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添丁 - 稀代兇賊之最期》
哪怕現在是一個萬物皆可炒冷飯、賺情懷的時代,我也沒想到可以在17年後(本遊戲2021年上市)玩到一款FLASH遊戲的續作。
前身是台北藝術大學碩士林秉舒2004年的畢業論文:網頁遊戲《神影無蹤廖添丁》。這遊戲跟「紫色恐怖」、「夢遊先生」等,應該都是當年摸過電腦的小屁孩必玩的。而且可玩性在FLASH遊戲中還頗高。
《稀代兇賊》故事延續網頁版的結尾:打斷土豪劣紳王文長豬蹄的廖添丁來到大稻埕繼續行俠仗義。就各方面來說,這大概是目前市面上最「臺」的遊戲了,實際存在過的人物搭配抗日框架、輔以奇幻元素。
其實不論講什麼故事,我都比較喜歡「可玩性」高的遊戲,像赤燭的《還願》+《返校》我都覺得比較像在「講故事」而不是「玩遊戲」(加上我也不是很愛玩恐怖解謎)
開場是吳國禎老師氣勢磅礡地朗誦旁白搭配漫畫的演出,每一章節結束後也都會講述一段,真的是古早味滿滿,這還是第一次在遊戲聽到這麼正宗的臺語。
頗有以前阿公愛聽的收音機電台的感覺,搭配畫面上的古早味零食、書冊等,很有代入感。
文字甚至可選擇臺文。我自認會講一丟丟臺語,但寫成文字完全就是不同的學問。
操控手拿尺二刀的廖添丁在下水道、武器庫等地方爆打敵人,連段的攻擊方式打起來很爽快。
將敵人打至半血可用紅跤巾盜取武器:警棍、軍刀、斧頭、火箭筒……攻擊模組多樣,連段之中能自由銜接。
廖添丁在此遊戲是曾在深山習武之人,可以消耗內力使用踢給他死、揍給他飛等名字直白的招式。任意武器連段到一半偷東西都可以無縫銜接新的武器,可自由穿插飛踢、重拳或翻滾,操控很流暢,光是這一點就足夠給相當高的評價。
第一關的BOSS正是小遊戲版的魔王王文長,被打斷腿也沒有阻擋他魚肉鄉民的行為,還找了個僕人給他拉車,金庫還有會開槍的金雕像,真是黑科技滿滿。
給路上的乞丐錢就能獲得收集品,大半都是一些加成,那點看不見的數值對實際進行關卡時實在體驗不出差別。
但每一種都是和該時代有關的物品,報章雜誌、廣告、童玩、香菸等商品,雖然蒐集的方式很無腦(打雜魚也會得到),但這種呈現方式比任何歷史課本都有用。
街上還看得到畫家蔡雪溪等日治時期的名人,還有已故表演者楊秀卿老師的月琴唸歌,她也在電影《血觀音》的過場唸故事,各方面都看得出製作組的用心,讓這遊戲還帶了點文化紀錄與傳承的意思。
從FLASH原版到重製版都有豬頭腸這個土豪劣紳也能看出,遊戲沒有要傳達什麼仇恨思想。
主配角是一個追著廖添丁到處跑,又總是抓不到他的日本警察,角色定位有點像魯邦的宿敵錢形幸一,礙於立場無法表達,但暗暗認同他行俠仗義的行為,最後在關鍵時刻幫了廖添丁。這種左右為難的人設讓他變成遊戲中最有深度的角色。
這個日本女忍BOSS真是有夠正點。
缺點就是太短了不夠爽,加上我覺得難度超低,即使兇賊(困難)模式我也沒感覺到難度,還有小兵過於重複等等。
在史實廖添丁傳奇中曾出現過的「紅龜」有在劇情中以小孩子的模樣出現,還自稱是廖添丁的前輩,但就只出現一次(以及後續更新的車輪戰模式變成可用角色)。
可以看出可能是迫於經費等緣故而刪減了許多東西。但以遊戲時長與價格來說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即使不看故事不懂歷史,也是個很合格的橫向動作遊戲;把故事與文化意義算進去,那就是一款物超所值的優質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