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道路交通規則就是對無知的保護,對於懂評估交通的人來說毫無意義,它只會教人在移動效率上如何平庸,問題是我們在小學三年級就知道如何平庸了。
他們還會說出類似「就算前面500公尺無車、視野開闊,你就是不能跨雙黃線超車,雙黃線在那邊一定有原因。」還會拿出一堆條規號碼自以為很高級。 對我這個老年痴呆症的人來說,這太難了。
老年癡呆症是一種症狀分類,對於這些寧願和你一起瘋狂違規,只為了連續多開幾張單的檢舉魔人,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將他們分類。
-
-
Clean code —專業程式設計師的生存之道,這本書,每次都會澆熄我寫程式的熱情,已經兩次了,倒不是因為這本書寫得太差或太難,而是因為裡面的觀念基本上可以歸類為常識,而當這些常識可以運用在現實生活中之後,我便不需要再特地寫程式了。
-
-
下訂了msx125 Grom,原本堅持不貸款的,不過我試算了一下,明年若靠外送每個月多淨賺一萬,而且買車子和配件花費14萬的話,我可以在年底多賺27%,而貸款利率也才3%,這些數字還是很保守的。因此我選擇下注,畢竟萬一遇到金融風暴,我也是有把握保住本業,畢竟我做的是不可或缺的公共事業。
-
-
我爸在2000年賠掉一棟透天之後性格大變,連妹妹都被家暴,現在妹妹搬出去住了,而我成為了左側投資人。我不知道我人生幼年就失敗是福是禍,我只希望自己可以活得長久直到看見真正的明天,這樣就夠了。反正人生從未成功過,所以不抱任何期待。試著不抱任何期待,心境才會穩定,畢竟流動性越低的資產越容易獲利,我說的是不要做短線,房地產雖然流動性很低,但那個領域沒有市場先生,所以很難拿到超額報酬。
-
-
可以忍受投資虧損的話我認為買定期險就好,我覺得保險業務都很可怕。我用finfo湊個年費只要8000的,朋友就在那說建議用xxx,結果一看他年費30000我斷然拒絕,但我在想如果我沒接觸理財?所以我認為買保險
1、先做功課
2、確保自信
其中2是關鍵才不會被洗,他們說得很好聽,事實上是不懂理財,或者不想你知道太多所以故意指鹿為馬。關於相信自己這很重要。
像我多年前,就跟兆豐主管說etf比較好,他堅持基金比較好,我認為最可怕的是你抵擋不住對方的堅持,如果沒有常識真的會擋不住,人們也不信300元的書超越理專。
在此感謝安德魯哈藍,他的邏輯真的很清晰,我剛好是個反骨男孩,上司都覺得我很難搞,因為要規定我之前,他們都不得不說明邏輯,我也曾親自證明過,聽老闆的話會大賠。如果能意識到聽別人的建議會賠錢,那麼你只會相信自己的直覺。
世上沒有比聽別人的道理,改變自己主意結果對方讓你賠錢還更糟糕的事,你在現實中遇到的人比書本作者和裡面那些那些世界級大師都爛那為什麼要聽他們的?例如你看了約翰伯格的書你就不會聽銀行理專建議,儘管這個理專可能會鄙視伯格,但你能輕易知道,真正拿出長期業績的是誰。
所以在買保險上,我選擇聽市場先生(財經作家)的話,而不是我朋友和他上司的話,儘管他會說他懂理財,但我知道誰懂理財,我知道我不懂保險業者在說啥,因此我選擇堅持我的作法。而股市呢?基本上我不再指數投資了,因為我發現中國可以做價值投資。因我信查理蒙格。所以我當機立斷歐印了阿里巴巴,吃了虧損,我不願投資sp500,因為我相信那是泡沫,信念可以賺錢,我相信著。
是說最近看到一句話實在太棒了:
只要忠於自我,就是貨真價實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