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大家午安~~嘿嘿,沒錯又是我~~~~~可愛的貓頭鷹博士再次登場!
咕咕:本次要開箱介紹的就是在我身後的兩款電競周邊,同樣都是華碩ASUS推出的IMPACT2電競滑鼠以及GO CORE電競耳麥,這次因為是兩個產品所以我們將會由滑鼠先開箱![]()
【ROG STRIX Impact II 電競滑鼠白色款開箱】
咕咕: Impact II這款滑鼠其實在之前就已經推出黑色和桃黑配色的版本,這次我們要介紹的是最新推出的白色版。首先來看外盒的部分,滑鼠外盒採用白色系配色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其中多了Moonlight White代表為月光白配色
正面右上角的LOGO代表這款滑鼠可以和ASUS自己的燈效軟體進行聯動。
咕咕:外盒的左右側面則是簡單的滑鼠型號標識以及各國語言的簡介。
咕咕:外盒背面則是滑鼠詳細的規格介紹,不過全是英文稍微有點可惜。![]()
咕咕:好的,外盒看完了~~~~~~~~拆~呃~~~不是~~~是開箱![]()
咕咕:取出內盒包裝可以看到滑鼠整個嵌套在透明硬殼塑膠殼中,被保護的很好防止在運輸途中刮傷漆面。
咕咕:取出滑鼠本體和說明書保固卡,比較可惜的是以往會在ROG產品中附屬的敗家之眼貼紙這次並沒有附屬![]()
咕咕:左邊的是滑鼠說明書,右邊的是產品保固卡(不過保固主要依照滑鼠序號來做評斷)
【說明書介紹】
咕咕:這款滑鼠因為有可拆替換微動開關的設計所以有一些需要拆裝步奏的部分說明書有描述出來,不熟悉的朋友在拆前記得多看看說明書哦。此外還有一些快捷鍵和按鍵功能說明書都有介紹,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
【滑鼠本體介紹】
咕咕:現在來看看滑鼠本身,哇~白色搭配灰色的搭配真漂亮,面對現在一些黑黑的電競滑鼠來說感覺很清新。鼠型為左右對稱型,體積算中等大小(120mm x 62.5mm x 39.5mm)
咕咕:滑鼠的左側面有止滑紋理,雖然摩擦力沒有橡膠止滑墊那麼強但至少不會有年久劣化變黏的問題,靠近尾部還有ROG的標誌。側面有兩個按鍵默認為網頁上一頁和下一頁,可以在專屬的驅動程式中進行默認鍵位的替換。
咕咕:為了保護側鍵在表面上有一層薄膜,使用前記得去除哦![]()
咕咕:滑鼠滾輪採用透光設計,表面有一圈橡膠紋理加強摩擦力。此外周圍的飾板也有保護貼膜記得去除哦,左右按鍵部分是獨立按鍵的設計比較不會有一體式左右按鍵使用久的彈性疲乏受力不均的現象。![]()
咕咕:滑鼠右側同樣有止滑紋理和ROG標識,非常簡潔。
咕咕:滑鼠尾部有些許調高,適中的鼠背讓玩家的手掌能夠較為貼合掌握舒適。![]()
咕咕:滑鼠前端有超酷的跑車進氣口設計,在通電後會發出默認白色的LED背光。滑鼠USB線前端有防拉扯設計,最大程度保固線材的牢固![]()
咕咕:而USB線上有ROG標誌的魔鬼氈可以固定線材,USB接頭也有鍍金處理減少氧化![]()
咕咕:來翻肚肚咯~滑鼠的底部樣貌,可以看到大面積的滑鼠腳墊外其中矚目的可拆卸機構的螺絲孔位(黑點處)也很好辨認。滑鼠中間還有淡淡的敗家之眼LOGO,質感加分![]()
咕咕:不過使用前一樣要記得去除底部的透明膠膜,要不然玩遊戲會卡卡的![]()
咕咕:感應器採用原相科技的PMW3327,滑鼠的性能參數為6,200 dpi 感測器最高可追蹤 220 ips 並具備 1000 Hz輪詢率滑鼠透過底部的DPI快捷按鍵調整參數。
有4個檔位的DPI靈敏度可記憶也可以在Armoury II 驅動軟體中自訂 DPI 靈敏度
滑鼠重量算比較輕的,79公克對於長時間遊玩的朋友來說手部的幅度會比較小些。
【滑鼠微動拆解介紹】
咕咕:要拆卸滑鼠也很簡單,先把4個螺絲上方的黑色膠墊取出。
咕咕:然後用螺絲起子轉開螺絲即可,不過螺絲可別搞丟咯![]()
咕咕:蔣蔣~這就是滑鼠內部的樣子咯,可以看到整個內部線路和電路板都非常工整清爽。
咕咕:對於常玩遊戲的朋友來說滑鼠最容易故障的就是左右按鍵的微動開關了,這隻滑鼠提供玩家自行替換的可能,不用微動壞掉還要送原廠進行紫龍任務了(被打)。
對手感有要求的玩家還可以替換自己喜歡的微動開關享受不同手感,滑鼠默認安裝的是藍點的歐姆龍微動開關大約有5000萬次按壓壽命![]()
咕咕:為了避免滑鼠前端的LED燈光影響滑鼠的光學讀取頭貼有遮蓋光線的泡棉,這裡還可以看到USB線的防拉扯部分有延伸到滑鼠內部哦!
咕咕:PCB電路板做工精良焊點飽滿,側鍵則是透過彎折構造觸發微動開關,不過因為無法取下不知道是不是使用TTC的微動![]()
咕咕:滑鼠上蓋的塑料厚實沒有毛邊或明顯的分模線,螺絲的鎖點使用金屬螺紋大量的減少螺絲滑牙或塑料鎖點斷裂的危險。
咕咕:ROG Strix Impact II 配備了樞軸按鍵。此結構利用彈簧和金屬轉軸以平衡按鍵,並大幅縮小按鍵與開關之間的距離。其結果可提供極短的反應時間與快速的回彈,確保每次點擊皆可達到優異的速度、反應及穩定性。![]()
咕咕:好了~還好滑鼠安裝比顯卡簡單,要不然我又要被哭哭喵罵了XD。接上電腦後滑鼠默認的是白色呼吸背光效果,搭配白色滑鼠外觀個人感覺比RGB彩色背光要漂亮![]()
咕咕:除了滑鼠尾部的LOGO和滑鼠滾輪外前面提到的前的跑車造型的部位也有類似車燈的背光區域,在黑暗的環境下更加低調漂亮![]()
【ROG GO CORE 電競耳麥白色款開箱】
咕咕:接下來就是玩家更需要的耳麥咯!這次的ROG GO CORE 電競耳麥同樣也是之前有推出黑色款。
其中多了Moonlight White代表為月光白配色
本次新出來的白色版本感覺更加亮眼啦,我們一樣從外盒介紹。
咕咕:耳機外盒正面的右下角有Hi-Res高清音質認證以及其它認證。感覺是一款注重音質表現的電競耳麥呢![]()
咕咕:外盒左右側面有耳麥的型號以及簡單的各個介紹標語
咕咕:外盒背面則是較為詳細的規格介紹,不過同樣只有英文比較可惜![]()
咕咕:咕咕咕~~~~~開箱!
咕咕:誒...........怎麼還有一層保護海綿...?算了~這阻擋不了我開箱的決心![]()
咕咕:嗯嗯~耳麥被很好的固定在內盒中,這樣就不會再運輸途中刮傷了![]()
咕咕:而耳麥線材和說明書之類的都放置在內盒背面,別忘記取出哦!
咕咕:耳麥所有配件和本體一覽,從左到右是說明書,保固卡,麥克風棉套,可彎曲式麥克風,電腦雙3.5音源線Y字形延長線以及耳機本體。
咕咕:耳機說明書部分更加簡單,有各國語言介紹耳機的特色和功能。
咕咕:線材方面就讓我來一一介紹咯~![]()
咕咕:耳機麥克風應該是採用全指向式收音,所以可能會受到整個環境的噪音所以在通話時盡可能靠近自己的嘴巴。可自由彎曲的蛇管構造可以依照自己的臉型調整麥克風位置,附屬防爆麥的棉套也可以髒了取下清洗![]()
咕咕:耳機附屬的Y型延長線採用雙3.5耳機接頭對應電腦上相應的接口,同時也增加遠離電腦主機可以佩戴的距離。線材中間也有白色帶有LOGO的魔鬼氈固定線材,細節講究。
咕咕:連接上耳機原本3.5線材的樣子,不論是外出接手機還是在家玩語音都非常合適![]()
咕咕:再來看看耳機本體吧,耳機外殼表面有透明膠膜保護非常到位。上面印有立體的敗家之眼LOGO
咕咕:耳罩轉軸處可以實現耳機平轉放平收納,在轉軸處也有燙銀的ROG標誌![]()
咕咕:翻到耳罩部分,咦?.........原來耳罩內還放了乾燥劑降低內部受潮啊XD,果然帶了這款耳機就會潮到出水嗎![]()
咕咕:耳機的發聲單元為氣密腔體的40 mm ASUS Essence 驅動單體,可提供極為豐富且純淨以及經過優化的渾厚低音,以提供令人沉浸其中的聽覺體驗。耳罩內部也有敗家之眼的LOGO~真是不出不在的信仰價值![]()
咕咕:耳罩則是使用舒服的蛋白質皮革耳墊,柔軟舒適也不會太悶熱,耳罩體積較大可以完整包裹耳朵很大程度隔絕外部的噪音和貼合臉型。![]()
咕咕:左側耳機外殼底部後方還有快捷的音量調整旋鈕和麥克風開關,先要調整音量就不必找懸掛在傳統電競耳機的線控區塊咯。
咕咕:同樣為貼合臉型耳機耳罩耳殼部分有小幅度的活動關節可以更加貼合臉型和增加佩戴舒適度!算是個小彩蛋![]()
咕咕:為了保證耳機外出使用的耐久性在伸縮頭箍內部採用不鏽鋼滑軌,滑軌上面還有點陣字符的玩家ROG字樣!超酷![]()
咕咕:頭箍為了減緩佩戴時的壓力採用和耳罩類似的蛋白質皮革棉套,除了較為透氣外上面也有壓印的玩家共和國(Republic of Gamers)字樣![]()
咕咕:噢噢噢!居然還有一層折疊機構!這樣大幅度縮小耳機體積更有利於外出攜帶了啊!![]()
咕咕:麥克風組合耳機本體!GO!
咕咕:現在進行的是耳機實際佩戴環節,我們請到了咕咕的表哥(土豆)來為大家進行耳麥試戴![]()
土豆:嗚嗚..........果然只有這個時候才會想到我![]()
咕咕:嘛.....誰叫你長這麼大隻~好啦~~給大家看看你帶耳麥的樣子吧![]()
【耳麥各角度實際佩戴效果】
咕咕:好的~感謝土豆表哥的演出,那麼接下來我們即將進行耳機音質和滑鼠遊戲測試的環節。
這部分就交給哭哭喵來測試吧~~~![]()
哭哭喵:喵嗚....我只好來獻醜了
-----------------------------------------------------
【耳機音質測試環節】
【音場和聲樂測試:真蓋特世界最後之日OST 前進】
這首在熱血機器人動畫(真蓋特世界最後之日)中登場的音樂悲壯熱血,慷慨激昂的旋律象征主角龍馬一人孤身挑戰敵人的劇情。GO CORE耳麥在音場上較為廣闊通透,喇叭的吹拂聲迴蕩在腦海中。各個樂器演奏的音質也較好的還原和襯托,音質表現在入門電競耳機中算是比較不錯的。
【人聲中高頻測試 神劍英雄 片頭曲 Dreamy My Love (1984.4) 】
這部比較有歷史了~來自80年代動畫(劍神英雄ゴッドマジンガー)的主題曲,其中由女性歌手須田翔子演唱的歌喉時而溫柔時而激昂。GO CORE耳麥在女聲和中高音頻的表現上也頗具水準,不過女聲高音時有些許渾濁稍顯可惜,在中頻方面的背景樂曲演奏在層次和過渡上也比較自然。
【電音和搖滾重低音測試 電馭叛客2077 The Rebel Path】
電馭叛客2077這款遊戲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未來科幻風格和頗具諷刺意味的遊戲主題深受廣大玩家喜愛(現在BUG也比較少了)。為了營造未來都市頹廢瘋狂的一面這首 The Rebel Path大量運用電子音效和重低音搖滾配音來渲染,非常帶勁。電競耳機最忌諱的就是低音糊成一團導致其它細節混亂不堪,GO CORE在這種音效環境下大放異彩,不但震撼感十足在細節方面也非常到位,若是用來玩這樣配音風格的遊戲那這款耳機絕對能滿足你。
下面哭哭喵將會進行耳機和滑鼠的遊戲測試環節,這兩者的搭配究竟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
【滑鼠耳麥遊戲測試】
哭哭喵點評:ROG Impact II及GO CORE在這次測試開箱的過程中給我留下不錯的影響,尤其是灰白配色的外觀在眾多電競周邊中脫穎而出。
先來說說滑鼠吧。ROG Impact II因為重量較輕在使用的過程能夠減少手腕的壓力,若是中等或偏大手型的玩家建議可以用趴握或抓握的手型操控。滑鼠按鍵反饋有彈性,按壓手感適中。
側面的防滑紋理一開始有點擔心摩擦力不夠但事實上還是能較好的吸附大拇指指腹,RGB背光雖然沒有很耀眼但對於這款滑鼠來說低調好用就是其魅力所在,大面積的滑鼠腳墊也帶來相對滑順和穩定的操控手感。
耳麥部分GO CORE在入門電競耳機中的表現不錯,有較為傑出的音質表現外麥克風收音也還不錯。採用舒適的耳罩和頭帶在較長時間的佩戴下不會感到強烈的壓迫感,耳機的重量也較輕
僅 252公克外出使用也不會感覺太重。
滑鼠單買約990元耳機2890元 ,目前某屋有組合價優惠。那麼下面就是我對這兩款電競周邊的評分
本次的評分,滿分為5星
【 ROG Impact II電競滑鼠】
造型和做工:*****
可玩度:***
舒適度:***
推薦指數:****
【 ROG GO CORE電競耳麥】
造型和做工:*****
可玩度:**
舒適度:****
推薦指數:****
【抽獎活動】
咕咕:誒誒~看完文章不要就離開啦!我們還有抽獎活動哦![]()
咕咕:這次我們要給大家抽的是ROG電競口罩套X2,可以套在自己使用的口罩外裝飾給你防疫酷炫秀自己![]()
咕咕:淡淡的各種ROG信仰標語和LOGO低調不失質感,而且不用擔心內藏刀子(被打)本次提供2位名額歡迎大家來抽~
抽獎活動參加辦法:
在8月8日~8月10日零點前在此篇文章留言
說想要參加抽獎即可,時限到達後將會把在這留言的大大ID記錄,以抽籤的方式來抽出得獎者。
得獎者屆時哭哭喵將會利用站內信或者E-MAIL來和得獎者取得聯繫,若是得獎者一周內未能和哭哭喵聯繫上並且提供寄件地址的話獎品將會停止寄出直到下一次抽獎時再拿出來抽獎。
本次獎品將以郵寄方式寄出,郵資哭哭喵皆自行吸收!歡迎大家參與>w<
哭哭喵:那麼本次的開箱就到這邊啦~我是哭哭喵~咱們下回文章見啦~~~88
咕咕:誒淦.....主持開箱文的可是我啊....說的好像是你主持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