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操民隨筆] 理論提示答案,但不是提出答案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20-08-16 16:55:57 | 巴幣 226 | 人氣 319

最近寫了一堆學伴垃圾文。差不多該回到本業,聊聊備考之餘的卷外書。
這本不錯。怎麼在「國際關係」問問題,正在讀。把「理論」的功用講得很清楚,尤其指出「提示答案」而非「提供答案」。

首先,中譯是看得懂的,先不管用詞精確與否(我也沒能力判斷),至少看得出邏輯句型,能推敲出涵義。

理論的功能:引導讀者問問題


再來,作者示範如何問問題,這源自於理論。其想告訴讀者,理論的重要性是「提供問題,協助讀者問問題,從而提示答案」而非「指出答案」;其作法是,舉出並分析重要的國關著作內文,引導讀者「假定閱讀該書,作者基於什麼理由,如何問問題」因此,讀者可以參考作者的提問」。

譬如,作者以實際的文本實驗,怎麼從一堆文獻內外的思考,用理論找問題,並且文獻內的閱讀該做到哪些事情(關乎問題的核心論述,支持論述的個別主張,支持各主張的證據,還有實際查證作為證據的文獻,作者有沒有扭曲之)。

對於我復健閱讀能力有很大幫助。如這段落講得很精彩。找出書中自相矛盾之處,來自於「順道的推論」,但又提醒讀者一個重要觀念,由於其揭櫫的非主流重要觀點,這本書瑕不掩瑜。



關鍵事件與各種理論的詮釋



這段落提示讀者,如何讀歷史:找出脈絡中的關鍵事件,並尋求各種理論的詮釋。


那麼,如何知道哪些事件「夠關鍵」?從重要文獻(如知名度高的著作、編者與作者參與者等)中,討論了哪些事件與解釋,從中整理「關鍵事件」清單。

再來,為何要應用不同理論詮釋關鍵事件?因為結論會不同,而不同理論下的結論,不見得必然有優劣。

因此,若想成為好的閱讀者,得練習找出關鍵事件,並援引現成著作中,不同作者以各種理論對關鍵事件(不必相同甚至有時對立)的周延詮釋。


指導的基本論述門檻


甚至,這本書可以當作「教導教導人」的範本。如果自己準備教人什麼觀念和新東西,尤其是學習一個新領域,至少要做到本書示範的結構,就可以稱作初步清晰。


學習一個主題的流程


- 決定一段有興趣的期間,瀏覽該期間的重要事件
- 研讀這些重要事件的普遍解釋,以及理論(找知名大部頭著作的某小段落,包括知名學者編纂;可能是同一篇文獻或不同)
- 找出核心論述、自相矛盾的詮釋、誇張化的引述
- 限縮、再限縮

這樣看起來,要形成問題意識,首先要先學會,其他人怎麼用理論對主題提問,並且引證回答。

最後,比起其他方法論或研究方法的書籍,作者更著重在「重現閱讀與提問時的思路」,從而強調「對於研究者,成熟的判斷力,遠比空泛僵硬機械的邏輯規則更重要」。此一觀念,對我個人而言收穫甚大。這本書真的易讀、精彩,而且可模仿。

讀後感


看到好書就不想放手。突然意識到,這段日子的閱讀,就是為了考試。

閱讀考試用書,不管論述邏輯,也不管連結。久了,對精神和判斷力都是慢性傷害。但是,讀一些與考試科目背景相關,但並非考試用書的好書,能重建和豐富判斷力。

大概,這就是為什麼我很喜歡學伴的理由。她在小處,譬如教科書的閱讀、廣泛論題上論點的思考,以及對我論述的即時反饋。

也許一般的萌萌眼鏡娘讓我硬,但讓我硬爆的,會是那些眼鏡戴在心靈上的眼鏡娘。

好了,該讀的書很多,被垃圾工作和垃圾人強姦的同時,繼續復健思路。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