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誰來訴說我們的歷史-人類的大歷史

作者:擺渡人│2020-07-26 21:30:41│巴幣:0│人氣:137
你明白歷史是什麼嗎?昨天所寫的文章算是歷史嗎?現在我所寫下的文章也是歷史嘛?還是未來人評價我的文章才是歷史嘛?


歷史究竟該由誰來述說?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今天我要來閱讀的書名為【人類的大歷史】,作者為哈拉瑞。

當閱讀完這本書,可以說讓我擁有不少的新奇的觀點,也讓我明白【歷史】對於我的意義。



與眾不同的「人類




2001太空漫遊,有個畫面令令我印象深刻,一名類人猿拿起了獸骨,敲了敲其它的骨頭,慢慢地發覺可以敲碎其它的骨頭,隨後牠來到了湖邊拿起獸骨驅趕了霸佔水源的類人猿,從此智人便開始踏入世界的舞台。

現在我們還是不知道,在數萬年前為什麼智人是如何擊敗其他人種?我們只能確認我們的智人的祖先產生某種基因突變,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大腦,這場認知革命也隨之帶給我們與眾不同的能力-精確的語言以及討論虛構的事物


哈拉瑞在書中有特別提到:「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第一種語言,每種動物都有著某種語言。」

人類的語言與其牠生物不同的地方,在於語言的精確靈活。精確又靈活的語言可以使我們更加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譬如說:「把小心車子四個子,可以變成小心,左前方有大貨車,先讓它過去,如果太靠近它,神仙也難救。」

單純的語言變得能乘載更多的資訊量,資訊也變得越來越複雜,智人也開始或得了討論虛構的能力


但是人類的大腦基本上只能容許150人的交際關係,這是所謂的「鄧巴數」,這個定律就是說我們人類的大腦基本上只能容許150人的交際關係,如此的限制之下,那人類又是如何發展出數萬人居住的城市,上億人口的國家?這裡的秘密可能就在於虛構的故事。只要相信某個虛構的故事,就算是大批不相識的人,就能共同合作。


作者並未在書中說明,為何人類會因為虛構的故事而產生信任並合作,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影響人心的不只有物質層面也有心靈層面。

為了讓各位亙明白虛構故事的力量,容我舉個例子:


小時候,大家應該都聽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是為甚麼大家會相信這一件事情呢?答案就是法律

法律的創造者,不只是在紙上寫出了規則,更執行了法律本身,也讓受罰與旁觀的人明白了,做好事是有回報;做壞事是會被懲罰,他讓虛構的規則影響到現實層面,而人民相信這個現實並將這個現實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最後再把內化的一部份鞏固整個團體。


這個就被稱之為「互為主體性」,而它的強大之處,便是不會被輕易的被「消滅」,因為它是由多人的主觀相互連結而形成的網路,不會因為個人改變了想法,甚至過世,而輕易改變,甚至消失,對於我們所處的世界仍有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影響至今的發明



在看過人類是如何透過自己的認知去形塑世界後,那就再來看看世界是如何形塑現在的我們。


農業革命,簡單來說就是從採集的獵人,變成開始種植穀類的農民。我以節錄書中的小麥為例:


人類偶爾會吃吃小麥,但絕非以它為主食。在大約18000年前,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全球氣候變暖。隨著氣溫上升,降雨也增多。在中東,這種新氣候非常適合小麥和其他穀物生長,於是這些作物也繁衍蓬勃。人類的小麥食用量開始增加,並且在不經意間助長了小麥的生長。

當時採集到野生穀類,必須先篩一篩、磨一磨,再煮過之後才能食用;正因如此,人類採集這些穀物之後,要帶回他們居住的臨時地點來處理。小麥種籽粒小而多,在送回部落的途中必然會有一些掉到地上。

慢慢地,人類最常走的路徑附近或是居住營地的周圍也就長起了越來越多的小麥。甚至,人類放火燒毀森林和灌木叢的時候,等於幫了小麥一把。大火清掉了樹木和灌木,於是小麥和其他草類就能獨佔陽光、水和養分。

在小麥生長特別茂盛的地方,獵物和其他食物來源也豐富,於是人類部落逐漸能夠放棄四處流浪的生活方式,在某地住上一個季節,甚至就形成永久聚落。

一開始,他們可能待上大約四個星期來收穫小麥。等到過了一個世代,小麥數量和面積大增,於是他們得待上五個星期,接著就是六個星期、七個星期,最後終於形成永久的村落。

隨著越來越多的心力時間都用來種穀物,採集和狩獵的時間也就被擠壓。

於是,採集者逐漸變成了農民。



從上述可以知道從農業革命開始,人類開始進行了永久定居的行為,而隨之帶來的便是人口的暴增,為了因應大量人口的糧食需求,我們開始開墾更多的土地以及訓養動物,來餵養眾多的人口,開始建立屬於人類的家園。


這樣的循環開始讓我們有餘力(或是被迫)去做其他的事情,像哲學家、藝術家、商人、統治者、戰士...等不同的職業也開始誕生。這些職業的出現也代表著社會的多元,當農民需要種更多的小麥,他會向商人購買鋤頭;當農民需要保護時,多餘的人力開始放棄拿鋤頭,開始拿著鐵劍,保衛自己的農田。

換句話說,因為農業革命的關係,多餘的人力不用怕會餓死,開始可以朝不同的方向,為社會帶來多元的發展,並發明出了文字


錢的概念


A想用小麥來向B交換鐵鋤,但B表示自己已經有很多小麥了,因此拒絕了張三。但A急需這一個鐵鋤,可他能怎麼辦呢?

情急之下他想到,城市裡的人都喜歡收集漂亮的石頭,而剛好我這裡有一些石頭,要不我用這些石頭交換你的鐵鋤?

這時B就心動了,因為他想要換一套新衣服,而他知道這一些石頭可以用來和C交換得到衣服,於是他接受了B提出的交易。接著,B拿著石頭到城市與C交換獲得了衣服,而C也用石頭去交換其他的物品與服務。

當所有人都相信這些石頭可以交換各種物品或服務時,就成了這一些「錢」。


「錢」這一概念,應是人類群體在某個時間點上,大部分的人對某個載體(如貝殼、黃金、紙幣)有需求,因此大家漸漸的都對此載體產生了信任,並相信這東西能換取物品或服務,「錢」也就開始流通。

而我們也發現「錢」背後的本質其實就是相信,只有當每個人都相信它時,它才有價值。當人提供的服務或商品能獲得「錢」越多,也代表你的「信用」越高。

「錢」在通行之後會對人民的財富產生重要的影響,因為人們更願意和陌生人合作了,這也讓不同國家的人可以開始交易甚至進行文化的交流。


文字的起源與影響


根據作者書中所述,文字一開始並不是用來寫小說的,而是用來記錄事實與數字。這都是為了避免口述失真,隨著文字的數量愈來愈多,能描述紀錄的東西也愈來愈多,更創造了跨時空的協作


舉例來說:

當教宗想要讓「神愛世人」的想法廣為流傳,但個人的力量與時間有限,所以他將思想寫在紙上,並傳授給弟子,而再傳的弟子將思想化成教條傳播給更多人知道,至今已經到了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都知道「神愛世人」的概念。

最終當你想要對其他人傳達「神愛世人」,你就是再跟教宗進行跨時空的協作。

隨著紀錄文字,傳承文化、知識與想法,展現出我們(智人)與其它祖先們的不同。


邁向統一的願景



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兩股力量促使著人類一統分別是帝國與宗教


帝國在書中的定義為:


第一,帝國必須統治著許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擁有不同的文化認同和獨立的領土。但多少民族才算數?兩三個民族還不夠,而二三十就算很多;成為帝國的門檻,大概就介於兩者之間。


第二,帝國的特徵是疆域可以靈活調整,而且可以幾乎無限擴張。帝國不需要改變基本架構和認同,就能夠納入更多其他國家和領土。如果不改變基本架構和認同,就很難再突破現有的疆界。


我們可以明白所謂的帝國是種政治秩序,而且定義也只在於文化的多元性與疆域的靈活性兩項。


而宗教也不是單指任何一種宗教,而是一種「信仰」。


舉例來說:


古時候的人信奉外在的事物為中心,而近代的人則是用以人文主義為中心。前者大家應該沒有特別的問題,但如果將人文主義視為一種「宗教」似乎會覺得不妥,但這兩者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因為宗教的本質更接近於「信仰」,也就是取決於你或者說大眾相不相信而已,講到這裡大家應該發覺宗教與錢的概念有同一元素就是「相信」。

宗教的存在也是為解決問題而存在,古人為了不要讓小麥歉收,而進行儀式,乞求上天讓小麥豐收;如今的人為了不讓小麥歉收,所以進行施肥除蟲,來讓小麥豐收。

兩者之間的共同點都是為了解決小麥的問題而進行的行為。

不論是帝國或是宗教都在這個世界上造成了許多的生命傷亡,對原本多到數不清的國家、民族與宗教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整合、同化,甚至融合,才形成了現今的世界-英語含有外來語、咖哩飯有日式與泰式。帝國與宗教就像是壓路機一樣,將不同的事物壓成桐一個形狀。

但是這兩股力量都因為兩件事情而導致帝國主義凋零,以及傳統宗教轉型,讓我隆重介紹-科學革命與資本主義


其實這兩者曾經都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帝國與宗教。科學革命藉由從無所不知變成一無所知,並從中取得力量,這股力量助長帝國了帝國的擴張並打破傳統宗教的話語權,而帝國也助長了科學的成長,形成良性的循環。

但好景不常,帝國的崩解,可能是因為日益強大的資本主義導致,因為統治者開始用利益與成本的角度來觀看殖民地,發現治理殖民地的成本愈來愈高,於是就放棄了治理。

科學家們瞬間失去了助長他們父母,但好在它找到了一個好伴侶-資本主義



統一的道路



資本主義可以說是現在進行式的帝國與宗教,但資本主義又是甚麼?

簡單來說,資本主義就是「成長」,獲取的利潤,再拿來投資,再拿取更多的成長。科學與資本主義的協作,產生了工業革命,開始讓我們人類擁有了掌控自然的力量。

隨著機器之造出更多的機器,又這些機器造就產品生產量上升,多於的產品開始慢慢地,賣到更遠的地方,帶動遙遠國度彼此的交易,為了追求成長,我們開始透過科學打造了貨輪、飛機、網路,使全球的貿易網路愈來愈緊密,甚至讓我們的世界開始變得平坦。


開始各國發現彼此之間產生了某種利益上聯繫,我需要你的資源,你需要我的產品,彼此貿易可以各取所需,如果開戰的話,你也不會佔到便宜,單方面開戰的國家,以結果來說,產生某種意義上的和平。

透過機器耕種農作物,我們開始慢慢地免於透過勞動力來維持生活,反而透過「腦力」來賺錢,這又導致一種良性的循環,透過人類的「腦力」我們開始創造更多的服務與產品,提供給其他人。

創造嶄新的生活模式的我們,不再被物理層面束縛,彼此之間的訊息流動頻繁,人類無疑成為現在地球的霸主。

雖然現在全世界面臨各種極端的狀況,意識形態的對立,失控的科技力量,但無疑的是資本主義與科學嚴然成為這個時代的宗教與帝國繼承人類一統的遺願。





歷史究竟是誰在述說的?

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歷史(故事)究竟可以帶給我怎麼樣的體驗與反思。

我個人而言不太喜歡單純的二元論述方式,因為我認為非黑即白的觀點讓人覺得危險,而這本書在闡述我們人類(智人)的偉大之處的同時也展露出這些偉大的黑暗面,例如為了養殖生畜,透過人類的演化論,強行改變牠們的多樣性,變成只對我們(智人)有利的物種,我們在呼籲環境保護的同時,卻站在毀壞環境上的城市生活,這些都是歷史的事實。

但這難道足以減損我們人類(智人)的成就嗎?歷史課本中沒有任何一位人物可以明確地用善與惡的標籤來分類,但是每個人,每個物種都應該有資格去發掘自身的潛能,在歷史的舞台上展露頭角。

畢竟所有人都都必須建構自己的歷史(故事),這並沒有所謂本質上的對與錯,有的只有這些歷史(故事)對於我們有甚麼意義而已。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86227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人˙類的大歷史|哈拉瑞|歷史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verruckt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若有所思;偶有所得 EP... 後一篇:若有所思;偶有所得 EP...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86189642祝福
看到得人會變得幸福哦!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5:40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