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6 GP

深度解析「賽博朋克」的意思:一個關於未來的灰色預言!

作者:夏凰翔│2021-05-26 20:37:40│巴幣:76│人氣:491
由波蘭知名遊戲開發商(CD Projekt Red)開發的遊戲大作《電馭叛客2077 / Cyberpunk 2077》在長時間的預熱後,終於正式發售。 希望藉此機會與大家聊一聊(賽博龐克)又譯電馭龐克。

賽博朋克(Cyberpunk)文化在最近這些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而人們關注賽博朋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被它所描繪的未來世界圖景以及反思人性、科技與資本之間相互關係的精神內核所吸引。

賽博朋克科幻文化充滿對人類未來發展圖像的憂慮。 因為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無法知道未來到底會發生什麼,所以,在面對當今世界的科技壟斷資本越來越能在潤物細無聲中控制我們每一個人的現象時,那種洛夫克拉夫 特式的、出於人類本能的對於未知的恐懼,才讓賽博朋克式的憂慮成為極具特色的文化現象。 只不過,這種洛夫克拉夫特式的對未知的恐懼從不可名狀的宇宙邪神,變成了失控的資本、科技巨獸。

一、賽博(Cyber)與龐克(Punk),兩個字的合併所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

賽博龐克到底意味著什麼? 它的內核向我們發出了怎樣的灰色預言?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賽博龐克的定義與其名字的由來。 維基百科對「賽博龐克」這個詞條給出如下的解釋:

【Cyberpunk)是「控制論」(Cybernetics)與「龐克」(Punk)的結合詞,以資訊科技為主體的科幻故事之分支。 故事背景大都建立於「低端生活與高等科技的結合」(combination of low-life and high tech),通常擁有先進的科技,再與一定程度崩潰的社會結構做對比;劇情框架通常關於社會秩序受到 某財團或秘密組織的高度控制,而角色利用其中的漏洞做出了某種突破。 】

從中我們可以找到幾個關鍵點:「控制論」與「龐克」;「資訊科技」;「高科技與低生活」。

我們暫且不管其他的詞語,先來看重點:「控制論」與「龐克」。 啥? 控制論是什麼? 朋克又是什麼?

(一)賽博的由來:控制論(Cybernetics)與賽博格(Cyborg)

1、控制論(Cybernetics)

1948年,美國應用數學家、電子工程專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出版了著作《控制論:或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 這本書可以說是控制論的奠基之作,而諾伯特·維納也成為這門學科的開山始祖。

維納是一位比較傳奇的應用數學家,在早年,他的父親對他進行了嚴格而規範的教育。 而他本身也天賦異禀:1906年,12歲的維納高中畢業,進入名校塔夫茨大學學習數學,15歲便拿到了學士學位,同年,他又進入了哈佛大學學習,而在一年 後,他又轉到了康奈爾大學攻讀哲學,並在1912年拿到了數理邏輯博士學位。 之後,曾師從羅素、希爾伯特等著名數學家學習。 二戰時,他曾鑽研過彈道學、研究過槍砲控制,並對通訊理論與回饋產生了興趣,而正是這樣的興趣,促成了《控制論》一書以及控制論作為一門學科的誕生。 維納正式以「Cybernetics」一詞提出了控制論的概念。


                                                (圖:諾伯特·維納年輕時的照片)

以下我們來摘取一段維基上的介紹,來了解控制論這門學科是幹嘛的:

【①諾伯特‧維納在1948年將控制論定義為:動物與機器中的控制與通訊的科學研究。 換句話說,這是關於人、動物和機器如何相互控制和溝通的科學研究。
②控制論這門學科將生物的有目的的行為類比進機器的運作,闡明了控制論的基本思想。 本書內容則涵蓋了自動控制、傳播學、電子技術、無線電通訊、神經生理學、心理學、醫學、數理邏輯、電腦科技和統計力學等多種學科,進一步闡述了關於控制論想法的思考,是二戰 後美國跨領域研究的早期代表。
③控制論與系統理論和資訊理論一起在學術界曾被稱為“老三論”,是現代資訊科技的理論基礎。 】

而在1962年,美國自動控制領域的專家唐納德·N·邁克爾也創造了一個新的詞彙:Cybernation(電腦化,自動控制)。 於是,Cyber這個字本身也開始與電腦科技產生了連結。

綜上所述,基於控制論所探討的內容,科學家與工程專家或許會設想一種將人類與機械相互融合──也就是以高科技機械來改造人體的未來。 你看,正說著呢,這種極富科幻性的想法說來就來--那就是基於控制論所提出的賽博格(Cyborg)。

2、賽博格(Cyborg)

(1)愛倫坡與《被用光的人》

1839年,由美國著名作家愛倫坡創作的短篇小說《被用光的人》出版。 故事中的敘述者「我」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名譽準將約翰史密斯。 史密斯準將是一位外表英俊、氣質和談吐非常優雅並且頗有學識的先生,非常受其他上層社會人士的歡迎,敘述者本人也著迷於史密斯的外貌與氣質。


                                                     (圖:美國著名作家愛倫坡)

但「我」在隨後的幾次社交活動中發現,只要自己一提到史密斯,其他人都會突然轉移話題。 而每當「我」打聽準將是個怎樣的人時,提問也總會在「偶然」間被打斷。

就這樣,「我」實在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終於決定要去準將家登門拜訪。 但戲劇又荒誕的一幕出現了:準將的真身其實是一副殘破不堪的肉體。

原來,準將的身體在與印第安人的戰鬥中受到了極大的損傷,但在高科技的機械義肢與機械器官的改造下,身體比原來變得更加英武了。 準將對他那經過機械改造的「完美」身體十分滿意,還自願在社交場合為那些科技公司推銷這些高科技商品,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這些產品的優點。 而那些社會名流們對準將所說的話也十分感興趣,也同樣沉迷於高科技改造所帶來的改變。

在這個短篇故事中,人的獨立性被高科技的機械所消解,社交名流們痴迷的不是史密斯準將的人格,而是癡迷於那高科技改造後的完美身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高科技 產品拜物教”氛圍。 而這種現像也正如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吳蘭香在《機械發明時代的身體政治-短篇故事<被用光的人>的文化解讀》一文中所描述的:

【①在史密斯將軍身上,科技產品所代表的「物」壓過了真實的肉體的「人」。 在「物」與「人」的衝撞中,個體的主體性退至後台,甚至被抹除。     
②史密斯的身體之所以能夠光鮮照人,接近完美,是因為他在與印第安人的戰鬥中失去了大部分肉體,他是個“被用光的人”,所以,科技產品才得以集中在他身上 ,造就了他的外表,使他成了一個生活在「奇妙的發明時代」裡的「奇妙的人」。     
③史密斯將軍所處的社交圈對科技力量的認可顯然超過了對「獨立的、自主的個體」的認可。 而故事中的敘述者站在了主流社會的對立面。 他更感興趣的是史密斯將軍這個鮮活的個體。 】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提煉出一些主題:

①高科技環境下的機械義肢與機械器官改造;
②極端的技術至上主義與「高科技產品拜物教」;
③被高科技機械大規模改造後的人,到底該如何界定其存在?
④科學技術對人體的入侵。

對了,差點忘了說,在故事的最後——  

【面對史密斯的熱情推介,敘述者無言以答,他「以最禮貌的方式感謝了他的好意,便立刻離開了」。 故事到這裡「達到一個恰如其分的諷刺性高潮:一直以來,讓他著迷的不是英雄本人,而是他那些製作精美的替代假體」。 】

沒錯,這就是愛倫坡在近200年前創作的故事。 毫無疑問,偉大的作家,是具有很強的歷史穿透力、敏銳的社會洞察力與相當水準的歷史前瞻力的。 可以看到,在19世紀工業革命快速發展、各種科學發現與新技術的應用出現井噴式增長的背景下,面對整個歐美社會對於新技術的崇拜與狂歡,以愛倫坡為代表的 有些作家、學者卻已經在這種狂熱的氛圍中以敏銳的思考嗅到了某種危機──那就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能不能真的為未來的人類世界帶去光明與希望?

同樣在19世紀,歐美經過了18世紀啟蒙運動的洗禮,科學與理性已經登上了歷史舞台,曾經廣泛信奉的宗教,不斷被新的科學發現與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發展所衝擊,被嶄新的 社會形態所孕育出的各種新式哲學思潮所解構。

陳舊的、不利於生產力發展的宗教權威崩塌了。 而就在此時,科學與技術的快速發展讓物質有了極大的豐富。 而資本主義條件下的金錢至上,恰好能讓人們用金錢來獲取新科技所創造的新奇而又豐富的物質商品。 盲目樂觀的科技至上主義與商品拜物教、金錢至上主義相輔相成,代替了舊有的宗教信仰,愛倫·坡筆下的那些“高科技產品拜物教”信仰者們便在那個時代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了。 而隨著19世紀歐美社會所瀰漫的這股狂熱風氣,愛倫坡在《被用光的人》中所表達的擔憂也就合情合理了。

而愛倫坡筆下的高科技機械義肢、機械器官與人類身體的結合,在100多年後的20世紀60年代又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了。

(2)賽博格(Cyborg)的出現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愛倫坡在小說中描述了一位被高科技機械義肢與機械器官所改造的人。

100多年後的1960年,在太空探索與太空競賽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的背景下,兩位美國科學家:曼菲德·克萊恩斯、內森·克萊恩一起提出,在未來,人類或許可以利用高 科技機械來強化身體,從而更好地適應外太空的惡劣環境,他們以賽博格(Cyborg)來對此進行命名。


                           (圖:一位賽博格的形象:由高科技機械改造的人類身體。)

「Cyborg」這個字是「Cybernetic Organism」的結合。 其中,「Cybernetic」就是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的「控制論」;而「Organism」就是指「生物體,有機體」。 將這兩個單字混合而成的“Cyborg”,就是指混合著高科技電子機械與有機體的生物。 重慶大學的餘澤梅副教授在其專著《賽博龐克科幻文化研究》中寫道:

【他們將「控制論的」與「有機體」放在一起,於1960年發明了」賽博格「一詞,強調一種鋼鐵與肉體相結合的產物,一種集兩種對立矛盾於一身的 統一體。 在最初的構想中,兩位科學家的初衷是希望「賽博格」透過輔助機械以增強人類的生存能力,適應外太空環境的要求,而且是一種能夠進行「自我調節的」人機系統, 而不是為人在外太空建造合適的環境。 因此,「賽博格」在一開始就擁有自己最明確的特性:整合有機的和人工的系統於一身的物體。 】

由此可見,控制論為賽博格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 兩位美國科學家在此基礎上設想了透過控制論的跨學科研究來實現高科技機械與人類身體融合的未來圖像。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控制論並不是一門乾巴巴的學科,而是要綜合電腦科學、神經生理學、資訊通訊技術、醫學、生物學、人工智慧等諸多學科門類來進行複雜的跨學科 研究。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科學研究和設想,一些科幻作家開始思考:人類的本質是什麼? 人與機器是何種關係? 繼而衍生出對科技倫理以及更多對人類自我認識的深度思考。

而許多相關的科幻作品也對此進行了探討。 例如木城雪戶的《銃夢》及其改編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再如士郎正宗的《攻殼機動隊》及其改編動畫與電影。 無論是《銃夢》中的凱莉,或是《攻殼機動隊》中草薙素子,她們與作品中的許多人,都是非常典型的、經過高科技機械改造的賽博格。 這就回到我們上面所提到的思考了──他們到底是人類,還是機器人? 如果除了人類原本的大腦與脊椎之外,身體的其餘部分全是高科技的機械,那麼,這到底人,還是機器人?

(註:英文版的《銃夢》改名為《Battle Angel Alita》,主角的名字從「凱莉」Gally改為了「艾莉塔」Alita)


                                     (圖:《艾莉塔:戰鬥天使》中的主角艾莉塔)

這裡面涉及的對人類的自我認知、科技倫理以及何為人類的定義的哲思,其實也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因為,在現今的主要大國,尤其是美國,一直在做高科技機械外骨骼的研究,它能大大拓展士兵的力量,挖掘單兵作戰潛力。 隨著這類技術的快速發展,那麼在不遠的未來,與人類身體融合的機械義肢與機械器官會不會真的成為現實呢? 當然,讓融入肉體的機械義肢與器官持續運作肯定需要能量,一般而言就是電能,就目前而言,能支持其運作的儲能技術還未出現。 但是,如果人類能攻克這些技術性的難題,讓一切成為現實,那麼上述作品中所探討的關於科技倫理、人類的自我認知以及何為人類的定義問題就頗具現實意義了。


                                                 圖:美軍的單兵穿戴式機械外骨骼

3.本節總結

在「賽博(Cyber)的由來」這一節中,我們討論了其來源:控制論(Cybernetics)與賽博格(Cyborg)。 整體而言,就是在以控制論所進行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綜合神經生理學、人工智慧、醫學、電腦科學等多學科的聯合研究,提出以高科技機械義肢或機械器官與人類身體融合 ,從而強化人類的身體。 在許多科幻作品中,就以賽博格改造人為切入點,對人類的存在本質與科技發展的關係做了相當程度的思考與探討。

說完賽博(Cyber),下面我們來談談龐克(Punk)。

(二)龐克(Punk)的由來

1.動盪與不安的六、七十年代:龐克音樂與龐克文化的出現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個充滿動盪與不確定的時代。

那時,美蘇冷戰還在不斷加劇。 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讓全世界在核戰的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那時候的許多普通美國家庭都在後院建了小型地下核避難所,而許多歐洲民眾也在美蘇兩大國的核對抗中瑟瑟發抖,因為核戰一旦爆發,歐洲很可能會是美蘇兩國 互丟核彈的重災區;


                        (圖:1962年,甘迺迪總統就古巴飛彈危機發表全美電視演說)

那時,越戰爆發了。 這場曠日持久的非正義侵略戰爭,在造成無數慘劇發生的同時,也讓美國付出了陣亡5.8萬名士兵的慘重代價。 而隨著大眾傳媒的不斷發展,許多關於越戰的殘酷戰爭場面透過電視螢幕呈現在了歐美民眾的眼前,就如同親歷過戰爭那樣,那些慘烈的戰場畫面成為了許多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而在戰爭期間,許多歐美年輕人也進行了長期的大規模抗爭,唾罵著發動戰爭的美國政府;


                          (圖:1973年,美國海軍F-4B戰鬥機與A-7C攻擊機轟炸越南)

那時,歐美國家在二戰後所經歷的20餘年的繁榮戛然而止。 事實上,在1960年代末期,歐美通膨與經濟成長放緩的現象就已經開始慢慢顯現。 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開始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同時宣布削減石油產量。 由此,西方國家油價大漲,並導致了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加劇、經濟衰退的惡果。

1974年,嚴重的經濟衰退與通貨膨脹同時出現,西方不少工業國的通膨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上升——在1975年,英國甚至有過27%的通膨率,而美國物價則在10 年之內翻了整整一番,許多西方國家的生產力陷入衰退,出現大面積的企業破產與大規模的民眾失業潮。 總而言之,資本主義週期性的經濟危機再一次讓西方民眾遭了殃。

這就是充滿著混亂與動盪的六、七十年代。 高速發展的科技、阿波羅登月的壯舉並沒有掩蓋住這個時代的黑暗。

以英國為例,美蘇冷戰所帶來的核戰陰雲、冷戰背景下喪盡人性的越戰等局部熱戰所帶來的對美好世界願景的崩塌,衝擊著許多英國年輕人的世界觀;而經濟 的衰退、通膨的居高不下、失業潮的湧現,也給民眾帶去了巨大的生存壓力。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許多年輕人看不到未來與希望,對造成這一切的西方社會與體制很是不滿,他們想反抗這個充滿黑暗、戰亂與不公的世界,想吶喊出自己的不滿, 他們對西方社會的看法如此消極,但卻不願就這樣低下頭顱、默默忍受,而一些同樣懷有這種想法的搞音樂的年輕人,便想透過音樂去宣洩自己的不滿與憤怒,去反抗 他們所認為的黑暗的社會,於是,龐克音樂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圖:英國著名龐克音樂樂團:性手槍樂團 Sex Pistols)

對傳統、僵化、停滯、不公義的社會的反叛與嘲諷,對壓迫與黑暗的反抗,對個性解放的追求,也成為龐克音樂的特徵。 但是,「龐克」這個名字,卻不是這些年輕人給自己的音樂起的。 在最開始的時候,這些年輕人被他們的音樂同行嘲諷為「Punk」。

Punk這個字在16與17世紀時有「性工作者」的意思,是非常明顯的辱罵與貶低。 後來,隨著詞義的演變,漸漸有了「廢物」、「劣等的」、「極差的」、「沒有價值的」這些意思,反正一直就不是什麼好詞。 所以,在最開始,這些年輕人在聽到有人嘲笑他們是Punk時,非常不快樂。 但這些年輕人畢竟就是代表反叛、代表與眾不同,他們在後來也自嘲一般地接受了「Punk」這個稱呼。 由此,「龐克音樂」這個命名才算固定了下來。

同時,Punk這個詞本身也因為龐克音樂而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在特定的文化形式下,它不再是一個罵人的詞彙了。 不過,仍要注意,這個詞在現在依然不能隨便亂用。

我們再把目光轉到當時搞龐克音樂的年輕人:或許,外表癲狂不羈的他們,以主流與傳統社會的眼光來看,是頹廢的、叛逆的、非主流的、不務正業的,但是,就在 這癲狂不羈外表下,卻蘊含著對腐朽僵化的反叛、抗爭與不願對黑暗低頭屈服的積極內核。 而這些正面的特質,也注入了後來的賽博龐克文化中。

2、本節總結

在本節中,透過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局勢的回顧,我們搞清了龐克音樂出現的時代大背景。 在頹廢、叛逆、非主流、不務正業的癲狂不羈的外表下,龐克音樂也有著對腐朽僵化的反叛、抗爭與不願對黑暗低頭屈服的積極內核。

那麼,說到這裡,我們現在是否可以把賽博(Cyber)與朋克(Punk)給正式地合併起來呢? 不,還差一點,但是很快就可以了,現在,距離它們的組合就差一個契機了。 這個契機就是科幻文學的新浪潮運動。

(三)科幻文學與新浪潮運動

1.科幻文學的誕生與發展

當世界進入19世紀後,工業革命不斷發展、自然科學研究不斷深入,人類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決心與能力在科學與理性的基礎上,以工業化的力量不斷向前推進。 科學發現、科技發明與技術的不斷更新,讓一些作家開始以科學與技術的全新視角為基礎,透過一定的合理想像,去描繪未來人類社會的圖像。

1818年,英國作家瑪麗‧雪萊(沒錯,她的丈夫就是著名的英國詩人雪萊)出版了一部小說:《科學怪人》(又譯為「科學怪人」)。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瘋狂的科學家維多·弗蘭肯斯坦想用自己的力量創造一個全新生命體,結果卻被自己造出的這個生命體給反殺的故事,較為深刻地探討了科學與人性 的關係。

總而言之,現代第一部科幻小說誕生了。 (不過,《科學怪人》到底是不是現代第一本科幻小說,學術界還有爭論,本文採用將其當作是第一部的觀點。)


                              (圖: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她是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妻子)

隨後,雖然美國作家愛倫坡也發表過一些科幻小說:像是我們在前文提到的《被用光的人》。 但要說讓科幻文學真正得以大發展的,還是得歸功於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初期的兩位科幻文學巨擘: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英國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 斯。

凡爾納的《八十天環遊地球》與《海底兩萬哩》威爾斯的《世界大戰》,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 而威爾斯於1899年發表的作品《當睡者醒來時》直接開創了科幻文學中的「反烏托邦」先河,他在這篇小說的前言中寫道:「這篇故事所描述的大 都市正是資本主義勝利的惡夢。」威爾斯對於資本主義體制一直持批判態度,他認為:「資本主義必將導致災難」。

在1920世紀初,在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代表的一批震動世界的科學成果的影響下,科幻文學於20~30年代迎來了一次創作高峰期,如維基所描述的那樣:

【這時期的作品強調故事的戲劇性,不像硬科幻強調科學的考證,也不同軟科幻強調啟發性。 它不講冷硬的科學知識,只是把舞台放在太空中,藉由太空中的各星球和地球當作地圖上的地理位置,讓人物穿梭其中來講故事。 由於這種說故事的手法,很像十九世紀流行的歌劇,故名『太空歌劇』(Space Opera)】

所以這個時代的科幻文學又被成為「太空歌劇時代」。

在此之後,《新奇科幻》的主編約翰·坎貝爾以對作者極高的寫作要求,帶領科幻文學進入了“黃金時代”,這期間,以艾薩克·阿西莫夫為代表的一批優秀 科幻作家湧現,科幻文學也變得更有嚴肅性與科學性,俗語來說就是更「硬派」了。 而阿西莫夫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與著名的銀河帝國三部曲更是增加了科幻文學的嚴肅性、科學性以及深度。

2、新浪潮運動

在1950~1960年代,核武的裝備與各類核試驗、美蘇冷戰所帶來的核戰陰雲、以越戰為代表的冷戰大背景下的局部熱戰、科技與工業發展所帶來的負面的 環境污染與生態災難,讓許多歐美國家的人們陷入了一種迷茫與恐懼中,而社會上同時在瀰漫的消費主義與享樂主義也在麻痺著人們的神經,許多人不再對科技秉持樂觀主義 的態度,認為五、六十年代的一系列事件表明,技術發展並不一定會將人們帶進更美好的未來。

同時,舊有的黃金時代科幻創作模式也遇到了瓶頸。 這時候,一些科幻小說家們認為,科幻主題到了該推陳出新的時候了。 於是,在1964年,英國科幻作家、《新世界》雜誌的主編麥可‧穆爾考克發出了聲音:科幻小說需要一場全面的革新運動。 於是,麥可先生大手一揮,科幻文學的新浪潮運動就這樣開始了。


                                               (圖:英國科幻作家麥可‧穆爾考克)

事實上,麥可·穆爾考克深受美國五、六十年代「垮掉一代」反文化運動的影響。 在那場反文化運動中,「垮掉一代」的年輕人們以各種激進的方式去反對美國政府的對外戰爭,去挑戰美國主流文化與社會結構,批判美國社會的虛偽、空洞、陳腐以及物質 至上,希望改變「技術專家治國」所帶來的「去人性化」壓力。 而美國詩人艾倫‧金斯伯格則在其1955年的詩作《嚎叫》中,如此控訴當時的美國社會:

【「機器人公寓!不可征服的郊區!空虛的國庫!盲目的資本!惡魔般的工業!」】

在經典電影《阿甘正傳》中,身為阿甘的青梅竹馬,珍妮與她的朋友們就是「垮掉一代」的典型代表。 正如文章《古典科幻、黃金時期、新浪潮和Cyberpunk,關於歐美科幻你知道多少呢? |<從原力到原爆:科幻小說的全球旅遊>講座紀錄2》所提到的:

【麥可·穆爾考克更喜歡軟科幻,不過度講究科學,希望將科幻作為一種實驗性的文學載體。 新浪潮的科幻在主題上與「垮掉一代」的文化密切相關,如反戰、反核、反體制、自我追尋與放逐、愛與性的開放以及心靈解放等。 新浪潮的科幻對未來是悲觀的,關注科技對生命的衝擊,認為人類將自己引入困境。 】


              (圖:《阿甘正傳》中的珍妮與阿甘。珍妮是美國「垮掉一代」的典型代表)

相較於硬科幻中有硬核的科技知識作為基礎,軟科幻則更傾向於描述科技發展對人類造成的心理與自我認知層面的影響,當然,還有科技發展對社會層面帶來的影響。

由此,從形式上,這場新浪潮運動不再將星際旅行、太空探索等傳統的、較硬核的、帶著科學樂觀主義精神與科學崇拜的宏大主題作為重點,而是將目光投向了 因科技與工業發展而產生改變的人類社會形態以及人類內心。 他們開始以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社會科學建構批判與分析框架,對因科技失控而導致的灰暗的人類未來進行剖析與反思。 同時,他們也融入更多主流的文學的元素,以加強作品的文學性,希望向主流文化靠攏。

毫無疑問,這場運動對於科幻文學的影響是深遠的,因為它是對黃金時代科幻創作傳統的極大的突破與叛逆。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70年代,這場新浪潮運動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這種創作類型有太多的實驗性質,而且在作品中充斥著大量的心理描寫,情節也 支離破碎,其中所蘊含的哲思也較為晦澀,同時,科學技術內容不夠硬派也是一個大問題。

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群對此抱持不滿、期望改變的科幻作家開始行動了。

3.賽博(Cyber)與龐克(Punk),終於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在七十年代,控制論、電腦與資訊科技、生物工程等一批學科得到了新的發展。 站在這些快速發展的科學的基礎上,一群對新浪潮運動抱持不滿、期望改變的科幻作家登上了歷史舞台。 以威廉·吉布森、菲利普·狄克、布魯斯·斯特林、約翰·雪莉、布魯斯·伯特克、帕特·卡蒂甘、魯迪·拉克為代表的這群作家,將目光投射到了上述的科技上。 在他們的努力下,科幻小說又重新回歸到了讀者們所熟悉的高科技、硬科幻的場景之中,同時,他們在創作中既結合進了自身所經歷的歷史,又繼承了新浪潮運動中 關於未來科技失控帶給人類不良後果的憂思。


(圖:美國著名作家菲利普狄克,著有早期賽博龐克科幻名作:《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1983年11月,美國作家布魯斯·貝思克在科幻雜誌《驚奇故事》上發表了一篇短篇小說,名字為《賽博朋克》(Cyberpunk)。 這是「賽博(Cyber)」與「龐克(Punk)」第一次被組合成一個單字。 而有趣的是,發明「賽博龐克(Cyberpunk)」這個組合詞的布魯斯·貝思克其實也沒有想太多。 他曾親自說:「當時我只是想創造出一個既可以代表龐克態度又能代表高科技的詞彙。我之所這麼做,完全是因為自利與對市場導向的考慮,我希望給我的 短篇小說起一個簡潔而且時髦的名字,從而能一下子就吸引到編輯的注意力。」

所以,貝思克將「控制論」(Cybernetics)與「龐克(Punk)」這兩個字組合起來,更多的是一個精彩而奇妙的巧合。 不過,也不得不說,貝思克真是一位非常實誠的伙伴。

                             

                                                   (圖:實誠的布魯斯‧貝思克)

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出版,這部小說以令人驚嘆的前瞻性與想像力,向人們描繪了一個未來社會的圖景:資本不受控制地大規模擴張、巨型跨國公司 在許多地方取代了政府、高度發展的電腦網路系統與人工智慧、機械與人的肉體融合的賽博格。 這部作品被稱為賽博龐克科幻里程碑式的作品,同時獲得了星雲獎、菲利普·K·迪克紀念獎和雨果獎這三大科幻文學獎。

在這部作品中,來自社會底層的主角、能讓人類意識脫離肉體進入虛擬空間的技術、與商品交易一般冷漠的人際關係、被自己創造出的人工智慧所反噬的人類、以及書中開頭的 第一句話:「港口上空的天色猶如空白頻道上滿是雪花點的屏幕」,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儘管科技是那樣發達,但卻意外地充滿了灰暗衰敗氣息的、技術失控的未來。


                                         (圖:威廉·吉布森與他的《神經漫遊者》)

當然,不只是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還有其他一些與他志同道合的作家發表了許多類似主題的科幻小說。 1984年12月30日,科幻作家兼編輯加德納·杜佐伊斯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將威廉·吉布森這一批科幻作家的作品稱為「賽博朋克(Cyberpunk)」, 認為「他們筆下是怪誕的硬派高科技內容」,也就是說,很硬核,但也確實挺怪誕。 畢竟,像《神經漫遊者》所呈現的世界是以往從未有過的。

賽博龐克(Cyberpunk)這個詞從此開始廣泛傳播開來,以威廉·吉布森為代表的那一批作家所開創的科幻故事類型被正式稱呼為賽博朋克(Cyberpunk)。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貝思克在最初發明「賽博朋克」這個詞時,並沒有想太多,那麼,賽博朋克就真的與前文介紹的控制論、賽博格與朋克文化毫 無關係了嗎? 我們再回到貝思克原話的重點:「既可以代表龐克態度,又能代表高科技。」至少,這也是他創造「賽博龐克(Cyberpunk)」這個詞的重要原因。 我們前面說過,賽博龐克個詞的發明,是一個精彩而奇妙的巧合,因為,貝思克在無意間創造的這個詞恰到好處地詮釋了賽博朋克的內涵——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批引領賽博龐克科幻故事風格的作家們,無論是布魯斯·貝思克,還是威廉·吉布斯,大多都是出生於二戰結束後不久的嬰兒潮世代。 他們經歷過美蘇冷戰、核戰陰霾、越戰、航太競賽、電腦科技急速發展、1970年代的經濟危機。

那個充滿科技進步與動盪混亂的時代,使得他們以及當時的許多民眾感到科學發展與技術進步並不一定會給人類帶來幸福,也有可能讓未來的人類社會變得更糟。

可以說,科學技術從來都是中性的,它既可以被用來造福人類,讓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也可以用來製造災難與恐懼。 它是一把雙面刃,全看它的研發者與使用者是什麼目的與態度。 如果人類將科技應該為人類謀幸福的目標異化,那麼科技反過來就會將人奴役。 上面所說的這些擔憂,對威廉·吉布森這群賽博龐克科幻作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其次,在70年代,資本主義本身的擴張也讓人看到資本這頭巨獸的可怕。 巨型財團、跨國企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歐美政治中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金權政治成為了未來令人擔憂的可能。 而隨著私人資本、巨型私人科技與工業企業在科學研究與科技發展上擁有越來越強的能力,一種金權與科技合而為一的統治形式似乎正在揭開它的面具,露出令 人毛骨悚然的面容。

巨型跨國企業以其擁有的財富與科技,支配或乾脆取代了傳統的政府,成為社會的實際控制者,而且它們還能透過發達的資訊科技與電腦網路來掌控社會的方方面面,塑造符合其利益的 商業體系、社會體系與文化體系。 同時,由於資本主義本身的特性,失去了一切制約的資本,只會讓不斷增長的物質財富源源不斷地流進巨型企業高層們的腰包,貧富差距也只會越來越大。 而這些可能性也讓那一批創立賽博龐克科幻的作家們獲得了靈感。

第三,控制論(Cybernetics)作為一門跨領域的科學,其實延伸到了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自動控制、電腦、資訊科技、機器人、人工智慧等都有它的身影,而根據維基的介紹:

【控制論本身也與系統的研究有關,例如自動化系統、物理系統、生物系統、認知系統、以及社會系統等等。 】

注意,已經延伸到了社會系統,而社會系統就包含著政治與經濟體系。 因此,誕生自控制論(Cybernetics)的賽博(Cyber),也成為了未來可能統治人類的資本主義金權巨獸與高科技的代名詞。 而且,這頭科技金權巨獸夠強大,人的個體在其面前是如此渺小。

第四,龐克精神本身蘊含著抗爭與反抗的元素。 如重慶大學餘澤梅副教授在《Cyberpunk科幻文化研究》中所提到的:

【(龐克文化)其本質是對社會壓抑的一種宣洩、對內心憤恨的一種發洩、對黑暗前途的絕望表達和對社會的一種控訴。 】

由此,我們看到,造詞者的無心之舉,卻讓賽博朋克(Cyberpunk)這個詞極為巧妙地詮釋了這種科幻文化所想要傳達的內容與精神內核。

二、賽博龐克,一種對未來科技異化人類的憂思

誕生於20世紀下半葉的賽博龐克絕不是一種淺顯的、速食式的文化。 賽博龐克文化的作品充滿了對科技、人性與資本之間關係的深刻探討。

1.資本主義金權與科技組合體對社會的掌控


(圖:雨夜,各式的霓虹燈,遠處科技感十足的高樓,高科技的汽車,有些凌亂與破敗的街道,是賽博朋克的經典風格)

這是資本主義陷入失控的可悲現實。 科技發達到許多工業品只用機器就能進行生產,但無數的平民卻也因此被拋棄,單純地指責平民們為何不好好學習提升自己是毫無道理的傲慢。 因為,在世界變成這樣之前,知識就已經開始商品化了,科學研究也越來越趨於資本化了,想要學習與獲取更深、更廣闊的知識,想要進行更深的科學研究,沒有良好 的家庭環境或資本的支持是很難實現的。 教育與科學研究,變成了價格不斐的巨大投入,對於本身出身底層的民眾來說,知識與教育資本化、科學研究資本化就是一場他們無力阻止的災難。

而壟斷知識、科技、資本與權力的金權維坦們,則依照自己的需求塑造了一整套商業、社會與文化體系,並控制著這個世界。 在下文中,為了方便敘述,我們將統一把這個統治賽博朋克社會的巨獸叫做“科技金權利維坦。”

2、失控卻又無所不在的科技、科技對人的控制與異化、賽博格的出現對於傳統人類自我認知與人性的挑戰

在《神經漫遊者》中,女性角色莫莉可以為了賺更多的錢,將自己的身體在夜晚與意識脫離,成為提供特殊服務的工具;主角凱斯認為只需要與賽博網路空間連結 的大腦與神經系統就好,肉體反而是自己沉重的負擔,因為他無法透過自己在現實中的肉體來勞動並養活自己,他是有網絡技術才華的黑客,只有大腦與神經系統才對他的 工作有價值。

於是,每個人都成為了商品,都可以明碼標價在市場上出售自己以獲取金錢。 人們不再關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值得追求的真理與正義,取而代之的是:「這有什麼用嗎?」的實用主義。 而能讓意識脫離肉體在虛擬空間自由穿行,能透過各種高科技機械義肢與機械器官讓自己脫離肉體的衰老——當這種極端的商品拜物教與極端的技術崇拜達到巔峰的時候,人類人性 中那些曾經的道德與美好的一面,是否會讓位於一種極致的、沒有絲毫感情的狀態呢? 而這,是否又類似經典動畫《魔法少女小圓》中的那冷血的、沒有感情的外星種族丘比呢?


            (圖:「和我簽訂契約,成為魔法少女吧!/人◕ ‿‿ ◕人\」「不簽,滾!」)

科技的發展讓賽博格變成了現實。 賽博格的出現模糊了人與機器人的界限,各種高科技義肢的安裝,各種晶片的植入,使得賽博格成為集合了高科技機械、人工智慧與有機肉體的混合存在。 《攻殼機動隊》中,只有大腦與脊椎還是人類器官的草薙素子,到底算不算人類呢? 正如2017年的真人電影版《攻殼機動隊》中,坂華機械的工作人員與非洲官員的這段對話所講的:

【“ 世界上73%的人都跟上了義體化時代的步伐。你們真的甘心落後嗎?”     
「我的人民擁抱義體化時代,我也一樣。但沒有人真正理解它會給人的個性、認同和靈魂帶來怎樣的風險和混亂。」】


                                           (圖:史嘉蕾喬韓森飾演的草薙素子)

身為一個“賽博格”,到底該如何進行自我認知呢? 到底該如何看待自己呢? 科技對人類身體與思維的入侵成為了賽博龐克世界中極為廣泛的現象。 而賽博龐克作家布魯斯史特林也曾這樣說:     

【(技術是)無所不在,完全與人親密接觸的。 不在我們之外,而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皮膚之下,在我們的大腦之中。 】

無所不在的科技、無所不在的人工智慧與人類融合在了一起,如此的科技,人類還能控制嗎? 或者說,這樣的科技本身,是否已經成為了與人類有某種共生關係的存在? 在《神經漫遊者》中,人工智慧「冬寂」覺醒了,它希望獲得自我成長,並渴望著與另一個人工智慧「神經漫遊者」融合,從而獲得自由意志。 覺醒的人工智慧「冬寂」沒有人的軀體,一絲都沒有,但它卻希望得到屬於人的自由意志,最終,它也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解放與覺醒。 那麼,這樣的它,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呢?

又想到了2017年的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的複製人K與他全息投影的虛擬妻子Joi。 當Joi的全息投影裝置被反派踩碎的時候,她那句對K沒來得及說完的「我愛你」與K在此時絕望的眼神,一定會觸動著每一位熱愛這部電影的觀眾 的心。 Joi和K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類,但他們卻比現實中的人類更像人類。


(圖:在雨中的K和Joi,他們二人的人性光輝與令人動容的故事,使得他們雖然不是人類,卻比人類更像人類。)

所以,當新的技術、新的機器、新的人工智慧可以與人類進行無縫連結一般地互動、融合時,人類是人還是機器呢? 抑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全新存在? 人與機器的二元對立消失了,科技也被烙進並融合在了人類的身體之中,觸到了人何以為人的那條紅線。

3.高科技、低生活與邊緣人朋克式的叛逆

某知名大學教授在《Cyberpunk科幻文化研究》一書中寫道:     

【賽博龐克小說描繪的社會是資本主義失控之後的現實,社會成為一堆廢墟,環境被破壞,科技極大地影響著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 這反映的是巨型公司在1980年代雷根保守集團政策影響下快速發展的事實:資本失去倫理約束力,喪失道德感。 適者生存,而一大群底層人物為生存而掙扎在這個險惡兇殘的都市裡。 】

連結這段敘述,讓我們把目光回到現實,2020年的美國,似乎就是在上演著這種賽博朋克般的魔幻現實:大規模的城市騷亂、民眾的大規模失業與頂級富豪們收入的 不斷增加、底特律與芝加哥和巴爾的摩等大城市的底層生存狀態與暴力事件——美國高度發達的高科技、巨大的財富總量與它在發達國家中最嚴重的貧富分化、最差的社會治安 形成鮮明對比——這一切似乎就是對未來賽博龐克社會秩序與狀態的預覽。

不過,與現今底層民眾幾乎無緣接觸各類高科技不同,賽博龐克的世界中,高度發展的電腦科技、網路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科技、人類腦神經與網路世界連結的科技、與人類身體 實現高度融合的機械義體技術、晶片植入技術,已經如同當今的智慧型手機一樣普遍了。 雖然這樣的高技術無所不在,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但由於前文提到的許多原因,底層民眾的貧窮與低生活狀態依舊沒有改變,這就是賽博朋克中的高科技、低生活特徵。

而在賽博龐克作品中,也常會把視角集中到那些底層的小人物或邊緣人物。 在賽博龐克的世界中,絕大多數社會資源都被科技金權維坦所控制,基本的社會體制、商業體制與社會秩序也由他們所製定,整體社會氛圍瀰漫的那種壓抑感,哪怕 是以高科技與霓虹燈裝飾都遮掩不住。

在這種狀態下,底層的人們必須為了生存而用盡各種辦法,同時,由於高科技讓科技金權維坦們掌握了前所未有的控制能力,人們也不得不去忍受、去適應這種 壓抑與灰暗的社會氛圍。 霧濛濛的下雨天或夜色中的下雨天,與到處閃爍的霓虹燈、巨大的全息投影廣告、科技感十足的摩天大樓以及狹窄街道上行色匆匆、面無表情的冷漠個體,正是對這種社會 狀態最生動的視覺層面的描繪。

而這樣無可奈何的、灰暗的壓抑雖然讓人們不得不去適應,但是,畢竟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發端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平民青年們的“朋克”文化就有一種天然的反抗 與叛逆的精神內核。

但是,龐克文化中的反抗與叛逆並非尋求要推翻或建立什麼。 《Cyberpunk科幻文化研究》這樣寫道:

【他們同樣不滿現實,意在反抗,但是無意推翻或建立什麼,只是極力嘲諷統治者和統治制度,極盡所能彰顯個體的獨立。 】

又寫道:  

【在賽博龐克中,龐克精神不是(電腦)科技領域的英雄史詩,而是平民的、個人主義的、玩世不恭的個人體驗......】

實際上,在賽博朋克的世界,那種朋克式的反抗與叛逆也的確不是什麼傳統的、謀求深刻變革的革命,與其他反烏托邦的科幻小說類型不同,賽博朋克世界的很多主人公們並 不排斥與抵抗技術,而是選擇學習、接納與適應,都表現得非常實用主義。

例如《神經漫游者》中的凱斯,他十分喜歡在虛擬的賽博空間的時光。 在其他一些作品中,人們也經常沉溺在虛擬的世界中,因為只有在虛擬之中,他們才能掌控一切,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滿足自己的慾望。 除了網路技術所建構的虛擬世界外,人們對科技的依賴也體現在義體改造的賽博格之中,在2017年真人電影版《攻殼機動隊》中,一位隊員提到,為了讓 自己喝酒喝個夠,直接存錢給自己換了一個電子機械肝。 而也正是這種對於科技的高度依賴,削弱了人們反抗與叛逆的精神。


                (圖:電影《攻殼機動隊》中,一位隊員向隊友展示自己換了電子機械肝)

不得不說,這也是賽博龐克作品的另一個高明之處:它不會像以前的科幻小說一樣,踢一個直球,去主動而直接地以說教式的描寫來批評技術失控對於人類的負面影響 ,它不會直接批判或反對科技本身,而是以故事中人物對於科技的高度接納與依賴,從側面反映出科技失控對於人類的異化。 是的,它不會給你顯而易見的價值判斷,但只要你看懂了,一切都是那麼地盡在不言中。

於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賽博龐克世界主角們的破壞與反抗的行為,在很多時候是為了尋找自我、重新認識自我。 例如《神經漫游者》的凱斯,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冒險之後,他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發現了新的自我,但實際上,他的破壞與冒險行動並沒有改變這個世界秩序 ,一切的一切,一如既往,當然,除了真正覺醒了的人工智慧「冬寂」。 再例如在2017年的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複製人K那一系列的調查與反抗,並沒有推翻什麼秩序,而是想重新認識自我,找到自己所認為的父親,只不過,結局 是很悲傷的,他費盡千辛萬苦,救出來的卻不是自己的父親,同時,自己的那份記憶也是被植入的。 但在那個依舊充滿灰色的世界中,作為複製人的K,卻在最後紛飛的大雪中閃耀出了人性的光輝,照耀進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圖:電影《銀翼殺手2049》,K躺在了紛飛的大雪中,這或許是全片最讓人動容的一幕吧)

正如《Cyberpunk科幻文化研究》中所總結的:

【賽博龐克命名就以這樣的方式,體現了自己「賽博」+「龐克」的風格:在一個控制性的環境中,個人以龐克式的抵抗確認自己。 】

三、賽博龐克:一個關於未來的灰色預言,一個在絕望中卻依然還有希望的內核

毫無疑問,發端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賽博朋克文化,是一場對人類飛速發展的科技、越來越強大的跨國資本、快速變化的社會秩序以及人類是否會被技術所異化的 預言和思考。

賽博龐克文化不是光明的,但也絕不是黑暗的;

它沒有1984中那登峰造極的恐怖奴役,也並非美麗新世界中那幸福表像下的絕望的黑暗;

它有剝削、壓迫與異化,但作為個體的人,卻仍有選擇尋找自我、認識自我的自由;

它雨夜的天空下固然有著繁華奢靡與破敗貧窮共存的奇異景觀,但人們依舊在頑強不屈地生存著。 每一個人都在這種壓抑的氛圍中努力地活著,每一個人在內心深處也都那樣地渴望找尋自我;

在喧鬧平民區狹窄的街巷中,還能依稀看到遠處摩天樓群間的巨型3D全息商業廣告,縷縷蒸汽透過霓虹那色彩斑斕的光,不斷地從小籠包的蒸籠裡奔向天空 ,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停了下來,目光追隨著那奔向夜空的蒸汽,它努力向上升騰的樣子,真是像極了你這周圍雜亂卻不失生機的煙火氣,倏然間,一滴冰涼的 雨滴從你的臉頰緩緩滑落,你的腦海中,想起了複製人K先生在那個雪天閉上的眼睛......


而《電馭叛客2077》中的那段獨白,又是何等形像地概括了未來那個叫做「賽博朋克」的時代——

【2077年,我居住的城市被評為全美最爛地區,為什麼呢? 暴力犯罪層出不窮,貧窮線下的人口數全美第一。

這是事實,無法否認……但人們還是蜂擁而來,這座城市總是會給你一絲希望。 謊言也好,幻覺也罷。 但如此近,彷彿觸手可及,讓人奮不顧身…...
這裡充斥著迷夢。 而我,正是逐夢之人……】

來源出處: 知乎 南宮安夢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15983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happy545晚上好~
清潔打掃第六天....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0:56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