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A1(L85A1 IW與L86A1 LSW的統稱)雖然成功被採用了,但是顯然以服役當下的狀態來說,SA80A1的表現還是和XL80一樣的糟糕。在SA80A1被國防部趕著採用的時候,其設計基本上和XL80一模一樣(除了一些細小的尺寸變動和某些細節的改善)。
L85A1(使用SUSAT或提把)。
L86A1。
在SA80A1與XL80之間的差異包括:簡化的槍機柄、上機匣內的L型槍栓軌道變成了有角度的軌道(可能是為了加強結構)、保持拋殼口防塵蓋閉合的結構固定到機匣上的方式簡化,還有把聚合物部分(握把、護木)換成顏色更淺的聚合物。使用這種聚合物似乎也是為了降低成本,比之前在XL80上的還要更差,在有不少護木破裂的問題發生之後才在服役中換成更貴但也更耐用的版本。
SA80A1在1984年服役,整整晚了最後一次預訂的服役時間一年,而且還是在國防部與恩菲爾德都知道槍本身還有一堆問題的狀況下趕鴨子上架的。很不幸的,這些設計缺陷還需要到SA80A2升級時,整整15年後才會被解決。
SA80A1一開始服役時沒有什麼(對政府來說的)大問題,直到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後才被暴露。在行動過後,有一份分析SA80A1的所有大大小小缺陷與在沙漠風暴行動中SA80A1的故障嚴重程度的報告被提交給國防部,這份報告被洩漏到了外界,爆發成了醜聞。國防部一開始對外界的報導完全持否認態度(包括:稱報告是假的、拒絕稱這份官方報告具有官方性質等等),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1995年,國防部不能繼續忽視SA80A1是把不可靠垃圾的情況為止。
在1995年,當時被BAe持有的Heckler & Koch被要求分析SA80A1,並提供可行的升級選項,把恩菲爾德留下的問題給處理掉。HK在2001年才定下了A2升級的標準,同年開始測試,然後在2002年正式投入使用。所有的SA80A2都是從SA80A1升級而來的,外觀上唯一的可靠辨認特徵只有在槍機柄上的聚合物彈殼反彈器(SA80的拋殼動作會隨著槍的溫度而有劇烈的變化,常常會有彈殼直直往射手臉上拋去,裝上反彈器可以把向後飛的彈殼彈掉)。
L85A2。
L86A2。
雖然外觀看起來並沒有差多少,但是HK對SA80做了頗多改變的,以下是還算完整的改變項目列表:
- 槍栓改變並重新生產、拋光、尺寸微調以減少摩擦力。
- 抽殼勾加大。
- 抽殼勾固定銷重製。
- 拋殼器重新製造,以加入一段彈簧導件。
- 拋殼器固定銷重製。
- 凸輪柱重製成更長長度。
- 無彈後定裝置的零件延長,以最佳化互相的運作。
- 槍栓組重製、拋光。
- 機匣內的槍栓軌道重新製造(使用更堅固的焊接方法)。
- 撞針設計改變並重製,以避免撞針斷裂。
- 導氣管重製。
- 瓦斯調節器重製並加固以避免受損。
- 下機匣內的擊錘制動器加固。
- 擊錘加大質量。
- 槍管以更高等級的鋼重製。
- 槍管延伸(在上機匣上的一部份,不是槍管本身的部分)放鬆以使拋殼更容易。
- 稍微擴大拋殼口。
- 全部彈簧重製(包含:活塞、槍栓、抽殼器、拋殼器、擊錘與保險)。
- 新彈匣,基於HK G41的彈匣設計。
- 全新護木設計(不過是作為備品,沒壞的SA80A1護木會待在原槍上,直到壞掉才換)。
- 在所有的升級零件上都有「HK A2」標記。
L85A2拆解。
簡單來說,HK基本上是重新設計了整把槍,讓SA80可以達到一開始就應該要達到的水準。值得注意的是,在SA80A1上遇到的某些抱怨如導氣管散熱孔太大、拋殼口過大等等並沒有在A2上被改變。導氣管散熱孔的大小沒有被改動,拋殼口甚至被加大了。拋殼口的尺寸在A1上有被認為是讓異物進入槍機導致故障的因素之一,但在A2上,因為A2對異物的忍受程度更高,所以其實並沒有差,只要清潔完善就不會故障。
現在,讓我們來比較一下整個SA80計畫中所有槍枝的MRBF(平均兩次故障發生之間可以正常射擊多少發,從XL60開始恩菲爾德就在使用的指標)。恩菲爾德原本的目標是IW型可以達到2500,LSW可以達到8000,但XL60在北約標準彈種選拔中的MRBF僅僅只有97;XL70在數字美化前的MRBF大約是100~300,數字美化後還是只有3000左右;XL80和SA80A1與XL70幾乎一樣糟糕。但是L85A2的MRBF達到了25200,而L86A2則為12897,兩者都遠遠超出恩菲爾德設定的目標。
以上是2001年測試中A2升級的內容,在通過後於2002年正式大規模換裝(不過在2001年12月就有一小部分被送去阿富汗。)除了HK進行的升級外,英國陸軍也採用了Trijicon ACOG與Elcan Specter OS4x輕量日間瞄具,利用皮卡汀尼導軌轉接器裝在原本機匣頂上的SUSAT用導軌;新的雷射指示器;Daniel Defense導軌護木(上面照片中L85A2使用的護木)和腳架握把;Magpul E-Mag聚合物彈匣;SureFire Vortex消焰器。以上所有除了消焰器的附件都還在服役,並且被各單位以不同的形式混用。消焰器不再被使用是因為這種消焰器沒辦法在訓練時裝上空包彈adaptor。A2使用的刺刀與A1相同,只是後來刺刀刀鞘上的鋼纜切割器設計有變動。
在2004年,SA80家族另外增加了兩個槍種,分別是L22A2卡賓槍與L98A2訓練用步槍。
SA80A1曾經有過一些小的外銷合約,以及以對外援助方式送到外國的紀錄,但是A2雖然完全是把成功的步槍(甚至比其他許多國家的步槍如M4等等還要更可靠),卻沒有任何外銷案例,這是因為SA80被A1型號完全摧毀的名聲、市場上早就已經有其他的犢牛式步槍如Steyr AUG、IWI Tavor等等,還有最重要的是,SA80現在是商業孤兒。
SA80一開始是恩菲爾德的產品,但現在則是HK負責的,而HK自己就有其他的成功設計如HK416,既是他們會想要優先賣出的,大概也是顧客比較想要的。相較之下,SA80的客戶就只有英國政府,更何況就連HK也沒有完整的生產線(機匣全部都是用舊的A1機匣改的)。
無論如何,L85A2絕對是一把成功的步槍,缺點只剩下對保養時的清潔要求比較高,還有極度過重,然而保養清潔是訓練完整就能克服的問題,過重則是意外少見的抱怨(除非使用者攜帶過其他步槍如L119A1或A2,不然在沒有比較對象的情況下不太會有人注意到L85A2真的過重,犢牛式構型也讓重心更靠近使用者,所以用起來感覺到的重量也不會像實際一樣大。)
L86A2則還是不太成功,主要是因為其地位很尷尬,不過還是比A1好。
接下來本系列會介紹在SA80設計過程中的一些其他東西,和IW與LSW不太直接相關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