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7 GP

『The News Lens』緬甸政變百天後?『社論推』

作者:赤紅時夜│2021-05-29 20:57:57│巴幣:1,156│人氣:223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緬甸政變一百天後,抗爭還在持續嗎?
|國際大風吹|



歷經軍政府3個月的強力鎮壓,緬甸各地依然出現抗爭活動。
同時,遭架空的前國會議員和邊疆少數民族,也開始結盟。




  緬甸著名歷史學者Thant Myint-U在最新著作《緬甸隱蔽的歷史:種族,資本主義和21世紀民主的危機》一書中就指出,與其稱翁山蘇姬是民主人士,不如說她是緬族民族主義者,更引述她從政以前,曾經在1980年代的一篇文章裡面寫過「印度人和華人扼住了緬甸的經濟,從根本上打擊了緬族的男子氣概和種族純潔。」

  當然,吾人不該透過非議翁山蘇姬來合理化軍事政變,事實正好相反。她到底是個民選領袖,以軍事手段推翻她令人髮指,應予嚴厲譴責。
  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清翁山蘇姬和全民盟在過去五年的失誤,如何讓原本支持她的少數族群一再失望,甚至遭受迫害。




  鎮壓部隊喪心病狂的殺戮手法,於是再一次地引爆了曼德勒人的怒火。但由於前一日的屠殺慘況真的過於慘烈,如同昂梅達贊區事件一樣的「縱火掃射事件」,又在周末不斷上演。
  因此除了部分城鎮憤怒地包圍警察局要求交代,更多地社區則忙於收拾火場、甚至舉家逃難。

  但諷刺的是,緬甸軍警在曼德勒等地的「放火殺戮」,實際上就是過往常見於若開邦、針對羅興亞人「種族清洗」的焦土戰術」。
  沒想到幾年之間,軍方殘酷屠殺的血腥之矛,竟從昔日被稱為「外來異族」的羅興亞人,全面性而無差別地施用在了「緬甸自己人」身上。

  或許,從這次抗議政變的運動中,我們可以學到的是:認識問題的本質,在要求翁山蘇姬和全民盟對抗軍方的同時,亦要認真看待所有民眾——包括所有緬甸少數族群——的民主訴求,不要一再操弄大緬族民族主義,而民眾也不該繼續支持以武力解決少數民族問題,或許這樣的全民起義會更有意義。




  緬甸政變持續至今,軍、民之間的衝突已經走進白熱化的階段。無論是民間的「公民不合作運動」、代表一群被撤銷議席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國會議員團體的「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CRPH)平行政府、還是大開殺戒的緬甸軍隊及警察,都無意作出任何形式的讓步。

  隨著CRPH承諾保障國民的「自衛」權利,反對派與軍政府「國家領導委員會」(國領委,SAC)相繼爭取不同民族地方武裝團體(民地武)的支持,雙方各自施展渾身解數發揮外交影響力杯葛對方陣營等,上述一切意味著緬甸軍民之間徹底破裂——在可見的未來,雙方的傷亡數字只會不斷增長,緬甸風波不會就這樣平息。

  緬甸身為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的成員國之一,東協在這場緬甸政變的角色備受國際社會關注。不論是中國、美國、俄羅斯以及歐盟,他們都先後揚言支持透過東協化解危機。
  不管這些強國或區域組織有否公開譴責緬甸政變、有否針對軍隊領袖進行經濟制裁,他們都異口同聲認同東協在事件中的「區域責任」,實為難得可見的共識。

  不過,責任歸責任,能力歸能力。過去有不少論者懷疑東協在處理區域事務上,總因為「不干預內政」(principle of non-interference)原則綁手綁腳,永遠無辦法阻止成員國的「內政」問題。
  也有說法質疑,東協成員國的政體開放程度不一,越南、汶萊、柬埔寨、寮國打壓公民的政治權利,就算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都偶有發生人權爭議。

  所謂「五十步笑百步」,東協國家自然避免高舉「人權」、「民主」旗號為自由主義者搖旗吶喊,不然日後批評者亦可借此反咬威權政體一口。
  東協強調「共識」與「協商」機制共同管理區域事務,要通過捍衛緬甸民主機制的方案,難上加難。




  從過去多次交流的經驗裡,Rio從這些軍官士兵們的談話中了解到他們的政治立場,也提供了另一角度解釋軍方為何會視示威者為「罪犯」。

  Rio表示:大部分的軍人對緬甸的政治和宗教議題理解相當狹隘,這些理解皆源自於反翁山蘇姬(ASSK)、反全民盟以及佛教民族主義的基礎之上。
  對這些士兵而言,他們認為翁山蘇姬並非真正的民選領袖,而是一位效忠於外國、和外國人結婚,且效力於穆斯林和羅興亞族的人選。而由軍方支持的聯盟團結與發展黨(USDP)及相關單位,過去也持續在宣傳散播類似的想法和仇恨言論。

  長年宣傳的效果之下,軍方將所有示威者都視為翁山蘇姬——一個效忠於外國人的領袖——的支持者,他們更難以理解示威者呼籲釋放翁山蘇姬的訴求。

  Rio悲觀預言,這些士兵對當前局勢、示威者的錯誤理解,只會繼續加深與人民和示威者的分歧,殘忍的血腥鎮壓也只會隨之加劇。




  當然,回顧過去20年,對東協國家造成最大困擾的非緬甸莫屬。事實上,東協並非不曾對過往的軍政府施加壓力。

  2006年,東協因為緬甸軍方三番四次侵害人權,包括持續軟禁翁山蘇姬而面對國際批評,遂要求當時擔任東協主席國的緬甸勿主持任何高峰會議。東協激烈的行動儘管罕見,卻無阻緬甸軍方無情鎮壓於隔年9月發生的《番紅花革命》。

  2015年,無國籍羅興亞人從若開邦北部遭緬甸軍方迫害驅趕,形成舉世矚目的羅興亞難民潮。數以萬計的羅興亞難民往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逃亡,為三國造成極大社會,政治和經濟壓力。

  2016年12月,已經是國務資政的翁山蘇姬在國際壓力下,和東協外長舉行了相關會談。但東協的這些舉措同樣無法改變緬甸軍方的強硬態度。

  2017年8月,軍方以「掃蕩羅興亞人救世軍」為名,再度於若開邦北部發動大規模驅趕行動,當時被迫往孟加拉逃亡的羅興亞人高達80萬人。而東協所能發揮的壓力也僅止於此,畢竟各國所擔心的是過度施壓或導致緬甸更傾向於靠攏俄羅斯和中國,不利於區域整合;過份干預也意味著緬甸政體脆弱,這是該國軍方絕對不容許產生的國際印象。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1627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The News Lens|緬甸政變|國際大風吹|民族主義者|羅興亞清洗|緬甸內戰化|死忠士兵|和平方案

留言共 1 篇留言

商筱靈
反政變人士各自投靠地方武裝組織,或者加入那些民族獨立部隊,可能會再度進入大規模內戰時期,最後的情況,不太可能只是反政變這麼簡單,畢竟那些武裝組織,本身就有自己的獨立訴求

05-29 21:50

赤紅時夜
1950年代:名存實亡的少數族群「高度自治」

  現代的緬甸其實是英國殖民下的產物。這個國家的行政劃分如今為七個區和七個邦,區是以緬族為主的地區,邦則以當地的主要民族命名,即:若開邦(Rakhine State),孟邦(Mon State),克倫邦(Karen State),客耶邦(Kayah State),撣邦(Shan State),克欽邦(Kachin State)和欽邦(Chin State);外加首都奈比多為聯邦直轄區,以及六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即果敢(Kokang),佤(Wa),那加(Naga),巴歐(Pa-O),巴隆(Pa Laung)和大努(Danu)。

  但所謂的七個民族邦是很籠統的劃分,因為其境內還有很多不同的族群。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欽族,其之下還有大約50個族群;而克欽邦以景頗族佔多數,而栗僳族也是主要族群。這些族群都是緬甸1982年《公民法》下所認可的135個民族,但之中還有很多不被認可的族群,包括羅興亞人,華裔和印度裔等。

  殖民時代,英國把不屬於緬甸各個王朝的其他民族地區一併納入同一個版圖,例如撣邦和克欽邦等,以便於管理。

  1947年,革命領袖翁山(即翁山蘇姬的父親)和非緬族領袖在撣邦的彬龍達致「彬龍協議」——在聯邦框架之內,各少數族群邦享有高度自治的形式,共同獨立建國。而要求更大自治權的克倫邦當時拒絕參與,其領袖旋即成立克倫民族防衛組織 ,與仰光展開武裝鬥爭。

  「彬龍協議」簽署後不久,翁山就被盟友暗殺。

  獨立以後,以緬族為主的執政菁英卻不尊重彬龍協議的精神,並未照顧非緬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忽視其自治權利。

  例如, 1950年代,被中國共產黨逐出中國的國民黨殘餘勢力退守撣邦,緬甸政府以掃蕩外國武裝勢力為由駐軍撣邦,軍人卻對當地民眾幹下暴行;此外,當時的首任總理吳努為了爭取緬族支持,公然鼓吹將佛教列為國教等。

  這些事件都是導致撣邦和其他邦產生離心,進而發展出武裝組織與抗爭的原因。1962年,尼溫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吳努政府,緬甸自此進入長達半個世紀的軍事獨裁,彬龍協議名存實亡。
05-29 22:04
赤紅時夜
  關於緬甸的少數民族武裝起義,至今紀錄最詳盡的兩本書分別是獨立研究員Martin Smith的《緬甸:叛亂與族群政治》(Burma: Insurgency and the Politics of Ethnicity),以及資深記者Bertil Lintner的《緬甸起義:1948年以來的鴉片和叛亂》(Burma in Revolt: Opium and Insurgency since 1948)。兩位作者所蒐集的數據顯示緬甸自獨立以來,至少出現了約80個武裝組織。

  時至今日,當中不少武裝組織已經冬眠甚至分裂瓦解,例如緬甸共產黨的東北區副司令彭家聲就於1989年叛黨,自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yanmar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一支以果敢華裔為主的叛軍),直接導致緬共分崩離析。

  但目前仍然活躍並具有一定規模的民族武裝組織至少還有20個,包括抗爭歷史最悠久的克倫民族解放軍、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撣邦南北軍(Shan State Army North/South)、佤邦聯合軍(United Wa State Army)、德昂民族解放軍(Ta'ang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阿拉干軍(Arakan Army)和彭家聲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

  因此,即使緬甸民主轉型,也難以改變軍人從背後操控的事實。因為武裝組織的存在使得大部份的緬族民眾認為即使軍政府軍令人厭惡,卻不得不依賴他們維繫國家領土完整,這也是翁山蘇姬無法忽視緬族強烈民族主義情緒的原因。

05-29 22:04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7喜歡★u74123691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書語】悲傷、憤怒、恐懼... 後一篇:【書語】同理之處與同理之...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robert286 ლ(´•д• ̀ლ
ლ(´•д• ̀ლ看更多我要大聲說7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