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0 GP

【閒聊】組機心得:散熱型機殼詳細介紹

作者:H&K│2022-09-06 23:09:38│巴幣:20│人氣:5987
瘋狂做功課3天,終於確定要組的桌機規格,一切塵埃落定只等原價屋組完電腦的通知。不想浪費這幾天做的組機功課,就把這次的組機心得寫一寫吧,扔在小屋好像也沒人看,一樣很浪費就是了

組機先決定預算、用途,然後根據預算和組機的個人偏好來挑CPU、GPU、記憶體,再根據CPU和記憶體規格去挑主機板(要考慮機殼規格,下面會講),挑完這些再決定散熱系統(純空冷?風冷+一體式水冷?全水冷?)和機殼。機殼我覺得最麻煩,同時要考慮主板大小、GPU長度、散熱系統&風道、硬碟空間大小(可以放幾顆3.5"和/或幾顆2.5"硬碟)、整線空間等等。本文會重點講挑機殼的心得,只對機殼有興趣的可以跳過中間的廢話,如果正好對散熱型機殼有興趣,相信本文一定對你有幫助。

備註:一體式水冷/封閉式水冷指的是包含貼在CPU上的水冷頭、連接水冷排的水管、循環的泵浦、散熱端的水冷排和風扇已經整合在一起,消費者購買整組一體式水冷不需要自己弄水冷系統就可以直接安裝使用。

CPU:
一開始只打算買12900,後來看到原價屋有12900KS+華碩ROG主板送ROG龍神二代360一體式水冷的促銷,考慮到一開始就打算用一體式水冷(空冷壓不住12900的溫度...),12900 2.4GHz (↑5.1G)和12900KS 3.4G (↑5.5G)價差6400,而龍神二代360就要9000,然後CPU的算力還可以順便升級,就這樣捏上12900KS

GPU:
考慮到我會24小時全天滿載,徵詢群組大佬的意見後決定選散熱做比較好的EVGA,然後3090ti和3090的算力差距好像比不上兩者價格差距,因此決定選3090就好。是說EVGA怪怪的,散熱和時脈更高的FTW3最近的售價竟然比更差更入門的XC3版本還便宜,這什麼巫術

記憶體:
選主機板之前要先確定記憶體規格,看是要DDR4還是DDR5。建議選雙通道的,效能會比較好,然後在預算內選時脈相對高且CL延遲相對低的。

不負責任教學一下,記憶體的延遲有分兩種,第一種是找到第一筆資料在記憶體中的位址所需要的延遲,第二種是傳輸後續資料的傳輸時間。第一種延遲看的是CL延遲,但同時要考慮時脈,時脈高的話可以補一點點查找位址的延遲;第二種延遲就看時脈,看記憶體跟CPU的溝通頻率,頻率愈高,傳輸次數愈高,也就傳輸更快。

挑選CL延遲低的記憶體會比用更高時脈的記憶體得到的效益更高,但是製造上要降低CL延遲比較困難,CL延遲低的記憶體相對貴很多。據說芝奇那種CL延遲很低的記憶體是跟廠商特別簽約,用比較高的價格收購製造時運氣比較好,產線上做出來恰巧延遲特別低的那些記憶體(純屬不負責任據說)。

但CL延遲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時脈高的記憶體在後續傳輸的時候會更有效率,所以還是要回歸到預算,通常是選CL延遲和時脈之間的平衡點,在價格範圍內恰好有最低的總延遲效能(CL延遲+傳輸延遲)。

關於DDR4和DDR5,目前DDR5的時脈可以很高,不過CL延遲比DDR4高很多。如果DDR5沒有要買時脈6000以上的寧可買DDR4,DDR4價格又香、效能又好,狗才用DDR5

這也要看應用場景,如果很常運算sequential(連續性)的資料,很常有大資料的讀寫,那高時脈會是主要考量;如果是隨機讀取很多小資料(大家的日常用途偏向這種),那低延遲會比較重要。

歐對了其實現在DDR5的常規時脈是4800,高於4800都是記憶體超頻的,要看主機板支不支援記憶體超頻。然後記憶體超頻不是完全沒問題,可能因為時脈太高而系統不穩,這部份要看別人實測才知道結果。總的來說現在組電腦還是比較建議DDR4

主機板:
主機板要看CPU腳位、記憶體規格(DDR4跟DDR5插槽不共用)、機殼規格。主機板上的晶片有分級,CPU超頻、記憶體超頻等功能不太一樣,然後各種插槽、網路介面卡、有無WIFI模組等等的功能也不同,根據自己需求和預算做選擇。

主機板由大到小有分E-ATX、ATX、M-ATX、ITX這幾種規格,要配合機殼規格(或者說是機殼要配合主機板規格)。如果機殼想要使用小機殼或是mini、compact等等較小的款式,主機板就要配合使用M-ATX或是ITX的規格,看機殼限定的主機板規格是什麼。

我這次挑主機板的時候鬧了笑話,本來挑華碩TUF的板子,結果店員告訴我那個送360水冷的優惠是限定ROG的等級,我這時才知道華碩有分Prime < TUF < ROG三種等級,阿可是我以前買華碩產品幾乎都是買ROG的,我還以為ROG等於華碩。所以為了360水冷,板子又額外再捏上去了QQ。

電供:
為了預留日後升級空間,這次電供直接選1200瓦的,海盜船HX1200有10年保固,然後原價屋到9月底之前HX1200原價8190特價6290,這價格太殺了,加上10年保固屌打所有市面上同級距的選擇。

雖然網路上有人說聯強代理不好,但我自己的經驗是OK的,家裡的海盜船電供曾經有問題,聯強代理直接換新。對此仍有疑慮的話就選海韻吧~

機殼:
這次組電腦我的大部分心力都在挑機殼,以下就來細說我的心路歷程。

首先說明考慮的因素,因為這次組的電腦要24小時滿載,所以首要之務就是散熱能力,再來是整線空間的考量,在滿足這兩點之後再考慮硬碟數量、濾網、頂端有無鐵絲網防止物品掉落風扇、價錢和CP值等因素。至於機殼尺寸、重量我是完全不在意啦,還有RGB特效的電子花車不如說我更不想要有

整理出來的要求:
1.ATX或E-ATX規格(E-ATX多半可以相容ATX)
2.為了日後升級空間,機殼GPU空間的長度要35公分以上
3.機殼上方要能放360水冷,機殼前方、後方、下方都要有進氣孔,做到前方、下方進氣,上方、後方排氣
4.背面整線空間寬度大於25mm

關於進氣孔問題,其實只要機殼能形成暢通的風道都OK,像是垂直風道(下方進氣、上方排氣)、水平風道(前面進氣、後面排氣),沒有說一定要三個、四個方向都有進氣孔。更何況散熱還要考慮環境溫度,冷氣房+暢通的風道會比四個進氣孔的機殼但不開冷氣的散熱效果還要好,一直把外面的高溫空氣送進機殼不會冷到哪裡去。

如果特別要求GPU的散熱能力,垂直風道會比較合適,下方吹進來的冷空氣直接送給GPU,然後配合煙囪效應讓熱空氣從上方排出。我這次要求上下前後都要有進氣孔只是想說CPU、GPU都買到頂了,機殼就不要為了省那一點錢而影響到散熱,到時候散熱不好我反而不能把GPU的功耗開大,我現在使用2080ti身受其苦,功耗只能開65%

列一下我這次挑機殼研究過的產品:
聯力 Lancool II Mesh
聯力 Lancool III
聯力 O11 Dynamic
Phanteks 追風者 Eclipse P500A
Phanteks 追風者 Eclipse P600S
Fractal Design Meshify 2
Fractal Design Torrent
海盜船 5000D Airflow
(認識這些機殼的大大可以猜猜看我最後選哪個,嘻嘻)

這幾款都是主打散熱性能的產品,我記得都有滿足ATX/E-ATX規格GPU空間的長度35公分以上,接下來就是研究散熱能力整線空間

散熱能力可以參考Gamers Nexus,他會測試CPU、GPU個別溫度、跑分時CPU和GPU綜合溫度、統一風扇規格時的散熱能力、原廠風扇噪音、把所有風扇噪音調整到差不多水平時的CPU和GPU綜合溫度。有些機殼沒上榜,就加減參考上榜的吧。

喔對了注意一下,這些測試是基於出廠配置(圖表上有寫stock),也就是原廠機殼配有幾個風扇Gamers Nexus測試的時候就裝那幾顆測試而已。至於O11 Dynamic因為原廠沒附風扇,圖表上有註記他們幫O11 Dynamic配上側邊3顆風扇。

這個前提很重要,因為很多主打散熱的機殼附送的風扇不會配滿,導致測試的時候溫度成績不算太好,這無可厚非,畢竟真實的散熱效果會受太多變數影響了,CPU、GPU、水冷排、風扇款式、風扇大小(有些機殼可以選裝12公分或14公分的風扇)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所以Gamers Nexus只拿原廠配置來測試也是沒辦法的事,至少給不想額外買風扇的人一個客觀依據,會額外買風扇配滿的人就當作參考吧。

CPU溫度

GPU溫度

跑分時的CPU、GPU綜合溫度

統一風扇規格和位置(前面2顆貓頭鷹A14,後面兩顆貓頭鷹F12)的CPU、GPU綜合溫度

原廠配置風扇的噪音

調整到差不多噪音水平時的CPU、GPU綜合溫度

一開始看上的是聯力 Lancool II Mesh和Phanteks 追風者 Eclipse P500A,價格都在3K內。在上面幾張散熱天梯圖都可以看到這兩款機殼無論在CPU、GPU溫度都有還不錯的排名,而且以這種E-ATX大小的機殼來說這兩款機殼在價格上很有競爭力。

聯力 Lancool II Mesh:

Phanteks 追風者 Eclipse P500A:

本來很喜歡Lancool II Mesh,但是Lancool II Mesh的360水冷排只能裝前面,這裡又衍生出另一個學問:一體式水冷的安裝位置

一體式水冷有什麼安裝禁忌?
Gamers Nexus有一集影片把一體式水冷的水冷頭(貼在CPU上的部位)和水冷排非進水側鋸開,換上透明板子給觀眾觀察不同的安裝方式在運行時會有什麼差異。他們請教過兩家大型一體式水冷製造廠商,一家說水冷系統內部會有2%的空氣,另一家說會有10%的空氣,這是為了預留空間給高溫工作時的水冷液避免壓力過大直接爆開。

正是這些預留空氣造成一體式水冷的額外安裝問題,如果水冷頭高於水冷排頂端(例如水冷排放在機殼下方,或是水冷排放在機殼前方但是頂端位置低於CPU上的水冷頭),空氣會累積在最高位置的水冷頭內部(藍圈處),造成內部泵浦空轉吸不到水冷液,CPU就這樣在沒有冷卻的情況下運行ㄏㄏ。

另一種糟糕的情況是水冷排放在機殼前方時進出水口在頂部,這時候空氣會累積在水冷排頂位(藍圈處),這部位恰好是水冷液進出水冷排的地方,氣泡堆積在這裡會造成水冷液進出困難,輕則影響水冷系統工作效率,重則造成泵浦一樣吸不到水冷液而空轉。

如果水冷排一定要放機殼前方,務必要保證一體式水冷扇的水管夠長,能夠讓水冷排的進出水口在底部,水管從底部拉到CPU上的水冷頭(水冷頭位置記得要低於水冷排)。這時候空氣會累積在水冷排密封側(藍圈處),隨著水冷系統運行氣泡會散布到水冷液中,並不影響水冷系統運作。

最理想的安裝位置是水冷排放頂部,上方排氣符合煙囪效應。空氣會累積在水冷排內(藍圈處),隨著水冷系統運行氣泡會散布到水冷液中,並不影響水冷系統運作。

龍神二代360一體式水冷的水管沒有那麼長,我放機殼前方的話無法滿足上面說的水冷排進出水口要擺在底部,因此Lancool II Mesh就被我打槍了QQ。

群組大佬直接告訴我Lancool II Mesh、P500A、海盜船 5000D Airflow都有背板空間過窄,整線空間小的問題,所以我就不考慮了。畢竟Lancool II Mesh、P500A是比較早的產品,背板空間很窄不意外,海盜船 5000D Airflow背板空間則是剛好25mm。

P500A是正常的前方、後方、上方進氣孔,可以做到前方進氣,上方後方排氣。海盜船 5000D Airflow除了前方、後方、上方進氣孔之外還有側邊進氣孔,可以前方進氣,上方後方排氣,然後把CPU用的水冷排放在側邊排氣散熱,把上方和後方排氣通道都讓給GPU,我覺得這是側邊進氣孔的優點。如果對走線很有自信的話還是可以考慮看看這幾款機殼,畢竟能登上散熱天梯圖應該還是不錯的。

海盜船 5000D Airflow:

Phanteks 追風者 Eclipse P600S看起來背板空間有稍微寬一點(?),但是這時候我已經把目標改成一定要有垂直風道幫GPU散熱,所以就沒有考慮這一款。不然這一款機殼也是散熱不錯的選項之一。

經過第一輪挑選,候選者剩下:
聯力 Lancool III
聯力 O11 Dynamic
Fractal Design Meshify 2
Fractal Design Torrent

聯力 Lancool III看起來還不錯,有強大的風扇和水冷排安裝空間。雖然散熱天梯圖上看起來GPU散熱不太好,這是因為Lancool III原廠附的只有前3後1的14公分風扇,內部空間又大,如果沒有挖掘散熱潛力的話無法發揮機殼的散熱優勢。

不過Gamers Nexus的評測令我小卻步,他的評測結果是設計不錯,看得出聯力有想要在Lancool系列不斷進步,但是Lancool III的機械結構頗多,雖然當下看起來都運作良好,用久了是有故障的風險。價格小貴也是一個因素(普通版$4500、RGB版$5000),而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有人告訴我Lancool III的背側空間不是太足夠,會導致側板的蓋子無法闔上。天啊,側蓋闔不起來= =,就這樣又替除一個選項。

Fractal Design Torrent是PTT上每逢有人問散熱好的機殼必有人推薦,他的設計特點是把電供移到機殼上方,騰出大空間給風道,主打水平風道,在Gamers Nexus的散熱天梯圖長期霸占榜首,Gamers Nexus也讚不絕口,名副其實的Torrent、"洪流"。

Torrent的風扇配置:

Torrent的水冷排配置:

一開始我只是單純討厭FD的高價位和看起來文青的設計,總覺得像是繳智商稅,後來總結出我剔除掉的原因:
1.頂部無法放360水冷,前方應該也放不了,畢竟龍神二代360水管沒很長
2.上置電供空間小,有看到Huan開箱說Torrent不友善ATX規格的電供,影片中19公分長就吃緊了,更何況HX1200長20公分
3.擴充性普通,我覺得對不起Torrent的高價位$5990
4.價格高昂
5.我不喜歡文青設計

有一說一,必須說Torrent有它好的地方,那就是原廠有附前面2個18公分超大風扇和下方3個14公分大風扇,使用者完全不需要額外購買風扇就可以很充足的發揮散熱性能,所以Torrent能長期霸占散熱天梯圖榜首。作為純空冷機殼,Torrent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我所謂的擴充性普通是指它最多能放4個SSD和2個3.5"/2.5"硬碟,對一般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經過第二輪挑選,挑戰者只剩下兩位:
Fractal Design Meshify 2 $4890
聯力O11 Dynamic $3700

聯力O11 Dynamic:

群組大佬力推O11D,O11D主打垂直風道,下方、上方、側邊各可以裝3個12公分風扇,即使側邊不裝風扇都可以很好的發揮垂直風道的好處。側邊進氣孔可以發揮我上面說的優勢,就是把CPU的水冷排放在側邊,讓出垂直風道完全給GPU用。

O11D也有寬敞的背板空間可以走線,而且我覺得O11D非常適合當RGB電子花車,玻璃側板可以看見機殼內滿滿的9個光盤,側邊進氣孔的光盤尤其明顯,視覺上是個很好的選擇。硬碟空間只能說普通,2顆3.5"或是4顆2.5"硬碟,也夠用啦。

最後一位挑戰者是Fractal Design Meshify 2
(嘖嘖,上面不是說討厭FD)

Fractal Design Meshify 2的風扇配置:

Fractal Design Meshify 2的水冷排配置:

Meshify 2的散熱配置很自由,無論喜歡12、14公分風扇或是想用水冷排都有不同玩法。不得不說FD真的有花心思在設計,外觀看起來簡潔又帶有一些巧思,像是頂蓋可以分開拆卸方便安裝風扇、機殼前方和下方各有可抽取的濾網很方便清潔、背板空間有很好的友善走線設計,像是30mm的寬度、附有集線束&穿線洞等等。Huan形容FD的設計細微到令人驚恐的程度,每當你想到有什麼需求的時候就會發現FD已經幫你設計好了,給你一種貴族式的服務,一切都幫你打理好,可能就是從出生開始的一切事物,包括未來的婚約對象等等(我發現Huan的幹話挺多的,笑死)。

Meshify 2可在底部安裝2個3.5"/2.5"硬碟和背板處2個SSD,機殼主空間可以再安裝另外4個內附的硬碟架,也就是原廠配置就可以裝6個HDD和2個SSD。Meshify 2最多可以再多安裝9個另購的硬碟架,總共可裝15個HDD硬碟,這種擴充能力不可謂不恐怖,好比F35從本來只能搭載4枚空對空導彈的隱形模式切換成能搭載16枚空對空導彈,或是6枚空對地精確導引炸彈加上4枚空對空導彈的野獸模式。

看到這我已經有點偏向Meshify 2了,因為Meshify 2的散熱配置和硬碟空間有比較多花樣,最終就看價格因素吧。本來我以為Meshify 2一樣有高昂的售價像是內含智商稅,仍然需要我掙扎要選Meshify 2還是O11D,一看才發現Meshify 2的價格$4890還能接受,而且Meshify 2內附前2後1的14公分大風扇,不像O11D $3700雖然便宜一些,但是至少要再買3個12公分風扇才能使用,3個12公分風扇也要$1000上下,加起來的價格跟Meshify 2差不多了,更何況Meshify 2還是有整合性比較好的優勢(包含前方&下方抽取式濾網、背板友善走線設計)。最後就決定是Meshify 2了,原廠前2後1的14公分風扇配合上方ROG龍神二代360一體式水冷就已經有良好的散熱能力,等哪天想不開再多買3個14公分風扇,湊滿前3、後1、下2的14公分風扇和上方的360水冷排,散熱技能點到MAX。

喔對了補充一下,關於FD的Torrent和Meshify 2,兩個機殼都是優秀的散熱機殼,只是Torrent適合純空冷、Meshify 2適合空冷混一體式水冷或是純水冷,希望網路上不要再無腦推Torrent或是Meshify了,要先看使用者需求再做推薦。

Meshify 2的擴充性和可玩性比較好,這也要使用者願意花額外的時間、金錢、精力來玩,不然Torrent是個省事的選擇。FD的產品會分原版、Compact、Mini、Nano、XL等不同大小,可以根據偏好的機殼尺寸和主板規格做選擇;如果想要帶有玻璃側板可以選TG型號;如果想要簡易版可以選Lite型號,會少掉一些功能但是比較便宜。

關於風扇,很多人都說預算沒有限制的話就是貓頭鷹(戲稱養貓),有預算限制就用Arctic,堪稱平價版貓頭鷹。Arctic風扇沒特別標示就是用德國FDB軸承,特別標CO是使用日本製雙滾珠。

風扇分為大風量和大風壓,大風量(Arctic F開頭的型號)雖然風量大但是氣流分散,適合當作排氣用;大風壓(Arctic P開頭的型號)雖然風壓大且集中,但是風量較小,適合當作進氣用。

以上就是這次的組機心得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88。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55219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5 篇留言

小小孩
這麼長誰看得完.JPG 沒,最近要再組一台電腦。機殼部分還沒選借我參考一下

09-06 23:58

H&K
我也不知道打著打著為什麼就那麼長了...,阿就選機殼曲折離奇09-07 00:10

想當年我買10900k然後現在累的跟狗一樣到家電腦開了然後躺在床上滑手機就睡了不知道當初花那麼多搞電腦結果現在沒什麼在用

09-07 01:48

H&K
[e3],你的電腦孤單寂寞覺得冷09-07 07:56
FagePaN
我比較好奇24小時滿載,你是在幹什麼大事? [e20]Meshify2原本覺得好看擴充性大可是看了實機後覺得前蓋板好醜,O11D又爛大街常看別人組好的圖片都看到快吐了,希望FD可以出個讓我喜歡的外型[e16]

09-14 20:12

H&K
跑AI深度學習[e6],一直跑訓練09-14 21:27
H&K
機殼這種東西真的是見仁見智,我覺得torrent太潮了很醜,反而喜歡meshify的低調設計09-14 21:28
草莓醬
Meshify 2設計超棒的說,就是集綫器HUB似乎在某些情況下會影響到系統啟動。

10-24 15:59

H&K
真假,我是沒碰過HUB影響開機啦(flag立起來X10-24 16:38
草莓醬
我升級到B650E-E后,風扇走HUB會導致主板沒辦法識別到CPU轉速從而報警且無法繼續啓動,不知道是不是和我從風冷散熱器換到AIO有關係。反正在我放棄HUB以後只依靠主板的電源接口就搞定了(累)。

10-24 16:44

H&K
好問題,我不知道我的一體水冷是插HUB還是直接插主板。可能HUB的電路會漏掉某些電子訊號?不過我感覺HUB通常是接機殼風扇,CPU風扇比較常直接插主板?10-24 17:41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0喜歡★psg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日記】2022-9-1... 後一篇:【日記】2022-9-7...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pjfl20180818自己
感冒了嗚嗚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2:5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