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認識你自己:臺灣人的醜陋面

坪圳氏共和國人 | 2021-01-27 21:40:58 | 巴幣 1230 | 人氣 1158


      
我曾經在一個題目為「自卑-普遍存在台灣人身上的心態」的回文上寫下台灣人應該認識自己開始解決問題。不過想不到,原來早有臺灣的文學前輩早就先寫好了。
 
 
  作者李喬,本名李能棋。苗栗縣客家裔。1934年(昭和九年)出生於苗栗大湖鄉的他,不僅是第十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也曾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是支持台灣新文學的共同發起人之一。

 
 
 
  作者在本書以探討「你是誰?」的個人身份到國家認同問題;以及個人成長背景中不為己知的壞習慣做出檢討。而後在接下來章節批評台灣人「孤兒意識」、欠缺宗教情操、「雞棲王」性格、有腦無漿健忘症、輕輕采采不求精緻、殘酷自私不具備現代公民德性、行業道德淪喪……最後一個對於族群的批判則是格外令人震驚其態度直白中肯:「自大的福佬人、自卑的客家人、自棄的原住民」。
 
  以上關於作者從成長於日治時代,成長期間經歷戰後國府接收臺灣後社會轉變;對於社會現象的觀察可以說是入微細致,令人佩服。
 
  舉例來說像是「雞棲王」這個性格的解析,作者的解釋是:「棲」,鳥宿也。客家方言將雞鴨舍稱為「棲」。「雞棲下」是雞舍裡面。故事是雞舍裡的公雞,在該範圍內力氣最大,雄冠鮮紅金睛如電,好不威風。
 
  某天牠躍出雞舍,來到陌生草地上,看到一群母雞正處於發情期!牠雄心突發,正準備上去求偶……
 
  「客!客!客介!」母雞落荒而逃。
 
  「過路!過路!」幾隻碩大的公雞揮翅如輪閃電攻來……
 
  那隻「過路客介」、自大而無知的公雞,甫一接戰便被啄得冠裂臉破、鮮血直流;表達求饒的姿態後,才一拐一拐逃回宿舍。
 
  從此牠不敢踏出自己的雞舍一步,變得更加暴躁凶狠,以追逐自舍的母雞們、啄擊凌虐小雞們為樂,作為在外界受辱挫折的補償。
 
  這就是「雞棲王」的嘴臉。
 
 
  在自家人面前膨脹無比、對統治者卑躬屈膝、爭小利忘大義。簡單來說就是勇於內鬥、怯於外戰;同時缺乏「臺灣一體」的想像與認知。作者也在此認為:早期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先輩們失敗毀壞的內情,「雞棲王」的性格是重要因素。
 
  以縣市的南北區域畫地自限,各自為政難以合作,從早年反清的起義活動到武裝抗日事件,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城鄉小規模的搞,然後很快就被消滅。少數規模得以擴大的,組織者也少見著眼全島的企圖心與謀略,其中還有閩客漳泉的族群之分的狀況下,往往就此結束。
 
 
  綜觀書中批判台灣社會的觀點,因應時代社會的變遷,不過也可能是筆者我認識的人不夠多、同溫層不夠寬廣而無法進行精準評價。有些批判像是殘酷自私沒有公德,其實隨著教育年輕一輩都有改善。有些像是宗教賭博化、輕輕采采(淺碟)、只有腦殼不會抽象思考(這個應該最傷人了)筆者我倒是覺得,蠻中肯的(無奈)。應該需要類似於歐洲的啟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那樣以政府與民間、產官學集體合作改革社會群眾集體思考方式、政治法律乃至於教育制度,才有可能徹底解決。
 
  此外,作者在批判台灣的同時也批判了移民帶來的漢文化-漢文化將思考「侷限於人」,是「截頭去尾的人文思想」、「早生畸形兒人本主義」。(一)「人」只是「全體存在」的一環,漢文化誤認一環為全體。(二)漢文化不知「人」是不確定的,有變異演變的,是不純粹的。(三)「人」既不可知不可得,誤以為有確定不變的質素,然而「人」的內涵可以由外界去「假定」、「認定」。但是這個「認定」卻在沒有確認其內在的情形下可能完全謬誤。另一方面「人本身」去認知評價「自己」卻被全然忽略,甚至也習慣放棄生而為人的責任與權利。





 
  基於上述的解析,根據(一)作者進一步分析出:漢人的哲學與文學混淆,上焉者停滯在玄學層面上,欠缺清明的思路、確鑿的論證、邏輯的結構而不知所云、似是而非。正是如此,也輕視「人」以下的物理物種世界,受到鄙視與忽視;阻礙了自然科學的發展;鄙視萬物天地,所以漢人關心愛惜的範圍在自己「生殖器關係」的範圍之內。「仁民愛物」是假的,正因為欠缺,所以「聖人」如此期待——漢人虐殺家畜「吃遍生界」就是實證。
 
  由於上述的(二)(三)輕率認定人性一成不變可以掌握,樹立一些君子聖人當作標竿,判定其他人是平庸小人。君子聖賢們就狂妄的扮演起「內聖外王」起來,以主觀認定的假設為前提,訂立典章制度、設官行治。最終就是為了維護權力於不墜,上自「聖王」下至官員胥吏必須時時處處說謊又圓謊,上下交相賊而形成了說謊的統治體系,人治的觀念也因此深入骨髓,可以變形無法變質,法治思想無法生根;民主也徒剩招牌而已,本質上仍是極權萬歲。
 
  再來由於(三)的關係,本應自己去做認知評價,卻被從小養成的習慣、觀念而放棄。換言之,漢文化的個人人格標準,是由外界所賦予,不是自我覺醒及內在的需求。作者評價認定,這種人格設計對於族群的前途阻礙無窮,無論是正常的宗教文化、哲學、科學發展、民主法治……合集而成「漢文化的根本問題」。負面影響之廣、之深遠,可說近乎永恆的。
 
 
  作者還有一問:請問目前臺灣社會重要動向、個人生死愛情等大事,其推動力、指導原則方針為何?何者是「中國文化」的力量與原則?
 
  作者認為,失去原則與方向的文化等於處在瓦解中。台灣的漢文化正好是此等狀態。因此,作者也對逐漸朝民主化(出版年份一九八八年)的台灣充滿期待,也認為匯集了各方文化的台灣有條件可以創造一個嶄新文化。並且認為台灣文化的基礎(原住民的敬仰自然與樂觀率真文化、閩客勤勞冒險的原鄉文化、基督教長老會的和平信念平等博愛、日本遺留的法治基礎與正直性格、歐美影響科學觀念與人權自由等)其實並不差勁,只要確實努力,多元繁榮的台灣指日可待。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墨驪
書單+1,提到台灣內鬥的部分跟目前時事很有共鳴
2021-01-28 02:34:06
坪圳氏共和國人
真的,其實變化沒有很大。
2021-01-28 12:06:54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