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普拉西提阿
加拉.普拉西提阿,為狄奧多西大帝的幼女,羅馬帝國分裂前的最後一個公主。
她的一生有過多個身分——羅馬公主、蠻族俘虜、哥德王后、西羅馬皇后、攝政太后。
加拉為父親狄奧多西一世的第二任妻子所出,同母手足均早夭,上頭還有兩個異母兄長。
狄奧多西逝世後,帝國江山在其遺囑下一分為二,分別為長子阿卡狄烏斯和次子霍諾留繼承。自此之後,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羅馬兩部分,並再也沒有被統一過。
由於霍諾留即位時年僅十一歲,在其統治西羅馬初期,帝國軍政大權都託付予斯提里科——西羅馬著名的軍事統帥,擁有汪達爾人的血統,曾兩度擊敗過阿拉里克,多次重挫進犯義大利的西哥德人。
然而,隨著霍諾留的年紀增長,功高震主的斯提里科逐漸成了皇帝的眼中釘。最終在奸佞的讒言下,霍諾留於公元408年以謀反罪名處決了斯提里科,自毀長城。
斯提里科的死,使其麾下的蠻族將士大為光火,紛紛投效了西哥德王阿拉里克。阿拉里克洞悉了西羅馬如今的孱弱,遂帶領哥德人從408年至410年間三次兵臨羅馬城下,並在410年時攻破了這座永恆之城。
哥德攻陷羅馬,作為公主的加拉也被俘虜,跟隨著軍隊來到了高盧,並於四年後被迫嫁給了阿拉里克之弟、繼任西哥德王位的阿陶爾夫。同年誕下了第一個孩子狄奧多西,但翌年初早夭。
在高清版的阿拉里克主題中,末關「洗劫羅馬」中有出現加拉的角色,可惜之後的決定版劇情中被拔除。
好景不常,加拉成為哥德王后僅僅一年,阿陶爾夫就遇刺身亡。取而代之的是阿陶爾夫和兄長昔日的對頭薩魯斯之弟.西德里克。
西德里克沒遵從哥德的繼承傳統下即位,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殺盡阿陶爾夫和首任王后所出的六個孩子。
作為阿陶爾夫續弦兼遺孀的加拉,自然也沒能逃過西德里克的毒手,受到肆意且殘酷的羞辱,有回被迫在一群被驅趕的俘虜間步行超過十二英里。
西德里克的暴行很快招致族人和政敵的不滿,才上任七天後就被暗殺,哥德人推舉了阿陶爾夫的親戚.瓦利亞成為新王。
由於糧食短缺,瓦利亞只得跟西羅馬軍官.君士坦提烏斯屈服談和,經過談判和立約,西羅馬以六十萬斗小麥贖回了加拉,也結束了她六年多的流落生涯。
即使終於回到故鄉,但加拉的坎坷命運仍未結束,二哥霍諾留壓根兒只把妹妹當作政治籌碼,在417年將加拉許配給跟哥德談和有功的君士坦提烏斯、做為後者平亂有功的犒賞。
兩人成婚後,一年左右誕下大女兒霍諾莉亞,正是後來招惹阿提拉這尊煞星入侵高盧的罪魁禍首……
又過了兩年,公元419年,誕下後來成為西羅馬皇帝的瓦倫提尼安三世,在位期間走上舅舅霍諾留的老路、謀害了抗匈有功的大將埃提烏斯……
由於加拉的身份,君士坦提烏斯得以成為皇親,並於421年被立為皇帝與霍諾留共治,史稱君士坦提烏斯三世,而加拉也因此成為西羅馬皇后。
也不知是否加拉天生剋夫,君士坦提烏斯才成為共治皇帝僅七個月就過世,單獨執政的二哥霍諾留也在兩年後的423年因水腫去世。
由於霍諾留生前沒留下子嗣,加拉的孩子成為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歷經東羅馬皇室和西羅馬權貴的鬥爭,在和埃提烏斯等將領談和下,加拉終於在425年將六歲的兒子推上皇座,史稱瓦倫提尼安三世,加拉也得以皇太后的身份攝政,掌握了帝國的大權。
或許是早年被蠻族俘虜的經歷,加拉執政時對於各種動靜都極其敏感,政治生涯中最出名的是和埃提烏斯的角力,但最終還是屈就於現實授予埃提烏斯頭銜和權力,令其得以控制當時的西羅馬軍隊,並在西羅馬的末期抵禦阿提拉和匈人入侵時發揮了關鍵作用。
加拉兢兢業業地打理朝政,但她的女兒霍諾莉亞卻不是個安份的公主,在私通侍衛被發現後,就被送去東羅馬帝國加以管束。
然而即使被關在修道院中,霍諾莉亞還是以一封信招來了惡名昭彰的匈王阿提拉,並引發了赫赫有名的沙隆戰役。
公元450年,年約六十歲的皇太后加拉病逝。翌年,匈人在阿提拉的帶領下全面入侵。
沙隆戰役結束,本以日薄西山的西羅馬帝國更加雪上加霜,而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又在日後因讒言害死了埃提烏斯,步上了當年舅舅霍諾留處決斯提里科的後塵。
更諷刺的是,與斯提里科死後,西哥德人攻陷羅馬相仿;埃提烏斯死後,汪達爾人也攻陷了羅馬,並更加徹底地摧毀了這座城市。
沒有活著見證女兒造孽的後果,以及兒子的自掘墳墓,或許對加拉來說是值得慶幸吧……?
加拉的一生可說是一波三折,從流落蠻族的公主到攝政帝國的太后,她或許不是個足夠優秀的統治者,但也稱不上太昏聵。
她的兄長霍諾留處決了斯提里科,招致了她的苦難;她的兒子瓦倫提尼安害死了埃提烏斯,葬送了帝國的命脈。她歷經艱辛、讓兒子登上大位,孰料最終兒子卻走上了舅舅的老路,既諷刺又無奈。
順帶一提,加拉是狄奧多西的子女中最長壽的一個,上面兩個老哥不到四十歲就領便當了。
在如今的義大利拉文納,加拉的陵墓是個著名的景點,在1996年被列為世界遺產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加拉當年逝世於羅馬,所以此陵墓中是否真有她的遺骨仍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