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戰爭領主時代】喬治.杜魯門見聞錄,01

爺只是路過的 | 2021-02-07 13:27:42 | 巴幣 1030 | 人氣 241


關於巴伐利亞與被稱為『大摩拉維亞』的國家

我拿自己在東地中海闖蕩多年攢下來的金錢(就是在我剛剛描述的地方之間反覆跑商4、5年)購置了充足的裝備,透過關係雇傭了一個木匠學徒之後(他滿擅長尺規作圖的,這是我雇傭他的原因),帶著剩餘的所有資金,踏上往北的旅程。

大家都覺得我莫名其妙,有這樣一筆錢早就夠自己在這個破爛時代裏頭爽一輩字了,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想到處看看,看看這世界跟我印象中的世界,到底有哪些有趣(或著不那麼有趣,甚至會害死人的)的變化。

我之前提過,中央城--這個取名非常囂張的城市,對應到我原本世界的地理位置,大概是在克羅埃西亞的札格勒布。雖然有些細部水文有所改變(例如多瑙河莫名其妙多了一條支流通往亞得里亞海),但大致格局都差不多。所以我本來預期在中央城北方的兩個國家--巴伐利亞跟大摩拉維亞,會分別對應到歷史上的巴伐利亞和匈牙利。但實際上的情況--聽到我用這樣的語氣你就應該猜到了--和中古世紀的匈牙利以及巴伐利亞完全不同。

先說一下我原來世界的巴伐利亞跟匈牙利是兩個甚麼樣的地方吧:

匈牙利是一個佔據了喀爾吧阡盆地(我一直覺得這名字很難念)一半以上面積的大國,算是廣土眾民。他的文字歷史承襲自古羅馬的征服與總督統治,羅馬解體後由拉丁基督徒、希臘基督徒還有斯拉夫人之間維持了數百年的割據對峙,最終在遊牧民族的定居統治下終結了割據局面,走向安定。遊牧民族順應當地人口的主要信仰,皈依基督教,在這邊建立了匈牙利王國--想當然爾,這樣的歷史跟你在這邊聽說的「大摩拉維亞」截然不同。我會在後續的段落裏頭解釋這一大段。

巴伐利亞是德國,一個領土橫跨中、東歐的大國的其中的一個州,或著說,一個「邦」,如果照德文(這個大國的母語)來講的話。原來巴伐利亞邦,對應到的大致是巴伐利亞王國的西部,也就是在這邊的歷史中被稱為「巴伐利亞公國」的部分。但這邊的巴伐利亞還將奧地利(我原本世界的)的領土也包含了進去--也就是這邊說的奧地利公國和史泰利亞(或著你可以像個德國佬一樣,說「史泰馬克」)公國。基於對這邊歷史的尊重,接下來我還是稱史泰利亞為史泰馬克吧。

據我所知道的,這世界在我執筆此篇的6年前(看你要說新曆100年或是公元898年都可以),正好是我到這個世界的前一個年頭,爆發了兩場重要戰役。這兩場重要戰役的發起國彼此雖然都沒有直接進行對峙,但他們的軍事行動都對彼此的國力造成了重大影響。這兩場戰役分別是「摩拉瓦-匈牙利」戰役,以及「巴伐利亞-奧地利與史泰馬克」戰役。

先講發動時間較早的「摩拉瓦-匈牙利」戰役吧,或著你可以稱它為「烏佛大征服」或是「五蠻入侵」,如果你有明顯的政治立場的話。一般認知的摩拉瓦-匈牙利戰役都被認定為發生在新曆100年,由摩拉瓦主導的喀爾吧阡部落聯盟對匈牙利王國發動的進攻戰爭。但實際上,這場戰爭應該被視為摩拉瓦持續了20年以上的擴張運動,也就是他們所謂「大征服」的結尾部分。

「大征服」並不如同它的字面意思,僅是一場軍事行動,它其實是現任摩拉維亞的國王(或著稱為「大王」,照他們的稱呼來說的話)--馬加什.摩拉瓦從即位之初所進行的一系列包含外交、購地、聯姻及軍事征服等一系列擴張行動的總稱。關於馬加什的生卒年並沒辦法找到可靠的文字記錄(很遺憾摩拉瓦沒有自己原本的文字),但可以知道他在大約30歲時,成功推翻了他長期向東邊的烏瓦部落稱臣的伯父,取而代之成為摩拉瓦部落的領袖。
(圖為馬加什即位前的局勢圖,紅色的部分為當時的匈牙利王國,淡藍色部分為當時和匈牙利長年對峙的大部落--烏瓦部。紫色部分為摩拉瓦部,而下方深藍色部分則為塔姆部,二者長年以來都是烏瓦部的附庸。)

關於「烏瓦部」,容我先打岔說明:在這個世界裏頭,從多瑙河中下游,一直到聶伯河流域,都存在被稱為「馬札爾」的零星游牧部落。這些部落中,有些橫跨了喀爾吧阡山,進入盆地內部,與羅馬帝國接觸,並學習了南歐移民的農耕生活方式,轉而定居。這些定居的部落民正是匈牙利王國之前身--到這邊本來都與原來世界的歷史相似。

可是在大約新曆元年前後,這個世界陸續發生了規模不一的草原民族西遷,居住在歐陸東北的大量斯拉夫部落在生存壓力下開始向南方展開長達100年的漫長移民。他們在原本馬札爾人生活的領域裏頭,陸續建立了許多孱弱的小部落。這些小部落本來毫無縛雞之力,並不被匈牙利王國視為必須加以管理的一部分,但他們最終在匈牙利王國衰弱之際,集合成具有高度組織性的部落聯盟,也就是烏瓦部落。匈牙利王國內的定居馬札爾人被迫要直面這些好戰的斯拉夫部落民,而他們想到的策略便是透過分化該部落聯盟中的附庸、從屬,來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大征服」的早期階段

回來說說馬加什的事情:在馬加什取得摩拉瓦部的領導權後,便開始為日後「摩拉維亞」這個大國的誕生,做了一連串前置準備。

馬加什做為一名把「中止向烏瓦部納貢」當作主要訴求而上台的領袖,自然讓當時的烏瓦大王相當眼紅。烏瓦大王立刻發出聲明,要求馬加什退位給他的姪子--被他推翻的前摩拉瓦酋長的兒子--否則就要發兵攻打摩拉瓦。

馬加什動作迅速,很快便親自出訪基督教的鄰國,匈牙利,憑藉著個人魅力與口才在基督徒的宮殿中嶄露頭角。雖然此舉讓他失去了一部分部落內貴族的信任,但他得到的卻完全足以彌補他的損失--馬加什成功讓匈牙利朝野達成「摩拉瓦部的存亡將直接決定匈牙利是否會遭受烏瓦部的侵略」的共識,與他站在同一陣營中共抗烏瓦部落。他們給與馬加什金援與糧草,還調度了一部分雇傭軍--當然,都是斯拉夫人,沒有任何的馬札爾人國民--給馬加什指揮。現在,摩拉瓦部終於擁有了一支總數13000人,由本部的斯拉夫人、斯拉夫雇傭兵、還有希臘、義大利以及波西米亞來的基督徒雇傭兵組成的軍隊,即便如此,依然無法在數量上超越烏瓦部由20000名以上的部落勇士組成的大軍。然而馬加什別無選擇,他現在只能將自己的一切賭在與烏瓦部的作戰上...



...最終,長子西蒙的臨陣叛變,給予烏瓦部的大軍最毀滅性的打擊,然而與其說這場叛變是臨時起意,不如說馬加什與西蒙早有計畫。西蒙從大軍左翼襲擊烏瓦大王以及另外兩位王子所率領的部隊,與正在中軍和烏瓦本陣大戰的馬加什會合後,要求馬加什偕同,追殺從右翼往後撤退中的二王子及三王子。然而馬加什無視了西蒙的要求,傾全力往中央突破,率領波西米亞人的輕騎,一路朝大王的所在位置衝殺。雖然兩位王子派人去協助他們的父親殿後,然而這些波西米亞人養精蓄銳,在此刻前都被馬加什安排去觀戰,對比已經疲憊無比的斯拉夫人,自然是銳不可當。烏瓦部的首領於亂軍之中被斬殺,首級由馬加什用長矛串起,在兩軍之間高調的展示。意志力已經來到極限的斯拉夫人們瞬間像脫韁的馬一般,毫無秩序可言的四處亂竄、潰逃。

理所當然的,在兩位年輕王子狼狽地撤退回國後,三王子根據其父曾立的遺囑,做為大王生前最看重的兒子,登基為王。然而長子此時卻是烏瓦部實際擁兵最多的酋長,他在馬加什以及匈牙利王室的公開支持下,佔據烏瓦部西北被稱為「尼特拉」的土地,自立為烏瓦部大王。與此同時,二王子則是在烏瓦部裏頭最受其他附屬部落擁護的酋長。在眾酋長的擁護下,二王子與三王子之間發生了一場內戰,最終三王子戰敗,只能保留住部落東南方「埃德里布」的領地,核心地帶則被二王子佔據,二王子於是也以大王自稱。一時內,烏瓦部出現了三名大王,彼此都堅稱自己是烏瓦部名正言順的最高領導,並互不承認彼此的王權。

(圖為烏瓦部首領死後的形勢圖:摩拉瓦的馬加什在戰爭中向匈牙利借地駐軍,藉機獲得了北部基督徒土地的實際控制權。綠色部分則為長子西蒙以尼特拉做為根據地的勢力;橘色部分為次子安德拉什掌控核心地帶後的勢力範圍;淺藍色部分則是么子揚卡維奇出逃後,以埃德里布為根據地建立的勢力)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