憑什麼評斷?

但這不是片面之詞,飛鳥的才能是很多人心得的共識,而如果一昧提倡努力之類的,豈不是在等於諷刺相形失色的人說:是你不夠努力、是你沒有努力……否定了對方的努力?

而才能也需要努力,上面也說過,就連飛鳥也好幾次強調閱歷的重要、死亡章的十殿閻羅的取材,還是他親口說去博物館自己用手機攝影下來的。

你可能覺得四期存在缺點,身為隱士高人的自己能更屌,我也相信這公會有才的人很多、即使四期的領導者飛鳥是這些天才中的天才,更付出莫大的心力與努力而君臨,但也可能有才能可以拮抗者。

即使我覺得在這個社團的機率是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至於你問我是憑啥評斷的,因為我爽(憤怒企鵝)沒啦,理由超簡單,這就是我的感覺而我只是有感而發,就像你不會做菜但吃你媽煮的也可能會在那靠北難吃。

所謂的評論其實只是有自己邏輯的感想,而這不需要什麼資格,只有能不能服人,但我就說了我爽(憤怒企鵝),但說來說去這也不是評論啥,只是心得,心之所得,這就是我所看見的風景了,你看到ㄉ就是你ㄉ,SO不爽看我眼中的風景可以上一頁88。

但反正你都已經看到這ㄌ……都看了大概一萬多字了吧……而往後也不會有ㄌ……

有玩家才能讓遊戲延續,而就像ACG,決定價值與地位的不僅是作品本身,更是玩家與讀者。能讓玩家自發性的、即使是自我滿足,我在四期的收穫不是啥碎片獎勵,而是自己這兩年的節錄,即使中途也很多次覺得自己有病……

但重點就在於讓人想這麼做、更實行,而且做這些的人還是心理殘缺與自傲者(不是在說Joy和守墓)這個公會必然將不再有。

因此——四期無疑立身故事之巔,更在參與者的反響下貨真價實的舉世無雙。

當然,沒我們這種自發去多做什麼的人,也不影響四期的地位。

四期的結束同時也是我在公會的畢業,四期完結後對於點進公會都很懶了,甚至連後日談也都沒即時收看,畢竟故事已經結束、精采的部分已經結束,動畫我不會看最後一集、GALGAME跑完角色的關鍵劇情後面也大多SKIP。

其實也不需要說,應該看得出來我對公會沒有愛,不愛自己的角色、不愛這個群體、不愛這當中的誰,既沒人脈也從來不在乎人際經營。既不能理解將自己寫的東西當孩子,也對寫不出有趣的東西的人無關痛癢,而這樣的人更屈指可數。

SO四期正式結束後我基本上不會再點進公會。因為點下前我心裡都會浮現疑問,看這些東西我不如去滑我的輕小說?或者開GALGAME滑鼠點一點?

曾看我講過很多次,要看故事ACG是更好的選擇。常見有些人調侃些新番還啥的寫得很爛是個大便,但其實我心裡都覺得,公會裡大多人寫的東西(RY。有人覺得我是個自傲、但光說不練和沒料的人,後面的話講對ㄌ,但其實我是個自卑的人。

但就是這樣的邏輯,畢竟我覺得自己很爛,因此當然覺得自己能辦到的別人做不到,不是更爛ㄇ……SO我的自傲形象其實是源於我覺得我很爛了但做不到的其他人當然更爛。

四期告終人們放眼未來,就像人生,畢業後有人是感傷卻也抱持學成而高飛的意志,有人則仍漫無目的地飄泊。我也沒啥心路歷程,或者說始終如一。

這幾年在公會我有許多悔恨,而且多數是自己親手造成,從起點,更滿載歷程,落下爪痕形成咒縛,對公會有愧、對尚存和當初離去的友人有愧,咎由自取地無法去愛。

因為黑龍關係我接觸了本來沒機會沒興趣的官方事務,而參與最盛大的四期更堪稱我人生最投入的時光。但這些日子我都不時在問,自己在做什麼?贖罪?自我滿足?但做得這麼爛、況且誰在乎?但自己開心嗎?是能滿足什麼?

矛盾的自我意識早已銘心,如命運烙印而不能抹滅,然而即使沒加入公會,也只會以不同的形式發生。但四期的體驗卻恐怕是這命運中只有一道的分歧,在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不後悔踏入這裡、也慶幸投入了四期。

尤其是會長飛鳥,寬恕我當初的罪孽,無論是讓心病如我和黑龍都折服的器量,或者使人們大開眼界的才華、還有龐大的貢獻;甚至是在這許多既沒才能、連資質都很平庸,更連努力都不願意,只會在那ㄐㄐㄅㄅ的人的群體,奉獻自己、寬容包容,真的佩服、真的感激不盡。

誠摯敬禮,祝福會長今後寫作道路順遂,能讓更多人見識那天下無雙的文采和動人故事。

最後,雖然我沒愛、更不愛你們,但謝謝愛著這個公會的編劇組與人們。



字數統計:20000以上



心得基本上結束,這分隔線下是為了立起設定之壁
……三小東西?

洋洋灑灑兩萬字,也許有人覺得空泛、都在吹飛鳥是在吹三小、腦粉文
但以四期的時間、以四期堪稱長篇小說的幾十萬字量,兩萬字的心得我都覺得還不夠

更何況因為是總回顧,因此我在寫時是根據流程大概、設定面、寓意面、總結來寫,很多都是重點式帶過,例如飢荒章時的路西法計畫、例如死亡章時的幽玄葬曲、十殿機制與天照、寧寧的覺醒都輕描淡寫

那話說回來,也許有人看完還是想
到底屌在哪、我可以寫ㄉ更好!

因此,不提劇情架構
就單純以眾所皆知的四期魔王、基於啟示錄四騎士而改編的四災角色,他們的設計
以我粗略的理解、還有粗略的描寫,以表格呈現那鳳毛麟角,在下面建立設定之壁

你可能覺得,又又又又又是藍色窗簾,但藍色窗簾涵義是牽強附會的妄想
妄想與聯想並不一樣,這設定之壁的每塊磚看起來都渾似一體
彷彿自始就是一個東西,和諧相融

當然,很多神話其實有共通點、甚至事物亦然,但想得到、而且有邏輯地串連;
更別說招式異能啥就罷,還要賦予寓意結合劇情,真的有這麼簡單?

相較藍色窗簾,我更確定自己所見只是片面,究竟有看到多少?
而且我記性不太好ㄋ可能有漏……

總之,還不懂、還在ㄎㄅ、或者懷著創作者驕傲的人不妨參考
如果是你的話,將如何詮釋?畢竟,挑戰他人的創意,也是創作的樂趣ㄅ

當然你可以當我藍色窗簾自嗨仔,反正我爽(憤怒企鵝)
而最後,還是那句話,你看到ㄉ就是(RY

題材(典故、概念、事件、物) 四期主線的詮釋

  啟示錄四騎士

聖經
末日時出現的四位騎士
又名為天啟四騎士、天譴象徵
各有特徵、宣告審判日的開始、不同的災劫

四災:主線故事裡的四位魔王

四國:四位魔王對應四國、四體系神話
東南西北、古埃及、近代、聖經、中華

女神預言:依據聖經文體而改編的提示


《戰爭》索貝克(賽特)

題材(典故、概念、事件、物) 四期主線的詮釋


  索貝克

古埃及神話
王權、守護神、鱷魚頭

【能力】
世界的啖噬者→吞噬能量化為己食

也有如「八月輪迴重生」等與索貝克的尼羅河背景有關
其他象徵性質、結合埃及色彩的招式

  戰爭

武力、生命的鬥爭相殘
軍隊有兵種之分
隨時代改變形式
進步、進化

【能力】

《赫利奧波利斯的九神衛軍》
(World War)

對應世上智能生命、等數衍生的沙之軍勢
同時也在此基礎上,與生命連結,被消滅即同歸於盡
女神預言:「卻能使世間人等自相殘殺」

九神衛軍從個體不強的沙兵、到最高的神官,有不同種類
而且隨時間而強化、更能適應同屬性的攻擊
進步與進化之體現
輝映索貝克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之意

基於原屬於賽特的「世界的統率者」的昇華的四災能力


故事、寓意

改編古埃及的九榮神神話
伊西斯驅蛇弄拉+阿波菲斯是蛇的典故
伊西斯即阿波菲斯的暗喻=拉所畏懼的復仇者

戰爭之災的欽定者原為賽特,但索貝克與其相殘
最終因「世界的啖噬者」能力,索貝克意外繼承
九神衛軍本為賽特「世界的統率者」

共同抗敵的牽絆
改變戰況的選擇
而選擇之意也有像拉與伊西斯、賽特在千年前糾葛下的影響

戰爭之災在設計上的創意偏重於古埃及之謎
基於新手關、而且戰爭直觀上就是單純的武力、殺戮
因此戰爭之災也純粹而直白



《瘟疫》克蘇魯

題材(典故、概念、事件、物) 四期主線的詮釋

  克蘇魯

克蘇魯神話
近代的多人性質創作
人類的無力、無知、恐怖、絕望、心靈

克蘇魯是當中的神靈、章魚頭
沉睡名為拉萊耶之城、甦醒之時支配世界
舊日支配者一系,亦被稱為太古的支配者
水屬性

原典的故事裡自有信徒
近代、
不同於其他體系的信仰、創作性神話

世界觀的起源六神之一,司掌大海
負責讓人們崇尚「善」、使人們的生活充滿善的「流行」

世界觀的巨大威脅與危害

四災的「瘟疫」
女神預言中的頭戴金冠是聖經裡瘟疫騎士的形容
被其他的神以名為「拉萊耶」的術式而加以封印

本身武力不強、但心機深沉、奸商形象
搭配世界觀內的政府助戰機制、也是遊戲系統
多年前以其提供者、負責人之姿現身,潛藏並籌備計畫

滅團關卡的定位、正式登場時主角的同伴相繼死去
是故事裡「絕望」與「恐怖」的象徵

以克蘇魯神話各個作品的名稱為招式
還有「終局之時,無人返還」(BADEND)
襯托角色個性與題材性質的絕望、創作意味


  頭戴金冠
  弓箭

來自啟示錄四騎士,對瘟疫騎士的段落
被引伸為敵基督等的說法
而其的代表物是弓箭

女神預言
「頭戴金冠」
「弓無箭矢、弦無拉伸」


頭戴金冠
塞壬頭頂光環的形象
在世界觀亦有追隨者、與西方諾亞的人物關係
金冠亦被隱喻為孫悟空金箍,「拉萊耶」封印的處境


弓無箭矢、弦無拉伸
角色武器不是弓、而且也沒持弓
但能力「世界的傳播者」卻如暗喻
弓是用來射擊、更有傳遞物體之意
傳播即是弓之意象,故其弓意指能力、而無具體的箭矢


  
  瘟疫

流行病、傳染病
潛伏期、侵蝕性
威脅、危害

【能力】
《靈魂洪流》
(The Call of Cthulhu)

《世界的傳播者》
散播思想,形成流行、成為文化
《世界的覆蓋者》
覆蓋思想,改寫人心、操弄虛實

克蘇魯的定位、世界觀內的負面性影響
潛藏在主角方陣營
靈魂洪流需要時間、也隨著時間而效力更強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以毒為比喻而諷刺
正如因靈魂洪流,那人們的連結為基礎而形成的此災


女神預言:
「信仰即是瘟疫」
常言道,信仰的推崇與盲目將危害人、甚至社會
克蘇魯神話的故事與劇中詮釋即此,更有諷刺諾亞之意

  
  海、水

克蘇魯在原作裡的四大屬性說為「水」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而海為生命之源

「世界的傳播者」
「世界的覆蓋者」

克蘇魯固有的兩樣權能,弓箭、流行病的詮釋
以水意象也能解釋,如滴水滲透、如浪潮推進與湮沒


本是生命之源的海,詮釋定位是掌管大海的克蘇魯
那玩弄生命的惡毒、點出人與人的牽絆反而成為束縛

女神預言:
「四十晝夜的大水」
典故是諾亞方舟的故事
而在這裡則是隱喻靈魂洪流,一樣具備對諾亞的諷刺性


  
故事、寓意

相較前一災的戰爭章改編古埃及神話
克蘇魯神話本為創作性質,並不如其他體系有現實信仰
故比起典故
著重於對克蘇魯、舊日支配者、還有瘟疫在內的各詞彙詮釋

創作性外、更具備對西方陣營的諾亞的諷刺性

讓溫柔的海化為恐怖的大水
讓治病的藥化為致命的毒
載舟之水與藥過量而為毒
引導出一體兩面的反思

克蘇魯無序、但體現出沒有道德法律下的人性
堅強的自我如翡翠、審視的自我如亞提
還有虛無的自我如猶格、泰克利

結合成了本章意旨的「獨我」
獨立而自省、對自己的認識


如擬造四災以文藝相關的形象而呈現
藝術家有出眾之才,卻也往往與異端劃上等號
不為世俗所理解,注重在了思想與心靈層面上
瘟疫章也讓人感覺,四災篇章最需要思考、最重視思考



《飢荒》「群」

題材(典故、概念、事件、物) 四期主線的詮釋

  貝西摩斯

聖經的獸、巨大而被形容為「群獸相合」才堪比
又叫貝赫莫特(Behemoth)
而Behemoth在現代被RPG遊戲引伸為龍

  

一樣出自聖經,相形天使惡魔等比較冷僻、簡單說就一群惡靈

  阿撒茲勒=贖罪日

相同出自聖經、力量強大的羊頭天使
根據故事而有誘惑的象徵

贖罪日是指兩頭羊承擔世間的罪,也是代罪羔羊一詞
一隻獻祭而回到主的身邊
一隻則轉而揹負且受流放,歸於阿撒茲勒


泰絲的強悍
泰絲與約特的孿生
兩人鍛造職的定位
兩人的能力「世界的變革者」

泰絲在路西法惡意下成為四災
約特的犧牲
泰絲的負罪心境
泰絲的質點意義
泰絲其實是龍娘

飢荒代行者融合被利用的群獸
以泰絲為終端
以「群」命名
誕生


  秤

構造:左右一體
承載:就放東西
制衡:同等重量而相互牽制與維持
取捨:因重量不同而改變天秤高低
輕重:因重量不同而改變天秤高低
平等:因重量相同而沒有高低表現

而在啟示錄四騎士裡,飢荒騎士手持秤

構造:
泰絲雙生
泰絲第二項能力是操控能量正負
同為受造者的希莉卡、諾亞、瑪麗


承載:
即複數、群體
「群」在劇中以天秤加以比喻
個體如同秤盤、獸群則如秤物
同時,也是形容人們、國家等

制衡:
女神飢荒預言「壓垮五大天秤」
在這裡比喻大陸五國制衡的強權

取捨:
天秤因兩邊差異而有傾斜
為了造成這個差別,需要取捨
選擇、與奉獻
芭絲特和泰絲的質點含意

輕重:
天秤因兩邊差異而有傾斜
飢荒章末期,群遭平衡後的天地異象
對此的反彈表現於外在
萬物有的浮空、有的被壓平

兩種差異的重力異變,形同天秤表現
(劇中是以巴別塔的天罰、反撲去比喻)
(但我認為用秤的詮釋也說得通)

平等:
希莉卡的質點技能「平衡」
故事寓意的「對等」


  飢荒

貧瘠
欠缺
空虛
荒蕪
難民
因而珍惜資源


【能力】

《四十晝夜的大洪水》
(Revelation)


《世界的變革者》
身為終端的泰絲所有的能力
能夠改變物質、甚至概念環境法則
泰絲姊弟本為鍛造、以至變造地貌


「群」懷抱的孤獨、表現的悲哀與茫然
在群獸與泰絲的怨恨下而孕育的心
渴望破滅、也渴望同伴


以泰絲對諾亞的恨為基礎
以泰絲的變革之力為基礎
相反於雨滋潤萬物的印象
相反於諾亞方舟選別拯救的典故
仇恨呈現暗黑的巨船,漫無目的漂泊
哀慟化為滂沱的大雨,抹消無一例外

諾亞方舟載著走獸與鳥=群獸(貝西摩斯)
以方舟姿態呈現的飢荒之災表象
正如這兩個元素的結合
而如「逾越節」等其招式也富具聖經色彩

而受害者將成為飢民、成為同伴
在黑色的方舟之中,在「群」的體內茫然
同時,飢荒下也會發生爭奪互食
例如平衡劇情後的群獸,以食物鏈比喻


女神預言:
「人們學會珍惜,力量再也無法保護自己」

  
  獸名印記
  
聖經裡面的大紅龍
給予人們印記、於是就不能作為買賣,共666
(我典故為簡要都講得很籠統,想懂的自己去找維基)


路西法的獸名目錄計畫
為打敗耶穌基督而結盟
以其能力「貞潔之鍊」締約
(這部分也很有趣,建議自己去看)

其成員不僅是聖經體系
世界充滿耶穌基督之敵
但最後都被路西法設計送死
倖存的也在該計畫的宗旨下成為飢荒
(路ㄍ真他媽的有夠屌……也有夠病)


  巴別塔
  
聖經的故事
我覺得蠻白癡的
大意上來說就是在講神很ㄐㄅ
一群語言共通的人建了很高的塔
神怕了於是就搞掉
這就算了還因為怕他們
這都能辦到,豈不無所不能
於是將他們分散、更讓共通的語言886



在「群」遭到希莉卡與諾亞的「平衡」後
因此「群」體內的獸地位同等、開始相爭
為了搶代行者的頭的位置
而統合性被重創的「群」
也產生反彈
於是天地異變、重力崩潰
人們就像巴別塔故事描述
飛起、離散
劇中此時簡單穿插了一句改編的句子形容
很有張力
同時也更襯托「群」、四災究竟是什麼





故事、寓意


據此可知
稱飢荒之災是四災設計最豐富是有道理的
身為飢荒終端的泰絲
身為飢荒代行者而以新個體出現的「群」
這兩個代行者相關的角色就用了不同典故
再加上秤、飢荒的涵義……

泰絲名為貝西摩斯
但這是基於「群獸相合」而選材

她的核心是阿撒茲勒,即代罪羔羊
在路西法計畫下她被陷害,將成四災
而她的雙生子約特及時趕到卻只能分擔
接著對他們來說情同家人的耶穌也到了
耶穌陷入了掙扎,最後約特自願犧牲了
而為了救泰絲,耶穌找上克蘇魯交易

這就是贖罪日的故事詮釋
這也是瘟疫的諷刺性來由

同時
本為龍娘的泰絲,也因此成為負罪的羊妹

而秤引伸為「取捨」
智慧的芭絲特、力量的泰絲
選擇和奉獻,繼承了前兩章命題
體現在該章

並秤引伸為「對等」
也是該章的意旨
路西法的錯謬追求、諾亞的不懂如何愛
(這邊講得很基,其實只是單純人際關係)
一個是崇拜而搞錯自己要的是什麼
一個是呵護而不懂得去信賴、依賴
於是產生了一連串的悲劇
除此,還有受造者的命題

戰爭章是新手關
瘟疫章是講求思維
飢荒章是豐富的設計
大大小小的提示、聖經元素與意涵
而且八成有漏,畢竟我記性不太好

真的沒在扯……
好像講很多但根本講不完建議自己去讀
也能看我之前的飢荒章、跟「群」心得



《死亡》后土黃龍

題材(典故、概念、事件、物) 四期主線的詮釋

  后土
  黃龍

都是中華神話裡地位不俗的角色
某些帝王被視為黃龍的化身、象徵王權

在陰陽五行裡,有五佐、五帝等之說、而后土與黃帝司土
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其神鎮星、其獸黃龍
「后」一字意謂君主,如此名,后土乃掌管所有土地之神
 

起源五神之首
掌律、審罪、執法者的定位
如后土黃龍之名,兩者被視為同個體

公平、正義、象徵理、崇尚並維持秩序
總之就是規格比較高的包青天

后土為名,除性質相似,或許是以普遍印象
暗喻黃龍的掌權威嚴面目下,亦有后土懷柔
就像白銀以老媽來稱呼
也是世界「家長」涵義

此外,執法時更有著
十殿閻羅的陰司信仰改編的同名程序
七滅諍法的佛教戒律表現的同名法則

可見是結合了道佛兩種元素而來呈現


  鐮刀

死神的象徵
收割的器具


而在啟示錄四騎士裡,飢荒騎士手持鐮刀


死亡章在葬曲階段對於天道門徒的敘述
「收割死亡、獻祭自我」
天道門為了幽玄葬曲而進行使空亡在內
死亡概念、元素各事物解放、充斥於世
更以自己為祭品,譜為葬曲之上的音符

死亡章在天理階段,死亡之災的絕對性
死亡之災的真正能力七滅諍
除代行者與其從屬無可抵抗
生命就像草芥輕易被割取


  
  死亡

凡有形者皆會衰滅
凡有血肉者終至結局
生命的定律、世間萬物的法則

而死又被視為新生的種子、新的開始
死與生、始與終,往往被視為一體兩面


【能力】
《七滅諍》

《世界的循理者》
人理、法理、世理,使其臣服於理
基本上是「不合理」、「異常」
像超能力之類的消失

死亡之災時昇華為了以其為中心
更是以世界為中心、讓其能延續
宣告活著的世間萬物是罪的「天理」

同七滅諍之名,但改寫原先的七條準則
以依序消滅的生物的條件或作法而呈現
並其詞彙都對應黃龍的子女(分體)
「延續」、「制衡」、「納福」
「賜福」、「破滅」、「放逐」

最後是祂的「循理」

四期劇情描寫:
「死亡即是天理,而天理難以逆行」
死是絕對、死是世間的鐵則、而天經地義
搭配題材也是法則概念的七滅
諍法而詮釋
符合此能力宣告的對象,基本上也無法抵抗


《世界的延續者》
黃龍捨棄感情與本身能力、分化六位個體
代表四聖獸典故之一,南朱雀的織羽紅雀
成為「祂」再臨人世必須、所選的「面相」
延續者本來是紅雀的能力,主要修復萬物萬象


  轉輪王
出處是印度神話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因其功績受佛教徒愛戴
被如此稱呼、甚至有轉輪王就是佛陀的說法
在詞義上具有「戰車輪子壓碎一切反抗者」
剛好像死亡之災能力下只能任憑宰割的性質

而道教的陰司信仰
十殿閻羅裡面的第十殿亦稱「轉輪王」
但也是因為十殿閻羅是從佛教衍生出來的

另外「轉輪王」有「三十二相」的說法
剛好像劇中黃龍的「七面」

七滅諍法
十殿閻羅

劇中引用的菩薩經典: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
「靜慮深密,猶如密藏」

還有黃龍對白常見
亦為其理念的「諸法既行」

皆可見道教、佛教的元素,映襯角色特質


  第七日

女神預言:

「此後,便再無此後,世界迎來第七日」

本來應該是聖經的「神用七天創造世界」
而神在第七日安息,這邊巧作相反描寫
更是借喻為死亡之災的「七滅諍」
依序、逐漸地消滅
七的數字不謀而合


故事、寓意


后土、黃龍、十殿閻羅
轉輪王、菩薩、七滅諍
諸法既行


佛與道是中華在信仰上兩大主要對象
展現在以生死概念為標題的四災終章

而先前葬曲時期,身為死亡之災的幽玄
後來以紅雀的形象,登場的真死亡之災
玄武、死、寒;朱雀、生、熱
再加上閻羅王、地藏王的表裡
該角色處處可見衝突的元素
卻又在劇情下合理精彩

甚至還具有始與終的概念與故事定位
相反而衝突的元素
表裡而落差的形象

最使人驚訝的是應用聖經的第七日
還有襯托黃龍的司法掌理,死災能力的七滅諍

完全不同的體系居然剛好配合劇情需求而結合

無論是從一開始就想到而在腦內自成拼圖
或者是撰寫途中而意識相契而作結合
這取材的靈感與聯想都讓人佩服
如同那陰陽一體的太極

常見的死亡下的反思
傳承與繼承之類的希望與意志亦具備
而十殿也有創意的詮釋、更當成關卡呈現

但相較生死的議題,更偏重始末

解開四災之謎,生死與始終,形成首尾呼應

串聯前面的三章題旨,揭示了最後的「認同」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70484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3 篇留言

小洛
寫那麼多誰看得完啊?

哎呀,我們還真的看得完。[e19]

04-25 22:47

VC
04-29 19:44
阿雨
打那麼多誰她媽看得完拉幹

04-25 23:42

VC
+-回04-29 19:45
FIRE_MARIO
感謝心ㄍ寫出我們所無法寫出的,對四期的感觸與對編劇組的感謝。
期待以後你能再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熱情,不再為此感到矛盾。

04-25 23:53

VC
謝瑪ㄍ 也祝瑪ㄍ前途順利04-29 19:45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2喜歡★everdream0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達人專欄] 【RPG四... 後一篇:【RPG四期創作】四期主...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optasia巴友
新文章:《拒吃麥當勞就是支持DEI? 談機會平等與齊頭式平等》歡迎參閱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3:29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