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6 GP

淺談蕭邦的協奏曲與入門導覽

作者:☆*可麗露♪│2021-10-17 22:51:51│巴幣:32│人氣:1251
明天就是這一屆蕭邦鋼琴大賽的finals
想說寫一篇蕭邦協奏曲的入門
畢竟大部分的人甚至連蕭邦有寫過協奏曲都不知道
即使有彈過蕭邦的應該也很少會去練習或去聽協奏曲,畢竟你不會有一個專屬樂團

蕭邦一生寫過兩首協奏曲,op.11 & op.21
兩首都是在蕭邦20歲之前就作完的,此時的蕭邦還並未完全走入後來所謂的「浪漫時期」
兩首協奏曲都帶有濃濃的莫札特以及胡梅爾(Johann Nepomuk Hummel,莫札特的學生)的色彩
但在音符的處理上已經非常「蕭邦」了
蕭邦的協奏曲可以說是連接古典時期與浪漫時期的橋樑

第二號f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21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想找譜自己研究的話在這裡
其實蕭邦是在1829年,19歲時先寫完這首,但是1836年才出版,所以被叫做第二號
這首在蕭邦鋼琴大賽中很少出現,原因有三:
    1. 和弦的豐富度跟厚度都不及第一號,因此通常選手比較喜愛第一號
    2. 第二號協奏曲的樂團部分有~夠無聊,第一號的orchestra有趣多了
    3. 過去只有兩位參賽者是靠第二號協奏曲贏下第一名的,可能因為迷信所以不挑這首
但說實在我是比較喜歡第二號的,入坑蕭邦的鋼琴協奏曲時也是先接觸這首,可以感受的到蕭邦的天才之處。

整體的樂章配置很古典傳統,浩蕩的第一樂章,柔和的第二樂章,歡快的第三樂章
非常推薦Krystian Zimerman在1999年主導的Polish Festival Orchestra的錄音
基本上Zimerman的錄音完全是教科書,節奏穩定少有rubato,該有氣勢有氣勢,該深情有深情。

下面的解析我會用這個影片的時間軸作參考,用小節數實在太不親民了

第一樂章,f小調
Movement I. Maestoso
經典的奏鳴曲形式,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還有一個動機樂句時不時地出現在各種聲部。
架構
段落 主題 時間
呈示部 樂團前奏 ~2:54
動機延伸 ~5:30
第一主題(降A大調) ~6:30
過門(c小調) ~7:09
第二主題(c小調) ~8:13
樂團過門 ~9:19
發展部 發展部第一段 ~10:29
發展部第二段 ~11:27
樂團過門 ~11:52
再現部 第一主題(降A大調) ~13:12
過門(f小調) ~13:45
第二主題(f小調) ~14:31
coda ~end

一開始是樂團前奏(~2:54),分為兩部分,蠻重要的,會揭示後續鋼琴部分的主題或動機。
5:30我寫動機延伸是因為這一整段沒有再出現,但FABC這個旋律跟節奏在後面,不管在鋼琴或是樂團都會不斷出現
▲不斷出現的動機
▼每次聽都覺得這段(4:31)好神奇,蕭邦在其他作品中也有用過這種手法,將幾個音拉高八度,有種音符在閃閃發亮的感覺。緊接著的三聲部樂句也是非常精采
▼5:30進入第一主題,甜美可愛。前半部分是單純的美麗旋律,要加個表情記號的話一定是dolce,這邊的多連音中有休止符就完全是蕭邦的風格了。
▼後半部分則是前半部分的variation,加上了第三聲部、許多倚音跟裝飾音。雖然加了那麼多東西,但總覺得這些缺一不可,而且彈起來完全手指不打架,這就是蕭邦最有魅力的地方。
7:09進入第二主題,整個第一樂章我最愛的就是這邊,這裡頭滿滿的莫札特,但蕭邦又強化了它。這完全就是天才的產物,非常的神奇,不知道各位跟我有沒有一樣的感覺。
▼比如說這個節奏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
▼這一句在其他作品也有出現過,但重音擺在不同位置聽起來的感覺完全不同
▼在主旋律的相對低音加上一些襯在下方的音符(紅色),讓整體更有變化。綠色與黃色兩個相差八度旋律交錯出現,像是兩個人在玩模仿動作的遊戲。
最後在像是一次比一次強的海浪中,還有莫札特式的顫音中結束呈示部。

~9:20樂團間奏
發展部利用前面呈式部的動機,衍生許多調性變化的樂句。
▲10:28開始一連串的琶音,不斷變調。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每四小節就會有一個神奇的音出現。這個音是左手橫跨右手點一下,使單純的下行音階帶有一點變化,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11:20這邊Zimerman作了一個跟其他人不一樣的事。大部分人這邊是選擇小小聲地彈,樂譜上這邊的orchestra是寫piano,小聲。但Zimerman是選擇用激烈的方法去詮釋,也是別有一番風味,但蕭邦鋼琴大賽的選手應該不敢這樣幹XD。

▲11:54再現部開始,這裡用發展部一開始的動機開始著手,迅速進入第一主題。這裡的第一主題又更多自由發揮的音了,在細節上又與發展部的第一主題有些微的改變。
▲在接到第二主題前的過門與發展部的不同,並且將調神不知鬼不覺的轉到f minor。

後續的第二主題就都是在f小調呈現。最後在氣派的coda中結束很有氣勢的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降A大調
Movement II. Larghetto
這個樂章有個特別的浪漫故事。據說這個樂章的動機是來自蕭邦在華沙音樂院的初戀情人,雖然蕭邦並未與她說過話,但卻將對她的回憶普進這首曲子之中。
其實這段故事所對應的音樂可以找到兩首,一首就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另一首是op.10, no.3,也就是俗稱的離別曲。至於是哪一首,抑或者是兩首都是蕭邦的思念結晶已不可考,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兩首優美的作品在這段羅曼史之下更顯得詩情畫意。

第二樂章裡有大量的多連音,每一次的A段都有不同的節奏旋律片段,非常的深情甜蜜,很有蕭邦的風格。
▲我是沒看過這麼長的40連音啦
架構
段落 時間
前奏 ~16:30
A段 ~18:43
A'段 ~20:35
B段 ~23:33
A段再現 ~25:33
coda ~end










▼B段的鋼琴部分有如暴風雨席捲而來,搭配上弦樂的顫音更添加了神祕感

第三樂章,F大調
Movement III. Allegro vivace
整體是活潑歡快的舞曲,輕快的三連音貫串全樂章。第一主題回歸f小調,第二主題中有如波瀾舞曲的節奏,並從f小調轉移到平行的降A大調上。到B段的再變化、平靜過後又回到A段的再現。最後在一連串精彩的coda裝飾片段結束。
架構
段落 主題 時間
A段 A1(f小調) ~28:40
A2(降A大調) ~29:58
B段 B1 ~30:11
B2(降G大調) ~31:02
B3(降G大調) ~31:25
B4(降A大調) ~31:52
B5 ~32:22
A段再現 A1(最後從f小調轉成F大調) ~33:45
coda ~end

第一號e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11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一樣是傳統的協奏曲架構:奏鳴曲式的第一樂章、美麗的第二樂章、rondo第三樂章
這首的和絃運用與架構安排成熟許多,對樂團來說也比較友善。
(第二號的樂團都像是在伴奏,尤其第二樂章的小提琴大概要trill三分鐘)
第一號比較有「協奏」的感覺

第一樂章,e小調
Movement I. Allegro Maestoso
第一樂章相當的古典樂派,使用非常完整的兩主題做為呈示部。樂團前奏非常之長,有五分鐘。整個樂章大概要22~23分鐘才能結束,相當的龐大。

架構
段落 主題 時間
呈示部 主題1-1(樂團)(e小調) ~0:49
主題1-2(樂團) ~2:07
第二主題(樂團)(E大調) ~4:50
主題1-1(e小調) ~5:28
主題1-2 ~6:33
過門1(e小調) ~7:56
第二主題(E大調) ~9:47
過門2 ~11:05
主題1-1變奏(樂團)
(e小調轉C大調)
~12:50
發展部 主題1-2(C大調轉a小調) ~14:00
發展(最後轉到e小調) ~15:55
再現部 主題1-1(樂團)(e小調) ~16:42
主題1-2 ~17:55
過門1再現(e小調轉G大調) ~19:22
第二主題
(G大調,最後轉為e小調)
~21:02
coda e小調 ~end
▼如歌般美麗的第二主題,與莊嚴強烈的第一主題形成對比
▼發展部的14:03這部分的琶音很酷,雖然是一連串的音符但突出的只有A跟G,聽起來像是山谷間的回音,很奇妙。
再現部的第二主題再現非常的感人,有如在黑暗中許久後重見曙光的感動。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主題的左手伴奏部分已經逐漸擺脫古典時期流行伴奏形式了。
雖然第一次第二次聽會覺得結構非常複雜,但多聽幾次就會覺得這種環環相扣又前後呼應的樂章非常的豐富充實。

第二樂章,E大調
Movement II. Romance
採用二段體式(a、b段不斷反覆),整體ABA'的結構。
蕭邦曾在信件中表達他對這個樂章的感受:「這首E大調的慢板樂章具有浪漫、寧靜、有點憂鬱的情緒在其中,像是凝視著某處一般,咀嚼著許多幸福的回憶;有點像春天的夜色中,沐浴在月光下的冥想與沉思。」
這個樂章的如步行般的旋律與分解和弦,正如在春夜中思索著什麼一樣,雖然平靜,但又默默地前進著。
樂曲中途不斷轉調,像是在懷疑自己一般,到最後一段落葉歸根,終於回到E大調。
架構
大段落 小段落 時間
A



樂團前奏 ~24:51
a(E大調) ~25:52
b ~26:38
b' ~27:17
b'' ~28:02
尾奏 ~28:36
B




a' ~29:44
c ~30:15
b(升c小調) ~30:49
b'(降E大調) ~31:25
b''(降E轉降A大調) ~32:36
尾奏 ~32:50
A'

裝飾樂句 ~33:27
a''(a小段再現在弦樂器上),E大調再現 ~34:22
尾奏coda ~end
▼最後的a段變化再現在小提琴聲部

第三樂章,E大調
Movement III. Rondo
傳統的輪旋曲是A-B-A-C-A-D-A-coda這樣的形式,但蕭邦這邊採用的是A-B-A'-B'-coda的形式。全樂章如舞蹈般,有許多的切分音,節奏明確。

架構
段落 小主題 時間
A



a(E大調) ~36:23
a ~36:31
b ~36:53
a' ~37:09
插句 ~37:33
a'' ~37:41
樂團間奏 ~38:00
B
過門 ~38:49
c(A大調) ~39:48
過門 ~40:51
A'

a(降e大調轉E大調) ~41:27
插句 ~41:52
a''變奏 ~42:00
樂團間奏 ~42:13
B'
過門 ~43:30
c小段不斷重複
(B大調-升c小調-D大調-E大調)
~44:28
coda E大調 ~end
▼a小段基本型
▼B段基本型
▼(38:08)看似完全一樣(其實前後各兩句是sequence關係)的四句樂句,在每句最後一個音都給它換一個,聽起來有點變化是蕭邦的巧思,這個手法在ballade no.3也有用過。
▼40:48這裡有三聲部的片段

簡單的分析就到這裡,只是想幫助各位避免霧裡看花,尤其這種長的曲子不聽個五次十次是很難知道重點或結構的。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29338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古典樂|蕭邦|古典音樂

留言共 7 篇留言

九夏三伏的釣魚手
[e19]

10-18 22:33

☆*可麗露♪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106/57791e67d85a684314a30614f5bd7f71.JPG?w=300 10-18 22:50
好了啦
卡個位晚點看

10-18 22:33

☆*可麗露♪
卡都卡10-18 22:49
社會底層夢想家
蒸蚌 有空看看

10-19 00:05

☆*可麗露♪
看都看10-19 12:22
Kakureme 躲龜龜
大佬

10-19 00:42

☆*可麗露♪
蕭邦才是大佬...20歲就能寫出這種鬼東西。我只是把一些簡單的安排寫下而已10-19 12:32
好了啦
精闢分析

然後中間第一號協奏曲大標題好像打錯了,11打成21

10-19 00:50

☆*可麗露♪
偷懶CV被抓到= =改了感謝10-19 10:32
vers
先GP了,晚點再來邊聽邊看

這類文章對我這種沒學過音樂卻喜歡聽古典的人來說很有幫助[e19]

10-19 01:04

☆*可麗露♪
ㄅ歉其實裡面還是有蠻多專有名詞的,如果想要學一些音樂知識的話可以去好和弦的頻道逛逛10-19 12:21
拉赫罵你懦夫

個人喜歡齊瑪曼和波蘭節慶樂團的蕭一鋼協

10-24 14:00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6喜歡★weilunpan66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關於我差點進了甲社的真實... 後一篇:崩壞:星穹鐵道一測心得...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xzp83502在線巴哈們
果果日記小屋更新中~ 歡迎進來參觀 謝謝^^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3:32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