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用了一輩子Android的我換了一個月的Iphone

望穿秋水的Aki | 2021-11-08 23:46:48 | 巴幣 1118 | 人氣 641

大家好,這裡是微軟三星長期忠誠用戶的Aki。今天要來講講我用了一個月mac跟iphone(喂)。

背景
首先介紹一下這次會突然發起換iphone的背景。

首先講講筆者手上有的蘋果產品:一台最便宜的ipad,m1 macbookair與iphone12。Ipad是第一次打工賺到的錢拿來上學用的,成為了筆者人生第一台蘋果產品。

筆者一向其實算是站在蘋果的另一面,老在取笑蘋果稅的一方啦(笑)。但這一切從上一次蘋果電腦的大更新:M1晶片推出而有所改變。作為長時期的pc玩家,看到蘋果的mac明明用的是更差的硬體、只顧外型不管機能的散熱設計、更硬要貴出一截,筆者對於過往幾年的intel mac買家感到費解又好奇,到底除了品牌效應之外還有甚麼理由讓他們那麼樂意去上繳蘋果稅呢?正當我為止問題快要買一台中古macbook之時,m1晶片橫空出世,網路上的評測馬上證明了蘋果震驚了全世界的電腦玩家。超越現時所有電腦處理器的能耗比,模擬x86仍然有高表現的arm處理器,使得當時筆者也抵擋不住誘惑,入手了一台macbookair。從此開始,筆者就開始對蘋果產品產生興趣,對蘋果電腦改觀,也是之後會購入今天主題的iphone12的遠因之一。

這台iphone算是自己年輕衝動的產物,看到蘋果為iphone12出了一個紫色,當下簡直直中紅心,再加上自從iphone11以來,自己一直很關注iphone的鏡頭功力,於是就敗下了一台作為出遊時的相機了。結果來講,自己的確很滿意iphone相機的hdr表現,但始終在操作系統與使用習慣上,沒辦法當成主力機使用。而讓我想把iphone換成日常裝置使用的,就是消費券加上airpods pro的二重攻擊-解決了外出聽音樂的需求,於是就把最後一塊拼圖合上,開始了我為期一個月的iphone生活。

事前準備

要轉換日常裝置,首先要把日常使用的軟體、登入帳號等等轉移到新裝置上。而平台之間的轉換為本次體驗最讓筆者感到麻煩的部份。首先本次要轉換的裝置主要有二:windows電腦與三星的s20。電腦方面,實際需要做的準備不多,第一,筆者電腦主要用作上網與文書之用,也甚少作為遊戲主機使用,於是只需要把瀏覽器、office軟件的帳號、雲端資料轉移到mac即可,而這部份問題不大。而除了外出以外,windows仍然會是筆者的主力電腦,所以mac需要做的設定不大。

問題就出在手機資料轉移的部份。筆者大多使用的社群媒體、娛樂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等只需要在新裝置上重新登入帳號即可,但通訊軟件例如whatsapp、line對於“只能登入一個行動裝置“十分嚴格。除了不能在兩台或以上的行動裝置上登入,平台之間的轉換也是沒有官方的方式。對於轉換同平台的裝置,ios以icloud的備份,android則以google drive進行備份。但當用戶轉換到另一個平台上,就會發現沒辦法讀取之前的備份。於是把對話記錄等等資料轉移到iphone上就成為了這次體驗裡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
問題的解法有各種,但都要面對同一個缺陷:不能完美的把對話紀錄複製。特別是通訊對話變得複離的現在,除了文字紀錄,更有圖片、貼圖、影片等等…首先以三星的資料傳輸軟件smart switch為例,只能完美備份文字對話,以外的都會從紀綠上消失。另外坊間有聲稱能完美達到電腦備份+平台間切換的軟件,但收費不菲…無可選擇的情況下,只好放棄一部份的資料使用smart switch切換對話紀錄了。這也同時讓我想到一個月後回歸三星時,又要做一次切換感到十分頭痛。
(Smart Switch的教學)
(聲稱可以完美備份的某軟件)

除此以外,聯絡人之類的資料只需要透過sim卡備份即可,但需要留意在android的聯絡人分組是不能移動到ios上的。最後還好筆者不怎麼玩手機遊戲,沒有痛苦的“半年換一次平台“限制,否則對遊戲熱心的筆者肯定不會想做這次一個月的體驗XD

那麼,就讓這個一個月iphone體驗正式開始吧。

第一印象

手機從三星換到蘋果,第一個留意到的就是操作系統上的習慣改變。 雖然從android 10開始,google的手勢操作已經跟蘋果的手勢操作十分接近,但手拿起iphone第一個需要習慣的點就是沒有“返回鍵“。Android的返回鍵(或滑動手勢)可以執行上一頁、取消、收起畫面鍵盤等等的功能,在iphone裡以其他手勢取代。除了像瀏覽器直接把返回鍵放在畫面上,相片軟件裡把全螢幕顯示的圖片往下拉退回總目錄,鍵盤點一下畫面空白地方收起等等,有各式各樣的手勢對應本來在android裡用返回鍵取代的功能。光聽起來可能覺得這樣的設計要記得很多不同的手勢,但實際習慣之後,使用邏輯其實很容易理解,像是看完不用的東西就隨手“滑“掉,通訊軟件退回上一頁就把畫面“滑“回總目錄,不用每次都把手指遠遠地移動到底部的導覽列,其實用起來更加順手。一個月下來,說不定自己換回去三星會比較不習慣。

這裡也順便提及,筆者android愛用的導覽列手勢是“從側邊及底部滑動“,側邊滑動返回、底部拉動前往主螢幕的設定喔。某程度上這手勢也與iphone x拿掉主頁鍵的手勢操作很接近,也能理解為甚麼google要在底部小條的滑動手勢以外加入這個用法了。

除了操作系統,外觀也是其中一個要習慣的改變。相比之前使用的s20,iphone12的螢幕比例比較短,而且還有大名鼎鼎瀏海-face id模組。最初的確需要一段時間去習慣,但長久下來就自然地忽略了大片的瀏海。而較短的螢幕比例在操作上其實比較方便手指短的筆者單手操作的時候可以拉下控制中心,這方面反而比長身的s20方便。

初見的感想就到此為止,接下來就講講蘋果生態系陪伴了我一個月多的感想吧。

優點

前面提及過,相機性能是我看好iphone的其中一個大原因。不過這部份網路上已經有很多專業的評測,本文依然會根據我作為長年android用家的體驗為主。

首先第一個讓我十分驚艷的就是蘋果硬體與其軟件的整合度。ios有一個比android平台優勝的地方,就是合法使用ios與其授權軟體的只有蘋果手機,也就是蘋果出品的硬體。這意味著,首先蘋果一定能為其生產的硬體設計最佳發揮硬體效能的軟件,而就算是第三方的開發者,也只需要針對蘋果的硬體平台去設計app,不用考慮過多的相容性問題而要在使用體驗上作出讓步。於是就算是相同的app,ios版本使用起來會比較暢順,介面也是跟iphone的使用環境十分配合。這樣同時也是為甚麼ios更新可以支援到很多代的iphone,而且新系統在舊手機表現仍能相比最新的硬體(雖然電池消耗不認同就是了)

相對來講,android因為硬體的差別太大,首先在介面上就有可能遇到畫面比例不一而產生的顯示問題。另外為了讓軟件可以在不同的android版本上運行,其實android app很大程度上都使用了類似模擬的方式去運行app,讓手機不能以100%的硬體效能去運作,導致就算是大廠的旗鑑手機運行app的體驗都沒有iphone暢順。更進一步的比較,同年紀的s20擁有12GB RAM,而iphone 11則只有4GB,但我們明顯能比較下來,iphone11的使用體驗並沒有因此而比s20差,足以證明蘋果自家軟硬體配合的功力有多強。

此外就是圍繞蘋果生態系的整合度。這次換成iphone,有不少的日常工作可以配合我的mac一起使用。首先個人最喜愛的功能便是iphone與mac之間的切換。我很常遇到一個場合,就是在朋友用手機通訊app傳送連結,有補充內容想在電腦上打開。在iphone與mac的情況下,當我用手機瀏覽器打開網頁,mac的dock也會馬上出現該網頁連結,這樣我就可以直接在mac上繼續打開網站使用,方便至極。另外,檔案傳輸例如照片、掃瞄文件等等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傳到mac上,而且是透過無線進行,還能在mac上製成pdf檔等等。更進一步,Mac端可以直接收聽iphone的來電及回覆訊息,更進一步讓用戶可以把工作集中在一台裝置上,並無縫地在各個裝置之間切換。

這樣的整合度,在windows與android上也有類似的功能。windows商店裡的“我的手機“就是一款為了配合三星手機的整合軟體。理念十分相近,不過有顯示手機通知、在電腦端使用手機app等等的功能,會在後面總結之前介紹。

除了mac以外,airpods pro也是十分驚艷筆者的地方。筆者使用s20時,配合使用過三款藍牙耳機,一款雜牌,另外兩款都是三星,分別是buds+與buds pro。但即便使用同廠的耳機仍然帶有一定的聲畫延遲,用作觀看影片的觀感不佳。此外筆者認為兩款三星藍牙耳機在長時間使用下來,耳朵都會感覺到不適、實為扣分之處。
但當我第一次使用airpods pro時,首先對它可以簡單與iphone配對所驚喜,控制耳機也可以從控制中心設定,相比之下三星就要到專屬的wearable app裡控制。另外,觀看影片時的延遲表現也比三星好,真好奇這部份蘋果是用了甚麼黑魔法讓聲畫延遲減到最低呢?另外也不得不佩服蘋果設計的功力,相對於三星的藍牙耳機,airpods pro長期佩戴並沒有讓筆者有不適感。

軟件整合度方面,筆者對於itunes的部分功能十分喜愛。itunes是現時windows管理iphone的方式。檔案傳輸、系統更新等等都可以靠itunes完成。其中筆者最喜愛的是在電腦端整理音樂與播放列表,之後可以透過usb連線把音樂與播放列表同步到iphone上,相比android要把檔案丟到手機裡後在手機端整理播放列表更加方便。

褒眨不一

延續一下face id的話題,這也是一個很深刻的使用習慣差異。iphone以face id作為生物特徽解鎖方式,以特大的瀏海模組為代價,創造出了即使在昏暗環境底下也能準確臉部解鎖的技術。可惜這一技術生不逢時,在現在外出必須戴口罩的情況下,pin碼解鎖反而成為了主要的解鎖方式。

這邊筆者想一提自己用s20的設定。s20的螢幕下指紋辨識,已經發展到跟實體指紋辨識接近的速度,於是筆者把解鎖方式設成指紋+密碼,而不是使用PIN碼,並將密碼設定為網上帳號登入等級的複雜程度。這樣的設定下,除了太久沒使用手機或重新開機後強制要輸入密碼外,平常可以享受指紋驗證的解鎖速度,同時也能受到複雜密碼的保護。

在face id被封印一半的情況下,使得為了解鎖速度,不少用戶會把pin碼設定成很簡單的組合,例如全0、2580(一條直線)等等,某程度上與當年十分熱門的圖形解鎖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相對地也換來了容易被偷看及破解的危險。

當然這是來源於時代背景的問題,如果有朝一日我們不再需要外出配戴口睪,face id絕對不會遜於指紋辨識。face id另一個缺點,影響螢幕佔比的瀏海模組也在iphone13變得更小,說不定face id持續發展下去會讓瀏海直接消失呢。

缺點/惦記android的地方

前面所提的,大多都讓筆者理解到為甚麼這世界上會有那麼多的蘋果用家:當你買齊一套蘋果產品,而你又是只著重使用及不懂複離的電腦技巧,只想要拿上手就能用的體驗,那蘋果產品的確就是你最好的解決方案。但接下來,就是作為希望可以獲得更多控制權的pc/android玩家對於iphone及蘋果生態系最不滿的地方。

首先必須要提及iphone的檔案系統。有電腦使用習慣的朋友一定會理解“檔案目錄“這個概念,他就代表了你的裝置的儲存空間裡,檔案使用甚麼邏輯分類及存放。windows電腦有檔案總管,裡面可以自由地探索每一個“磁碟“(即使現今電腦不一定使用“磁碟作為儲存媒體“);android以其核心linux使用檔案目錄的方式,同樣可以在位置之間探索檔案;而mac電腦則可以使用finder以資料夾分類的形式探索電腦裡的檔案。
但在iphone的情況下,形式類似於mac電腦的資料夾形式,但iphone可以探索的範圍很少,檔案系統的使用概念與pc/android習慣的形式不同,這點主要影響到使用iphone時把檔案在裝置之間傳輸的使用。實際上,iphone的檔案系統理念是,當有一個檔案進入到iphone,系統可以告訴用戶的不是檔案在哪,而是甚麼app可以使用該檔案。例如你把一張相片放進手機裡,該檔案就會被加入相關媒體app的目錄裡,而只有該app才能使用該檔案。對於android用戶來講,因為早已習慣使用google drive,大部份重要資料在google drive上,沒辦法以android的“先下載檔案到儲存空間“的方式去存取檔案,相反類似的用途只能在icloud上實現。這例子就是在apple的整合度之下,當像筆者這類用戶要轉換平台時,遇到的層層困難,而且如果要把筆者1tb以上的資料從google drive轉到icloud,作為短暫的轉換平台,可行性上並不實際。
(Iphone的檔案系統,實際上只是檔案權限給誰用)

延伸檔案系統的問題,接下來聊聊itunes讓筆者不可接受的地方。首先,前面優點提及過itunes作為iphone檔案管理的方式,其實就代表了pc用戶不能以itunes以外的方式向iphone傳輸檔案。windows不能用檔案總管去整理iphone裡的檔案,因為兩個檔案系統根本互不相通。接下來,itunes居然不支援.flac檔案。筆者早已習慣把喜歡的cd抽取成flac,如果要為了iphone把全部歌曲再抽成alac檔(ipod/itune用的無損檔案)…工程之浩大不敢想像。單從itunes的限制來看,以上兩點就是作為pc用家對於蘋果系統封閉的不滿。

對筆者來講,整合度與自由度取得最佳平衡的就是android的檔案系統與三星/windows的同步功能。只要用usb線連上電腦,windows的檔案總管就能直接讀取手機的儲存空間,這是基乎所有android手機都能做到的。而windows與三星合作的“我的手機app“更是加入了幾個筆者無法捨棄的功能。首先,共用剪貼頁可以側面實現前面提及mac與iphone之間的無縫切換工作,這功能甚至可以共用圖片複製功能;顯示手機通知也可以讓我在不看手機的情況下在電腦端查看公司在休假時候找我的通知,並以電腦控制手機app的方式回覆對話;最後,因為筆者的電腦有加裝藍牙,所以也能實現在電腦端進行電話通話的功能。實際上,只要使用windows與三星的組合,仍能獲得類似蘋果生態圈的整合度,但同時有一如以往的自由度。

再次延伸前面提及google drive的問題,筆者能理解google drive並不是原生設計給iphone使用的app,但在其他場合裡面,iphone的介面又有讓筆者十分費解的設計。請留意以下例子或者過分仔細,只代表筆者個人使用習慣。

筆者個人有一個以google drive配合表單與試算單的用途,就是用作記錄收入支出。每當有提領現金或使用電子支付後,就用瀏覽器打開表單,輸入日期與金額,最後集成在一個試算表裡計算當月的收支。
在本身android介面中,google表單在輸入日期的範圍可以讓你直接選當天的日期。而在ios,日期居然要你月日年分三次輸入,而且明明iphone就有輸入日期的表格,居然在google表單上變成這樣的反智設計,實在讓人難以接受。這到底是設計者真的沒留意到,還是蘋果對google產品的抗拒,就無人知曉。
(Android的界面)
(IOS的界面,注意就算換成Chrome也一樣)

結論

一個月很快就過去,我也必須承認這一個月的體驗裡,我有很多功能沒有完整使用到,也沒有把日常裝置完全地移動到蘋果生態圈裡,更不要說我還有apple watch沒買(笑)。
這次體驗裡,筆者深深地對於蘋果得出了兩大結論:一,看你要整合還是自由;二,但也千萬不要小看科技公司的能力。

以前除了笑盤子,蘋果過於封閉的生態圈對於pc玩家來講就是最大的笑話。但當你願意把一切都交給蘋果,少對系統動手動腳,其實就能得到一個接近完美的使用體驗。硬軟體的配合,長久的產品支援壽命,這都是三星所不及的。從android11把手勢操作調整到與蘋果類似的設計就是對於蘋果的操作設計一個肯定。

透過這次體驗,筆者也更肯定了蘋果可以作為一個科技公司支撐這麼久的原因,絕對不只是因為蘋果把自己塑造成高級名牌讓人失去理智地支持他們,而是他們在設計開發上,的確有他們進步的地方。接下來筆者對於由M1晶片開始,蘋果未來持續在硬體發展上進步持十足的信心。

所以最後,我會不會留在蘋果生態圈呢?重回本文多次提及的論點,作為一個pc玩家,我相信自己仍然會留在windows與android的生態之中。最大的理由,就是來自對於系統自由度與使用習慣已經穩固於這兩個平台之上的筆者,實在比較難把全部日常裝置都轉換到蘋果生態圈。即便如此,正如前面所說,筆者仍然看好蘋果電腦的發展,相信將來有十分高的可能會對蘋果晶片的專業級桌上型電腦有興趣,將會繳更多的蘋果稅了(笑)。至於手機,可能也只會出現像iphone12這樣被相機功能吸引到的fun purchase了。對於筆者這樣的科技宅而言,最高興的莫過於科技公司持續進步,推出新產品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大開眼界了。不過就現在以言,筆者還是乖乖地回去用三星手機吧。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