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雜記〈七十四〉大疫的間歇

十六夜郎 | 2022-04-19 23:26:24 | 巴幣 1492 | 人氣 481

  讀林家興所著《諮商與心理治療實務》,感到自己從閱讀理論書籍切入到能以系統化的方式進行實踐還有很大距離;不過這本書跟其他同類著作相較,已很適宜我當前用以自學的程度。於是覺得不要緊,繼續學與試錯。

  在間歇性的休息段落裡,看到本土確診數連續幾天破千例,周遭有些親戚已焦急地去賣場買米、衛生紙囤貨,以撫平他們易受新聞影響的不安。

  這使我想起去年疫情在臺發生巨大變化的五月,當五月十九日到達二十九例之際,那時已經是人心惶惶,開始相互叮囑切勿出門;隔日一百八十例的出現標誌著某種從未見過的狀態即將徹底影響我們的生活,人們更加熱烈地在討論、在恐慌、在逃避,在憂愁與驚愕中快要沒有喘息空間,再來兩百五、四百……兩天後,三級警戒開始了。

  一片使人懼怕的未知瀰漫在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爭搶口罩或酒精或其他可能有用或許無用的物資。

  精神科門診預約人數呈現明顯增長,各種封鎖與禁令,停班停課進入遠距離生活,倒閉失業旅遊餐飲業直接陷入停滯,開始看見到繁華街區因缺少遊客而瞬間死寂,看見到有人於事無補地責罵政府,還有要限縮到封城趕緊止痛的聲音,以及要放寬以避免相關行業餓死的聲音交疊在一塊。悲天憫人的眼淚,幸災樂禍的笑聲在同一時空裡聚集。

  大眾匯集的聲音成了對第一線醫護人員的鼓舞與推崇,像戰爭時人們崇拜與感激軍人的存在一般。若非生活受到威脅,正如若非身體受損,否則意識不到自身的健康那樣,受威脅的人們急於排除威脅以使自己得以置身事外。

  但實際上疫情都已對我們生活產生影響,我想起了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他們雖然躲過了砲彈,卻被這場戰爭所毀滅。」

  看著逐步上升的死亡人數,有人悲觀地認為,這就是將是常態了,意思是將來要與病毒共存,要接受無常很可能是時常,大批行業將面臨倒閉,無數百姓失業造成的經濟困頓將永遠持續……然後三級警戒結束了。

  彷彿歷劫歸來一般,健身房開放後的第一次教練課,健身教練跟我猶如戰後重聚的好友,提到疫苗時彼此談論疫苗副作用對我們的影響,還順道談論坊間流傳的疫苗陰謀論,當然不免也提及那數以百計的死亡。

  「還好一切都過去了。」他這麼說,但當三級警戒的已經接近尾聲,除了少數人以外,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了被閹割過後的生活型態,現今三級解除雖然還戴著口罩也有實聯制,但多數人都會覺得最可怕的鋒頭已經過去了。

  回到此刻,一切似乎又再次重演相同的戲碼,但人們面對遠比去年更高數量的確診數,卻已沒有過去那般集體式的大恐慌了。

  當確診數從零跨到個位數時,人們因為這病例從無到有而警戒,好像有顆炸彈隨時將在身邊引爆,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幾位患者身上;但當個位數字上升到十位,那些後面的零頭也就不那麼被重視了;初次突破百位時,後頭幾十的數字成了陪襯,個位數更是被人隨之忽略;上升到了千位,百位、十位、個位的數量似乎就無足輕重了。

  於是,我相信即便千例成為常態,萬例將是不久後的未來,我以為人們都會習慣。換做是死亡人數也是同樣的。我早在許久以前便已跟病毒共處,就如痛苦總在人們身後如影隨形,但就如同我們終將習慣於痛苦,我們也會習慣被病毒改善後的生活。

  有多少次我們在未知到來以前憂慮,在疫病突然被控制後又有些茫然,直至不容易地安下心神以後,疫情擴散的消息又從縫隙裡傳來。而過去的傷痛帶來的教訓已經被拋諸腦後,人們的死去都被人們為了盡早回歸日常生活,以至於都被遺忘,直到歷史再度重演,人們再度憂慮,最終,四處都是同樣的麻木,行為都是被短暫更新後又被再度定型的習慣。

  全世界都不會忘記這個疫情。台灣人也是。可是,我們又非得去遺忘,並且必然要將之遺忘。台灣死去的八百多人,全球死去的六百二十萬人,這些都將隨著麻木,隨著我們必須開始新的進程,像是失戀不久還難以割捨,每日都在自以為念念不忘的記憶裡沉溺,最終,記憶裡的疼痛與幸福還是被淡化,在不知不覺間便被遺忘;否則,我們怎麼能夠前行,又怎麼能夠不去再犯同樣的錯誤?

  疫情會過去,但我們沒想過別的疫情會不會來。我們以為與不適合的舊情人道別以後就「過去了」,卻沒想到能與不適合對象相逢的存於自身的要素卻沒有「過去」。

  所以我們只得習慣於傷痛,習慣於病毒,習慣死亡與道別,因為我們還要生活,也因為我們總要反覆經歷它們。

  於是人們何其有幸得以遺忘,遺忘自己在這過程中造就了多少眼淚與笑容,使它們不至於在將來拖累我們;但我們又何其悲傷只能選擇遺忘那些以命換來的教訓。

  忘卻是人們的救贖,但畢竟是遺忘所帶來的後果使我們需要救贖。

  想起卡繆《鼠疫》的結尾,鼠疫終於離開了城市,於是人們開始為之慶祝,那些犧牲的人跟這場瘟疫結束的喜悅相比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因為將來還有點盼望。可唯有主角知道這一切不會就此結束。讀至那裡,我覺得我們依然並且永遠在疫中:

  「里厄傾聽著從市裡飛揚起來的歡樂喧聲,卻念念不忘這種歡樂始終受到威脅。因為他瞭解這歡樂的人群並不知曉的事實:翻閱醫書便可知道,鼠疫桿菌不會滅絕,也永遠不會消亡,這種桿菌能在傢具和內衣被褥中休眠幾十年,在房間、地窖、箱子、手帕或廢紙裡耐心等待,也許會等到那麼一天,鼠疫再次喚醒鼠群,將其大批派往一座幸福的城市裡死去,給人帶來災難和教訓。」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可以點下GP或訂閱,到我臉書專頁點讚或利用巴哈姆特的贊助功能。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那個魚
可以看一下《請問覺醒》這本書,能從更廣闊的角度還看待疫情
2022-04-21 13:58:18
十六夜郎
感謝你~
2022-04-21 18:25:08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