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眾不同的主神 - 奧丁
戰神諸神黃昏的新預告出來啦,我好興奮阿!!!!,還沒看預告的自己
連結在此,玩戰神也是行之有年了,雖然前作的貼皮怪挺多的,但不影響聖莫妮卡精美的戰鬥系統,說到戰神,有玩過前一作的應該對古怪,不太符合想像的北歐眾神感到疑惑,包括本來應該要是美和光之神的巴爾德變成一個疑似有痲瘋病的矮小子,雷神的兩個智障兒子等,而這一切後面的主謀,奧丁僅限於壁畫、背景故事、以及我們奎爺屁股後面辣個米米爾一直在說他壞話,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奧丁為什麼這麼獨特? 跟宙斯的好色或埃及的拉日復一日的跟黑暗纏鬥,奧丁無疑更有活力,更有創造力,也更狡猾與陰險。奧丁的名字可以翻譯為狂喜者。他的古挪威名字 Óðinn 由兩部分組成:óðr和後綴-inn,而後者的意思也是 ''大師'' 或 ''完美典範'' 之意
(二、)印歐神話中的戰士種族
對於北歐特別是維京人來說,奧丁是一位偉大的征服者,作為戰爭之王,在危難或危險的時候,他的戰士不得不呼喚他的名字,奧丁就會顯露自己騎著他的八足駿馬斯萊普尼爾為他們帶來勝利。現代的考據下,奧丁所屬的阿薩神族 (Aesir) 實際上與印歐神話中的阿修羅 (Asura) 是同一辭源,在性質上,好戰被認為是兩者共同的特徵,在北歐神系中,阿薩跟另外一族瓦尼爾共治世界,Aesir 作為男性戰士,而 Vanir 作為魔法師角色,也更加女性化。
阿薩神族的歷史,很有可能就是歐亞大陸的亞利安向西遷移
假如我們看宙斯,泰坦神克洛諾斯,埃及的拉,他們沒有一個像奧丁有著智慧/戰神/死亡/詩歌這些組合,尤其是追求智慧的狂熱,奧丁似乎遠遠超過世界上的其他眾神,而奇妙的是,奎爺抵達北歐的過程似乎跟某些古代詩歌有所聯繫,在古北歐愛達散文 ''Edda Snorri Sturluson'' (1179 – 1241) 中,奧丁似乎不被完全當至高無上的神看,散文中奧丁的血統追朔到了希臘的特洛伊。奧丁正在領導他的特洛伊戰士和追隨者離開安納托利亞向北遷移,直到北海,而該地區現在稱為挪威。 根據 Snorri Sturluson 的消息來源,奧丁的父親 Borr 或 Bor,而Bor在馬扎爾語中的意思是“酒”,所以有可能在神話聯繫上,整個歐洲彼此之間都可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對智慧的追求 - 對目標的無情追求
奧丁坐在阿斯加德的座位上觀望著命運三女神,羨慕她們的力量和智慧,為了獲得這種智慧解符文的任務,符文的力量泉源源自於烏爾德之井 (Well of Urd) 中,由於符文不會向任何人展示自己,只有那些有著可怕的洞察力和能力的人才有資格獲取,因此求知若渴的奧丁將自己吊在了世界樹的樹枝上,用他的長矛刺傷了自己,向下凝視著陰暗的水域。他禁止任何其他神明給予他任何的幫助,連一口水都不能進,他向下凝視,呼喚著符文足足九個晝夜,第九夜結束時,他終於獲得了這無窮的知識,並以狂喜的歡呼結束了這一場豐收的磨難。
上述的故事源自於 ''Hávamál'',這是一首古老的北歐詩歌,這種犧牲在後來的艾達史詩中被廣泛運用,受害者總是出身貴族,被刺傷、吊死、絞死。因此奧丁的考驗是犧牲自己,特別是貴族,有甚麼犧牲是比犧牲自己更崇高的? 散文中的主角若有奧丁的影子,他們通常會描繪成有成就、自負和內心強大,無條件地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接受因追求目標而產生的任何困難,不讓任何東西,甚至死亡,阻礙他實現目標。
對奧丁的崇拜常常會體現在血肉的獻祭,就算是北歐的維京人,都常將他視為嚴厲而殘忍的神,獻祭的受害者就像奧丁本人一樣被掛在絞刑架上,身體被長矛刺傷,大多數的受刑者都會陷入極度痛苦的境界,因此北歐詩人 (Skalds) 將奧丁稱為“倒吊之神” 或 “絞刑架之王”。他命令他的兩隻烏鴉飛過去時絞死受刑者,有時他親自走到絞刑架樹上,並通過咒語迫使被絞死的人與他交談。十一世紀的歷史學家,不來梅的亞當 (Adam of Bremen),在 瑞典烏普薩拉神廟附近的祭祀樹林,發現許多人的屍體,包括人類的手臂、大腿、露出肋骨的胸膛掛在聖樹的樹枝上,被認為是奧丁獻祭中十分殘忍的部分,而沒有犧牲就沒有收穫,是奧丁信仰很重要的觀念。
(四、)奧丁是貴族之神,同時也是任何自強者之神
奧丁有著對精英貴族的偏愛,作為阿薩眾神的首領,他是中世紀封建統治者的原型,他是眾多皇室血統的傳奇創始人,日耳曼民族與其他印歐民族一樣,最初具有粗糙的三層社會/政治等級:第一層由統治者組成,第二層由戰士組成,第三層由農民和其他從事生產的工匠組成,北歐的眾神和女神可以反映在這個結構上,奧丁和戰神帝爾 (Tyr) 對應於第一層,也就是頂端的統治者。
帝爾,以勇氣與公正聞名,更可能是最早期的北歐主神
然而,作為原始最高神的帝爾和奧丁的區別在於,帝爾是法治和正義有關的神,而奧丁更多地與魔法和狡猾的統治有關。帝爾是清醒而賢德的統治者;奧丁是狡猾、高深莫測、個性複雜的統治者。矛盾的是,奧丁通常是不法之徒最喜歡的神,那些意志堅強的不法之徒也因某些特別不被社會接受的罪行被驅逐出社會,像奧丁一樣,許多這樣的人都是追尋個人目標,道德模糊的戰士與詩人,他們對既定的社會規範漠不關心,在北歐的散文如 ''Egill Skallagrímsson'' 和 ''Grettir Ásmundarson'' 中的主角們就是兩個例子。
條頓堡森林之戰後,羅馬士兵的肢體被掛在聖樹上,是不是暗示奧丁透過詭計戰勝了朱庇特呢?
13 世紀初丹麥歷史學家薩克索·格拉瑪提庫斯 (Saxo Grammaticus) 甚至講述了奧丁被禁止進入阿斯加德長達 10 年的故事,這種主神被禁止進入神域的詭異情況極為少見,總之無論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奧丁青睞的男人和女人都以其智慧、創造力受到奧丁垂青,這樣的人成為國王還是罪犯,純粹會因為奧丁一時的情緒而結果天差地遠,畢竟奧丁以混亂著名。
(五、)統治者的遠見
在北歐故事中,奧丁面臨著知道未來會發生災難的情況 (諸神黃昏),為了避免發生災難,他盡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智慧,盡其所能對抗不可避免的禍害。為了他所有親族的利益,他讓自己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跟宙斯、拉之類的主神相比,北歐的諸神遲早會面臨死亡與毀滅,奧丁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奧丁掌管著英靈殿,這是死者居所中最負盛名的地方。每場戰鬥結束後,他和他的助手,女武神都會梳理戰場並挑選最英勇的,但已經死亡的戰士回瓦爾哈拉。
維京人其實非常善於學習與使用計略,不如影視作品宣傳的愚蠢和使用蠻力
維京軍隊在戰鬥中獲得他的青睞的一種常見的方式是向敵人投擲長矛後,大吼 ''奧丁會抓走你們所有人!'' ,在古挪威語的句子長這樣 ''Óðinn á yðr alla !!! '' (想學的自己記著)。他對死靈法術也有充分掌握,也就是死者交流和復活的魔法藝術,只因奧丁他渴望了解死者擁有的知識和智慧,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恐懼驅使希望在諸神黃昏時擁有盡擁有最多優秀的戰士。
北歐人將奧丁視為維繫宇宙的重要力量,作為 ''天父 (Allfather) '',奧丁是北歐文化中生命力的具象化,幾乎類似於尼采的 ''權力意志'',他創造、他毀滅、他忠誠、他背叛。奧丁在北歐世界的創造中發揮了幾乎100%的作用,這肯定不是偶然的,他那充滿活力的狂喜與狂怒,以及它帶來的魅力、洞察力和清晰,以及黃昏的最後一戰,幾乎就是北歐文化的集合體。
奧丁為諸神黃昏做的準備,其實就是一名合格的君主該做的,同時他又有著創造的活力、與追求的渴望,以及執行一切的毅力。
參考書目:
《The viking spirit an introduction to norse mythology and religion》
《Odin's One Eye Provides the "One I" Etymology》
《Norse Mythology by Neil》
《Norse Mythology: Legends of Gods and Her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