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簡單歷史概論
從本篇開始,最前面會先介紹較符合常規的東西,然後慢慢引入一些會令人產生諸如「為什麼要做這個?」,而答案往往是「迷因」、「因為我能啊」或「因為我想啊」的設計,對cursed guns有低耐性的人敬請注意。
目前因為大多數3D列印槍枝團體主體都在美國,所以很多發展都與美國槍枝法律相關,其中手槍所受到的法律影響最大,大多都是圍繞著特定法律規定發展的。
上一篇有提到美國槍枝法律是管制手槍底把與步槍下機匣,手槍滑套與上機匣並不被管制,所以能夠列印這些部分就代表是個人自製槍枝,不須向政府登記。這以槍枝管制而言是很詭異的,因為這些部位不是真正的承壓部位,所以更容易製造,但是美國法律就是這樣規定的。開放持槍的歐洲國家大多都管制上機匣、槍機或槍管等等的承壓部位,更合邏輯些。
總之,因為滑套不被管制,所以多數的3D列印手槍都是以現成滑套加上列印底把製造。因為滑套是現成的所以不太需要介紹,底把才是本文的重點。
一把列印中的GLOCK底把。列印機是Ender 3,在美國售價一台不到300美金(Amazon上目前279美金)。
最早的列印半自動手槍底把只能撐住1500發的原因是因為滑套是在印出的PLA或PLA+材質軌道上運作,也就是說必須要用單單列印出的塑膠擋住一個滑套以每秒25公尺的速度重複撞擊,這樣並沒有辦法得到更優秀的壽命。解決辦法是使用金屬軌道。
DD17.2,眾多GLOCK 3D列印底把中較知名的其中一種設計,的金屬軌道套件。
在不同設計中的金屬軌道可能需求不同,但是大多設計使用的鋼軌道是相對容易自行製作的,就算真的沒有工具製造也可以在網路上買。
裝上金屬軌道的GLOCK列印底把。
金屬軌道並不是由3D列印社群的人想出的解法,而是直接參考正廠GLOCK的設計。雖然如此,他們做到的是以更簡單的造型來達成製造簡易化。
一把真正的GLOCK底把的上方。
GLOCK是最早出現成功的3D列印底把設計的半自動手槍,所以理所當然的會被作為重要經驗借鑑,而金屬軌道也因此成為大多數後輩會有的特色,有些是現有成品,有些是可以自行製造的。
以下是有類似這樣普通底把的3D列印手槍,以手槍型號不按特殊順序排列。
FNS 40:測試階段,設計者是Vinh Nguyen 凯文荣阮。
GLOCK:已有大量不同的成功設計,如DD17.2(或其他許多GLOCK型號,不限於17)、Big Chungus(以迷因Big Chungus命名,創作者在彈匣井內側留下了一個Big Chungus的圖樣)與其他我沒辦法一一列出的設計,還有一些實體迷因創作。
以螢光材質印製的DD設計。
在拜登不斷提到ghost gun(鬼槍,指無法追溯來源的槍枝)後出現的,只是在現有設計上多畫一個可愛的幽靈圖樣。
偏玩笑的設計,擁有可以讓雙手如持長劍般持槍的Biggus Dickus(大屌)底把。這不是唯一一把。
包含滑套的Biggus Dickus。
3D列印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在列印時直接加入任何自己想要的防滑紋設計,不需要經過在普通GLOCK上客製時使用的雷射燒灼。
如果想要的話也可以自己加入與底把一體的前握把。(不做垂直前握把而是斜角式的原因是因為美國法律,使用垂直前握把會讓手槍變成Any Other Weapon,不經登記持有為聯邦重罪。不須登記的槍枝還是需要合法,否則被抓到一樣有罪。)
右邊是一把Big Chungus。
這一對也是3D列印,使用了pistol brace(在美國法律上是協助手槍單手射擊穩定性的東西,但是其實基本上是繞過Short Barrel Rifle定義的產物,實際可以和槍托一樣使用。Short Barrel Rifle指的是長度短於一定長度且有槍托的槍枝,和Any Other Weapon一樣是聯邦重罪。)
底把本身沒有什麼特別,但是有著明顯靈感來自Beretta 93R的前握把。
如底把側面的字樣所述,這把也是Big Chungus。
這把使用的是rain silk PLA,實際上材料強度不足以使用,不過這個只是當事人用來試印,確認所有設定都正確用的。
Browning Hi-Power:測試中,設計者是IvanTheTroll。不局限於FN原廠,只要是基於原本的HP設計並且尺寸相同的滑套就能使用。
Hi-Point C9:主要被稱為Lo-Point或LoPoint,已經發展到了V2.0。因為原槍就很便宜/爛,所以列印底把並沒有使用任何金屬軌道,反正再印還比較輕鬆。
左邊有Supreme字樣的是原本的Hi-Point C9,右邊則是Lo-Point。
在最早Beta測試時的其中一把樣槍,被稱為MidasPoint。(Midas是古希臘傳說中許願得到金手指的國王。溫馨提醒,用槍請不要金手指。)
「Hi-Point是完美的」
Smith & Wesson M&P:測試階段。
Tokarev TT-33:設計者為MrBumpysBigIgloo。
這些是普通的底把。以下開始是手槍底把的一個奇怪分支。
事情都從一個人想要做一把使用手槍滑套的卡賓槍開始。
MrBumpysBigIgloo在設計完上面的正常底把後,延伸了底把後方,加上了兩段皮卡汀尼導軌,可以接上一個列印槍托與一個瞄具。這把很久以前就發布了。
可能是這東西給了IvanTheTroll靈感(如果你還沒注意到的話,這個名字已經出現很多次了,我建議稍微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比較好,因為他是待了很久且很活躍的3D列印槍枝設計者,未來的文章裡他會繼續出現。)。IvanTheTroll想要做一個類似的東西,所以他設計了一把PPK卡賓底把。檔案未發布。
與TT-33卡賓底把不同的是,他並不是直接延伸原本的PPK底把設計(目前似乎也沒有傳統設計的3D列印版),而是在修改擊錘之後使用了AR-15的扳機組設計(IvanTheTroll是第一個發布完全準確AR-15全零件3D建模檔案的人,所以要做卡賓的話他可以直接拿現有的AR-15扳機組,然後將兩者結合在一起)。
IvanTheTroll並沒有滿足於使用.32 ACP的PPK,而是用相同的點子,設計了一個給Browning M1911滑套使用的卡賓底把。與PPK不同,M1911的版本並不需要修改擊錘,因為尺寸剛好相仿,所以直接使用AR-15的擊錘就能運作。
第一版,這時候還只是要確認能運作,所以沒有後面的延伸部分。
第二版,據他自己說算是比較認真一點的設計,但也只是一點點。
第三版,從這一版開始都是些微調整,也是從這版開始完全認真。
第五版。
不確定是哪一版,不過我們應該可以同意,木槍托與木握把讓這把槍看起來更美觀了。
他的友人發的照片,這把「3011」現在應該正在經歷Beta測試,未來會發布。
最後是一把我不知道來源的類似設計,上面是個Taurus PT92的滑套。
3D列印手槍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大概就這樣,未來幾篇會依照不同槍枝分類逐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