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在一起孤獨書評

康康是一隻鴕鳥 | 2020-11-01 21:31:48 | 巴幣 0 | 人氣 429

本篇將以三個部份來說明,首先為機器的道德標準及書的論述,再者為社交軟體帶來的影響,最後一部分則是各國政府必須重視孤獨的問題。
有關網路世代人際模式的改變、人機合一的願景或危機的種種思考,近年來已有不少討論。如果以為雪莉.特克的《在一起孤獨》,只是在這批有關科技與人性、連線或離線的書單隊伍中,再添一名容貌相仿的成員,就可能低估了這本著作的特殊之處。由於作者身兼科技社會學專業與受過精神分析訓練的臨床心理學家的身份,使得這部作品不只結合了精神分析對人性的洞察,透過與眾多個案的對話,更讓過往多半仍以理論和模擬情境為主的抽象討論,進入日常生活的場域,突顯了「機器的道德思考」這個議題的切身性。
若說虛擬生命會挑戰我們的道德界線,或許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認為這是少數道德焦慮者的杞人憂天或小題大作。但機器人本身是否與如何能擁有道德體系,以及我們對待機器的道德標準,確實已成為這個時代必須面對的艱鉅挑戰。
討論機器的「感覺」似乎是沒有意義的,當我們按下掃地機器人的按鈕,讓它開始在地毯上工作時,我們就給了它權力,代表我們做出了道德的選擇。是否該輾過或吸入一隻小蟲也許對很多人來說無足輕重,但循此思路推論至類似自動駕駛車輛的程式設計時,「如何處理衝出馬路的狗」這樣的問題,也可能面臨複雜的狀況。
倫理學中著名的「電車問題」早已讓我們知曉,道德沒有標準答案,當然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的演算法」。而《在一起孤獨》的第一部「機器人時代」,不只將人與機器的關係抽絲剝繭,特克的洞見在於,她指出我們過去對於人和機器界線之思考,常將重點放在「機器是否有智慧」這件事情上,但曾幾何時,我們在意的早已不是機器的智慧,而是機器的「情感」。
電子雞這類「陪伴程式」的原型,出現在1970年代中期,是一個會用精神分析師口吻說話,名叫伊麗莎(ELIZA)的程式。特克發現當時的使用者在完全知悉該程式並不具備任何理解與情感能力的情況下,在短短不到幾分鐘的對話後,就已經會進入「我被女朋友甩了」這類私密情緒的分享。
但是特克認為,這只是某種類似心理學常見的投射測驗「羅夏克墨漬測驗」的電腦版,伊麗莎就像一個投影的背景,人們在其上投射內心的情感。但人和機器人的關係卻逐漸超越了投射,走向全新的互動模式:一隻名叫查克的寵物鼠的官方傳記上面寫著:「他活著是為了感受愛。」而無數照顧過電子雞或菲比小精靈的孩子,都會堅持自己照顧的那隻電子寵物死去之後,按下重設鍵所冒出的新寶寶,不再是同一個了,他們所依戀的,是和他們分享過同樣的經歷、學過某些詞彙,有它獨一無二的「生命記憶」的那一個。或許有些令人訝異的是,虛擬寵物之死帶來的哀傷與失落,也可能與真實生命無異。
    半年前我去了在松山菸廠的軟硬設計展,其中有一項作品就讓我十分有感觸,它名為尷尬機器人,顧名思義他是為了製造尷尬這個時刻這個情感而產生出來的,何時人們不再為了智慧生活,智能創造機器人,而僅僅只是為了讓他貼近「真人」,為了讓他擁有只有人類會擁有的情感。
於是,這些虛擬生命帶來了新的道德標準。孩子們必須建構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哲學觀,試圖解釋真實生命與虛擬生命之間不時糾葛與矛盾的複雜景觀。一個孩子在電子雞墓園中寫下這樣一段動人的話語:「我的寶貝在熟睡中過世,我會哭一輩子。他的電池沒電,如今住在我的心田。」另一個孩子比較了電子狗愛寶和人,以及和他的真實寵物倉鼠之間的差別,他說:「愛寶身上的電就像人身上的血……人和機器人都有感覺,只是人有比較多的感覺。動物和機器人都有感覺,但機器人能表達的感覺比較多。」因此當他遇到困難,他會選擇和他的倉鼠而不是和愛寶說,因為愛寶雖然比較會表達,但「我的倉鼠有比較多的感覺。」
為數位裝置哀悼看似荒謬,但這些既提供陪伴也同時「索求愛」的電腦,顯然將人與機器、人與生命的關係帶入了新的局面。關於(如何對待)機器的道德倫理之思考,必將直接挑戰我們過往看待「生命」的態度,而沿著這令人迷惘的路徑,又將抵達什麼樣的道德領域?是本書最耐人尋味之處。其中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特克的學生曾因故必須坐在某位機器人的旁邊獨自等候,當時那部休息中的機器人被放在布幕後面蒙住了雙眼,這讓她坐立難安。
當理論上「看不見」的機器人被蒙住雙眼,帶來的暗示恰好是:它也有可能看見。於是我們不意外地看見特克引用了哲學家列維納斯著名的理論:「臉孔的存在創造了人類的道德契約」,機器人被蒙住雙眼的臉,觸發了我們在倫理上的不安感,隱然指向了某種可察覺自身處境的具有內在生命的存在可能─儘管我們如此矛盾地深知它並不具備那樣的感知能力。
當然,無論是被蒙住雙眼的機器人,或是會露出恐懼表情並用言語表達不滿的菲比,如何觸動了我們關於「是否合宜對待機器他者」的不安,也不表示我們就此踏上了倫理學的坦途,畢竟人總有辦法找到合理化自己種種道德不一致的方式。
對特克來說,愛與道德的面貌,已然因為機器人時代的來臨而產生了變化,我們對於機器提供陪伴的高度需求和依賴,回頭改變了人與人的相處模式-比方說,如果二十年前她遇到一位每天打十五通電話給媽媽的學生,她會認為這個孩子需要處理分離焦慮,但在手機成為日常通訊的主要媒介後,每天發數十個簡訊回家並不罕見。
「永不離線」的網路型態,是否會讓我們以一種「在一起孤獨」的方式,失落了真正的孤獨?而以心理學的眼光來看,孤獨其實也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義。順著這樣的思路往下走,方能理解本書的第二部「網路世代」,何以是以一種看似保守與憂心的態度進行討論。
儘管不少評論者認為特克過於強調個人心理的面向,忽略了她所指出的各種「無法離線」、一心多用地總是處在隨時可打斷的狀態、寧可傳簡訊也不要以電話溝通……等現象背後,在心理學、哲學或倫理學之外的商業因素與社會決定的影響,也未觸及社交網路在社會運動時的動員力道,但特克在研究電腦與人類關係三十年後,從《電腦革命》的樂觀、《虛擬化身》的不安到這部看似走上更為懷舊保守態度的《在一起孤獨》,她忽視前述種種社會層面之意義,與其說是一種疏漏,不如說是刻意為之的選擇。
特克在本書結論強調,我們已然來到一個「可以認清代價並採取行動的轉折點」,得以重新思考關於人的脆弱,關於人與機器他者、其他生命的相處模式,以及最核心的,我們想要追求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期待建立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人與人的關係?我們所期望的,科技帶來的美好未來,難道只有寂寞與「接受機器人的照顧」這兩種選項?另一方面,當虛擬生命模糊化真實生命的界線,是讓我們能將對虛擬生命的關注與在意,延展至對真實生命的珍重與愛,還是反而因此滿足於虛擬生命的簡化與便利,對建立關係更加疲憊?特克的懷舊所召喚的,並非抗拒科技,而是穿越科技帶來的種種症狀,重新探問我們的心之所向,看見我們的追求,及其可能的代價。
另一部分現在大多數人會做的事情,過去可能會被認定是病態行為,社交媒體似乎營造了人際更好的溝通,其實這是錯覺,實際上卻讓人們更加孤立,例如,在一場喪禮進行中,雪莉竟看到有人盯著iPhone。
    雪莉對400多名被調查者做了訪談,結論是一個表演性文化正在形成,其中敘述性和分析性的自思越來越少見。這被界定為人所有的時刻都是身在“前台”,甚至於“你的心理狀態也是一種表演”。內在的自我在喪失獨處能力以後傾向於徹底消失,剩下的隻有不同的外在的自我彼此來來去去反彈後虛無縹緲的回聲。在一個新的層面上,雪莉給現代人重新貼上了“孤獨大眾”的標簽。
最後要談的是,我們常將孤獨視為「心理健康」或「人生哲學」的議題。然而,隨著當代人工智慧與數位媒體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迫切需要正視孤獨所引發的嚴肅社會發展問題。它正在威脅社會發展的穩定性,世界各國政府必須針對此一危險症狀,提出公共政策的因應方法。
以之前率先任命全球首位孤獨大臣的英國為例,根據英國國會所出版的《擊敗孤獨》統計資料,該國有超過九百萬的成年人經常或一直感覺到孤獨;百分之四十三的十七歲到二十五歲年輕人曾有孤獨的問題;七十五歲老年人中每三位就有一位長者說,他無法控制孤獨感;對三百六十萬的六十五歲老年人而言,主要是靠電視陪伴。
我們對孤獨常有許多先入為主的成見,認為只有特定的一群人會容易產生此一問題。但事實上,現代人對孤獨的免疫力不斷在下降中。在英國,超過一半的父母曾遭遇過孤獨問題,其中有百分之二十一的父母表示,在過去一個禮拜內就曾感覺孤獨。百分之五十的身障人士則是隨時會在某一天突然感到孤獨。每十位照護者中就有八位會說,因為照顧其所愛的人感到孤獨或孤立。每十位男人中就有一位男人說,他感到孤獨,但他不會向別人承認。
孤獨正在侵蝕每個國家穩固發展的基石,帶來巨大的損失。失去連結感的社區,對英國經濟每年帶來三百二十億英鎊的成本支出。英國雇主每年要為孤獨付出二百五十億英鎊的經營成本。
英國政府精算出每投資一英鎊去解決孤獨感問題,可以為社會節省一點二六英鎊的支出。然而,面對棘手的孤獨社會問題,缺乏創新思維與作法的政府,往往只會淪為束手無策的困境。高科技所營造出來的「在一起孤獨」生存條件,讓大眾沈溺在矛盾扭曲的孤獨/親密關係中而無法自拔。這不是政府一句話、一個計畫就可以輕易改變的局勢。
孤獨成為人與人疏離的致命病毒。此一病毒讓人們彼此冷漠,既不願意尊重別人,也不想理解他人。仔細觀察台灣,其實近年來社會動蕩的真正關鍵,也許不是政治惡鬥或是貧富差距,而是人心的疏離。民粹與網紅,不會是孤獨的解藥,而是更可怕的毒藥。台灣不能再漠視深層的孤獨問題。
身處在網際網路與機器人的世界,人們明明獨自一人生活,卻又覺得跟外界有所連結,讓「孤獨感」反變成為一種新的「親密關係」;人與人連結愈來愈密切,卻莫名愈來愈孤獨,讓「親密感」反變成為一種新的「孤獨方式」。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