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誰是被害者》電視劇 故事內涵與作者(有雷)

作者:蒼魂│2021-06-21 11:40:27│巴幣:0│人氣:159
    平心而論,單純以觀眾的視角來看《誰是被害者》這部電視劇是好看的,因為懸疑氣氛的塑造很好,且有兩次重大反轉,一是死者的身分相互對調,二是死者其實是自殺,因此做為注重娛樂感官的觀眾來說是好看的。然而當我們拿出放大鏡重新審視這部作品時,抱歉缺點是接踵而出,在兩次反轉之後的劇情可以說是一線到底,因為幕後黑手已經用畫面語言告訴我們是誰了,所以之後就是看這個人的手法和動機,然而最後答案揭曉,手法是「洗腦」,動機則是「愛」。光是在推理劇中放入洗腦就已經夠無言了,死者是如何死去的?自殺,那他們怎麼會自殺?因為被洗腦。這不是透過某人對特定對象的異常情感,進而引導去犯罪的精神控制,像是因為一個人愛你你就對他下套,讓他「主動」去殺害你討厭的人,舉個例子就是《唐人街探案》;反觀《誰是被害者》採用的洗腦不僅效果顯著,還能批量化一次洗五、六個人,並把所有實踐部分的問題都推給洗腦,這根本是超能力啊。
    當然如果只有這樣我不會這麼討厭,因為完全可以用「現代人內心不夠堅強」來概括,但這還沒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最後再把這位幕後黑手的動機推給「愛」,我寧可把他塑造成愉悅犯,用作純真的方法諷刺人類,但是這作者偏不,硬要在最後給我扯到「因為是愛」想把這故事捧得更高高在上,拜託放過愛吧,它實在太累了,整天被創作者刻意附加醜陋的元素,並強迫背負許多作家賦予的罪孽,每次作者不知道怎麼圓劇情(尤其是反叛人物)就說這句經典台詞:「因為是愛啊!」保證昇華主題的同時,還能強迫讀者接受,不然你就是看不起愛情的偉大。
    《誰是被害者》我本身是抱著看懸疑推理劇的心態看完的,懸疑有但推理方面不足,不如當作警匪片,不過本部戲劇核心思想是反映社會中的弱勢族群的問題,所以不管是推理還警匪都不是最重要的,那麼關於社會問題方面寫得如何?性別認同、職場欺壓、勞工權益、盜取成果、精神疾病、安樂死……等等,可見它要說得東西非常多,然而就是因為要說的太多,在一集一小時,八集只有八小時的電視劇中放入過多的問題,還要分配給主線查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說好,所以只能將死者塑造成純粹的受害者,因此我們看到諸位被害者是多麼無力、可憐、可悲;壓榨、剝削、瞧不起他們的上層老闆是多麼的可惡。而且作者也不去深究背後的原因,因為已經將兩者徹底區分開,以至於這兩種立場是極端對立且固定,加害者就是惡,不需要說背後有沒有苦衷,誰在乎呢?當作者在你身上貼了「壞人」的標籤之時你就注定會遭到觀眾撻伐。
    反之,所謂的「被害者」就是作者為了連接到現實社會議題的引子,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許多作品都會有某種程度上的隱射,但就在能不能「說好」這方面有差距,如同前面所說此劇包含許多的問題,加上本身篇幅所限,導致整部電視劇結束除了得了亞斯伯格症的男主有明顯的轉變之外,其他的則是治標不治本,所謂的社會議題絕不是今天做壞事被公開、受到法律制裁那麼簡單就能解決的,我不奢求你能給出解決方案,但你至少深入寫出雙方矛盾與衝突的前因後果,作者則說:「不,這樣篇幅不夠寫其他議題,我的作品可是要寫社會中『諸多』弱勢族群呢。」然後寫了第一位多可憐就換下一個受害者,為了讓更令人同情,把接下來的受害者寫得更加可憐,甚麼「身理性別男,心裡認同女」、「殘疾人」、「更生人」通通跑出來,就像是在向你大聲說:「看他們多可憐啊!還不快同情他們。」
    回到有說好的故事方面,為什麼唯獨男主的亞斯伯格症能讓人感覺有明顯的改變與解決?因為這是屬於個人的問題,只要跟著男主的腳步就能了解他的心路歷程,到最後的改變都變得順理成章,同時這也是最好說的故事,往好處想,至少這種格局較小的問題還能把握住。
    對我來說這作品就是經不起推敲,劇中多個設定完全是為了讓自己的故事有「探討許多社會弱勢族群」的標籤,大量強加上的事件,問題很多但都不能深入探討,淪為走馬看花。有人會說這是點到為止,但我只能說「點到為止」是因為一部作品的主軸就是作者想講的那個確切目標,所以作者某方面不明說讀者依舊能從其他方面補全他背後想講的內容,而不是讓人感到奇怪,當然還有一種是作者壓根不想深究的,但看這位作者致力於書寫受害者相關的訊息,顯然不會是後者,但他因為整個故事有太多要講,想寫精神疾病和家庭問題又不想放開能「探討社會問題」的諸多事件,進而增加受害者人數,也因此每個事件所能佔的筆墨更加稀少,最後就產生除了患有精神疾病的男主成長進而改變家庭問題以外,其他方面沒有辦法說得更好。
    其實作者大可以放開「探討許多社會弱勢族群」,專注於描寫精神病男主和他女兒之間的家庭變故,但作者就是不放還執意把案發現場寫的驚悚,如果殺人案件真的只是背景,那位何要特地寫出這種兩次反轉的劇情?這說明作者就是想以懸疑推理為推進,帶出死者背後作為弱勢族群的社會問題,這還沒完他還想藉此寫一條關於精神病父親與家庭的調和,最終追本溯源後把所有問題丟給「愛」讓故事顯得崇高且淒涼,你不覺得太貪心了嗎?我承認男主的改變是很好,但關於社會議題你把解決方案全拋給法律是否就顯得不夠全面?其他故事會最終選擇法律是因為經過整部故是下來沒有更好的選擇或沒辦法選擇,因為作者是透過一整部故事深入講了一種選擇。而《誰是被害者》則是壓根不深究,只寫受害者的不幸引起觀眾同情,最後依靠法律匆匆了結。作者舉著「弱勢族群」這大旗就能吸引更多人觀看,作為現代社會的財富密碼把它搞得跟政治正確一樣。
    我不喜歡這種瘋狂蹭的作法,所以覺得這作品不美。

看更多投稿作品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18479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khjhs101392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進擊的巨人》最終話 觀... 後一篇:《剃鬚》一作的問題與作者...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robert286 ლ(´•д• ̀ლ
ლ(´•д• ̀ლ看更多我要大聲說4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